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与效果

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与效果

一、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及其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张玉龙[2](2021)在《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多元、多变、多样可谓是前所未有,社会思想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亦连绵不绝。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大数据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方法、技术、工具以及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围绕着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力图聚焦“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图景与方向。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全面梳理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应的述评,凝练地概括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旨在阐明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是一种交叉研究,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外,大数据、教育大数据以及科技哲学中的范式理论都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章系统梳理了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数据科学、数据技术、数据价值、认识论方法论、时代等维度对大数据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解读,阐述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类型、基本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该章引入了库恩的范式理论以及吉姆·格雷提出的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认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观测自然的“仪表盘”和观察人类社会自身行为的“显微镜”,也将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第二章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带来的范式创新。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这一核心概念。对大数据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上,需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独特“秉性”。一是从大数据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的契合点,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把握大数据运用和研究的特殊性。在分析相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特征。认为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大数据以其可操作性方式解决了思想情感量化问题。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的内在机制,认为对思想情感的量化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语言符号的量化间接实现的。第三章主要对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融入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大数据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催生了新主体的出现,一方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同时,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教育对象通过数据画像可以对自身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但克服大数据对教育对象所造成的“信息茧房”又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第四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内容为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食粮”,没有好的内容,相应的教育活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要性和可能性,归纳了大数据的来源,梳理了大数据创新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并提供了若干大数据创新发展教育内容建设的案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能够“以数据取信于人”,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得教育内容向着更优、更精、更符合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第五章进一步透视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章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大数据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与改进。大数据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为方法创新增添了复杂性原则、客观关联原则和可视化原则方法。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认识方法更为精准、实施方法更加以数据驱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加“让数据说话”。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方法、复杂性工具。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学习新的方法,掌握复杂性工具。大数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大数据力求实现对人的思想情感的量化和精准化把握,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复杂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在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张慧[3](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张镇[4](2020)在《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家校协同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是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它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做出了细致的规范和要求。这其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育过程中,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传统教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我国大部分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存在学生和家长群体对生物学课程意识淡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以及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师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运用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运用文献研究法,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然后将“学习金字塔”理论与协同教育相关理论结合起来,采用实验法,将教学设计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针对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家校协同教学模式在七年级生物学科教学中选取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班,进行了长达一个整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构建初中生物学科的家校协同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与实施的“生物小老师”系列活动,包括课堂活动和家庭活动两个模块,两部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再分别对课堂记录、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课堂观察量表结果显示,实验班记录下来的课堂积极行为次数在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别比对照班高出4%、12%、18%和32%。而消极行为次数统计相比于对照班在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别降低了10%、12%、63%和56%。期末的生物学科考试成绩,对照班及格率为64.3%,实验班及格率为85.7%,同时实验班的平均分也高于对照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对笔者实践的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家校协同教学模式表示认可。有75%的学生非常认同“生物小老师”系列活动能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全体学生均认为该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自己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加强了家庭教育模块的基础条件。