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档案为良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档案为良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以档案作良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仪[1](2020)在《高校记忆视域下的“城市记忆工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孕育了人类生存发展,记录了不同时期古老文明,积累了人类生存智慧。在历史长河中,大多城市都伴随着开源、发展、成长、繁荣、衰退,更有甚者直至消逝。基于此,以记录城市历史为要旨,挖掘城市文化、艺术、教育、城建、科技等多边资源的“城市记忆工程”应运而生。发展至今,我国共有127个城市和地区相继开展这一工程,为构建我国城市历史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囿于人力、资金及单一主体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城市记忆有失偏颇,可持续发展受限。城市记忆涵盖了城市建设、党政机关、企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高等教育等诸多领域。其中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校园景观蜚声中外,形成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特点突出、价值量高,且资源集中、整体性强的历史记忆,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教育史、文化史、学术史、科技史发展的重要凭证。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许多高校在历史发展上大都变迁频繁,面临着校史追溯复杂,早期档案资源散失等尴尬境遇,高校记忆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地遭遇管理体制缺位、保护主体不力、重视程度不足等方面的桎梏。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通过实物采集、录音录像、搭建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等技术手段,从“高校记忆”的角度,全面收集整理映现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记忆信息资源,拓展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渠道,构建全面、系统、完整、细致的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首先,梳理我国“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现状及实施方式,指出目前该工程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寻与之对应的解决途径。并对我国“城市记忆工程”文献计量分析,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追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沿革;其次,分析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特征,将其分为馆藏类记忆资源、建筑类记忆资源、实物类记忆资源三类,进而分析其所蕴含的价值、信息资源评选标准;再次,探讨高校记忆视域下“城市记忆工程”的建设依据,制定实施策略,对高校记忆信息资源进行地毯式普查与挖掘,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全面介入反映高校历史记忆的文化信息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等领域,对其进行数字化采集,按特征、属性系统分类,设定不同类型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的分类编码。搭建开放式的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验证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操作性,以期实现实体与信息传承和保护的有机统一。大力推广并应用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保证共享平台建设活力。

王乃荣[2](2020)在《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凉山彝区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山川广布、河流纵横的特征造成该地区封闭的地理环境,由于凉山彝族特殊的政治经济形态,政府难以对凉山地区实行管控,凉山一度成“独立”之态。历史上地方政府一贯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是造成与凉山彝族的关系一直紧张对立的原因。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要的转型,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之下,川康地方势力兼具地方政府与军阀的双重色彩。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既有向近代民族关系转型的趋向,又有历史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研究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研究的。本文从三个部分来论述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对凉山彝区封闭状态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区隔的状态进行呈现。首先对凉山彝区的传统的社会秩序与民族关系进行叙述。之后,当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之后,将清末民初的凉山彝区的所发生的社会流变进行逐一阐述。最后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边地整合诉进行叙述。第二部分是在中央政府势力未深入四川之前,将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对凉山彝区所统辖的川省地方军阀以及对凉山彝区介入的其他地区的军阀与凉山彝族所发生的关系进行阐述。在该时期,四川省实行防区制,凉山地区在刘文辉所属的二十四军的管辖之内。刘文辉对该地区的有非常大的自主权,对夷态度与治夷政策都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凉山地区地处川滇交界之处,滇军势力对凉山地区进行数次侵扰,加剧了该地区的民族矛盾与隔阂。第三部分是对中央势力入川之后,对30年代中期之后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进行阐述。30年代中期,中央势力深入四川地区,打破原有的防区制,扶持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并命各军交出防区统归四川省政府管辖。原管辖凉山地区的刘文辉在与刘湘的争斗中退居西康,中央政府为分化刘湘势力敦促刘文辉加快建立西康省的步伐,1938年刘湘死后,刘文辉在与川省军阀、中央政府的权力角逐与博弈中将凉山地区的宁属划归西康。1939年西康建省,刘文辉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凉山地区被川康两省分省而治。川康两省改变以往的对夷态度,根据各省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宜的对夷政策,缓和民族矛盾与民族隔阂,打破以往混乱的格局,逐渐地将处理与彝族的关系步伐迈入正轨。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之下,凉山彝族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谋求政治承认的诉求和从各方面支援抗战。总之,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既有激烈的对抗冲突,也有不断地妥协磨合与认同。中央政府的宏观把控与地方政府的着眼于实际的治理,使得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改变,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与民族隔阂。但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川康地方势力,在处理与凉山彝族关系中对夷的歧视与政策上的不平等,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缓和矛盾对立的关系。

