导读:本文包含了叔胺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化吲哚,2-吲哚酮,抗肿瘤活性
叔胺类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杨楷模[1](2018)在《3-叔胺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3,3-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骨架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抗肿瘤活性。3-叔胺原子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属于3,3-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骨架中。近年来,在已报道的3-叔胺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存在方法较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局限性。本文以苯胺为起始底物,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开展研究,并初步评价了抗肿瘤活性,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工作:3位接含氮脂肪类基团的3-叔胺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本部分通过对合成方法的优化创新,采用N-烷基化反应构建了3位接含氮脂肪类基团的3-叔胺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结构,分别以吡咯烷、哌啶、吗啉、硫代吗啉作为供氮体,成功合成了24个目标化合物;并采用MTT法,以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为对象,初步研究了每类目标化合物中代表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aa的IC_(50)=64.6、3ab的IC_(50)=88.7、化合物3ec和化合物3bd的IC_(50)>100。第二部分工作:3位接含氮芳香类基团的3-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本部分通过对合成方法的优化创新,采用取代反应构建了3位接含氮芳香类基团的3-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结构,分别以吲哚类化合物、吡咯类化合物、苄胺类化合物作为供氮体,成功合成了34个、15个、7个目标化合物,共56个目标化合物,并采用MTT法,以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为对象,初步研究了每类目标化合物中代表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qa的IC_(50)=98.9、5dc的IC_(50)=15.4、6ja的IC_(50)=75.1、7da的IC_(50)=35.5。(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李见能,李栋,孔令斌,王均亮,韦醌[2](2016)在《烯丙基取代的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叔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有机药物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叔胺类化合物最常用的合成手段是以NaH、丁基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丙基溴与仲胺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来实现~([2-4])。本文报道以K_2CO_3为催化剂来催化仲胺化合物的水溶液与烯丙基溴之间的两相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得到了一系列烯丙基取代的叔胺类化合物,产率为70%-89%(Scheme 1)。(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期刊2016-07-01)
高旭红[3](2016)在《恶唑类化合物合成及叔胺C-N键活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硫化合物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它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较高的生物活性,使得此类化合物在医药学方面几乎随处可见,例如:抗癌、抗艾滋药物,以及各类抗菌药物,此外,此类化合物在材料科学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目前已有许多高效、简洁、经济的合成方法相继报道。通过对相关报道的学习,我们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深入研究。本文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两种以二硫化合物作为硫源合成含硫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1)铁催化N-炔丙基酰胺与二硫、二硒化合物合成恶唑衍生物的串联反应研究。本课题利用廉价、环保的铁催化剂,以简单易得的炔丙基酰胺类化合物和二硫、二硒化合物为反应的原料,合成含硫的恶唑环衍生物。该体系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为含硫恶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为有机合成方法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含恶唑药物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2)非金属催化叔胺C-N键活化合成二芳基硫代醛的反应研究。该方法在廉价、绿色的碘作用下,实现高稳定的C-N键活化,从而合成二芳基硫代醛。相较于传统的钯、铜、铁等各种过渡金属催化体系,该方法正符合我们现今所倡导的低成本、低能耗、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对非金属催化反应是一个大的补充,对C-N键活化的探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陈金珠,肖转泉,徐丽锋,王宗徳,韩招久[4](2016)在《含氢化诺卜基的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cis-氢化诺卜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制得cis-氢化诺卜基氯,再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二正丁胺、六氢吡啶、吗啉等仲胺反应,合成了6种cis-氢化诺卜基的叔胺,产品GC纯度达95%以上.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赫奕梅,李伸荣[5](2015)在《叔丁醇钾催化合成N,N-二苯基叔胺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腈作溶剂,苄基溴和二苯胺在叔丁醇钾的催化下,可以直接合成得到N,N-二苯基苄叔胺类化合物,产率60.2%~81.4%。产物经1 H NMR、13 C NMR和GC-MS确证。得出合成N,N-二苯基叔胺最优化条件为n(苄基溴)∶n(二苯胺)∶n(叔丁醇钾)=1.5∶1∶1,以乙腈为溶剂,室温下反应12h。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较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5年02期)
刘晓智,王月娇,张川洋,王北北,张欣[6](2014)在《二甲基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亲核取代的N,N-二甲基氨基化试剂与卤代化合物反应,在封闭条件下,较高产率地得到了一系列二甲基胺类化合物。以2-氯-N,N-二甲基-4-硝基苯胺的合成为例,考察了不同碱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以及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与DMF的反应情况对比。最后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染料与染色》期刊2014年03期)
