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融雪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流域,气温,雪深,降雪量
融雪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古力米热·哈那提,海米旦·贺力力,刘迁迁,苏里坦[1](2019)在《西天山小流域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西天山阿热都拜小流域积雪、融雪和气象观测场2017—2018年每30 min的同步降雪、融雪和气温观测数据,对全年积雪期较短时间尺度上的融雪动态过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区降雪表现为"先升后降"的总体特征。稳定积雪期集中在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3月8日,最大降雪速率高达9. 6mm·h~(-1)(雪水当量值,转化成新鲜雪深值为96. 5 mm·h~(-1))。山区融雪过程的变化规律与降雪变化正好相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融雪变化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气温的下降,融雪速率下降,融雪速率由3. 24 mm·h~(-1)逐渐下降至0 mm·h~(-1);第二阶段:当气温低于融雪的临界温度(-13. 5-12. 0℃)时,不产生融雪;第叁阶段:随着气温的回升,融雪速率从0 mm·h~(-1)逐渐上升至3. 87 mm·h~(-1)。在全年融雪与气温的大数据关系中,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性系数不是很显着,其相关性系数为0. 708;在无降水干扰下,7 d平均同步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性系数处于显着水平,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 907,R~2=0. 823;当进一步考虑滞后效应后,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性系数提升至极显着的线性关系,相关性系数高达0. 943,R~2=0. 889,均通过了0. 01显着性水平的双尾检验。在西天山阿热都拜小流域融雪量的变化过程与气温的变化过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这种融雪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及其分析方法,对于提高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预防洪灾及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欧建芳,祁海霞,王秀英,黄志凤[2](2018)在《叁江源东部达日地区融雪动态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积雪融水是黄河源的重要水资源,也是影响青藏高原雪灾预警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叁江源东部达日地区野外雪深观测站点2013、2015年雪深数据及同步气温数据,分析了该区积雪融雪动态过程及其与气温关系。结果表明:达日地区积雪融雪在0℃以下就可以发生,积雪消融临界温度约为-10℃,明显低于新疆天山等其他地区。气温与雪深负相关关系明显,并与融雪前6个小时的气温关系显着。正变温与雪深之间表现为更为直接的联系,积雪深度下降持续时段与正变温时段在时长上基本一致,即升温的过程是促进积雪消融的一个时段。(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4)
张娟,徐维新,王力,周华坤[3](2018)在《叁江源腹地玉树地区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位于叁江源腹地的玉树州隆宝自然保护区野外雪深自动观测站2013/2014年冬季每30 min积雪深度与同步气温数据,对发生在2014年2月的较大降雪过程的动态融雪过程及其同步气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玉树隆宝地区融雪过程总体表现为"先慢后快"的变化特征,积雪在10 cm以上时融雪过程相对缓慢,在10 cm以下时,积雪加速消融,积雪越薄,融雪越快;在融雪期内,雪深快速下降分别发生在10:00(北京时,下同)11:00与14:00 15:30;气温与雪深变化关系紧密,09:00以前,雪深的下降与气温的关系不明显,09:00以后气温开始对雪深的变化产生比较明显地影响,这种相关性在10:00后明显增强,热量条件对积雪消融的影响自10:30一直持续到18:00;相对而言,13:00 14:00气温对日积雪消融的贡献最大。超前滞后关系分析表明,融雪期之前240 min之内的气温都将显着影响到积雪雪深的变化;玉树隆宝地区积雪在气温-12℃时仍有积雪深度下降的现象发生,正变温对积雪消融更有利。(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4期)
张帆[4](2017)在《基于道路融雪化冰集热过程传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路面集热结构是平板式太阳能集热结构的一种。夏季时路面集热系统吸收的能量可以通过蓄能方式储存供冬季道路融雪化冰应用,因此道桥集热和融雪化冰系统是一种复合能源利用的系统。本文针对集热路面的集热过程进行传热分析,从实际工程的集热路面提取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针对集热路面的物理模型特点,选择合适的流动模型和辐射模型,基于集热路面传热分析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分析不同工作条件的仿真结果,对路面集热过程的基本性能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模拟探究循环流体的流速和初始温度对集热路面的集热性能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循环流体流速的增加,集热效率提高,且随着流速的增加,单位面积集热量和集热效率存在峰值。环境因素也对于集热路面的集热过程有一定影响。本文探究了环境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对路面集热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随着路面环境风速的增大,循环流体温升逐渐减小,单位流程温差和单位面积集热量也逐渐减小,所以环境风速对于路面集热过程是一个不利因素,集热路面系统应选择在风速较小的天气情况下运行。