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贝母素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贝母素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贝母素甲论文文献综述
郭苏兰,李佳娜,肖水秀[1](2019)在《贝母素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及自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探讨贝母素甲(PM)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炎症反应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C57BL小鼠14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ASA)组、PM低、中、高剂量组。使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PM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前3 d分别灌胃给药1 mg/(kg·d),2 mg/(kg·d),4 mg/(kg·d),ASA组灌胃给药2 mg/(kg·d),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水含量和脑组织海马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测定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自噬蛋白LC3-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IL-10含量和自噬蛋白LC3-Ⅱ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SA组、PM给药组明显改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脑组织水含量、脑匀浆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0含量和自噬蛋白LC3-Ⅱ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M对小鼠脑CIRI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自噬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刘冲冲,孙江燕,董笑克,王凯悦,李中浩[2](2019)在《柴贝止痫汤及其吸收成分贝母素甲对大鼠脑内卡马西平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柴贝止痫汤及贝母素甲(Peimine)对难治性癫痫大鼠脑内卡马西平(CBZ)含量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了解贝母素甲在该复方中抗难治性癫痫的贡献度。方法:该研究采用侧脑室注射海人酸的方法制备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BZ组(0. 12 g·kg~(-1)),柴贝止痫汤+CBZ组(8. 39 g·kg~(-1)+0. 12 g·kg~(-1)),贝母素甲+CBZ组(0. 01 g·kg~(-1)+0. 12 g·kg~(-1)),并设假手术组,治疗60 d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检测大鼠脑内皮层中P-gp/MDR1的表达,及脑内CBZ,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CBZE)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明显升高(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CBZ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升高;柴贝止痫汤+CBZ组和贝母素甲+CBZ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降低;与CBZ组比较,柴贝止痫汤+CBZ组和贝母素甲+CBZ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明显降低(P <0. 05,P <0. 01),贝母素甲+CBZ组大鼠脑内CBZ和CBZE含量升高(P <0. 05,P <0. 01),柴贝止痫汤+CBZ组大鼠脑内CBZE含量明显升高(P <0. 05);与柴贝止痫汤+CBZ组比较,贝母素甲+CBZ组大鼠脑内CBZ和CBZE含量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贝止痫汤及贝母素甲可能通过降低难治性癫痫大鼠皮层P-gp/MDR1表达,增加脑内CBZ和CBZE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陆丹,赵懿清,高秋芳,郭卫东,邹济高[3](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黄氏响声含片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黄氏响声含片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NX C_(18)柱(1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V/V,含0. 35%二乙胺),流速为1. 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蒸发光散射器漂移管温度为70℃,载气流速为1. 4 L/min。结果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5. 32~202. 56μg/mL(r=0. 999 8)和25. 19~201. 48μg/mL(r=0. 999 9),定量限分别为189. 9 ng和251. 9 ng,检测限分别为79. 1 ng和75. 6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22%(RSD=2. 18%,n=6)和98. 96%(RSD=2. 4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测定黄氏响声含片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08期)
杨智慧,程诚,高晓燕[4](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杏贝止咳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杏贝止咳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70%乙腈溶液(含0. 08%二乙胺),流速为0. 8 L/min,ELSD漂移管温度为85℃,载气(氮气)流速为2. 1 L/min,雾化器温度为7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进样量分别在0. 133~2. 655μg和0. 125~2. 54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22%~100. 66%,96. 08%~99. 86%,RSD分别为0. 48%和1. 08%(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杏贝止咳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06期)
廖强,陈勇[5](2019)在《ASE-CAD结合柱后补偿液相色谱法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通过快速溶剂萃取(ASE)提取,使用柱后补偿液相色谱结合电雾式检测器(CA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与药典方法进行了差异分析。方法:通过试验确定ASE萃取最优条件:75%乙醇作为溶剂,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3 min,循环次数2次,HPLC方法为色谱柱:ACE Excel C18-AR(50×2. 1 mm,1. 7μm),分析泵流动相:乙腈-0. 1%氨水(40∶60),梯度程序:0 min,40%A,1~5 min,40%~60%A,5~6 min 60%A,流速:0. 3 m L/min;补偿泵流动相:乙腈,流速:0. 3 m L/min。结果:贝母素甲、乙分别在29. 4~588. 4μg/m L和28. 4~569. 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 23%~100. 90%和96. 32%~98. 75%,方法结果与药典方法结果吻合。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通用性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张培培,耿昭,马玉[6](2019)在《瓦布贝母与松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同时测定瓦布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并与松贝母进行比较,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瓦布贝母药材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l8(250. 