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进度估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件项目,工期约束,工期估算,进度风险
进度估算论文文献综述
童尚仁[1](2017)在《S软件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一套合理、高效的项目进度管理能够对项目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及时的调整和优化,还能对项目时间进度要素外的其他要素如成本,质量、风险等进行优化,能够缩短项目工期,节省项目成本,降低项目风险。由于软件项目的开发存在工作量大,技术环节复杂多变等特征,导致目前软件项目延期现象较为普遍,做好项目进度管理已成为很多软件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保证软件按时交付、保证质量和节约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选择S软件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该项目的资金投入高,开发周期长,且出资方投入的开发成本(人力,设备,资金)与开发进度相对应,所以进度管理要实现“分段强约束”,上述这些特征大幅增加了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随着社会需求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大型软件项目数量逐渐增多,S软件项目的特征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本文介绍了工程项目中进度管理的多种手段,并结合S软件项目的特点,针对项目在进度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论述了进度管理中的项目工期估算和进度风险量化两个部分。所论述的方案有效解决了项目中叁点估值法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以及进度风险量化结果不能有效体现出项目实际状况的问题。针对进度估算问题,在对传统的叁点估值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叁点估值参数修订和函数修订方案。该方案通过宽带德尔菲法得出叁点估算值,并根据每个值的方差,修订叁点估算发中的权重。函数修订则是通过对项目历史数据的跟踪,使用一元高阶曲线回归来提供估算的精确度。经过修订后的估算工期与实际工期的偏差缩小,降低了项目的进度风险,能更好地适应软件项目对进度“分段强约束”的需求。为了准确量化进度风险,本文将风险传递关系模型引入到S软件项目的进度风险量化中,并修订了进度风险的计算方程,优化后的进度风险量化结果更为直观,这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识别进度风险,采取对应措施;同时也便于及早对项目延误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评估。通过本文的研究,在S软件项目的进度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的内容,例如在关键路径发生变化时如何动态评估进度风险,以及项目进度的动态跟踪等。(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7-01-01)
张冰[2](2014)在《基于FP、PERT的软件项目开发进度估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和过程,解决软件项目开发进度管理中的时间估算问题。目前,基于功能点(FP)的软件度量方法和基于计划评审技术(PERT)的进度估算方法较为普遍,但是鲜有项目将两者结合起来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进度规划。根据量化的软件模块功能点数据,提出使用定额估算法和PERT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解决项目历时估计的问题,并根据高斯分布的原理进行风险分析。(本文来源于《项目管理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王宁[3](2010)在《浅谈软件项目的工作量和进度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项目管理的关键性任务是估算项目成本,而在软件项目开发古城中经常会出现100%~200%的成本超额。软件成本估算低精确度性,目前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可。在被严重错误的估算软件的项目中,经济影响最为明显,经常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实施情况,很多项目因此而前功尽弃。本文主要对项目工作量的常用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根据项目的不同采用合适的估算方法,并给出利用PERT技术进行工作量估算计算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0年02期)
何满辉,杨皎平[4](2007)在《软件项目进度估算的模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项目进度的估算是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开发新型项目时,由于没有历史经验,精确的甚至基于概率的估算方法都比较困难,而且可信度也较低,文章采用了模糊-概率的方法来进行进度的估算,在模糊运算中采用基于卷积的模糊算子,该算子具有扩散性较低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07年06期)
高英慧,任永昌,叶景楼[5](2007)在《COCOMO模型在软件维护成本及进度估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的成本和进度估算是保证软件维护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从技术和非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软件维护成本的十二条因素,以表格的方式列出了影响维护成本因素的工作量权重;给出了软件维护基本成本模型和改进成本模型;最后给出了半分离式维护进度估算公式及维护进度曲线。(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任红建[6](2006)在《基于过程的软件项目进度估算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性成本模型COCOMO成功地解决了传统软件开发过程及产品的成本估算问题。在新的软件生命周期中,采用构造性阶段进度和工作量模型COPSEMO可以计算出阶段成本分布。本文分析了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并在COPSEMO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过程的软件项目进度估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新阶段下的软件开发进度进行估算与调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6年21期)
张国栋,王金陵,孟庆喜,杨庆凯,吴忠璞[7](1989)在《大豆种间杂交后代数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的估算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大豆种间杂交(G. max×G. gracilis, G. max×G. soja)后代的遗传力、遗传进度。结果表明:种间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基本上与栽培种内品种间杂交相类似,可利用类似于处理栽培品种杂交后代的方法处理种间杂交后代;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进度较大,选择效应明显。(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1989年02期)
田明宝[8](1987)在《预期遗传进度置信区间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个依据家系试验结果估算预期遗传进度置信区间的新方法。它适用于以小区平均数估算遗传进度的区间估计,可引用到各种育种程序和试验设计。文中对两种试验设计其遗传进度置信区间进行了分析和估算,提供了9个公式,并讨论了参试家系数和重复数对遗传进度及其置信区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莱阳农学院学报》期刊1987年01期)
陈煜南[9](1983)在《甜菜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力、遗传进度和遗传相关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泛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对甜菜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算,以其用于甜菜育种为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提供依据。本试验主要对甜菜品种不同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计算这些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以期能在甜菜育种工作中,为提高选择效果积累一些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甜菜》期刊1983年04期)
任晓敬[10](1982)在《小麦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力、遗传进度和遗传相关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在保定地区农科所试验场进行。供试品种14个:东红叁号、丰抗4号、丰抗8号、丰抗2号、丰抗13号、保3143、津农7535、吕麦669、吕麦562、太原204、廊7804、太原645、78—4020、乐亭1185。随机区组排列,重复叁次。对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方差分析,估算结果是:1、小麦穗长遗传力最高,为93.71%,穗粒重遗传力最低,为21.41%。各性状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穗长>株高>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一般表现有植株性状遗传力大(本文来源于《河北农学报》期刊1982年03期)
进度估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和过程,解决软件项目开发进度管理中的时间估算问题。目前,基于功能点(FP)的软件度量方法和基于计划评审技术(PERT)的进度估算方法较为普遍,但是鲜有项目将两者结合起来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进度规划。根据量化的软件模块功能点数据,提出使用定额估算法和PERT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解决项目历时估计的问题,并根据高斯分布的原理进行风险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进度估算论文参考文献
[1].童尚仁.S软件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7
[2].张冰.基于FP、PERT的软件项目开发进度估算方法[J].项目管理技术.2014
[3].王宁.浅谈软件项目的工作量和进度估算[J].无线互联科技.2010
[4].何满辉,杨皎平.软件项目进度估算的模糊方法[J].科技和产业.2007
[5].高英慧,任永昌,叶景楼.COCOMO模型在软件维护成本及进度估算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6].任红建.基于过程的软件项目进度估算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
[7].张国栋,王金陵,孟庆喜,杨庆凯,吴忠璞.大豆种间杂交后代数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的估算及其应用[J].大豆科学.1989
[8].田明宝.预期遗传进度置信区间的估算[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7
[9].陈煜南.甜菜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力、遗传进度和遗传相关的估算[J].中国甜菜.1983
[10].任晓敬.小麦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力、遗传进度和遗传相关的估算[J].河北农学报.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