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波各向异性论文-刘文卿,胡书华,寇龙江,张涛

横波各向异性论文-刘文卿,胡书华,寇龙江,张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横波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各向异性介质,拟微分算子,纯qP波,稳定性

横波各向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卿,胡书华,寇龙江,张涛[1](2019)在《TTI介质纯qP波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可使用标量波方程来模拟波场,而在各向异性介质中,P波和SV波是相互耦合的,即不存在单纯的标量波传播,通常利用能代表耦合波场中P波分量运动学特征的拟声波(qP波)进行偏移成像。本文中,我们推导出了TTI介质下q P波控制方程,同时基于拟微分算子分解思路,导出更符合物理意义的TTI介质纯qP波控制方程。新方程能够在物理上保持波传播能量,因此相对于正则化有限横波方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数值算法方面,采用交高阶有限差分进行数值求解,给出差分的稳定性格式。给出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和复杂Foothill TTI介质模型中纯qP波波场模拟的结果,证明了新方程的稳定性。采用这个方程进行复杂TTI模型正演和高质量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左佳卉,钮凤林[2](2019)在《利用多层横波各向异性测量方法计算两层介质的分裂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实际两层各向异性介质,在一层假设条件下利用Silver和Chan(1991)的等效单层各向异性测量方法,以及在两层假设条件下利用剥去法和反演法,计算模型的分裂参数.首先利用理论雷克子波得到经过两层各向异性的观测数据,然后加入噪声之前和之后,分别计算不同反方位角覆盖条件下数据的各向异性,并与理论模型的分裂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上层分裂特征已知的基础上,剥去法适用于任何模型,不管是否存在分裂,或者分裂特征在两层中如何分布;而反演法更适用于两层各向异性较强且不同的模型,其结果受噪声和方位角分布的影响.选取不同方位角分布的高信噪比数据,比较剥去法和反演法对下层分裂参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当入射方位角在两层快波方向之间时,反演结果比较可靠.最后利用这叁种测量各向异性的方法,计算青藏高原东南缘CEArray台站观测到的SKS数据中记录的各向异性.除了云贵高原的台站YN.CUX表现出较明显的两层分裂特征,大部分台站下的岩石圈各向异性呈现一层或者较弱的各向异性.于是针对该台站,用反演法同时对这两层的分裂参数进行估计,上层的结果与接收函数计算的地壳分裂参数一致;下层的结果与剥去法计算的上地幔分裂参数一致,说明反演法同剥去法一样,都能有效的分析具有两层各向异性特征的介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军[3](2019)在《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中游及周边地区是中国地质过程复杂多样、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灾害频发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是特提斯与太平洋迭加的大地构造域,在地球科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该区域是研究江汉盆地及其周缘山系的盆山耦合和动力学演化过程、华北华南板块的碰撞模式及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机制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区域。前人在长江流域及其邻区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其构造演化过程及机制等问题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与此同时针对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的研究仍存在一些模糊之处。本文利用布设在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以及流动地震观测台阵142个台站记录的叁分量连续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技术结合远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获取研究区瑞雷/勒夫面波群速度/相速度结构以及瑞雷面波H/V。采用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联合反演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频散曲线与瑞雷面波H/V,构建了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以及40公里深度以内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旨在为该区演化动力学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区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结构及瑞雷面波H/V结构。基于叁分量地震连续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结合远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及瑞雷面波H/V测量方法,本文获取了研究区8~30秒的瑞雷/勒夫面波群速度、8~80秒的瑞雷/勒夫面波的相速度结构及8~30秒的瑞雷面波H/V结构。(2)研究区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联合反演瑞雷/勒夫面波群、相速度频散曲线以及瑞雷面波H/V,本文构建了长江中游及周边区域的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以及40公里深度以内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在上地壳(~10km),江汉盆地主要呈现低速异常及正径向各向异性。大巴山西北部、武陵隆起附近区域以及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呈现高速和弱负各向异性特征。在中地壳(15-25km),大巴山的西北和东南两翼高速特征与大巴山横波速度差异逐渐减小,推断东西两个坚硬块体是引起大巴山隆起、阻隔青藏高原向东扩展与西太平洋向西伸展的重要因素;在下地壳及上地幔(25-50km),横波速度结构显示扬子板块呈现地壳厚度“V”型减薄。在岩石圈地幔中(50-80km),横波速度则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暗示东部岩石圈厚度为70-80公里左右。(3)江汉盆地及周缘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关系。江汉盆地东西向剖面和南北向剖面的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了不同的盆山协同演化过程。在东西方向上,受控于印度-欧亚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引起的弧后扩张;在南北方向上,地处于扬子板块中段的江汉盆地,则被江南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段夹持,自中生代中期以来经历了与江南造山带盆山耦合的海陆交互相-陆相迭合盆地-扬子与板块南北拼合的复杂动力学过程,加之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迭加作用,导致了Moho面深度从江南造山带逐渐向江汉盆地抬升,而在商丹缝合线下方Moho面发生错断则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俯冲的古缝合线相对应。