李小庆[3](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滕春娥[4](2019)在《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和活态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是各民族祖先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着该民族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是无形的财富,是民族集体记忆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科技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累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的冲击,甚至濒临灭亡。自此从世界范围到国家层面都在积极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固化的历史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态遗存,二者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见证了并将继续见证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史。我国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也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主要因素,是民族得以延续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在集体记忆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最主要的两种形式。伴随着“世界记忆工程”以及我国各地纷纷出现的“城市记忆”工程、“乡村记忆”工程、企业记忆等,各地档案馆用摄影、照相等手段将城市的面貌进行全面的记录,对城市的旧貌进行抢救性的留存和保护,这也成为新时期档案馆的主要工作。档案学逐渐加入到社会记忆研究之中,遵循档案与记忆的联系,它作为人类记忆的延伸,是一种重要的记录载体和工具,在今天已成为建构社会记忆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成为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媒介。本文开展的“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这里“建档”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档案管理环节,亦不是一个静态的建档工作,而是将其视为动态的管理过程。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前期的非遗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立档再到存储、保管、以及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传播整个过程。“建档”不仅仅有“建立档案”的意思,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即是用档案资源和档案方法、手段、档案工作、档案学理论去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物化以及进行科学管理,并最终达到非遗文化传播和传承的终极目标。本研究从社会记忆视角出发,遵循着什么是社会记忆,如何保护社会记忆,怎样传承社会记忆去构建研究框架。在综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社会记忆理论、档案记忆观理论、档案鉴定理论、本体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论文的主体部分中,第一部分将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入社会记忆系统中,分析二者的文化和记忆质性和特点,论述二者的联系和共性,指出档案即是一种社会记忆形态,同时也是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媒介,指出了档案工作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密切相关性,同时,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法律依据和社会学意义。这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依据和立意所在。第二部分阐明了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目标与逻辑结构、实施路径。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过程,即非遗档案的建构实际上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形成的整个过程——其具体的流程包括收集、整理、立档、存储、保管、开发与利用、传播等。第三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重点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本体知识组织方法,实现非遗资源异构数据的概念共享,以及非遗资源的语义描述和资源保护与传播。第四部分探讨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实例,论述了赫哲族非遗资源建档的过程、赫哲族非遗档案、赫哲族非遗资源本体知识构建,为其他非遗资源建档保护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第五部分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保障机制。从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将保障机制分为: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协调与发展保障、管理保障等几个方面。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首先将人文社科领域的其他理论思想和学术资源引入档案学,共同构成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开启档案学的新人文主义研究。集民族学、社会学、文化遗产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社会记忆理论关照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问题。其次,增加新的学术资源和丰富档案学理论内涵。本文以文化作为逻辑起点,将档案、社会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为新时期的档案学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与丰富档案学理论内涵.实践价值包括第一,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族群记忆活的载体,维系着族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目前正处于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各少数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本民族本地区社会文化的永续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第二,为档案部门参与民族非遗保护实践工作提供指导,探寻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档案部门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自觉参与、融入到社会记忆的传承和保护中去,在记忆构筑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我国拥有着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内涵,保护与传承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缺少了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发展来说都将是重大的损失。我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少数民族作为中华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更应关注他们的发展,守护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使他们在大家庭的发展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

廖倩文[5](2019)在《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裴桐是我国卓越的档案学家,同时也是我国档案学人的杰出代表,对我国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档案学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2018年恰逢裴桐100周年诞辰,在此之际,选择以裴桐的档案工作思想为论文的研究对象,以此表达对裴桐的敬佩之情。裴桐为档案事业奋斗终生,从事档案工作的时间横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期。无论是作为档案行政领导还是档案工作者,他的思想如实地反映了中国档案工作发展史的轨迹,是中国档案工作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对裴桐档案工作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我国档案工作的研究范围,丰富档案学研究的内容,增加档案学人对裴桐档案工作相关思想的关注、继承和学习,而且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推动中国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前进。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第二章阐述了裴桐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对档案工作的贡献。其中在对裴桐生平进行介绍时,以时间为脉络,全面地分析了裴桐的一生,着重突出裴桐人物经历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以引出裴桐与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打下初步基础。