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文论文-熊仁珍

四六文论文-熊仁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六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欧阳修,四六文,骈文散化,开拓

四六文论文文献综述

熊仁珍[1](2019)在《欧阳修四六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宋代的文坛宗师,欧阳修历来为研究者所瞩目。对其诗、词、散文的研究均有不斐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四六文研究领域尚缺乏专门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文本,试图对欧阳修的四六文作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四六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关于四六文的界定走过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欧阳修的四六文是建立在历代四六文深厚沉淀的基础之上,并结合当时的文学环境而产生的独具风貌的文学体式。欧阳修四六文的内涵和外延,都对传统四六文有了新的探索。其四六文体制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在历代四六文中实属少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表、书、启这类四六文,这与其长期担任朝中重臣的经历有关。欧阳修于公文体式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学性,展现了一代文坛巨匠的独特风采。依据前人界定及精细阅读后作出判断:欧赋与乐语可作为其四六文的外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儒道并重的主体倾向,一并构成了欧阳修绚丽多彩的四六文。在艺术手法上,欧阳修一方面遵循祖宗家法吸取了前人四六文中的精华,沿循燕许、陆贽、韩柳等人四六文的传统衣钵。另一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新变,加入自己的想法对四六文进行改造。他在前期以苦吟之风从事四六,继承了传统四六文风。中期融散入骈革新四六,一扫当时四六文浮靡之气。晚期集早期与中期之长,终成具有欧式特色的浏丽于外、浑厚于内的风格追求。从总体上看,形成了喜用长句、虚词行气、精用典故、工于裁剪、议论入骈、说理见长的四六新貌。曾巩、苏轼、王安石这些北宋名家,在四六文创作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欧阳修的影响。曾巩笔下的四六文与其散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向欧阳修学习简洁平易的为文风格。苏轼有着和欧阳修相似的曲折复杂的情感与宦海经历,他学习了欧阳修外骈内散的艺术技巧,形成了雄深浩博的东坡四六。王安石的四六文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与其学习欧阳修长句散化的行文方式及谨守法度的用典手法有关。通过对欧阳修四六文详尽的分析及参考前人的评价,可以看出欧阳修笔下的四六文实为当世之楷模,后世之典范。其以文体为四六的手法不仅开创了宋代四六文的新面貌,对以后历代四六文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5)

张兴武[2](2018)在《论词科选才与南宋四六文的振兴》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四六文能够振兴于道学极盛之时,与博学宏词科的制度保障密切相关。严苛的纳卷和考试制度以及既稀且贵的宦途前程,不仅为词科应试者提出了异乎寻常的"博洽"要求,更激发了天下学人竞为"通儒"的渴望。词科考试排斥"以文体为对属",不允许"出于准绳之外"。它所推重的"四六格"除体制与格式外,还有用事属对、协和声律的严格要求,若一字失律,便会遭到黜落。南宋硕学通儒多为词科出身,用功既深,其文章便自然呈现"以用事亲切为精妙,属对巧的为奇崛"的独特气质。要之,南宋四六组丽瑰美,格律精严,直可与六朝骈文相比肩。(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丁楹[3](2018)在《文人入幕、干谒之风与南宋四六文的繁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宋室南渡的特殊形势下,南宋名流显宦广开幕府,招贤纳士,形成众多文士聚集的场所,他们在其中诗酒酬酢,交流往来,建功立业。入幕士子在精神面貌、人格个性、人生态度、言谈举止方面与战国策士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入幕谋生、干谒奔走、寻取发展,是南宋士人一种普遍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当时四六文创作的繁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戴路[4](2016)在《《隐居通议》与宋季盱江士人的四六文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六文是宋季江西盱江士人共同擅长的文体,《隐居通议》记录了这一群体的创作活动,其成员包括刘掞、黄文雷、傅自得、车东、赵必岊、范礼、欧良、刘埙等人。首先,盱江士人通过集会与通信展开范文学习与技艺探讨,刘克庄是他们的共同取法对象。其次,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盱江士人都拥有掌记代笔的经历,职业技能的积累是推动四六文兴盛的深层动因。同时,职业群体的形成又隐含了地缘因素。第叁,尚风骨与求精切是盱江四六文的整体风格特征。总之,盱江四六文是认识晚宋社会分化和文学嬗变的有效范本。(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陈志扬,王俞[5](2016)在《《八家四六文钞》的刊刻及文献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八家四六文钞》所收八家大抵为江苏、安徽、江西人士,与吴鼒均有交集,初刊于嘉庆叁年。嘉庆二十四年增修本是完善可信赖的通行本。通行本《八家四六文钞》取材以嘉庆叁年已刊的骈文集为主要对象,部分人物没有骈文专集,乃从其文集中选录,孙星衍与孔广森的取材则是个例外。《八家四六文钞》为保存曾燠与孙星衍骈文作出了贡献,并提供了曾燠早期诗文的结集信息。但从孙星衍骈文收集未齐全与汪中骈文散佚收集二点来看,吴鼒并不是一个极具文献能力与文献意识的学者。(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孟伟[6](2016)在《《国朝八家四六文钞》与《国朝骈体正宗》的编选、批评旨趣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嘉庆以降出现多种以清当代骈文为选录对象的骈文选本,其中以《国朝八家四六文钞》与《国朝骈体正宗》最为着名。从选本编选来看,这两部选本在选家身份、作品选录、编选目的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从批评旨趣来看,它们肯定骈文地位、剖析骈文弊病、提出骈文创作主张,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注本、评本、续书,以及相关评论来看,这两部选本在后世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国朝八家四六文钞》与《国朝骈体正宗》都出现于嘉庆早期,堪称清当代骈文选本的典范之作,直接影响了其后此类选本的编选,对清中期以后骈文理论和创作的发展也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俞志容[7](2016)在《王圭四六文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当今学界对于宋代四六文的发展已经能用较为客观的评价眼光,但是大多数研究仍不能脱离以"古文"为评价参考系,这样使得宋代四六和四六家在后世往往不受重视。本文初步介绍了宋代四六名家王圭的文章的大致特色,并从四六文体本身特色,宋初文坛整体风气和创作主体人格经历等多方面分析王圭四六文风的成因,王圭的身世、官职决定了他讴歌王权、显露富贵的内在需求,而四六文又是这种诉求的最佳载体。(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苗民[8](2015)在《中晚明四六文写作处境尴尬》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六,在中国古代文章学体系中是一个很有趣的存在。四六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形式特征最为严格的骈文,骈文本就难写,按理说四六文应该更难写,但是翻开宋以后任何一部四六选本,会发现似乎什么人都能写四六,而且看上去还都写得挺像模像样。若从写作群体身份的多元、写作总量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11-16)