(4)叁峡及周边区域地壳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与江汉盆地具有明显区别。在叁峡地区的巴东-秭归-宜昌一带则呈现两支弱负径向各向异性,一支从四川盆地边缘的下地壳延伸至巴东-秭归上地壳,另一支则从江汉盆地下地壳正各向异性转化成弱负各向异性并延伸至巴东-秭归上地壳。而江汉盆地中地壳(深度为10-20公里)显示为负各向异性,下地壳则显示为正各向异性。叁峡地区和江汉盆地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的差异可能与岩浆底侵作用构造热事件或幔源岩浆上涌等因素有关。(5)大巴山与周边区域的构造演化。相对于汉南-米仓山隆起与黄陵背斜,大巴山在中下地壳呈现低速特征,中下地壳横波速度分布特征暗示,坚硬的汉南-米仓山隆起、黄陵背斜以及秦岭造山带是在中生代晚期以来陆内造山运动中形成大巴山系的重要原因,也是新生代以来阻挡青藏高原向东北和向东扩展的重要区域。汉南-米仓山-大巴山与黄陵背斜-江汉盆地出现两个抬升的区域,暗示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受到了汉南-米仓山的强硬阻挡,而大巴山的Moho面深度和地幔的横波速度扰动与汉南-米仓山并不一致,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前锋并没有完全穿越大巴山,而岩石圈块体挤出变形与地壳增厚可能相互协调进行。(6)沉积层厚度和Moho面深呈“V”字型减薄的模式。综合分析研究区沉积层深度变化和Moho面深度变化,本文发现沉积层厚度和Moho面深呈“V”字型减薄的模式,但Moho面深度减薄的位置与沉积层厚度变薄的位置并不一致。这种差异可能是太平洋俯冲板块后撤以及青藏高原东向扩展作用,使研究区岩石圈地幔和中上地壳可能经历了不同的构造应力迭加作用引起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亚运[4](2019)在《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台湾海峡-台湾作为欧亚大陆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前缘,被多个断裂带分隔成不同的地质单元。自中生代华夏块体完全拼合以来,这一区域主要经历了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新生代早期大陆边缘裂解以及中晚期的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使得东南沿海地区地质构造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新。福建地区以政和-大浦断裂带为界,西北部是古生代的武夷-云开造山带,东南部则包括中生代岩浆活动带和变质带。而海峡和台湾地区则分别被新生代的拉张断陷盆地和碰撞造山带所主导。这一区域在不同地质时期交替处于挤压和拉张的构造环境,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研究这一区域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对于我们了解多种构造作用下,福建和台湾海峡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和地质演化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利用布设在福建和台湾的一百多个地震台站两年的连续波形数据,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和地震面波双台法提取了 5-150秒的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进而通过一种直接反演方法来获得此区域地壳和上地幔地叁维横波速度结构。地壳部分的反演结果显示,政和-大浦断裂带下方呈现低速异常,该断裂带在福建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福建沿海上地壳的长条状高速带则和中生代的平潭-东山变质带密不可分。海峡区域在新生代的两期拉张分别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这可能是海峡的中下地壳到上地幔顶部出现一系列的高低速异常的主要原因。上地幔的速度结构主要被福建和海峡区域的两大低速块体所主导。福建地区的低速块体跨越了东西华夏地块且在较深的位置偏向于西侧。由于东西华夏地块的岩浆活动分别发生在燕山期早期和晚期,因此推断低速块体在燕山期早期已经形成,晚期得到了再次加热。低速异常在上地幔顶部分隔成为较小的块体可能对应着小尺度的岩浆上涌。海峡中的低速区分隔成南北两块,可能对应着新生代两期拉张导致的地幔物质上涌。另外,我们还通过速度梯度来刻画岩石圈厚度,得出了这一区域岩石圈界面横向变化剧烈的特征。不同的构造作用会对地下结构造成不同的影响,进而表现在矿物的排列和地表的变形等特征上,各向异性可以很好的分析这一构造状态。我们通过切向分量的互相关提取勒夫波进而反演横向偏振的横波速度,与瑞利波反演的纵向偏振结果对比得到地壳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果显示福建和台湾的中下地壳被正的径向各向异性特征主导,这与拉张作用导致的矿物发生水平向的排列密切相关。地壳浅部由于断裂、裂隙等构造纵向切割,正的各向异性减弱,唯一例外的是海峡中被水平排列的沉积层覆盖,依旧显示正的径向各向异性。平潭-东山变质带上地壳则显示负的径向各向异性,除了断层等浅部构造的影响外,变质作用导致的应力分布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反演了研究区域地壳部分的相速度和横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结果显示整个福建地区方位各向异性相对较弱,可能与福建经历了多期次同方向的挤压和拉张作用,没有形成主导的快波方向有关。此外,政和-大浦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在中下地壳呈现出沿着断层走向的方位各向异性,可能与这一断裂带自华夏块体拼合以来就强烈的影响周围区域的构造演化有关。海峡中的方位各向异性较为杂乱,但明显受到台湾地区的构造影响,出现了从浅部平行于海峡到深部转为垂直于海峡的现象,这与欧亚大陆和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有关。我们通过面波数据的处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区域的结构特征,进而讨论其构造演化过程,为这一区域中生代以来受不同构造事件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提供了地震学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陈聪,雷军[5](2019)在《利用横波分裂到时差确定北美夏洛特皇后群岛岩石圈各向异性分层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收集到北美夏洛特皇后群岛VIB和DIB台站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2700余条近震叁分量横波观测记录.经严格筛选提取到55条35°横波窗内的快慢波到时差值.通过建立到时差与多界面横波分裂路径关系,实现了对横波不同深度分裂界面的可靠识别和深度确定.依据对横波到时差及归一化到时差的分析结果,确认地处俯冲带的夏洛特皇后群岛的地震各向异性分别存在于该地区的上层陆壳、中层洋壳俯冲带及俯冲带底部或下层岩石圈顶部附近.发现除地幔岩石圈外,上两个分层的各向异性强度由北向南减弱,同时向西运动的洋壳俯冲带向南加深.不仅如此,归一化到时差结果显示该地区2012年M7.8强震前后各向异性强度减弱,但在3个各向异性层存在较大差异.无论在分层界面较浅的北部格雷厄姆岛附近还是在分层界面较深的南部莫尔兹比岛附近,强震后最上层的陆壳和最下层地幔岩石圈的各向异性强度均没有变化.M7.8后各向异性减弱全部发生在中层洋壳俯冲带内.并且,距离强震震中越近各向异性强度减弱越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强震前后应力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该地区洋壳俯冲是引起M7.8强震和现今构造运动的主要动力源.