太阳辐射强度存在峰值时间段,路面温度相对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存在滞后性。除了集热路面工作环境,道路集热结构对路面集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多组不同路面形态、不同管间距、不同管径以及不同置管深度的集热道路网格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道路集热结构对路面集热的影响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小管间距、增大管径有利于路面集热,其集热效率大幅度提高。环境风速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大,路面吸热总量越大,有利于集热系统的集热过程。基于对冬季道路融雪化冰传热过程的分析,根据实际工程需求,提取坡度为15°的弯道/坡路的物理模型,利用VOF模型、融化模型以及流动模型的多模型组合,模拟路面融雪化冰过程。融化的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流至道路边缘且在融化过程中,冰雪层的出口处液体的流速存在峰值,斜坡路面减少路面上液态水蒸发的耗热量,有利于减少干燥冰雪路面的能耗。(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穆鹏[5](2016)在《降雪、积雪、融雪离子特征及秸秆覆盖下融雪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降雪离子组成是由云中一系列化学反应相互影响的结果,降雪会被多种因素所干扰,比如地域、季节、降雪量、自身污染源和持续时间等,其离子组成存在较大差异。雪还是一个天然营养库,随着气温升高,由降雪、积雪所产生的融雪水不仅能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流量,还能给早春作物生长提供水分与养分。目前我国对降雪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与祁连山等地,因此融雪水在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降雪、积雪、融雪过程中雪水的pH值、电导率、N03-、C1-. NO2-、H2PO4-、Ca2+.NH4+、Mg2+、Na+、K+的浓度测定,结合降雪量与积雪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新雪、积雪、融雪过程中化学特征变化规律。以及通过对垄作农田表面铺设不同秸秆覆盖量,明确影响融雪速率与融雪面积的变化特征,为预测冻融侵蚀水土养分流失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降雪过程后平均pH值变化范围是5.10-6.33,融雪水呈弱酸性;平均电导率的浮动区间是33-63μS·cm-1;阴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NO3->Cl->NO2->H2P04-;阳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Ca2+>NH4+>Mg2+>Na+>K+;各离子浓度含量的变化规律是与该地区的降雪量成反比关系。(2)积雪过程后平均pH值变化范围是5.77-6.46;平均电导率的浮动区间是42-71μS·cm-1;积雪厚度与pH没有显着相关性,而积雪厚度与电导率则呈负显着相关;阴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N03->Cl->NO2->H2PO4-;阳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Ca2->NH4+>Mg2+>Na+>K+;阴离子浓度是与该地区的积雪量成反比关系,而阳离子则主要受外界环境和积雪量共同影响。(3)融雪过程后平均pH值变化规律按时间分成了两种形式,一种是2月份的平均变化范围是5.86-6.39,一种是3月份的平均变化范围是5.71-6.35;平均电导率的浮动区间是46-79-tS.cm-1;阴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N03->Cl->NO2->H2PO4-;阳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Ca2+>NH4+>Mg2+>Na+>K+;各离子浓度含量均在每次检测中的第一天浓度含量最大,平均浓度占每次检测总离子浓度的59%-71%,而之后离子浓度明显降低且均在30%以下并依次递减。各离子浓度在叁个阶段里变现也有所不同,NO2-、H2P04-、 Ca2+、Mg2+、K+表现为融雪阶段>降雪阶段>积雪阶段;Cl-、Na+表现为降雪阶段>积雪阶段>融雪阶段;NO-3表现为降雪阶段>融雪阶段>积雪阶段;NH4+表现为积雪阶段>降雪阶段>融雪阶段,说明雪中各离子保存能力不同。(4)针对不同秸秆量的覆盖量对融雪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1.5在融雪初期最先发生融化,SL融雪速率峰值最大,融雪最后均为S2.5最先融通;融化过程中,高覆盖处理的S15、S2.5和S3.5融雪累积面积均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始终高于低覆盖处理的S0、S0.5、S1.0,SL在融雪中期出现骤增,随后累积面积超过低覆盖处理:气温与融雪累积面积相关性较高,各处理表现为S2.5>S3.5>S1.5>SL>So>S1.0>S0.5;反辐射与融雪速率相关性较高,表现为与高覆盖各处理的相关性在融雪前期较高,而与低覆盖各处理的相关性在融雪后期相对较高。认为在此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秸秆覆盖量为2.5 kg·m-2。(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王茜[6](2016)在《冻融及融雪过程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受季节性冻融过程影响显着的辽宁省的棕壤和暗棕壤为研究对象,考察冻结温度、融化温度、冻结时间和冻融次数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光谱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处理条件下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波长254nm处的紫外吸光度(UV-254)和单位浓度DOC的紫外吸收值(SUVA)的变化规律相似,均随冷冻和融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冷冻时间的增长先减小后增大,随冻融次数的增多而减小。冻融作用使DOM的腐殖化程度提高,分子量减小。