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3%的家长表示对新的教育模式认可,有39.29%的家长表示该模式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作用;约有59%的家长表示愿意在以后的生物课上继续采用这种模式,也会主动将它应用到其他学科。有85.71%的家长非常认同“生物小老师”系列活动能极大的,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最后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家校协同教学模式优化了初中生物学科的课堂结构,落实了相关课程理念。实施该模式的实验班相比对照班,课堂节奏轻松活跃,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2)该模式能有效促进学校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系统的结合,有利于为学生打造全面且立体的教育环境,提高学习成绩。(3)该模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婷[5](2020)在《金的达标理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肿瘤患者的导管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金的达标理论对留置PICC肿瘤患者导管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改进PICC健康宣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1)调查性研究:利用便利抽样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内蒙古地区某三甲医院置入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141例,应用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问卷、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了解置管患者的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2)金的达标理论干预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1月内蒙古地区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置入PICC导管的符合所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肿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实验组除常规宣教外,给予基于金的达标理论构建的健康宣教方法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PICC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情况、患者带管的满意度和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现况调查结果: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总分(84.60±7.77)、知识得分(25.05±2.57)、行为得分(34.38±2.99)、态度得分(25.16±2.55);PICC自我管理能力总分(108.01±10.7)、日常导管观察得分(21.43±2.61)、维护依从性得分(15.72±1.62)、导管管理信心得分(14.29±2.28)、异常情况处理得分(11.95±1.32)、信息获取得分(9.04±0.79)、带管运动得分(13.43±1.63)、带管日常活动得分(22.16±2.32);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总分(56.87±7.79)、生理状况得分(14.11±1.65)、社会/家庭状况得分(15.95±2.3)、情感状况得分(13.03±2.07)、功能状况得分(13.78±2.19);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和PICC自我管理能力均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均<0.05),且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均受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2)基于金的达标理论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两组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比较:对照组总分及在知识、行为、态度三个层面在干预结束后得分分别为(92.66±7.48)、(27.29±2.36)、(37.13±2.98)、(28.24±2.53);实验组为(110.11±8.02)、(35.66±2.77)、(43.97±3.66)、(30.47±2.02)。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对照组总分及在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带管日常活动七个层面在干预结束后得分分别为(121.18±10.4)、(24.11±3.04)、(17.11±1.37)、(16.55±2.29)、(13.39±1.1)、(9.74±0.72)、(15.92±1.5)、(24.37±2.25);实验组为(142.32±10.53)、(28.29±1.84)、(21.55±1.35)、(19.47±1.61)、(16.61±1.88)、(11.39±1.22)、(16.05±1.31)、(28.95±1.64)。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对照组总分及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四个层面在干预结束后得分分别为(63.53±7.05)、(15.97±2.21)、(16.32±1.42)、(15.5±1.54)、(15.74±2.3)。实验组为(78.84±8.17)、(21.34±1.94)、(19.29±1.81)、(18.39±2.4)、(19.82±2.19)。两组带管满意度得分比较:对照组得分(30.89±1.69)、实验组得分(41.13±1.8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5.2%和23.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在干预时间和干预方法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次研究中,患者的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待提高。且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PICC自我管理能力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三者的得分情况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2)基于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置管肿瘤患者的PICC日常管理知信行水平、PICC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带管的满意度。

林敬平[6](2020)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如火如荼,也涌现了一些可资推广的经验做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总体还存在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不够顺畅的突出问题,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知行背离现象还比较严重。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实现“知行相须,知行合一”的教育宗旨,既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本文的研究旨趣所在。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离不开时代境遇和时代要求。同时认为高校在政策制定与教育实践中应注意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提高培育践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总结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不够张扬、生活德育实践模式尚未深入人心、内外驱动力关系认识不够到位、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和形式主义治理影响尚未根除,这些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运用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从内外化机制、情理融通和躬行践履维度,详细梳理了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经验镜鉴,得出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构建“四个需要”的历史启示:需要强化协同联动意识;需要贯穿“生活德育”理念;需要借鉴主体自我修养方式和需要“敬义夹持”进路的疏通润滑。基于实证调查研究和历史文献梳理的坚实基础上,文章运用抽象分析的思维方法,从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两方面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在机理。静态结构由认知图式的心智系统、情志因素的调控系统、践行能力的保障系统构成;而需求满足构成了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驱动力、内化坚守铸就了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信念定力、创设优化形成了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部助力,三者共同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动态过程。随后,文章还总结出了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即以转化过程中主体性的介入融合度为分析视角,将价值观知行转化表征为“自在——自为——自觉”的内在转化层次;以知情意行的阶段特征为考察维度,将价值观知行转化表征为“感动——触动——行动”的外在转化阶段。从动静两方面内外转化效度,对知行转化效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解读,为价值观知行转化评价机制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文章最后从利益机制、导引机制、体验机制、实践机制、协同机制和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的构建理路和具体对策。