陈忠研[7](2014)在《2-芳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合成及叔胺碳—氮键断裂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叔胺碳-氮键断裂的反应;围绕这两个主题开展相关工作。第一章,本论文综述了2-芳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叔胺碳-氮键断裂反应的研究进展。第二章,研究了2-芳基取代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发展了Cu/Ce组合催化体系,实现了邻氨基芳甲醇、芳醛和氯化铵叁组分缩合反应,以中等至优的收率合成了2-芳基喹唑啉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起始原料易得、底物范围广和官能团兼容性好等优点。第叁章,研究了叔胺碳-氮键断裂反应:探讨了硝酸铈铵(CAN)的存在下N,N’-二甲基苄胺衍生物的碳-氮键断裂反应,为芳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第四章,实验部分:包括实验操作步骤和产物表征。(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4-05-01)
周红军,蒋宗林,王心良,谭明,梁柱[8](2007)在《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由仲胺合成叔胺的新方法.仲胺与丙烯腈的Michael加成产物与卤代烃发生季铵化,生成的季铵盐完成Hoffmann型消除反应,合成了系列叔胺类化合物3a,3b,6,其结构经IR,1HNMR,MS谱证实.本文还就反应温度、溶剂、反应物结构等对反应的影响做了详细探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董玮,庄德华,何瑾馨[9](2007)在《叔胺类化合物与K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研究及其在真丝染色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3种叔胺类化合物(烟酸、异烟酸、吡啶)与活性红K-2G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它们用于真丝绸染色,对其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叔胺类化合物与K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是决定真丝绸催化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经叔胺类化合物处理后,活性红K-2G对真丝的上染率及固色率均有提高,且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指标符合服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07年07期)
董玮[10](2006)在《叔胺类化合物用于提高一氯均叁嗪型活性染料在真丝绸上固色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丝自被人类利用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高档的纤维,因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而给人以高贵、华丽的象征,但水洗牢度差是真丝染色织物的一大缺陷。活性染料具有鲜艳的色泽和优良的色牢度,是唯一能与真丝纤维以共价键结合的反应性染料,其共价键的键能远大于氢键、范德华力,因而应用活性染料染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真丝织物的水洗牢度问题。就一氯均叁嗪型活性染料上染真丝而言,由于常规染色是在高温、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染色过程中存在着成键和断键两种竞争性反应。研究表明染料-纤维键的水解是导致此类活性染料在真丝绸上固色率较低的直接原因。叔胺类化合物易与染料形成季铵盐结构,可提高氯代均叁嗪染料的反应活性,缓和真丝绸的固色条件,从而降低染料-纤维键的水解程度。本实验主要研究探讨叔胺类化合物用于提高K型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实验选取叔胺类化合物—烟酸、异烟酸、吡啶作为催化剂,研究其对不同K型活性染料上染真丝织物固色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确定最佳催化染色工艺,即最佳pH、温度、染色时间以及催化剂浓度。结果表明,与无催化剂的常规工艺比较,催化工艺条件下,以上叁种叔胺类化合物能使K型活性染料在中性条件下上染真丝绸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染料的固色率,且使染后纤维受损伤程度较小。经测试,染后真丝织物的各项牢度均符合服用要求。其次,实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试了不同种叔胺类化合物同活性红K-2G的反应性能,得到染料季胺盐在不同时间的转化率,结合其对固色率的影响,得出叔胺类化合物与染料间的反应性能是影响其催化效果主要因素的结论。继而,考虑到催化剂特有的性质,在反应结束后仍残留在染液中,造成一定的药品浪费,故尝试对催化染色后的染色废水进行循环使用。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根据催化剂种类的不同,催化染色废水可进行一到两次的再次利用。最后,对叔胺类化合物在K型活性染料染棉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探。研究发现,与棉的常规染色工艺相比,中性条件下叔胺类化合物的催化效果不明显,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可提高活性染料在棉上的固色率。(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6-12-01)
叔胺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叔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有机药物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叔胺类化合物最常用的合成手段是以NaH、丁基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丙基溴与仲胺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来实现~([2-4])。本文报道以K_2CO_3为催化剂来催化仲胺化合物的水溶液与烯丙基溴之间的两相反应,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得到了一系列烯丙基取代的叔胺类化合物,产率为70%-89%(Scheme 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叔胺类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杨楷模.3-叔胺季碳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D].贵州大学.2018
[2].李见能,李栋,孔令斌,王均亮,韦醌.烯丙基取代的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2016
[3].高旭红.恶唑类化合物合成及叔胺C-N键活化研究[D].温州大学.2016
[4].陈金珠,肖转泉,徐丽锋,王宗徳,韩招久.含氢化诺卜基的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赫奕梅,李伸荣.叔丁醇钾催化合成N,N-二苯基叔胺类化合物[J].化学世界.2015
[6].刘晓智,王月娇,张川洋,王北北,张欣.二甲基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J].染料与染色.2014
[7].陈忠研.2-芳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合成及叔胺碳—氮键断裂的反应研究[D].温州大学.2014
[8].周红军,蒋宗林,王心良,谭明,梁柱.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9].董玮,庄德华,何瑾馨.叔胺类化合物与K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研究及其在真丝染色上的应用[J].印染助剂.2007
[10].董玮.叔胺类化合物用于提高一氯均叁嗪型活性染料在真丝绸上固色率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