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静脉滴注致休克一例

甲硝唑静脉滴注致休克一例

一、静脉滴注甲硝唑致休克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福梅,王连心,谢雁鸣[1](2017)在《基于文献报道的1998-2015年间24例疑似清开灵注射液死亡不良事件病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疑似清开灵注射液死亡不良事件(AE)病例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获得其严重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为临床医师、研究者提供决策帮助。方法计算机检索1975-2016年7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 4个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信息,共获得疑似清开灵注射液死亡AE文献19篇,死亡AE病例24例,分析24例疑似清开灵注射液死亡AE病例的人口学、诊断信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医疗机构、病案报告的规范性。结果在24例报告中17例出现联合用药现象,2例为超说明书适应证使用;24例不良反应表现均为过敏性休克,11例患者用药机构为个体诊所,18篇报告的撰写格式不规范。结论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与临床上不合理用药有关,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用药;对于所发生的AE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不良反应判断,明确与药物的因果关系。

安敏美[2](2017)在《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调查国内已发表文献中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道,分析其所属类型、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安全保障。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抗菌药物致ADR相关文献,以抗菌药物的名称和不良反应为检索词进行标题或主题检索,药物常用商品名为检索词补充检索。纳入详细记录抗菌药物使用过程和不良反应发生过程的文献,排除综述、重复发表及无法追溯病例具体情况的文献,并选择不良反应文献报告数量多于16份的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软件以每一个抗菌药物为统计单元,对原发病、患者信息、过敏史、给药方案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给药方案中的不合理用药因素,统计其数量并计算比例。归纳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类型及临床表现并计算各部分的比例。分析患者信息、过敏史、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报告745篇,ADR 868例。抗菌药物所致ADR,男女比例为1.06:1,无显着性差异。发生ADR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29.72%),其次是25岁至44岁(27.65%)。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24种,在报道的发生ADR的抗菌药物中,头孢地嗪钠的ADR例数最少,莫西沙星的ADR例数最多。抗菌药物所致ADR中,引起变态反应占52.76%,其次为神经系统毒性(18.66%)和肾脏毒性(7.37%)。β内酰胺类的变态反应发生率高于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高于莫西沙星(P<0.05)。发生神经系统毒性的数量随用药时间的增长而增多。抗菌药物严重ADR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69.38%)。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最高(42.5%)。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呼吸系统434例,占5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占80.76%,其次是口服给药(14.75%)。给药时间方面,用药1h以内时ADR发生率最高(43.66%),之后发生率急剧减少,用药3d以上发生率又急剧上升。另外,有过敏史的患者再次使用药物时,发生变态反应的概率为64.58%。曾有用药史,但没有不良反应史的患者为25例(2.88%)。皮试方面,口服制剂过敏反应发生较多而皮试数量过少,头孢菌素类皮试率低(31.53%)且皮试结果假阴性率(84.38%)较高。使用拟用药物皮试结果假阴性率为81.19%,使用替代药物皮试结果假阴性率为88.57%。青霉素类口服给药只有1例进行皮试。不合理用药方面,头孢替安不合理用药的比例最高,占85%。剂量偏大是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其次是日剂量正常但给药次数偏少,导致的单次剂量过大。结论:抗菌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过敏史、皮试结果判定和联合用药不当等因素,都能影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适应症,合理给药,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李强,王丽[3](2016)在《甲硝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413例报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检索河南省ADR监测中心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收到的甲硝唑注射液致ADR/ADE病例报告,并就收集到的413例ADR/ADE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甲硝唑注射液致ADR/ADE与性别有关,以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88.37%);用药30 min内可发生ADR/ADE;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较为多见;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心动过速等心脏毒性反应,但甲硝唑注射液说明书中未有致心脏毒性反应的风险提示。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甲硝唑注射液致ADR/ADE的观察,特别是对心脏毒性反应的监测;药品生产企业应完善药品说明书并明确其用药风险,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李连达,张金艳,何萍,孙伟伟,李贻奎[4](2010)在《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计了1994—2008年100篇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大组病例的临床研究报告,涉及病例8200例。其中有效病例7460例(有效率为90.98%),发生不良反应40例(占0.49%),未发生休克或死亡。对1992—2008年126篇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进行分析,涉及不良反应的有201例(过敏性反应123例,占61.19%),其中死亡6例。由于个案报道未说明用药病例总数,无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给药后3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92例(占95.5%)。结果表明,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显着、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不良反应类型以急性类过敏性反应为主。因此,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二次研究与再评价的重点应以安全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急性类过敏反应须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

丁小丽,雷招宝,付萍[5](2010)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40例文献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下载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在用药30min以内发生过敏性休克30例(75%),缓发型过敏性休克10例(25%)。经积极抗休克治疗,39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贾东岗,丁小丽,雷招宝,付萍[6](2010)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40例文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甲硝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收集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始病例报告,然后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在用药30min以内发生过敏性休克30例(75%),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0例。经积极抗休克治疗,39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张呈[7](2007)在《甲硝唑不良反应》文中提出

