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克宗古城论文-徐元锋

独克宗古城论文-徐元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独克宗古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月光,迪庆藏族自治州,茶马古道,酒吧,叶永,不舍,在路上,多元文化

独克宗古城论文文献综述

徐元锋[1](2019)在《“月光之城”回来了》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一”长假结束,29岁的藏族姑娘叶永祯对假期客栈的生意挺满意:入住率平均达到八成。她的客栈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入口不远处,开业1年多。2016年,叶永祯在父母的支持下从银行辞职创业,“想把家乡香格里拉介绍给更多的人。”无独有偶,北京姑娘辛馨在皮匠坡街口(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10-14)

冯艾琳[2](2019)在《独克宗古城:茶马古道的枢纽》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在藏文资料中,香巴拉是一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国中居民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的有生力量。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本文来源于《新长征(党建版)》期刊2019年08期)

朱立森,杨毅[3](2019)在《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入口空间序列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大门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很多城市大门的建设中,仅把大门当作城市边界上的构筑物来设计,更多的是看到其物质性的一面,而对非物质空间不够重视。城市入口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部分,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不仅能丰富城市入口的空间层次,也能形成类如轴线的非物质空间,使城市具有壮美的秩序。而且作为城市门户,在建筑风格上理应具有当地特色,展现该城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程波,李禹潞[4](2019)在《文化空间视阈下人文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空间呈现了物质形式又包含意识形式的文化遗产概念,对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全新新的视角。文化空间视阈下人文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关注文化认同心理的建构,将流动、多样、分散的历史文化古城内涵与外延价值沉淀于空间内,并发现原生文化与新进文明的交汇点,从而解决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柯运华[5](2019)在《民族旅游冲击下独克宗古城社会文化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少数民族区域体验民族文化,并参与其中。在外来游客参与到东道主——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时,外来文化也参与其中,并使得东道主地区的文化发生变迁。旅游文化的介入使得东道主地区的文化发生变迁,同时也刺激着本土民族对自我文化的再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华翊伶[6](2018)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独克宗古城居民地方感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地伴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开展了各项城市更新工程,居民地方感受到了影响,从而阻隔了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历史文脉延续。鉴于此,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独克宗古城为例,实地调研少数民族居民在古城镇更新背景下地方感的变化,预测十年后居民外迁意向,并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认知感、地方根植感、地方获得感叁个维度。结论得出:目前独克宗古城居民仍保持较高的地方感,其中地方认知感最强,地方根植感次之,最后为地方获得感。影响中青年居民对独克宗古城地方感的因素主要是:火灾后重建工程、更新改建工程、宗教信仰、社交状况、政府管控能力:影响老年居民对独克宗古城地方感的因素主要是:宗教信仰、更新工程、交通状况、社交状况。中青年居民与老年居民之间的地方感存在断裂倾向,十年后中青年居民外迁可能性较高,对独克宗古城历史文脉的延续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8-11-24)

程远,陈奕宇,王坤茜[7](2018)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在独克宗古城文创产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尼西黑陶是2008年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黑陶美观大方,表面光滑,通体黑色,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本文通过尝试将尼西黑陶与独克宗古城的大转经筒的造型相结合,设计出一款黑陶储茶罐,并希望将尼西黑陶这一国家级非遗与藏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将尼西黑陶发扬光大。(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5期)

海男[8](2018)在《献给独克宗古城的十四行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厦门文学》期刊2018年01期)

孙春媛[9](2017)在《历史文化村镇民居建造导则编制研究——以独克宗古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保护发展的话题不断,如何进行有效引导?是尊重历史建筑存在的整个生命周期,还是对其进行合理的适宜性更新?以及我们应该寻求怎样的路径1?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并不是纯粹的两个概念,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统智慧的延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论文以编制独克宗古城民居建造导则为契机,通过民居更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平遥古城、扬州古城、丽江古城等实际案例的研究,反思如何通过可预知的手法去指导传统建筑重建、复建、新建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引导建筑师以外的人群(村民,管理者、游客及关注者)在民居建筑发展中的参与性的表达?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古城民居建造导则编制体系。(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7-11-18)

唐爽,李沐寒[10](2017)在《藏文化语境下的独克宗古城街巷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香格里拉市的发展雏形,独克宗古城是云南藏区历史上的政治、宗教、军事、文化重地,呈现出典型的藏族聚落特征。古城街巷的空间形态、界面类型和对外组织等均是藏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体现,是以藏传佛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和以茶马古道为代表的商业文化直接作用下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藏族特色。本文以独克宗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城街巷空间藏语旧地名的梳理和解读,挖掘独克宗古城街巷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背景。同时针对其作为藏民生活、宗教、经济、交通等不同活动的载体,提出基于藏文化语境的古城街巷空间重塑策略,从而更好的延续古城传统空间意象,并为古城保护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期刊2017-11-18)

独克宗古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在藏文资料中,香巴拉是一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国中居民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的有生力量。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独克宗古城论文参考文献

[1].徐元锋.“月光之城”回来了[N].人民日报.2019

[2].冯艾琳.独克宗古城:茶马古道的枢纽[J].新长征(党建版).2019

[3].朱立森,杨毅.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入口空间序列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大门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4].程波,李禹潞.文化空间视阈下人文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柯运华.民族旅游冲击下独克宗古城社会文化变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

[6].华翊伶.城市更新背景下独克宗古城居民地方感调查研究[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8

[7].程远,陈奕宇,王坤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在独克宗古城文创产业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8

[8].海男.献给独克宗古城的十四行诗[J].厦门文学.2018

[9].孙春媛.历史文化村镇民居建造导则编制研究——以独克宗古城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7

[10].唐爽,李沐寒.藏文化语境下的独克宗古城街巷空间研究[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017

标签:;  ;  ;  ;  ;  ;  ;  ;  ;  ;  

独克宗古城论文-徐元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