吕正则[7](2020)在《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智能化趋势的显着影响,特别是在工程领域,工程师面临着与传统工程环境完全不同的工作场景。在智能环境中,出现软件与硬件加速结合、计算与工程深度融合等显着特征,包括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在宏观战略的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强调计算在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性位置。面向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智能环境中的工程师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计算能力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从而对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模式中的计算能力提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培养成为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关键。本研究聚焦于“如何系统地在高等教育机构中重新定义、规划、培养和提升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计算能力?如何系统构建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有效运行,以培养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能力?”的核心命题,开展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智能环境中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是什么;(2)当前国内外高校如何进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3)如何系统构建并有效运行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尽管已有研究对智能化趋势下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是从工程师培养的视角,对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尚未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本研究借鉴工程知识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层面深入认识和理解计算能力的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形成对计算能力的基本认识,并通过企业案例研究、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炼计算能力的核心要素,力求对计算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也为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明确提供了借鉴。其次,本研究选取国内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深入挖掘当前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在文献梳理提炼计算能力培养维度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外工科专业案例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提炼形成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关键维度,并归纳总结计算能力培养的要点和特征,从而形成对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较为体系化的、深层次的理解,亦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与工程教育体系的衔接形成了更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再次,基于计算能力核心要素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本研究提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本科层面非计算机专业工科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明确计算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设计、教学运行、管理和控制三个层面提炼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关键点,并构建知识模块组合模式、计算情境体验模式、智能产业引领模式三个典型的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深入讨论模式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本研究强调,基于对智能化趋势的特征分析,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构成、开放灵活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提炼形成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的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和核心要素,丰富和完善了计算能力理论内涵;其二,基于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构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其三,针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提出其在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借鉴。

赵振红[8](2020)在《论“创造的教育”》文中提出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创造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践行“创造的教育”精神,培养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活力、创造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亟需理论上探索与实践上的回应。“创造的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在历史的镜像中,中西先哲基于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过丰厚的创造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永恒追求。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教育”思想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性格,即国际性与本土立场的结合,民族性与社会关怀相统一。在现代语境中,“创造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指向,崇尚开放性思维,关注个体的自由个性作为创造的基础与目标。创造的教育是活的教育,体现着理念、过程、方法上的创新,意味着对个体生命潜能的激发尊重,即能够正视鲜活的生命现实,成就积极而灵动的个体价值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创造的教育”深植于人学思想,其立场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学视域下,教育不仅具有“属人”性,也是“为人”的,教育中呼唤不能把人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人更应成为教育目的本身,在教育中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创造的教育始于“尊重”,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是为了使人成为主体自由的人。创造的教育含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建构意味,要为人的可能生活奠基,积极引领个体进行精神家园的建构,因而“创造的教育”必须要实现人的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内在诉求,当代教育要反省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背离甚至扼杀的现实,反思变革教育以重新缔造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失去了创造性,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对甄别批判反思的追求,从而也意味着教育育人价值的失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追求的空置,以及人的思想自由理想王国的幻灭,就会导致教育的平庸之“恶”。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提升教育的创造性。要缔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在教育中遵循人的主动性、可塑性、自由性和完整性原则;在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在中观层面做到教育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积极构建创造性的教育。

周方舒[9](2021)在《现代大学书院协同治理研究 ——以N大学为例》文中认为

王菠[10](2019)在《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认为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思想工具。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成果导向对教师教育院校的教育实习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有必要对当前教育实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引领,建构教育实习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育实习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以优化与革新教育实习课程,进而推动教育实习课程质量的提升。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从静态层面分析了10所样本院校教育实习方案、教育实习手册等文本资料,并从动态层面深入访谈了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管理人员、园长、实习生等教育实习课程的重要参与人。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论视角深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同时,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突破点,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进行反思与重构,从实践课程层面回应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研究采用德尔菲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教育实习课程实施过程中“什么能力是在实习期间应该且能够培养的?”