马传学,孙伟[8](2005)在《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文中认为

王春兰,李文吉,薛萍[9](2001)在《静脉滴注甲硝唑致休克1例报告》文中认为

谭柳群[10](2001)在《甲硝唑的不良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 1992~ 1999年间文献中关于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甲硝唑合理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静脉滴注甲硝唑致休克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脉滴注甲硝唑致休克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报道的1998-2015年间24例疑似清开灵注射液死亡不良事件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检索结果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
    2.2 基础疾病与现患病
    2.3 过敏史
    2.4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2.5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6 用药剂量与溶媒
    2.7 药品生产厂家
    2.8 联合用药
    2.9 用药医疗机构
    2.1 0 死亡地点
    2.1 1 死亡时间
    2.1 2 案例报告规范性
3 讨论
    3.1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分析
    3.2 分析结果的总结
    3.3 疑似清开灵注射液AE死亡与超说明书使用有关
        3.3.1超说明书联合用药
        3.3.2 超说明书适应证分析
        3.3.3 超说明书使用剂量与溶媒分析
        3.3.4 对未来临床实践的启示
    3.4 关于ADR/AE病例案例报告的规范性

(2)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 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2 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
        2.1 毒性反应
        2.2 变态反应
        2.3 二重感染
    3 我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
    4 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
    1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调查分析
    2 总结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2.1 年龄和性别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2 原发病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3 过敏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4 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3 用药合理性分析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青霉素类
        1.1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
        1.2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
        1.3 青霉素不良反应
        1.4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
        1.5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2 头孢菌素类
        2.1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
        2.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2.3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
        2.4 头孢拉定不良反应
        2.5 头孢他啶不良反应
        2.6 头孢地嗪钠不良反应
        2.7 头孢呋辛钠不良反应
        2.8 头孢替安不良反应
    3 喹诺酮类
        3.1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
        3.2 环丙沙星不良反应
        3.3 莫西沙星不良反应
    4 硝基咪唑类
        4.1 奥硝唑不良反应
        4.2 甲硝唑不良反应
        4.3 替硝唑不良反应
    5 大环内酯类
        5.1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6 碳青酶烯类
        6.1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良反应
    7 糖肽类
        7.1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
    8 氨基糖苷类
        8.1 庆大霉素不良反应
    9 单环β —内酰胺类
        9.1 氨曲南不良反应
第五章 讨论
    1 常见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1.1 变态反应
        1.2 神经系统毒性
        1.3 双硫仑样反应
    2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2.1 年龄、性别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2 原发病及过敏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3 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甲硝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413例报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原患疾病
    2.3 ADR/ADE发生时间
    2.4 ADR/ADE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2.5 ADR/ADE转归
3 讨论
    3.1 ADR/ADE患者性别、年龄
    3.2 ADR/ADE发生时间
    3.3 ADR/ADE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4 结语

(4)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有效性分析
2 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安全性统计
3 讨论
    3.1 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的有效性
    3.2 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的安全性
    3.3 提高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安全性的工作重点
    3.4 提高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安全性的对策
4 展望

(5)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40例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与过敏史情况
    2.2 原发疾病分布
    2.3 给药途径与剂量
    2.4 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
    2.5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2.6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与转归
3 讨论
    3.1 过敏性休克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的关系
    3.2 过敏性休克与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关系
    3.3 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的机理
    3.4 合理使用甲硝唑的一些建议
        3.4.1 合理选择用药人群
        3.4.2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3.4.3 注意患者的合并用药与饮食
        3.4.4 加强用药中的监测

(7)甲硝唑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过敏性休克
2 锥体外系反应
3 精神兴奋
4 关节疼痛
5 视力障碍
6 黄疸
7 血尿
8 紫癜
9 唇炎
10 固定性药疹
11 荨麻疹

(8)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不良反应类型
    1.1 过敏反应
        1.1.1 生殖器糜烂、水肿
        1.1.2 片状出血
        1.1.3 皮肤过敏 Wolf R
    1.2 过敏性休克
    1.3 猝 死
    1.4 消化系统
        1.4.1 口腔溃疡
        1.4.2 恶心、胃部不适
        1.4.3 胰腺炎 Feola DJ
    1.5 神经系统
    1.6 呼吸系统
2 讨 论
3 结 论

四、静脉滴注甲硝唑致休克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报道的1998-2015年间24例疑似清开灵注射液死亡不良事件病例分析[J]. 刘福梅,王连心,谢雁鸣. 中南药学, 2017(07)
  • [2]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D]. 安敏美. 山东大学, 2017(09)
  • [3]甲硝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413例报告分析[J]. 李强,王丽. 中国药房, 2016(09)
  • [4]静脉用鱼腥草注射液临床研究[J]. 李连达,张金艳,何萍,孙伟伟,李贻奎. 科技导报, 2010(16)
  • [5]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40例文献分析[J]. 丁小丽,雷招宝,付萍.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03)
  • [6]甲硝唑致过敏性休克40例文献分析[A]. 贾东岗,丁小丽,雷招宝,付萍. 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0
  • [7]甲硝唑不良反应[J]. 张呈.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09)
  • [8]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马传学,孙伟.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5(01)
  • [9]静脉滴注甲硝唑致休克1例报告[J]. 王春兰,李文吉,薛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06)
  • [10]甲硝唑的不良反应[J]. 谭柳群. 中国药业, 2001(08)

标签:;  ;  ;  ;  ;  

甲硝唑静脉滴注致休克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