李丽[9](2015)在《《滕王阁序》“四六文”特点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是用骈文的语言形式写成的,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骈文?骈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的意思,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唐代的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这篇骈文的语句特点,在分析这些语句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这些语句包含的丰(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5年15期)

郭睿[10](2013)在《洪适四六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创作相比于北宋“六大家”领军文坛时期,已明显呈现衰退迹象。虽然其中个别文体因为南宋所处的历史条件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日记、政论文等,但毕竟不可与北宋中后期同日而语。与此同时,四六文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期。相继而起的作家如汪藻、孙觌、綦崇礼、洪适、周必大等,其主要创作成就多集中于四六文领域。这与北宋末开设“宏词科”以及南宋初最终定型的“博学宏词科”有密切关系。宋代无论开科取士之数量,以及文官待遇之优渥,都为“学而优则仕”作出最好的诠释。词科开设之后,可以说成为了仕途进阶的捷径。这自然也带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对南宋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祝尚书先生认为,词科的开设不仅为南宋造就了一大批四六文高手,而且使四六文的成就与北宋古文平分秋色,甚至在古文之上。这一结论虽暂时未在学界得到广泛认可,但南宋四六文的成就确实不容忽视。洪适作为南宋四六文写作的重要作家,又身居宰执,不仅以文学闻望,在政治方面也多有建树。鉴于四六文与政治联系之紧密,本文通过对洪适四六文创作进行初步分期,以备考词科、遭逢谪罢、遇时再起、引退闲居为主要时期观察其四六文创作,从而进一步认识洪适四六文与其人生历程的关系,并能领略他在四六文写作中的造诣。洪适的四六文与其所处南宋前期的社会背景不可分割,受北宋四六传统的影响,加之南宋因山河破碎而带来的新变,洪适的四六文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呼应着南宋前期四六文创作的共性。虽然四六文的格式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但与诗词相比,它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因篇幅较长,才学博洽、语言精炼、思维敏捷、联想丰富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势必涉及作者自身的褒贬毁誉的内在情感和行文结构的外在技巧,包括作者的师法对象及自我创新,都能反映作者本人的个性。洪适四六文的学习和写作,受时代风气影响,融合了北宋以来苏、王两派的长处,思路顺捷,语不凝滞,文中多直接使用成语,对偶形式不呆板。因此,对洪适四六文的研究不仅能更深入地认识洪适其人其文,也能有助于南宋前期四六文的整体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3-06-01)

四六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宋四六文能够振兴于道学极盛之时,与博学宏词科的制度保障密切相关。严苛的纳卷和考试制度以及既稀且贵的宦途前程,不仅为词科应试者提出了异乎寻常的"博洽"要求,更激发了天下学人竞为"通儒"的渴望。词科考试排斥"以文体为对属",不允许"出于准绳之外"。它所推重的"四六格"除体制与格式外,还有用事属对、协和声律的严格要求,若一字失律,便会遭到黜落。南宋硕学通儒多为词科出身,用功既深,其文章便自然呈现"以用事亲切为精妙,属对巧的为奇崛"的独特气质。要之,南宋四六组丽瑰美,格律精严,直可与六朝骈文相比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六文论文参考文献

[1].熊仁珍.欧阳修四六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9

[2].张兴武.论词科选才与南宋四六文的振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3].丁楹.文人入幕、干谒之风与南宋四六文的繁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戴路.《隐居通议》与宋季盱江士人的四六文创作[J].甘肃社会科学.2016

[5].陈志扬,王俞.《八家四六文钞》的刊刻及文献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孟伟.《国朝八家四六文钞》与《国朝骈体正宗》的编选、批评旨趣及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7].俞志容.王圭四六文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8].苗民.中晚明四六文写作处境尴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9].李丽.《滕王阁序》“四六文”特点简析[J].中学语文.2015

[10].郭睿.洪适四六文研究[D].广西大学.2013

标签:;  ;  ;  ;  

四六文论文-熊仁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