(即教育实习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做三轮专家咨询,并运用EXCEL、SPSS 22等软件统计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最终建置了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基于此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九个部分展开研究:引言部分聚焦研究缘起。主要阐释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等。基于现有研究的整体状况,本研究试图以“基于成果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作为论题,运用斯派蒂(Spady)的成果导向教育作为理论基础,从课程论视角出发对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第一章是研究设计与实施,主要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范围与限制。本章对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法进行了整体设计,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成果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实习课程设计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对研究范围与研究限制进行解释说明。第二章至第三章是基础研究,通过文本分析、访谈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实样态进行考察,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同时,从理论视角探寻解决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症结的突破点。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本研究提出了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重构的价值选择,即“成果导向”。第四章至第八章是核心研究内容,基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从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实施的路向及课程评价的优化四方面分别探讨其设计的基本思路、具体化的操作步骤及可借鉴的典型案例。第四章通过专家咨询和专家访谈,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确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维度及具体内涵(即核心能力及指标),共5个一级维度和22个二级指标;第五章是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研究,对目标建构的设计思路、原则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以B1校为例,构建其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第六章依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核心能力),构建序列化、可操作性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以学习成果(核心能力)为目标,以项目模块为组织形式,以典型任务卡为实践单位,以落实学习成果(核心能力培养),重构教育实习课程内容体系;第七章从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路向出发,分别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原则、课程实施的条件(配套措施)、课程实施的步骤;第八章明确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设计思路与评价原则,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科学评价标准、多维结果认证的,以“成果为本位”,注重鉴定、反馈、管理、调控、引导、激励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体系。第九章是研究结论与反思,基于前面各章节的描述与分析,对基础研究、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述与总结,并反思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及其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及其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文献调研的方法及整体状况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涵义的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研究
        (五)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内容研究
        (六)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方法创新研究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一)数据的含义
        (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
        (三)对大数据的多维解读
        (四)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教育大数据
        (一)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育大数据的类型
        (三)教育大数据的基本功能
        (四)教育大数据面临的问题
    三、范式理论
        (一)范式概念的内涵
        (二)范式的表现形式
        (三)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理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主要类型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重要特征
        (一)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二)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大数据提升了对人的思想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
    四、大数据对人的思想量化分析的内在机制
        (一)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分析人的思想
        (二)通过语言来分析人的思想
第三章 大数据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审视与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对象
        (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新主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主体的萌发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的主体类型
        (三)思想政治教育新主体基本功能是数据治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教育对象
        (一)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
        (二)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
        (三)大数据通过数据画像提升了对自身的认知
        (四)“信息茧房”对教育对象的束缚
第四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涵义及其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守正与创新
    二、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用数据说话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二)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特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来源
        (一)已有大数据研究成果
        (二)搜索引擎大数据
        (三)专业大数据平台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据库
        (五)专业在线调查平台
        (六)教育者自己进行大数据挖掘
    四、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途径
        (一)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成方式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空间
        (三)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性
        (四)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表达
        (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视化表达
    五、大数据对内容创新的案例分析及借鉴
        (一)大数据生成的《纸牌屋》
        (二)“编年系地”创造的叙事新图景
        (三)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规划的大数据分析
第五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层次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般原则
        (一)复杂性原则
        (二)关联性原则
        (三)可视化原则
    三、精准化的认识方法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涵
        (二)大数据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能力
        (三)大数据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方法