(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凯锋[6](2018)在《东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位于中国中部,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构造结合地带。该地区是世界上超高压变质岩出露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是研究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机制等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场所。该地区自西向东分别出露浅、中、深不同层次的构造特征,是研究碰撞造山带形成演化等动力学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地球科学家在东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认识造山带的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与此同时,针对东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地震学研究尤其是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研究,还存在许多模糊之处。基于此,本文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布设在造山带及周边区域的352个地震台站从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记录的叁分量连续波形数据,使用有限频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与远震面波双平面波层析成像技术,通过反演得到了研究区高精度Rayleigh面波和Love面波8秒~83秒的相速度结构。通过反演Rayleigh面波和Love面波频散曲线,本文构建了造山带及周边区域岩石圈叁维横波速度结构及地壳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旨在为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折返等动力学过程研究提供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发展了面波层析成像方法。本文提出了有限频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即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中考虑了有限频效应,该方法可根据背景噪声数据获取大陆尺度高精度的宽频带(10~150秒)面波相速度结构。本文以美国西部为例,通过对比基于背景噪声数据利用有限频背景噪声层析成像获得的相速度结构与该区域已有的基于背景噪声数据获取的相速度结构(20秒和30秒)和基于远震面波数据得到的相速度结构(60秒和70秒),证明有限频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在获取高精度宽频带相速度结构方面的可靠性。此外,本文发展了基于有限频的远震面波双平面波层析成像技术。通过对比基于背景噪声数据得到的Love面波相速度结构(30秒和40秒)和基于远震面波数据得到的相速度结构,证明远震面波双平面波层析成像可以获取高精度的Love面波相速度结构。(2)构建了东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地壳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根据叁分量背景噪声数据和远震面波数据,利用有限频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和远震面波层析成像技术,获取了研究区8秒至83秒的Rayleigh面波和Love面波相速度结构。通过反演Rayleigh面波和Love面波频散曲线,本文构建了研究区地壳上地幔的横波速度结构及地壳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构。(3)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显示与造山带及周边区域相对应的分区特征。在上地壳(10km),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构造有很好的对应性。渭河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等区域表现为低速及较强的正径向各向异性。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下方表现为高速和弱径向各向异性,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推断超高压变质岩厚度不超过10km。在中地壳(15~25km),与周边区域相比,麻城—罗田—岳西显示为高速和弱负径向各向异性,推断与岩石圈拆沉及软流圈上涌等动力学过程有关。下地壳及上地幔(25~45km),以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为界,中国西部呈现为低速及弱径向各向异性。东部为高速和较强的正径向各向异性。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结构东西向的转换可能与晚侏罗世以来太平洋板块向西快速俯冲和消减且俯冲带向西迁移有关。在岩石圈地幔(50~70km),研究区域岩石圈横波速度横向不均一,鄂西地区在70km仍然呈现为高速,暗示该区域的岩石圈厚度大于70km。在大别造山带南缘有明显的高速异常,推断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以及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有关。(4)东秦岭造山带“立交桥”叁维岩石圈结构。穿越东秦岭造山带的横波速度结构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显示,东秦岭上地壳为低速和负径向各向异性,推断其上地壳为脆性、粘弹性、韧性构造变形带。中地壳存在低速层且表现为很强的负的径向各向异性,认为是秦岭板块向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逆冲推覆的构造滑脱层。中下地壳表现为正径向各向异性,推断其软流圈上涌的影响,中下地壳受热熔融形成具有水平状流变特征的变形带。在岩石圈地幔中,南北秦岭的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可能与岩石圈拆沉等因素有关。扬子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岩石圈厚度具有明显差别,推断襄樊—广济断裂带可能为扬子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碰撞缝合带。(5)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折返机制。东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都存在扬子板块俯冲于造山带之下的痕迹。在构造变形方面,秦岭造山带保留了碰撞造山期地壳变形的信息。而大别—苏鲁地区在后造山期发生了一系列的壳幔相互作用。穿越大别—苏鲁造山带的横波速度剖面显示在造山带岩石圈地幔中存在向北倾的高速体,这为甄别不同的折返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超高压变质岩在出露地表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折返:(1)在叁迭纪中晚期,扬子板片向华北板片俯冲过程中发生断离,使整个扬子板块岩石圈后退,进而引起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从地幔岩石圈深度折返至中下地壳;(2)在晚叁迭世和早—中侏罗世,两大板块继续汇聚,超高压变质岩在浮力的作用下沿着俯冲隧道折返至中上地壳;(3)在白垩纪,大别造山带岩石圈发生拆离,导致大规模岩浆上涌,在造山带内形成穹窿构造,从而使超高压变质岩进一步折返至地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12-01)

