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学特点论文-徐晓辉,袁江玲,徐磊,杜勇,刘晓峰

病理组织学特点论文-徐晓辉,袁江玲,徐磊,杜勇,刘晓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理组织学特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病理组织学,发病机理

病理组织学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辉,袁江玲,徐磊,杜勇,刘晓峰[1](2018)在《常用急性肝损伤5种动物模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并探讨5种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制备5种常用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取实验动物同一部位肝组织,经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制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并应用电子显微成像系统分析形态学并采集图像。结果肝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的以肝细胞灶状溶解、液化性坏死为主,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主要表现为肝脏组织发生灶片状凝固性坏死伴出血,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以肉芽肿性炎症浸润为主,四氯化碳(CCl_4)诱导为肝小叶中央带凝固性坏死、周边肝组织发生空泡变性,四环素(TET)诱导为肝细胞弥漫性肿胀;ANIT造模组和CCl_4造模组1 w死亡率最高(100%),其次是BCG+LPS造模组(50%),而TET造模组1 w死亡率为0。结论不同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肝脏病理形态学特征因诱导物不同而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以病理形态学改变相同或相似作为选择模型动物的依据,选择模型动物时应该综合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病理形态学改变。(本文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期刊2018年01期)

孙虓,白阳,程新宇,王翠芳[2](2016)在《研究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会出现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症状,其构成组织来源为软骨组织、上皮组织、淋巴造血组织以及异位颅内组织肿瘤等。结论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较为明显,而位置不同也会导致临床特征的差异,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6年27期)

王晓燕,樊元春,江亮[3](2016)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为临床上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经胃镜取病理组织学检查或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为多(66.9%),肿瘤均为单发性,其部位分布为:贲门部48例、胃体部47例、胃窦部21例、胃底8例、胃角部12例。肿瘤大体形态有溃疡型118例、息肉型18例。胃神经内分泌瘤17例,其中G_1级9例,G2级8例;胃神经内分泌癌119例,全部为G_3级。随访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8%、50.2%、40.8%。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张连,雷志锴[4](2015)在《乳腺癌超声造影特点及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造影(CEUS)肿瘤血管灌注特点及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分型的关系。方法 11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均进行实时灰阶CEUS检查,术后病理活检同时分析乳腺癌CEUS肿瘤血管的灌注特点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分型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CEUS表现以树枝状或环状不均匀高增强为主,占80.9%(89/110),灌注方式主要以快进慢退(50.9%,56/110)和快进延迟慢退(28.1%,31/110)为主;CEUS灌注特点与病理组织学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乳腺癌CEUS特点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变化有密切关系,肿块的CEUS形态特点对组织学分级有提示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5年06期)

陈丹果[5](2014)在《胃肠道间质瘤MRI诊断价值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并讨论胃肠间质瘤的MRI诊断价值和病理组织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胃肠科收治的患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8例,按照系统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为使用MRI方法检查的观察组和使用超声检查的对照组。2组患者在上述检查之后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能检测出胃肠道间质瘤,MRI检测的准确率为95.92%,而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67.35%,前者比后者准确率高约28.57%(P<0.05)。其中通过检查发现,病灶发生于胃部者比肠部和回盲部多约32.56%(P<0.05)。[结论]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相对精准。虽然MRI检查的费用较其他影像方法高,但是还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张晓立,赵德明,周向梅[6](2013)在《犬乳腺复合性腺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性腺瘤(Complex Adenoma)是一种发生在乳腺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犬和猫~([1])。本实验室于2012年6月接受了1例未绝育母犬的乳腺肿物,经诊断为犬乳腺复合性腺瘤,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京巴犬,皮皮(9岁),母(未绝育),乳腺肿物发现约2个月,大小约2×3 cm、质硬,切面呈白色、质脆,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肿物切除后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送至本实验室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病料经常规处理,石蜡包埋,切片厚5μm,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后光学显微镜观察,采集数码图像。(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3年11期)