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了裴桐坚持在档案工作中恪守党领导的思想、坚持档案实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想、坚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坚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思想。这四章中详细地介绍了裴桐关于档案工作的理论及思想,并将裴桐与“档案三老”中的其他二老——曾三和吴宝康以及同时代其他档案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思想做对比,以突出裴桐工作思想的特色。第七章总结提炼了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地位及当代启示。该部分是在深入研究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挖掘和评价,展现了裴桐档案工作思想从过去到现在的影响力,以及对中国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积极意义。论文对裴桐档案工作思想内容的研究,采取将微观个体放置于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并结合对比分析的方法,有助于真实反映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内容、地位和价值,提高对我国档案工作发展史的认识,并从中汲取促进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能量和智慧。

廖可佳[6](2019)在《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迅猛发展中,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以社区为单位的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下得到了不断改进完善,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本文采取文献归纳法和调研分析法,以昆明市五华区各个主要社区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现存问题。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概述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研究和发展现状,梳理本文的研究脉络,阐明本课题研究对于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概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理论,明确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概念,掌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内涵;第三章主要对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对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四章主要针对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宏观层面对策方针的重要性,探讨了微观层面各项措施的合理性;最后为文章的总结部分,主要总结本课题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展望。

杨诗琦[7](2018)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及社会档案意识的觉醒,使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本文基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三都等水族地区的实地调研,以生态位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水族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结合生态位相关理论为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提供具备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建设策略和方案。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1)绪论部分:基于少数民族档案概念的提出、生态位理论的源起与发展及民族记忆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等研究背景,利用文献计量阐述国内外生态位理论及以水书为主的水族档案资源研究现状,提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现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2)第一章:根据学界对少数民族档案概念及国家档案资源概念的相关内容,界定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概念,并按照不同标准对水族档案资源类型进行简要划分,明确水族档案资源的建设内容及范围。此外,论述水族档案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建设的基本内容,进一步说明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3)第二章:在前文论述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生态位在档案馆系统和档案界其他领域的理论应用现状及其在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具体应用;(4)第三章:以黔南州地区的荔波县和三都县为例,充分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事实从客体因子、主体因子及环境因子三大生态因子分析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建设优势和存在问题;(5)第四章:针对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建构客体生态因子、拓展主体生态因子及优化环境生态因子等解决对策,以优化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与有力保护传承水族的民族文化。借助生态位理论的学科优势,探寻水族档案资源建设问题,剖析构成生态位的三大生态因子并提出优化对策,提高水族档案资源建设质量与效率,助推档案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升黔南州水族地区的经济水位,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共赢局面。

罗晶波[8](2018)在《民国时期“康人治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康人治康”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在康区的政治诉求和运动。它首先是格桑泽仁提出的一种政治主张;其次是以这一主张为核心由康巴藏族新式精英领导下的一系列力图使康区摆脱地方军阀和西藏地方分裂势力控制而实现自治的政治运动,是康区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康人治康”前后持续十数年,在其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出于制衡刘文辉和解决西藏问题的需要给予支持,但在后期由于时局困顿动摇了立场;刘文辉极力想要避免政治资本和活动空间被吞噬,在与中央博弈的同时也在对藏问题和西康建省上与领导“康人治康”的康巴精英达成一致;西藏地方政府则企图把康区纳入其势力范围,故而将“康人治康”视为“异端”坚决抵制;由于“康人治康”有别于康区“自治”的历史传统,这一思想和实践也未得到康区多数土司、头人、喇嘛和普通康民的响应和支持。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康区近代化的历程,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纠纷不断的康藏关系。“康人治康”虽然未能实现康巴藏族精英以民族自治等构建康巴政治、经济、民族身份认同的设想,但它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精英倡导的自治实践,与现代多民族国家体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颇为相似,而实质上二者是不同的,论文对此做了讨论和回应。本文以“康人治康”的实践过程为主线,对“康人治康”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实践的具体内容、实践的结果,及其产生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具体而言,第一章是关于“康人治康”的背景性介绍,同时关注西藏问题以及它对近代康区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求对近代康区社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第二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重点探讨以格桑泽仁、诺那活佛和刘家驹为首的康巴藏族精英提出的“康人治康”思想和实践活动,归纳总结出“康人治康”的方法,包括制造舆论争取民心、武装夺权力图掌握武装、改组地方政府、推动西康建省和重新划分康藏边界等。其中穿插着西藏地方政府及康巴本地人的态度及作出的回应,以此来展现这场运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第三章对运动造成的主、客观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康人治康”实际上是一个中央与康区、西藏地方关系由对抗走向暂时妥协的过程,这种转变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康区社会的发展和康藏关系的改善。第四章从地域和民族两个方面来探讨“康人治康”的性质——既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地域主义运动,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运动。它具备了现代民族区域自治的某些特征,是民国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地区治理问题的一次先行尝试。