田发发,尹成[7](2018)在《VTI介质QP波各向异性参数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页岩气得地震勘探中,页岩的强各向异性特征挑战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法的精度极限[1]。鉴于目前我国页岩气地震勘探主要以常规地震声波资料为主,忽略了各向异性参数的影响直接会造成提取速度的不准确,影响时深转换精度,特别是造成地下成像不精确,断层面等倾角反射界面成像质量差等问题[2]。针对本问题,本文研究了Qp波[3]在VTI介质中随参数(ε,δ)的变化地震响应特征;及在不同参数的VTI夹层中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地震响应特征,?纵波沿垂直层理方向和平行层理方向的传播速度的相对变化量,δ纵波垂直方向附近相速度的各向异性程度的大小,在同一模型中地震响应特征,建立适合页岩气勘探的各向异性参数选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专题41: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专题4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期刊2018-10-21)

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滑玉琎[8](2018)在《基于面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石圈结构及形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青藏高原主要的构造运动和强烈的地震活动性都与50Ma年前开始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和挤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两个板块的碰撞和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大规模的隆升、地壳缩短和增厚。由于印度板块持续的俯冲稳定的欧亚板块,造成了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厚度是平均地壳厚度的两倍,且在岩石圈内部还产生了强烈的变形。为了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变形模式,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端元模型,具有代表性的端元模型有:1)刚性块体侧向挤压模型;2)岩石圈逐步增长模型;3)中下(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4: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期刊2018-10-21)

