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反馈整定论文-陶洪峰,刘巍,杨慧中

迭代反馈整定论文-陶洪峰,刘巍,杨慧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迭代反馈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动人工肌肉关节,迭代反馈整定,性能准则函数,PID控制器

迭代反馈整定论文文献综述

陶洪峰,刘巍,杨慧中[1](2019)在《气动人工肌肉关节的迭代反馈整定控制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动人工肌肉关节(PMA)具有低成本、柔顺性和与生物肌肉类似的力学特性等优点,在医疗设备、仿生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气动人工肌肉充气变形过程中存在的强非线性、时变性和控制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反馈整定(IFT)算法的数据驱动优化控制策略,直接基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定义跟踪性能准则函数并采用Gauss-Newton估计算法实现对PID控制器参数的迭代整定,并通过引入辅助因子获取性能准则函数加权因子的最优值进一步加快了IFT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Ziegler-Nichols等传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9年05期)

朱立宗,牛彩云,曾清德,邓剑锋,张彦会[2](2018)在《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的车辆横向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环境、车体和路况等不确定变化因素的影响,难以建立车辆的精确动力学模型的现状,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设计了车辆横向控制系统.基于迭代反馈整定(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IFT)控制方法对车辆的横向控制过程进行研究,设计了车辆在直线-弯道-直线目标轨迹工况下的实验,并与传统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IFT方法在直线-弯道-直线目标轨迹跟踪中,与PID相比,横向偏角最大绝对误差减小了0.009 9rad,绝对误差变化积分减小了0.210 0rad,即横向偏角变化更平滑和平稳,具有更好的驾驶舒适度;性能指标函数减小了0.41×10~(-4),横向偏角均方误差减小了2.74×10~(-4) rad~2,即控制精度更高;且实现了控制参数的自动整定,避免了人工参数整定的缺陷.(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陶阿嵘[3](2010)在《快速路入口匝道ALINEA控制器的迭代反馈整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路交通流量的增加使得城市交通拥挤日趋严重,快速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因此大为降低。目前,入口匝道控制被公认为是缓解快速路交通拥挤最为有效的措施。它是通过控制匝道处进入快速路的车辆数,以保证快速路交通流运行在最佳状态。实践表明,基于传统PID的ALINEA控制,控制律形式简单,以良好的控制效果成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然而,基于PID反馈的ALINEA方法在参数的选取上存在两点局限性:一是当系统完全未知且没有任何先验知识可用时,参数的选取往往采用试凑的方法,具有一定盲目性。二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当外界扰动较大时,控制器参数不能自动适应这种变化,需要人为地重新选取。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将迭代反馈整定技术(IFT)引入到局部入口匝道的ALINEA控制器中,以此对ALINEA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动整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局部入口匝道ALINEA控制器的IFT参数自动整定方法。该方法本质上是基于无模型的,即无需已知系统模型的结构,只需要获得闭环系统的输入输出(I/O)信息,就可根据给出的最优性能指标迭代地调整ALINEA中的控制增益,这从根本上解决了ALINEA的控制参数或增益选取盲目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基于IFT的局部入口匝道ALINEA控制方法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单纯的ALINEA方法相比,此方法使系统拥有更精确的控制效果。(2)当某一路段缺乏下游检测器时,需利用实测的上游占有率估算出当前的下游占有率。因此,本文研究了局部入口匝道基于上游占有率的ALINEA控制器的IFT参数整定方法。它可根据道路的实时上游占有率数据来估算当前的下游占有率,实现参数的自整定,使受控路段主线下游占有率渐近的收敛于期望值。(3)在某些情况下,占有率与密度的换算关系往往比较复杂。相应的,直接基于交通流量的控制方法,会使得控制目标更为明确,控制问题更加简单。因此,本文研究了局部入口匝道基于流量的ALINEA控制器的IFT参数整定方法。它是根据道路的实时交通流量数据迭代的实现参数的自动整定,使受控路段主线上的交通流量稳定在期望流量值,从而可提高进入主线车流运行速度,防止交通堵塞。(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0-06-09)