郭胜溶[9](2017)在《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古老的历史长河中,辽阔的沃土孕育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明形式。以汉民族为主体民族所生发出的文化思想,是五千年文明得以璀璨的历史基元。从呼喊着的口耳信息到象形的甲骨铸刻,再到真正成为准确、备忘的文字信息记录,经历了波折的过程。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档案史。在没有现代文明产物的社会历史中,文字成为人们进行信息记录的最好工具。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全都赖以文字进行表达。可以说我们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字的体现,也可以说文字是时间序列表上每个时期文明程度表达的首选。档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毋宁是一个族群抑或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放弃档案。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托以档案而延记忆的方式,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形式认可,我们也就在对档案的不断思考与循环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匾额是这样一种文明的特殊展演,以原始的历史记录将记忆凝结在文字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中;同时匾额也是这样一种文化的深刻表达,以名篇佳作的历史典故为内容将客观的事实以悬于门上的形式体现。自此,从匾额身上不仅可以有对传统档案历史事实、历史记录的订补,同时匾额也是文学、艺术、书法等的“汇聚地”。以明朝经营盐业起家,清朝票号为主汇通全国乃至全亚洲甚或欧洲的山西商人是明清时期中国商业领域的一个代表符号。当往来奔波的山西商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山西晋中的祁县、太谷、平遥三县建起的一座座晋商院落使得他们由行商变成了坐贾。一代代山西商人历经五百年竖立起来的晋商丰碑,孕育了一种商业文化,而这种商业文化的背后,又是许许多多文化商人不懈的努力。晋商大院中自悬或封赠的匾额便是很好的体现,同时也是统治阶级和社会给予其的一种肯定。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晋商大院的匾额正是对其家族以及当时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对当时历史传衍至今的记忆固化,也是我们以固化的匾额形式探寻其背后历史记忆的有效方式。本文以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研究为题,意在从档案视角对明清时期晋商大院的匾额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拓宽档案学研究思路,丰富档案学现有研究体系为初衷,在对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进行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对其地域性档案记忆的深入挖掘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记忆的档案化探析。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进行历史与现实意义上的综合考虑。在对明清晋商大院匾额档案资源进行文化建设方面思考的同时,以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实现对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研究全面性、体系化的认识分析,成为其以档案进行记忆伸延的有意思考。

王志辉[10](2017)在《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快速而复杂的中国社会变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云南、广西、西藏这三大陆地边疆省区,由于受自然、地理、宗教、文化、历史、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且社会发育不足,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西南边疆地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一定程度流失,社会心理失衡加剧,社会行为失范增多,社会矛盾聚集,毒品问题、艾滋问题、跨境婚姻问题、跨境赌博等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多。这对西南边疆的和谐与稳定带来巨大挑战,严重制约着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和边疆的巩固,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国家的安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带来巨大挑战。且随着社会结构分化加速,西南边疆利益需求更加多元,过去粗放式、经验式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立足西南边疆的特殊性,深入分析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举措,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思路,来回答“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个研究主题。论文共分五章,前三章从基本理论阐述、西南边疆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民族等特殊生态环境及其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等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分析了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和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路径,回答了“怎么样推进”,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只有在立足西南边疆特殊生态环境、深入掌握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路径,才能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而实现西南边疆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二、以档案作良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档案作良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记忆视域下的“城市记忆工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城市记忆工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现状
    2.2 “城市记忆工程”实施方式
    2.3 “城市记忆工程”存在的问题
3 高校记忆的形成发展史
    3.1 中国“城市记忆工程”文献计量分析
    3.2 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脉络简述
4 高校记忆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
    4.1 高校记忆的内容
    4.2 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的特征及种类分布
    4.3 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的价值与评价
5 高校记忆视域下的“城市记忆工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5.1 高校记忆视域下的“城市记忆工程”的建设依据
    5.2 高校记忆实施策略
    5.3 高校记忆信息资源挖掘与分析
6 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管理
    6.1 高校记忆信息资源数字化采集
    6.2 高校记忆档案资源整理与编目
7 “城市记忆工程”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构建基础
    7.1 国内外城市记忆工程数字化网络平台概述
    7.2 城市记忆工程网络共享平台搭建的现实需要
    7.3 城市记忆工程网络共享平台搭建的理论基础
8 城市记忆工程下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搭建