随着冷冻时间的增长,DOM中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和类腐殖酸荧光物质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多;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DOM中荧光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利用土壤浸提实验和土柱淋洗实验,考察了化学离子的种类与浓度对进入融雪径流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和光谱学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化学特征的积雪融化过程中土壤DOM的释放规律。土壤浸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Mg2+和Ca2+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显着降低;随着Cl-、SO42-、Mg2+和Ca2+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的波长254nm处的紫外吸光度(UV-254)值逐渐降低;随着Na+和Mg2+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的单位浓度DOC的紫外吸收值(SUVA)值逐渐升高。N03-、SO42-和Na+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土壤浸提液中DOM的类腐殖酸及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较低;随着Cl-、Mg2+和Ca2+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DOM的类腐殖酸荧光峰强度逐渐增高。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荧光物质是土壤淋滤液中的主要荧光物质。与纯水相比,融雪水作为淋洗液导致土壤淋滤液中DOC浓度的降低,以及类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峰强度的增高。冻融交替抑制DOM自土壤解吸进入淋滤液,并且导致土壤淋滤液中芳香族化合物相对含量的降低。新、旧雪融水浸提实验结果表明,弱酸性环境下的积雪融水中,较高的离子浓度可以使土壤中更多的DOC释放到水中;新雪浸提液DOM中含有相对较多的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说明新雪酸性相对旧雪较弱,离子含量更低的情况下,微生物活性较好,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较多。(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6-05-01)
高黎明,张耀南,沈永平,张乐乐[7](2016)在《基于能量平衡对额尔齐斯河流域融雪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描述额尔齐斯河流域积雪的消融过程,建立了利用基于能量平衡的积雪模型,对流域内库威积雪站2014年1月4日-3月28日积雪的积累和消融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出融雪期净辐射能量的变化过程,对雪水当量的模拟结果也非常好,雪水当量的观测值和模拟值之间的Nash系数达到了0.989.在积雪的积累期,雪表的净辐射、感热、潜热通量的绝对值以及地表热通量明显低于积雪的消融期.在积累期,感热和潜热通量以及土壤热通量受到雪层厚度的影响.当雪水当量小于10 mm时,感热和潜热通量的绝对值偏高,土壤热通量的波动性也偏大.在积累期积雪的物质损失全部为升华损失,升华量为2.74 mm;在消融期,积雪的融化量为66.26 mm,升华量为2.04 mm.净辐射对积雪物质损失的贡献达到了83.1%,湍流通量对积雪物质损失的贡献达到16.9%.由于在融化期土壤热通量为正值,因此土壤热通量对融雪没有贡献.(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6年02期)
王晓辉,国庆喜,蔡体久[8](2016)在《地形与林型影响春季融雪过程的定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春季融雪是北方寒冷地区春季径流的主要来源,对缓解春旱具有重要意义。森林能够延缓春季融雪径流已成为共识,但流域内地形与植被等因素的不同使得森林对融雪速率的影响具有时空异质性,定量估算地形因素与植被因素对融雪过程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流域水文模型的精度。本文采用山地小气候模型(MTCLIM)的方法计算了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分配以及雪蒸发的模拟,采用经地形与植被修正的气温日数法计算融雪量,从而定量探讨了地形与植被因素对融雪的综合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流域内融雪的模拟计算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形与植被对融雪的影响,计算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流域内植被对融雪过程的影响要远大于地形的影响,仅考虑地形的影响时,平均融雪速率为1.91 mm/d,与空旷平地融雪速率1.95 mm/d相近,而仅考虑植被影响情境下,融雪速率为1.26 mm/d,仅为空旷平地融雪速率的64.6%。但具体到坡面某点,模拟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雪蒸发的模拟结果较差,说明仅考虑地形与植被的Priestly-Taylor方法无法正确模拟雪蒸发的时空分布。(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淑兰,肖洋,张海军,宋国华,王全波[9](2015)在《丰林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对降雪、积融雪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云冷杉林和白桦林3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林分类型的典型地段设置样地,通过量雪槽、量雪桥、量雪器测定林内外降雪和积雪的深度、密度及雪水当量,进行了林分内外降雪、积雪和融雪过程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云冷杉林的截雪量最大,积雪保存率最高;云冷杉红松林的截雪量和保存率次之,白桦林最小;林外草地最大积雪厚度最高,其次为白桦林,再次为云冷杉林及云冷杉红松林;林内外积雪融化时间均在2月初,3月中旬积雪消融速率加快,其中常绿的云冷杉林和云冷杉红松林融雪持续时间可达60d,较林外草地和落叶白桦林多延长5~20d;另外,林内的降雪和积雪密度大多均小于林外(平均为0.113g/cm3),差异不显着(P>0.05)。