        (四)大数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四、数据驱动的实施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驱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深互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推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协动
    五、“让数据说话”的评价方法
        (一)大数据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二)大数据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多样性
        (三)大数据增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组织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目的
        二、案例研究方法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一、数据概述
        二、三级编码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一、单案例分析
        二、跨案例比较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家校协同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学习金字塔”理论
        1.2.2 协同教育理论
        1.2.3 家校协同教育理论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
        (二)家校协同教育理论
        1.3.2 国内研究综述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
        (二)家校协同教育理论
    1.4 理论基础分析
        1.4.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4.2 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1.4.3 非正式学习理论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分析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访谈法
        2.3.4 实验法
        2.3.5 统计分析法
        2.3.6 案例分析法
    2.4 研究目的
        2.4.1 探索“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导下的家校协同教学模式
        2.4.2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5 研究意义
        2.5.1 理论意义
        (一)创新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二)推动初中生物学理念的落实
        2.5.2 实践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家校协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3.1 学校教学
        3.1.1 案例
    3.2 家庭教学
        3.2.1 案例
4 家校协同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与分析
    4.1 访谈结果分析
        4.1.1 学生访谈
        4.1.2 教师访谈
    4.2 课堂记录分析
        4.2.1 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
        4.2.2 学生课堂积极行为分析
    4.3 考试成绩分析
    4.4 问卷调查分析
        4.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4.4.2 调查问卷的编制
        4.4.3 问卷发放与回收
        4.4.4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4.4.5 家长问卷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家长调查问卷
致谢

(5)金的达标理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现况调查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金的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研究局限性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留置PICC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支撑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时代境遇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利益多元化境遇
        一、利益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正面影响
        二、利益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信息网络化境遇
        一、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正面影响
        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践行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时代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战略意义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供需理路
    第四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的基本经验
        一、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的确立和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交相辉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及其转化调查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与样本情况分析
        一、问卷调查抽样方案设计
        二、问卷设计思路与访谈提纲
        三、样本基本信息呈现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状况与分析
        一、部分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较为片面
        二、部分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存在被动性现象
        三、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内化程度较低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与分析
        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践行中存在无利不行现象
        二、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践行中存在知而不行现象
        三、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践行中存在不能持守现象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概况与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导机制的有效性不足
        二、高校对情感认同在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中介作用重视不够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活机制不够完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激励约束政策不够精准
        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知行转化及其当代镜鉴
    第一节 教化机制: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部推力
        一、官学教化:外化之正统
        二、家训家规:教化之本源
    第二节 内化机制: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原生动力
        一、立志养志:内在教化的首要工夫
        二、内省克己:内在教化的修身利器
        三、敬以直内:内在教化的正心之本
    第三节 情理融通: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关键环节
        一、情性统一论是情理融通育德模式的理论预设
        二、情理融通育德模式的展开方式
    第四节 躬行践履: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实现方式
        一、“践履育德”思想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二、人伦日用:“践履育德”思想的生活化解决方案
        三、义以方外:“践履育德”思想的日常工夫
    第五节 传承借鉴:中华传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当代启示
        一、需要强化协同联动意识
        二、需要贯穿“生活德育”理念
        三、需要借鉴主体自我修养方式
        四、需要“敬义夹持”进路的疏通润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在机理探微
    第一节 大学生价值观知行转化的静态结构
        一、认知图式是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心智系统
        二、情志因素是价值观知行转化的调控系统
        三、践行能力是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保障系统
    第二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动态过程
        一、需求与满足: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驱动力
        二、内化与坚守: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信念定力
        三、创设与优化: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部助力
    第三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层次与阶段
        一、“自在——自为——自觉”的层次对比