苑着,屈翔,王宇,张忠涛[7](2013)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组织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以一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为例,复习其病历资料、临床诊疗、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女性,73岁,右乳外上一直径1.8 cm囊性肿物。病理组织学为右乳包裹性乳头状癌,浸润性癌,膨胀性生长,周围可见导管内乳头状伴非典型增生,并见小灶状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p63(-),CK5/6(-),CK8(+)。结论包裹性乳头状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和膨胀性浸润等病理组织学特征。(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21期)

常朋飞,马印东,贾军,石文,邵阳[8](2013)在《Ⅲ度烧伤创面修复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Ⅲ度烧伤创面修复的基本规律及特点,探讨其与手术植皮时机、移植床处理方式的关系。方法选用成年Ⅲ系小型猪模拟临床制作Ⅲ度烧伤模型,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G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动态观察Ⅲ度烧伤创面及"交界处"病理组织学、血管内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等变化情况。结果烧伤后24~48 h,"交界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开始增生。7 d时,肉芽组织初步形成,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伤后10~14 d,"交界处"组织发生广泛血管化,呈现肉芽组织纤维化与增生扩展相间的表现。21 d以后,肉芽外露并逐渐演变为结缔组织,肌成纤维细胞可见;30 d时创面收缩约14%,肉芽浅层明显水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bFGF表达贯穿于肉芽组织化的全过程,高峰期分别为伤后72 h~7 d和5~7 d。结论Ⅲ度烧伤7~10 d以后,"交界处"组织已发生血管化、肉芽组织化并按自身规律发展,提示临床植皮修复创面时应根据全身及局部情况,使移植床位于已获血运改善的皮下组织浅层平面上,具有植皮成活率高、愈合质量好的确切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7期)

常朋飞[9](2013)在《Ⅲ度烧伤创面修复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用成年Ⅲ系小型猪模拟临床制作Ⅲ度烧伤模型,从整体、组织、细胞和蛋白分子等不同水平上,深入研究和观察Ⅲ度(全层皮肤)烧伤后创面修复,尤其是坏死皮肤与有生机皮下组织“交界处”血管化、肉芽组织化过程的基本规律及特点,探讨其与手术植皮时机、移植床处理方式的关系。方法分别在两头Ⅲ系小型猪背每侧设计上、下两排计8个5cm×5cm区域,2头猪计32个区域,随机分为烧伤组(n=24)和对照组(n=8)。烧伤组模拟临床制作Ⅲ度烧伤模型,伤后两组各区域均外涂磺胺嘧啶银糊剂,1次/d,直到伤后第30d。两组于伤后24、48、72h和5、7、10、14、21、30d行肉眼,HE染色,血管内皮细胞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胶原纤维V.G染色检查,同时于伤后7、14、21、30d行成纤维细胞透射电镜检测,动态观察Ⅲ度烧伤创面及“交界处”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bFGF蛋白表达、新生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选择24例Ⅲ度创面或肉芽创面的烧伤病人并设计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削除、断层皮下组织创面自体皮移植术,移植皮肤包括自体小皮片、大张皮和微粒皮。全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部分病例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移植皮肤成活情况,创面收缩或挛缩情况,局部改容程度、软硬度和移动度的变化等。结果烧伤后24-48h,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衍生自“交界处”组织常驻细胞。7d时,创面干燥、缩小,“交界处”肉芽组织初步形成,血运改善,新生胶原纤维出现,成纤维细胞呈蛋白合成旺盛和功能活跃象。伤后10-14d,“交界处”组织发生广泛血管化,呈现肉芽组织纤维化与增生扩展相间的表现,血运明显改善。21d以后,焦痂分离,肉芽外露并演变为从浅到深逐渐成熟、老化的结缔组织,可见肌成纤维细胞;30d时创面收缩约14%,浅层肉芽组织明显水肿。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内源性bFGF的表达贯穿于血管化、肉芽组织化的全过程,高峰期分别为伤后72h-7d和5-7d。临床病例植皮除2例点状坏死外,全部成活,1年后随访愈合创面,外形饱满,收缩轻,移动度及软硬度好。结论Ⅲ度烧伤后7-10d以后,尽管坏死皮肤组织全部或部分存留于创面,“交界处”组织已发生血管化、肉芽组织化并按自身规律发展。应根据全身及局部情况,尽早行坏死组织、肉芽及其基底纤维板削除,断层皮下组织创面自体皮移植术,使移植床位于已获血运改善的皮下组织浅层平面上,具有植皮成活率高、愈合质量好的确切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4-01)