总之,林分内外及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雪水文过程具有明显差异,森林对降雪具有明显的截留作用,并可延长积融雪过程,特别是常绿针叶林,其原因除受叶面积指数或郁闭度的影响外,可能与冠层结构、气候变化、地形因素和积雪性质等有关。(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王艺[10](2015)在《青藏高原融冻、融雪过程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地形高耸、面积广大,其热力强迫在亚洲的天气和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带中温度最低、冻土面积最广的地区。在高原陆面过程中积雪和冻土的消融影响着高原热力状况,进而对其上大气及亚洲气候产生影响。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多个观测站的土壤水热观测资料、ERA-interim资料和卫星等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融冻、融雪过程的出现时间和陆面水热变化特征及与云和辐射的关系;研究了该时段大气与陆面要素的时频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青藏高原融冻、融雪过程与大气环流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另外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青藏高原融冻、融雪过程中地表反照率的变化对东亚气候、大气环流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土壤融冻、融雪期出现在3-4月份,高原中部的融冻、融雪期持续时间较高原东部和西部偏短,且具有开始晚、结束早的特点;在青藏高原融冻、融雪期,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土壤湿度在融冻、融雪过程的中后期出现显着升高,并且高原东部的这种变化发生时间早于西部更早于中部地区。(2)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表辐射平衡发生了显着变化,其变化时间早于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时间。地表热通量在融冻、融雪过程的前期和中期,由吸收热量转变为向外净放出热量。在融冻、融雪期,高原东部地表热通量由感热通量为主转变为潜热通量为主,对于高原整体来讲,感热通量的变化从高原东南部和东部逐渐推进到整个高原。在青藏高原融冻、融雪期,其上空的云特征变化不显着,这有利于该时期增加的辐射量到达地面。(3)在青藏高原融冻、融雪期,500 hPa和200 hPa气压场相对涡度的功率谱估计值均存在明显的10-20天准双周振荡周期,该时段高原各区域的OLR也显示存在明显的准双周振荡。这种准双周振荡在垂直结构上存在正压和斜压结构的不断转变的变化。(4)青藏高原地区融冻、融雪期非绝热加热的准双周振荡和同时段及滞后的亚洲地区上空200 hPa相对涡度场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区域,并且显着区域有向南移动的表现。青藏高原融冻、融雪期非绝热加热作用的这种振荡通过波的传播形式在高原以外地区得以再现。(5)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融冻、融雪过程中地表反照率的降低迅速提高了局地地表温度。这种地表反照率的变化与东亚地区3-8月份500 hPa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场的偏高,4、5月份长江流域地表温度的偏高以及5-8月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的偏低存在着可能联系。也即,青藏高原地区融冻、融雪过程与东亚地区气温、降水和环流场持续异常有关。(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6-01)
融雪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积雪融水是黄河源的重要水资源,也是影响青藏高原雪灾预警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叁江源东部达日地区野外雪深观测站点2013、2015年雪深数据及同步气温数据,分析了该区积雪融雪动态过程及其与气温关系。结果表明:达日地区积雪融雪在0℃以下就可以发生,积雪消融临界温度约为-10℃,明显低于新疆天山等其他地区。气温与雪深负相关关系明显,并与融雪前6个小时的气温关系显着。正变温与雪深之间表现为更为直接的联系,积雪深度下降持续时段与正变温时段在时长上基本一致,即升温的过程是促进积雪消融的一个时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融雪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古力米热·哈那提,海米旦·贺力力,刘迁迁,苏里坦.西天山小流域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19
[2].欧建芳,祁海霞,王秀英,黄志凤.叁江源东部达日地区融雪动态过程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2018
[3].张娟,徐维新,王力,周华坤.叁江源腹地玉树地区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关系分析[J].高原气象.2018
[4].张帆.基于道路融雪化冰集热过程传热分析[D].吉林大学.2017
[5].穆鹏.降雪、积雪、融雪离子特征及秸秆覆盖下融雪过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6].王茜.冻融及融雪过程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6
[7].高黎明,张耀南,沈永平,张乐乐.基于能量平衡对额尔齐斯河流域融雪过程的研究[J].冰川冻土.2016
[8].王晓辉,国庆喜,蔡体久.地形与林型影响春季融雪过程的定量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
[9].张淑兰,肖洋,张海军,宋国华,王全波.丰林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对降雪、积融雪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
[10].王艺.青藏高原融冻、融雪过程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