池荣虎,陶阿嵘,侯忠生[4](2010)在《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的快速路入口匝道的ALINEA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迭代反馈调整(IFT)技术引入到入口匝道控制的ALINEA控制中,可以有效解决单纯ALINEA方法存在的控制增益选取盲目性的问题ALINEA的控制增益可以根据给出的最优性能指标迭代地进行调整.该方法本质上是无模型的,只依赖于系统的实时I/O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期刊2010-05-26)

李书才,刘红波[5](2008)在《基于迭代继电反馈的多变量PID控制器自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PID控制是工业过程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往往是多变量、有耦合的,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较差。为此,将迭代反馈理论和继电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适用于存在耦合的多变量系统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运用该方法整定PID参数,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而且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08年04期)

王卫红,侯忠生,金尚泰[6](2007)在《迭代反馈整定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迭代反馈整定(Iterative feed back tuning-IFT)方法的发展历程。首先给出IFT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然后,从IFT算法的改进算法、IFT算法的研究现状以及IFT算法与其他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考察;最后指出IFT方法今后可继续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7-26)

傅新,邹俊,杨华勇,张健民[7](2006)在《迭代反馈整定在直流主传动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迭代反馈整定控制方法实现简单、收敛性好,在未知系统模型的前提下,能够对系统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 使系统控制性能趋向优化。将迭代反馈整定方法引入到传统的PID控制器中,构成一种IFT-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完成PID参数在线自整定。将该控制器应用到宝钢2050粗轧直流主传动系统中,结果表明在外界扰动和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该控制器能够在线完成控制器参数自整定,使控制系统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傅新,邹俊,杨华勇[8](2005)在《迭代反馈整定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迭代反馈整定(IFT)控制方法能够在未知系统模型的前提下,完成系统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使系统控制性能趋向优化。迭代反馈整定方法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结合,构成一种IFT 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实现在线自整定。将该控制器应用到电液伺服系统中,结果表明,即使被控系统存在很强的非线性,该控制器也能够在外界扰动和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完成控制器参数整定,使控制系统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5年10期)

刘小刚,刘华东,张庆振,安锦文[9](2004)在《基于迭代反馈调整的继电自整定PID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迭代反馈整定 ( IFT)理论和继电自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 ,并运用该理论对工业过程控制进行了设计研究。运用该理论整定 PID参数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且具有整定速度快、整定效果好等优点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迭代反馈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环境、车体和路况等不确定变化因素的影响,难以建立车辆的精确动力学模型的现状,采用数据驱动方法设计了车辆横向控制系统.基于迭代反馈整定(Iterative Feedback Tuning,IFT)控制方法对车辆的横向控制过程进行研究,设计了车辆在直线-弯道-直线目标轨迹工况下的实验,并与传统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IFT方法在直线-弯道-直线目标轨迹跟踪中,与PID相比,横向偏角最大绝对误差减小了0.009 9rad,绝对误差变化积分减小了0.210 0rad,即横向偏角变化更平滑和平稳,具有更好的驾驶舒适度;性能指标函数减小了0.41×10~(-4),横向偏角均方误差减小了2.74×10~(-4) rad~2,即控制精度更高;且实现了控制参数的自动整定,避免了人工参数整定的缺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迭代反馈整定论文参考文献

[1].陶洪峰,刘巍,杨慧中.气动人工肌肉关节的迭代反馈整定控制及优化[J].信息与控制.2019

[2].朱立宗,牛彩云,曾清德,邓剑锋,张彦会.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的车辆横向控制系统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陶阿嵘.快速路入口匝道ALINEA控制器的迭代反馈整定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

[4].池荣虎,陶阿嵘,侯忠生.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的快速路入口匝道的ALINEA控制[C].Proceedingsof2010ChineseControlandDecisionConference.2010

[5].李书才,刘红波.基于迭代继电反馈的多变量PID控制器自整定[J].控制工程.2008

[6].王卫红,侯忠生,金尚泰.迭代反馈整定方法综述[C].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2007

[7].傅新,邹俊,杨华勇,张健民.迭代反馈整定在直流主传动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6

[8].傅新,邹俊,杨华勇.迭代反馈整定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5

[9].刘小刚,刘华东,张庆振,安锦文.基于迭代反馈调整的继电自整定PID控制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

标签:;  ;  ;  ;  

迭代反馈整定论文-陶洪峰,刘巍,杨慧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