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 05%——二乙胺水C(70∶30),流速:1 m L/min,ELSD漂移管温度:85℃,氮气流速:1. 5 L/min,增益值:2,柱温:30℃。结果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分别在0. 452~2. 712μg和0. 660~3. 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 50%、100. 37%,RSD分别为1. 14%、1. 91%。瓦布贝母栽培品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均高于其野生品和松贝母。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瓦布贝母药材的质量评定,瓦布贝母栽培品中生物碱含量较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跃伟,卢加萍[7](2019)在《川贝末片中贝母素甲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川贝末片中贝母素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研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贝母素甲、乙醇等进行测定。结果:色谱条件下,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表明供试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峰相应峰时处有色谱峰,且与相邻杂质峰充分分离;阴性对照无干扰,表明该方法专属性较好。结论:测定川贝末片中贝母素甲采用ELSD方式效果显着,可以在临床上作为川贝母末片的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9年01期)
朱晓琳,陈渊,赵伟[8](2018)在《贝母素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贝母素甲(Peimine)是从传统中药贝母属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生物碱。通过查阅有关贝母素甲研究的文献,对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何敏,郭田,杜昕,姚建标,沈利君[9](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方法采用DIKMA,Diamand-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为检测器。理论板数按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1),柱温为30℃。结果贝母素甲进样量在1.141 7~6.850 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贝母素乙进样量在0.856 3~3.681 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贝母素甲103.7%、贝母素乙100.0%,RSD分别为1.8%,2.4%。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重复性好,能较准确地评价浙贝母配方颗粒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04期)
沈立茹,裴璐,曹薇薇,张爱兵,李保军[10](2017)在《HPLC-ELSD法测定桔贝合剂中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同时测定桔贝合剂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二乙胺(60∶40∶0.03)为流动相,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85℃,载气流速为2.0 L·min~(-1)。结果贝母素甲在0.572~5.720μg(r=0.9998),贝母素乙在0.795~7.950μg(r=0.9996)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RSD=0.93%)和99.4%(RSD=0.6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提高桔贝合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7年12期)
贝母素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柴贝止痫汤及贝母素甲(Peimine)对难治性癫痫大鼠脑内卡马西平(CBZ)含量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了解贝母素甲在该复方中抗难治性癫痫的贡献度。方法:该研究采用侧脑室注射海人酸的方法制备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BZ组(0. 12 g·kg~(-1)),柴贝止痫汤+CBZ组(8. 39 g·kg~(-1)+0. 12 g·kg~(-1)),贝母素甲+CBZ组(0. 01 g·kg~(-1)+0. 12 g·kg~(-1)),并设假手术组,治疗60 d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检测大鼠脑内皮层中P-gp/MDR1的表达,及脑内CBZ,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CBZE)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明显升高(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CBZ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升高;柴贝止痫汤+CBZ组和贝母素甲+CBZ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降低;与CBZ组比较,柴贝止痫汤+CBZ组和贝母素甲+CBZ组大鼠皮层中P-gp/MDR1表达明显降低(P <0. 05,P <0. 01),贝母素甲+CBZ组大鼠脑内CBZ和CBZE含量升高(P <0. 05,P <0. 01),柴贝止痫汤+CBZ组大鼠脑内CBZE含量明显升高(P <0. 05);与柴贝止痫汤+CBZ组比较,贝母素甲+CBZ组大鼠脑内CBZ和CBZE含量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贝止痫汤及贝母素甲可能通过降低难治性癫痫大鼠皮层P-gp/MDR1表达,增加脑内CBZ和CBZE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贝母素甲论文参考文献
[1].郭苏兰,李佳娜,肖水秀.贝母素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及自噬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刘冲冲,孙江燕,董笑克,王凯悦,李中浩.柴贝止痫汤及其吸收成分贝母素甲对大鼠脑内卡马西平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
[3].陆丹,赵懿清,高秋芳,郭卫东,邹济高.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黄氏响声含片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J].中国药业.2019
[4].杨智慧,程诚,高晓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杏贝止咳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J].中国药业.2019
[5].廖强,陈勇.ASE-CAD结合柱后补偿液相色谱法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6].张培培,耿昭,马玉.瓦布贝母与松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对比研究[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7].黄跃伟,卢加萍.川贝末片中贝母素甲的含量测定[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9
[8].朱晓琳,陈渊,赵伟.贝母素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8
[9].何敏,郭田,杜昕,姚建标,沈利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J].医药导报.2018
[10].沈立茹,裴璐,曹薇薇,张爱兵,李保军.HPLC-ELSD法测定桔贝合剂中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含量[J].中南药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