    8.1 城市记忆工程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总体设计概述
    8.2 城市记忆工程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建设
    8.3 高校记忆信息资源的推广应用
9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地理空间范围界定
        (三)川康地方势力
        (四)民族关系
        (五)夷人、夷务、夷族
    三、文献综述
        (一)政府、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对凉山彝族的考察研究
        (二)凉山彝族地区的开发与建议的研究
        (三)关于凉山彝族的社会制度研究
        (四)关于民国政府对凉山治理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凉山彝区的区隔
    第一节 凉山彝区的传统社会秩序和民族关系
        一、凉山彝族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
        二、凉山彝族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第二节 清末民初凉山彝区的社会场阈变化
        一、晚清凉山彝区的政治经济场阈流变
        二、国家政治场阈的介入:中华民国的建立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边地整合诉求
第二章 动荡与失序: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地方政治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
    第一节 西南军阀势力在凉山彝区的介入
        一、刘文辉对凉山地区的统辖
        二、胡若愚势力进驻盐源、盐边
        三、龙云统治集团在凉山地区的介入
    第二节 凉山彝族的治理回应
        一、与国民党武装的斗争
        二、夷患事件频发
第三章 冲突与整合:30年代中期之后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
    第一节 对凉山地区的考察
        一、对凉山地区考察的背景
        二、政府、学术团体、个人对凉山地区的考察及其影响
    第二节 鸦片种销经济中的彝汉关系
        一、宁属地区鸦片的种销情况
        二、小凉山地区的种销情况
        三、鸦片的种销对凉山地区的影响
    第三节 武力冲突与妥协调适
        一、凉山彝族与政府的武装冲突
        二、凉山彝族与政府的相互妥协与调适
    第四节 凉山地区夷卡制度的改造与更新
        一、雷马峨屏夷卡:由坐质夷卡向夷差的转变
        二、宁属地区夷卡:对夷人进行汉化教育
    第五节 全面抗战背景下凉山彝族的政治诉求与建设行动
        一、凉山彝族的政治承认诉求不断上升
        二、凉山彝族参加支援抗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1.2.3 国内外档案学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框架结构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
        2.1.3 社会记忆的概念辨析
        2.1.4 档案记忆观的概念辨析
    2.2 社会记忆理论
        2.2.1 社会记忆理论的演化过程
        2.2.2 社会记忆理论的内容
    2.3 档案记忆观理论
        2.3.1 档案的基本属性
        2.3.2 档案记忆观的研究历程
        2.3.3 档案记忆观理论内涵
    2.4 档案鉴定理论
        2.4.1 档案鉴定理论内容及发展历程
        2.4.2 档案鉴定的类型
    2.5 本体理论
        2.5.1 本体的概念演变过程
        2.5.2 本体的组成要素与逻辑结构
        2.5.3 本体的分类
        2.5.4 本体描述语言与编辑工具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社会记忆学理阐释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的社会记忆视角
        3.1.1 档案记忆的特点与质性
        3.1.2 社会记忆中的档案形态
        3.1.3 非遗建档保护研究的中介切入式视角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关系阐释
        3.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联系
        3.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的功能互动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依据
        3.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法律依据
        3.3.2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建档保护学理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建档保护的框架与建档流程
    4.1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目标与框架
        4.1.1 建档保护的目标
        4.1.2 建档保护的逻辑结构与实施路径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流程
        4.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收集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鉴定
        4.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
        4.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档
        4.2.5 非遗档案的保管
        4.2.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
        4.2.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4.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4.3.1 非遗本体档案
        4.3.2 非遗项目档案
        4.3.3 非遗传承人档案
        4.3.4 非遗口述档案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保护
    5.1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意义
        5.1.1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现状
        5.1.2 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5.2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保护的本体方法
        5.2.1 传统知识组织方法
        5.2.2 本体知识组织方法的特点及优势
        5.2.3 领域本体在知识库构建中的应用
    5.3 非遗档案资源的本体知识库构建
        5.3.1 非遗档案资源领域本体构建流程
        5.3.2 非遗档案资源核心概念体系
        5.3.3 非遗档案资源的语义化组织框架
        5.3.4 非遗资源语义化组织系统实现
    本章小结
第6章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实例分析
    6.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6.1.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6.1.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保护
    6.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6.2.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
        6.2.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
    6.3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数字化
        6.3.1 赫哲族非遗领域本体元数据及核心元素的确定
        6.3.2 赫哲族非遗档案知识概念属性关系的建立
        6.3.3 赫哲族非遗档案资源实例添加
        6.3.4 赫哲族非遗档案资源本体protégé实现
        6.3.5 赫哲族非遗本体的检索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保障机制
    7.1 非遗建档保护的政策保障
        7.1.1 非遗建档保护现有政策举要
        7.1.2 非遗建档保护政策制约因素
        7.1.3 非遗建档保护政策完善措施
    7.2 非遗建档保护的组织保障
        7.2.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
        7.2.2 加强非遗研究者的参与
        7.2.3 注重非遗传承人及地区民众的广泛参与
    7.3 非遗建档保护的协调发展保障