石振刚,李芹子[9](2018)在《小波各向异性模型肺部CT图像去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获取肺部CT图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噪声污染,使用传统的去噪算法不能在对肺部CT图像有效去噪的同时很好地保持边缘、纹理等有用信息。为在肺部CT图像去噪时很好地保持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小波各向异性模型肺部CT图像去噪算法。算法首先对含噪的肺部CT图像进行Daubechies小波(dbN)软阈值去噪,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各向异性模型去噪。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去噪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去噪后的肺部CT图像噪声点较少而且具有更好的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保持性。(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虹,陈丹,马余全,彭世镠,毛东风[10](2018)在《谐振子几何结构不同导致的水表面波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速摄像与Tracker视频追踪技术,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处理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波发生振子在周期性振动过程中对水面漂浮物的排斥或牵引作用及漂浮物的运动轨迹,揭示了不同几何结构的振子产生的流体表面波各向异性的现象。实验发现表面波对漂浮物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振子的几何结构,具体表现为圆柱体振子对表面漂浮物只存在排斥的作用,叁棱柱振子在棱柱角的对应方向上对漂浮物存在定向牵引作用且在其他方向上存在排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振子几何结构的不同致使其对水表面漂浮物既有排斥也有定向牵引,导致表面波对漂浮物的排斥或牵引现象在不同的波线上呈现各向异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3期)

横波各向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实际两层各向异性介质,在一层假设条件下利用Silver和Chan(1991)的等效单层各向异性测量方法,以及在两层假设条件下利用剥去法和反演法,计算模型的分裂参数.首先利用理论雷克子波得到经过两层各向异性的观测数据,然后加入噪声之前和之后,分别计算不同反方位角覆盖条件下数据的各向异性,并与理论模型的分裂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上层分裂特征已知的基础上,剥去法适用于任何模型,不管是否存在分裂,或者分裂特征在两层中如何分布;而反演法更适用于两层各向异性较强且不同的模型,其结果受噪声和方位角分布的影响.选取不同方位角分布的高信噪比数据,比较剥去法和反演法对下层分裂参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当入射方位角在两层快波方向之间时,反演结果比较可靠.最后利用这叁种测量各向异性的方法,计算青藏高原东南缘CEArray台站观测到的SKS数据中记录的各向异性.除了云贵高原的台站YN.CUX表现出较明显的两层分裂特征,大部分台站下的岩石圈各向异性呈现一层或者较弱的各向异性.于是针对该台站,用反演法同时对这两层的分裂参数进行估计,上层的结果与接收函数计算的地壳分裂参数一致;下层的结果与剥去法计算的上地幔分裂参数一致,说明反演法同剥去法一样,都能有效的分析具有两层各向异性特征的介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横波各向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卿,胡书华,寇龙江,张涛.TTI介质纯qP波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方法研究[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左佳卉,钮凤林.利用多层横波各向异性测量方法计算两层介质的分裂参数[J].地球物理学报.2019

[3].陈军.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

[4].张亚运.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陈聪,雷军.利用横波分裂到时差确定北美夏洛特皇后群岛岩石圈各向异性分层参数[J].地球物理学报.2019

[6].赵凯锋.东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横波速度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

[7].田发发,尹成.VTI介质QP波各向异性参数响应特征[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专题41: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专题4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2018

[8].张双喜,吴腾飞,李孟奎,滑玉琎.基于面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岩石圈结构及形变特征[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专题4: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2018

[9].石振刚,李芹子.小波各向异性模型肺部CT图像去噪[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8

[10].杨虹,陈丹,马余全,彭世镠,毛东风.谐振子几何结构不同导致的水表面波各向异性[J].振动与冲击.2018

标签:;  ;  ;  ;  

横波各向异性论文-刘文卿,胡书华,寇龙江,张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