        二、“感动——触动——行动”的阶段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制的构建理路
    第一节 利益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内驱动力
        一、大学生利益的分类与价值定位
        二、知行转化利益机制的维护与引导
    第二节 导引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外力辅助
        一、知行转化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构原则
        二、正向引力:知行转化激励机制建构
        三、反向推力:知行转化约束机制建构
    第三节 体验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媒介中枢
        一、体验式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二、体验式价值观教育模式运行建构
    第四节 实践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实现平台
        一、实践机制在知行转化中的价值与定位
        二、实践机制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三、知行转化实践机制的整合与优化
    第五节 协同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统合保障
        一、明晰“四个课堂”的协同关系
        二、完善“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第六节 评价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检测督导
        一、评价机制的基本功能:明确作用发挥的问题
        二、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凸显评价理念的问题
        三、评价机制的主体内容: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
        四、评价机制的手段途径: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
        五、评价机制的评定反馈:解决结果效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及其转化调查表
附录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及其转化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趋势
        1.1.2 工程师能力要求变化
        1.1.3 工程师培养模式演变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边界及关键概念
        1.3.1 计算
        1.3.2 计算能力
        1.3.3 工程教育模式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计算相关文献综述
        2.1.1 计算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2.1.2 计算相关概念辨析
        2.1.3 工程师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
        2.1.4 本节述评
    2.2 工程知识体相关文献综述
        2.2.1 工程知识体概念内涵探析
        2.2.2 工程知识体与计算
        2.2.3 工程知识体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
        2.2.4 本节述评
    2.3 工程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2.3.1 工程教育及计算教育发展
        2.3.2 工程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
        2.3.3 计算与工程教育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计算能力要素及理论框架研究
    3.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3.1.1 计算能力基本要素提炼
        3.1.2 研究问题提出
    3.2 内容分析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研究方法
        3.2.2 案例选定
        3.2.3 数据来源
        3.2.4 数据分析
    3.3 案例分析
        3.3.1 案例背景及工程师计算能力要点分析
        3.3.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3.4 案例发现与结论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计算能力核心要素问卷调研
    4.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内容
        4.1.3 变量测量
        4.1.4 问卷预调查
    4.2 样本描述与可靠性检验
        4.2.1 样本数据
        4.2.2 项目分析及信度检验
    4.3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5.1 研究问题提出与相关理论分析
        5.1.1 研究问题提出
        5.1.2 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维度提炼
    5.2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案例样本选取
        5.2.3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5.3 高校典型案例分析
        5.3.1 计算能力培养要点分析
        5.3.2 高校典型案例内容分析
        5.3.3 案例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6.1 关于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考
    6.2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6.2.1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目标
        6.2.2 分析过程
        6.2.3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小结
    6.3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6.3.1 模式一:知识模块组合模式
        6.3.2 模式二:计算情境体验模式
        6.3.3 模式三:智能产业引领模式
        6.3.4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分析
        6.3.5 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小结
    6.4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6.4.1 传统工科转型
        6.4.2 人工智能及智能相关工科发展
        6.4.3 面向计算的数理基础培养
    6.5 本章小结
7 完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制定宏观层面的计算战略规划
    7.2 产业参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过程
    7.3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深化计算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的系统融合
    7.4 整合软硬件资源保障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8)论“创造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二)造就创新型人才: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核心议题
        (三)促进教育创新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四)塑造人的主体精神:回归教育本质规定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层面:深化对“创造的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二)实践层面:促进当代教育的思维更新与改革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研究概况
        (二)“创造的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核心内涵研究
        (三)“创造的教育”的文化基因与时代诉求研究
        (四)“创造的教育”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谱系研究
        (五)推进“创造的教育”的具体策略研究
        (六)推进“创造的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实践阻力研究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揭示“创造”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关系
        (二)廓清“创造的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目标
        (三)明确“创造的教育”对成“人”的内在意义
        (四)探索“创造的教育”实践深化的可能性方案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一)立论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重申“创造的教育”:概念剖析、主要内涵与核心议题
    一、“创造的教育”的提出:历史镜像与思想来源考
        (一)历史上所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思想
        (二)“创造的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三)“创造的教育”思想创生的文化性格
    二、“创造的教育”的概念阐释:语境与语义的转换
        (一)何为“创造”及何种“教育”:语言的构境与词源解析
        (二)创造的教育:从历史与现实的语义转承中把握其概念
    三、“本·新·特·活”:“创造的教育”的主要内涵
        (一)本:“创造”即是教育之本质与根本
        (二)新:“创造的教育”崇尚开放与创新
        (三)特:“创造的教育”强调个性与特色
        (四)活:“创造的教育”意味着生命的敞开
    四、审问“教育”:从培养人到“创造的教育”议题
        (一)审问本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何为培养人?