        7.3.1 处理好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7.3.2 处理好科学技术与非遗文化的相互融合
    7.4 非遗建档保护的管理保障
        7.4.1 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管理
        7.4.2 加强非遗地区文化管理
        7.4.3 加强非遗资金的管理
        7.4.4 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
        7.4.5 加强非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
        7.4.6 加强档案工作的能动作用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同时代学者的档案工作思想
        1.2.2 对裴桐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裴桐与中国档案工作的发展
    2.1 裴桐生平概述
        2.1.1 裴桐生平
        2.1.2 裴桐学术成就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档案工作创建的贡献
        2.2.1 参加中国革命,与图书资料工作结缘
        2.2.2 入职中央材料科,开创党中央的档案工作
    2.3 新中国时期对档案工作建设与发展的贡献
        2.3.1 重视档案人才培养
        2.3.2 推进档案工作法制建设
        2.3.3 推动档案馆工作发展
        2.3.4 开创少数民族档案工作
        2.3.5 持续关注档案学术研究
第三章 坚持档案工作恪守党领导的思想
    3.1 主张党的领导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保证
        3.1.1 认为党的领导是档案工作性质和作用的来源
        3.1.2 提出党的重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
        3.1.3 强调党的建设是档案工作前途的决定性因素
    3.2 提出档案工作要以政治为导向
        3.2.1 重视党在档案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3.2.2 主张践行以党方针政策为纲的工作方针
        3.2.3 要求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3.3 倡导档案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3.3.1 强调树立档案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3.2 主张实行群众路线“四项并重”策略
第四章 坚持档案实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想
    4.1 档案收集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1.1 完善档案接收制度
        4.1.2 深化档案征集思想
    4.2 档案整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2.1 创新档案分类方法
        4.2.2 重构档案编目体系
        4.2.3 提出档案鉴定新模式
    4.3 档案利用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3.1 持续更新档案利用服务理念
        4.3.2 要求扩大档案服务主体
第五章 坚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
    5.1 倡导用信息观点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
        5.1.1 认为档案是一种信息源
        5.1.2 提出档案信息具有“三性”特征
    5.2 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5.2.1 重视丰富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
        5.2.2 强调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挖掘
    5.3 主张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档案信息服务
        5.3.1 要求档案部门参与国家信息系统建设
        5.3.2 建议“对症下药”突破影响因素限制
        5.3.3 主张运用新技术实现档案服务工作现代化
第六章 坚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思想
    6.1 强调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必要性
    6.2 认为参与历史研究有助于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6.2.1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水平
        6.2.2 解决档案“古为今用”问题
    6.3 建议采用多元路径参与历史研究
        6.3.1 主张建立健全档案馆工作为编史工作提供服务条件
        6.3.2 要求打破档案工作人员“只管不研”的旧观念
        6.3.3 倡导实行内外合作参与历史研究的思路
        6.3.4 提出结合档案管理环节参与历史研究的理念
第七章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地位及当代启示
    7.1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
        7.1.1 政治导向
        7.1.2 求实创新
        7.1.3 利用为本
        7.1.4 多元融合
    7.2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地位
        7.2.1 党中央档案工作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
        7.2.2 新中国档案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3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当代启示
        7.3.1 对档案工作发展的启示
        7.3.2 对档案工作者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裴桐大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及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难点
第二章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概述
    第一节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定义
    第二节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种类
        一、个人健康档案
        二、家庭健康档案
        三、社区健康档案
    第三节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特点
        一、以居民健康为根本立足点
        二、准确性与高效性
        三、文本标准与统一
        四、真实性与完整性
        五、地域性和社会性
    第四节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一、满足社区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准
        二、实现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资源整合,提高利用效果
        三、利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卫生资源
        四、有利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深化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第三章 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现状
    第一节 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概况
    第二节 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档率的飞速提高
        二、规范化管理管理
        三、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第三节 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认识模糊,观念有偏差
        二、缺乏规范化管理及资金支持
        三、档案管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四、综合利用率偏低
第四章 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一、积极改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二、加强落实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保密制度