张梅,王燕,牛海燕,刘光,田玉旺[10](2012)在《淋巴管畸形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与病理组织学分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淋巴管畸形超声声像图特点,研究其与病理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探讨超声检查对各种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我院收治的21例淋巴管畸形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大囊型淋巴管畸形11例,微囊型淋巴管畸形5例(病理诊断也称海绵状淋巴管畸形),淋巴管和血管混合性畸形以淋巴管为主5例。观察病灶大小、位置(位于皮肤哪一层)、边界、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结果 16例患者(76.2%,16/21)病灶位于颈部、颌下或腋下。其超声声像图共有3种类型:(1)多发单纯无回声型。12例,均为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边界清晰的多发无回声区,有分隔。病理证实11例(91.7%,11/12)为大囊型淋巴管畸形,1例(8.3%,1/12)为混合性淋巴管畸形。(2)多发无回声及低回声混合以无回声为主型。8例,均为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有分隔,薄厚不均,壁欠光滑,合并局部小的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形成囊实混合性病变。病理证实4例(50.0%,4/8)为微囊型淋巴管畸形,4例(50.0%,4/8)为混合性淋巴管畸形。(3)多发低回声及无回声混合以低回声为主型。1例,内部以实性低回声为主,有散在分布的小的不规则的无回声区。病理证实为微囊型畸形。以上3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病灶无回声区内均未显示血流信号,5例大囊型及4例混合性淋巴管畸形病灶周边显示少量彩色血流信号。1例微囊型淋巴管畸形、1例混合性淋巴管畸形病灶内部实性低回声区内显示少量彩色血流信号,为动静脉血流信号。结论位于颈部、颌下或腋下的多分隔的大的囊性肿物,囊内无血流信号是大囊型及少数混合性淋巴管畸形的特点。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对绝大多数淋巴管畸形作出诊断。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超声检查可帮助外科医师对绝大多数病例的病理分型作出判断;微囊型淋巴管畸形需与微血管畸形或血管瘤消退期鉴别。(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2年12期)

病理组织学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会出现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症状,其构成组织来源为软骨组织、上皮组织、淋巴造血组织以及异位颅内组织肿瘤等。结论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较为明显,而位置不同也会导致临床特征的差异,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理组织学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辉,袁江玲,徐磊,杜勇,刘晓峰.常用急性肝损伤5种动物模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比较[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8

[2].孙虓,白阳,程新宇,王翠芳.研究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6

[3].王晓燕,樊元春,江亮.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预后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

[4].张连,雷志锴.乳腺癌超声造影特点及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5

[5].陈丹果.胃肠道间质瘤MRI诊断价值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

[6].张晓立,赵德明,周向梅.犬乳腺复合性腺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J].中国兽医杂志.2013

[7].苑着,屈翔,王宇,张忠涛.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组织学特征[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

[8].常朋飞,马印东,贾军,石文,邵阳.Ⅲ度烧伤创面修复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9].常朋飞.Ⅲ度烧伤创面修复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3

[10].张梅,王燕,牛海燕,刘光,田玉旺.淋巴管畸形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与病理组织学分型的关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

标签:;  ;  ;  ;  

病理组织学特点论文-徐晓辉,袁江玲,徐磊,杜勇,刘晓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