        (二)审问价值:“创造的教育”对人及教育意味着什么?
        (三)审问观念、过程与方法:“创造的教育”应当如何?
        (四)审问实践使命:“创造的教育”何以实现人的培养?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
    一、教育存在的根基与价值依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一)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永恒期待与使命
        (二)“属人”与“为人”:教育以培养“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将“人”交还人自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乃教育之根本规定
    二、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合法性
        (一)人性前提:“创造的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自由与生命整全
        (二)以“人”的方式对待人的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规定
        (三)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根本遵循
    三、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一)人之生成与全面引出:“创造的教育”的目的论意蕴
        (二)人之自由及其可能性:“创造的教育”的内生性目标
        (三)从自由到人的创造:“创造的教育”的非决定论取向
        (四)重申“创造的教育”宗旨: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追寻成“人”的教化:“创造的教育”的人文立场与使命
        (一)成就何种“人”与“教育”:守望培养人的本真性与意义世界
        (二)“创造的教育”之人文使命:把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信仰
第三章 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
    一、“创造的教育”之发生:尊重、赋值与价值引领
        (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
        (二)从尊重到主体赋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三)价值引领: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二、人之主体能动性:“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动力学
        (一)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以“主体创造”唤醒“人”的意识
        (二)基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以人自身的“创造”成就“人”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创造的教育”:重建人的主体生成价值
    三、“创造的教育”的旨归:人之自由与主体性超越
        (一)自由、创造与主体:“创造的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培养
        (二)自由的主体生成:“创造的教育”对人之全面性的培养
        (三)人的主体性超越:“创造的教育”作为一种超越的教育
第四章 弥散的“平庸”:现代性教育及其对个体创造的背离
    一、平庸主义与制度化教育:教育的现代性运动及其观念
        (一)平庸主义:现代教育对于追求卓越价值的偏离
        (二)制度化教育:教育对个体创造性观念的“恐惧”
    二、素质、理性与工业范式:现代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误解与偏向
        (一)素质教育并未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二)教育的理性主义:情感的迷失与人的片面发展
        (三)教育的“工业范式”:素质片面化与能力精细化
    三、权威、灌输与对话缺失:适应个体规训的教育过程与方法
        (一)权威至上:标准答案的霸权主义
        (二)灌输教学:课堂中平等对话的缺失
    四、平庸教育之“恶”:教育精神的矮化与创造的背离
        (一)精神的矮化:教育的犬儒主义与精神家园的缺失
        (二)创造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悬置与创造性的背离
第五章 实践助推:从“创造的教育”到缔造教育的“创造力”
    一、树立“创造”的观念:“创造的教育”的总体原则
        (一)人的主动性:夯实教育的主体基础
        (二)人的可塑性:明确教育的价值边界
        (三)人的自由性:提升教育的自由精神
        (四)人的完整性:需强化“全面教育”
    二、缔造教育的“创造力”:“创造的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
        (二)中观层面:积极促进教育自身价值转型
        (三)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
    三、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创造的教育”的协同机制
        (一)审美、自由与开放: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到物理环境建设
        (二)课程、教师的资源整合:学校之“创造共同体”的打造
        (三)崇尚“创造”的舆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四、“创造的教育”的实践:D大学的推进及制度创新
        (一)D大学“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其价值诉求
        (二)问题导向:D大学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根本路径
        (三)实施:以“创造的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
        (四)评价: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及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契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成果导向的理念
        (二)顺应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化”趋势
        (三)符合国家对高素质幼儿园教师的迫切需求
        (四)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成果导向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实习的研究
        (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
        (四)现有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成果导向教育
        (二)教育实习
        (三)教育实习课程设计
        (四)核心能力
        (五)能力指标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思路与分析架构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架构
    二、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访谈法
        (三)德尔菲法
        (四)案例分析法
    三、研究范围与限制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限制
第二章 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
        (一)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现状
        (二)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现状
        (三)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现状
        (四)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现状
    二、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缺少发展性
        (二)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缺乏目标导引,未能有效聚焦预期学习成果
        (三)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缺少规范化指导与管理
        (四)教育实习课程评价:形式化,无法科学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第三章 成果导向: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释义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的内涵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目标教育理论