    第二节 增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社会意识
    第三节 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长效发展模式
    第四节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大力提升信息化管理质量和水平
        一、分阶段进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采取多样化方式进行管理
        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监督体制,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第五节 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第六节 增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人财物投入
        一、保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有充足的资金投入
        二、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
    第七节 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化、智能化管理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少数民族档案概念的提出
        (二)生态位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三)民族记忆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
        (四)水族档案资源的珍贵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生态位学科引用态势
        1.文献来源和概况
        2.研究情况统计
        3.生态位理论的学科引用态势
        (二)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1.文化传承视角
        2.抢救保护视角
        3.档案编纂视角
        4.社会记忆视角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统计
        2.实地调研
        3.归纳分析
        4.实例举证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概述
    一、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基本概念集合
        (一)少数民族档案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二)国家档案资源概念及内容构成
    二、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概述
        (一)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概念界定
        (二)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类型构成
        (三)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1.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特点
        2.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的价值
        (四)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基本内容
        1.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内涵
        2.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第二章 生态位理论在档案系统及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应用
    一、生态位理论在档案系统的应用
        (一)生态位理论在档案馆系统的应用
        1.传统档案馆生态位
        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位
        (二)生态位理论在档案其他系统的应用
    二、生态位理论在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应用
        (一)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生态位及其构成
        1.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的主体生态因子
        2.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的客体生态因子
        3.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的环境生态因子
        (二)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系统生态位构建原则
        1.最值原则
        2.动静结合原则
        3.互动性原则
        4.健康发展原则
        5.协同建设原则
第三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动态
    一、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优势分析
        (一)客体生态因子
        1.民族档案资源丰富多元
        2.水书档案资源价值独特
        3.水族民间工艺档案的非遗价值
        4.水族实物档案的文化历史价值
        (二)主体生态因子
        1.抢救保护工作起步早
        2.专门研究组织储备建设力量
        3.水族类出版物的大量问世
        4.以媒体传播助推水族文化抢救保护
        5.非遗档案资源商业价值的开发
        (三)环境生态因子
        1.法规政策环境
        2.经济环境支持
    二、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存在问题
        (一)客体生态因子
        1.水族档案资源的待开发状态
        (1)三都县水族档案资源建设概况
        (2)荔波县水族档案资源建设概况
        2.水族档案资源内部生态位的竞争性
        (二)主体生态因子
        1.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主体的兼职性
        2.水族档案资源研究队伍的非本土化
        3.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参与者的单元化
        4.以水书先生为动态传承群体的消亡
        (三)环境生态因子
        1.法规政策亟待完善
        2.档案资源分布与建设能力不匹配
        3.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不足
第四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对策设计
    一、建构客体生态因子
        (一)基于生态管理的水族档案资源有序化
        1.水族档案资源的有序化管理
        2.水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二)水族档案建设系统的内部生态平衡
    二、拓展主体生态因子
        (一)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主体的专职性与专业性
        1.水族档案资源建设主体的专职性
        2.建设队伍专业人才的管培
        (二)基于协同管理的多元建设主体
        1.确立主体建设机构
        2.动员民间建设力量
    三、优化环境生态因子
        (一)加强政策制度保障
        1.完善档案产权归属机制
        2.提高法规政策的针对性与普适性
        (二)提升经济技术水位
        1.发力第三产业,增强经济能力
        2.提升技术水位,延展档案价值
        (三)优化档案传播生态
结论
附录1 :荔波县水族档案资源调研图集
附录2 :三都县水族档案资源调研图集
附录3 :《西部各单位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共建情况调查表》
附录4 :《调查访谈要点》
参考文献
致谢

(8)民国时期“康人治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论文研究对象
        (三)论文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四)相关概念界说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学术史回顾
        (二)“康人治康”主要研究资料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康人治康”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近代康区社会概况
        一、近代康区的政治图景
        二、近代康区的经济状况
        三、近代康区的文化特点和变迁
        四、近代康区的民族关系
    第二节 近代西藏问题影响下的康区
        一、西藏问题的由来
        二、西藏问题对近代康区的影响
第二章 “康人治康”的实践过程
    第一节 “康人治康”的缘起
        一、“康人治康”的历史因素
        二、“康人治康”的现实因素
    第二节 “康人治康”的实践内容
        一、三次主要“康人治康”运动
        二、“康人治康”的方法
第三章 “康人治康”的结果和影响
    第一节 “康人治康”的结果
    第二节 “康人治康”对参与主体的影响
        一、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影响
        二、对地方军阀的影响
        三、对康人的影响
    第三节 “康人治康”对周边关系的影响
        一、对康区与内地关系的影响
        二、对康藏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 “康人治康”运动性质分析
    第一节 “康人治康”与地域主义
        一、康人的地域意识
        二、“康人治康”中的地域主义因素
    第二节 “康人治康”与民族主义
        一、“康人”民族含义的变迁
        二、领导人的“族性”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一、档案史料
    二、论着类
    三、论文、期刊类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现状
        (一) 相关学科关于匾额的研究
        1. 匾额民俗文化研究
        2. 匾额史证文物研究
        (二) 关于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的研究
        (三) 关于匾额档案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 重点、难点
        (二) 创新点
第一章 匾额文化与匾额档案
    第一节 匾额文化
        (一) 匾额的历史沿革
        (二) 匾额-文化记忆的固化
        (三) 匾额文化-固化的文化记忆
    第二节 匾额档案
        (一) 匾额档案的阐释
        (二) 匾额档案的内容
        (三) 匾额档案的分类及特点
        (四) 匾额档案的功用
第二章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田野调查
    第一节 进入田野---明清时期晋商大院文化
        (一) 晋商大院匾额文化
        (二) 晋商大院匾额档案
    第二节 在田野---王家大院与乔家大院匾额档案
        (一) 王家大院匾额档案
        (二) 乔家大院匾额档案
        (三) 乔家大院与王家大院匾额档案的价值
    第三节 走出田野---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的几点思考
        (一) 乔家大院与王家大院匾额档案的比较分析
        (二)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的田野思考
第三章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文化建设功能及思考
    第一节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的文化传承
        (一)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文化传承的必然因子
        (二)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涵
        (三)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文化传承思考
    第二节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的文化建构
        (一)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文化建构的动因
        (二)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文化建构的作用
        (三)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文化建构的方式
第四章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保管与开发利用
    第一节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资源的开发意义及原则
        (一) 开发的意义
        (二) 开发所要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明清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现状
        (二) 原因分析
    第三节 存续化的对策措施
        (一) 匾额档案自然原因受损对策
        (二) 匾额档案人为原因受损对策
        (三) 匾额档案开发利用对策
结束语
附录
    一、匾额档案甲子年份对照表
    二、匾额档案十二月特定语景词汇对照表
    三、相关匾额档案部分图片资料
    四、王家大院部分匾额档案图片资料
    五、乔家大院部分匾额档案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资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硕博论文
    五、其他资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南边疆及其社会治理精细化
    一、社会治理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三、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及其必要性
第二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的特殊环境
    一、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恶劣
    二、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三、基础设施落后
    四、经济发展滞后
    五、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
    六、社会发育程度低
    七、教育和科技水平普遍偏低
    八、威胁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复杂
    九、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
    十、地缘政治环境复杂
第三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公平正义流失严重
    二、社会心理失衡普遍
    三、社会行为失范较多
    四、社会矛盾多发频发
    五、社会问题持续累积
    六、社会关系复杂尖锐
第四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
    一、社会治理体制的合理化
    二、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三、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备化
    四、社会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第五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二、平衡社会心理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三、规范社会行为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五、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六、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以档案作良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记忆视域下的“城市记忆工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D]. 李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8)
  • [2]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D]. 王乃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D]. 滕春娥. 吉林大学, 2019(10)
  • [5]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D]. 廖倩文. 上海大学, 2019(02)
  • [6]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 廖可佳. 云南大学, 2019(03)
  • [7]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黔南州水族档案资源建设研究[D]. 杨诗琦. 云南大学, 2018(01)
  • [8]民国时期“康人治康”研究[D]. 罗晶波. 云南大学, 2018(01)
  • [9]明清时期晋商大院匾额档案研究[D]. 郭胜溶. 云南大学, 2017(05)
  • [10]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D]. 王志辉. 云南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以档案为良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