        (二)能力本位教育
        (三)精熟学习
        (四)标准参照评量
    三、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原则与架构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原则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架构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
        (一)成果导向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理念引领
        (二)成果导向是优化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促进教育实习课程发展的突破口
        (三)成果导向是改善实习生学习体验,激发实习生内在潜力的关键
第四章 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建置
    一、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构建的依据
        (一)专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岗位职责
        (二)领域内专家学者的研究
    二、第一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初步构建
        (一)专家咨询问卷的初步设计
        (二)专家咨询问卷草稿的分析和修正
    三、第二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修订与完善
        (一)专家咨询的流程与步骤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四、第三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确认
        (一)专家咨询的流程与步骤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五、修改后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
第五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建构的设计思路
        (一)领悟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
        (二)定义内部和外部需求
        (三)开展多向度调研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构建的原则
        (一)清楚聚焦
        (二)学生中心
        (三)高度期许
        (四)具体可测量
        (五)沟通凝聚共识
        (六)赋予时代意义与彰显特色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以B1校为例
        (一)案例高校背景分析
        (二)实习生的学习需求
        (三)实例分析
第六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的重构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核心能力需求,构建教育实习课程项目模块
        (二)基于项目模块分析,编制典型任务卡
        (三)基于典型任务完成,促进实习生的顶峰表现
        (四)基于实践材料证明,落实核心能力培养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练习目标的机会
        (二)能达成多项目标
        (三)任务多样化
        (四)符合实习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
        (五)采用各种适当媒介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
        (一)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项目模块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项目模块
        (三)班级工作与学习指导项目模块
        (四)保教研究与专业成长项目模块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的特征
        (一)学习成果: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导航框架
        (二)可操作性: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编制思路
        (三)行动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实施方式
第七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路向
    一、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原则
        (一)清楚聚焦:明确学习成果及预期表现
        (二)扩大机会:弹性回应实习生的个别学习需求
        (三)学生中心:赋予实习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权责
        (四)协同指导:形成共同体,引导实习生获得预期成就标准
        (五)合作学习:协同合作学习,促使实习生向高阶挑战
    二、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条件
        (一)加强教育实习理论研究,优化教育实习方案设计
        (二)引领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强化指导教师遴选与培训
        (三)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与领导,规范实习管理
        (四)重视教育实习课程资源库建设,获得外部支持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
        (一)第一阶段:教育实习前的条件准备与定位
        (二)第二阶段:实习中的过程管理与具体指导
        (三)第三阶段:实习课程成果回顾总结与展示交流
第八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优化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设计思路
        (一)确定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范围
        (二)明确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目的
        (三)明晰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思路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理念
        (一)评价主体:评价是利益相关者协同诊断的过程
        (二)内容定位:评价是检视学习成果目标与标准的过程
        (三)方法实施:评价是研判成果达成度的过程
        (四)信息反馈:评价是提供成果改进资讯的过程
        (五)结果呈现:评价是实习生教育实践能力可视化的过程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
        (二)评价标准
        (三)评价方法
        (四)评价实施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分析研究结论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涵的研究结论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建置的研究结论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及其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玉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4]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家校协同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探究[D]. 张镇. 河南大学, 2020(02)
  • [5]金的达标理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苏婷.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及其机制研究[D]. 林敬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 吕正则. 浙江大学, 2020(06)
  • [8]论“创造的教育”[D]. 赵振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现代大学书院协同治理研究 ——以N大学为例[D]. 周方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D]. 王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与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