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雨带推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夏季雨带推进,联合经验正交展开,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
雨带推进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华,江志红[1](2007)在《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东部355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空间均一化降水指数,并利用联合经验正交展开(EEOF)等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以110°E为界分东西两个雨带中心向北推进,且由于两雨带进程不一致,致使整个东部夏季雨带呈东北—西南向向北推进;当雨带推进偏强时,雨带易偏北,夏季多出现Ⅰ型降水分布,雨带推进偏弱时,雨带易偏南,夏季多出现Ⅱ型、Ⅲ型降水分布;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强度在1966年和1979年发生明显突变,1957—1966年雨带推进偏强,而在1979—1989年雨带推进偏弱。(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江志红,李爱华,陈威霖[2](2006)在《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变化及其与雨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东部355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定义空间均一化降水指数,通过联合经验正交展开(EEOF)等方法研究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以110oE为界分东西两个雨带中心向北推进,且由于此两雨带进程不一致,致使整个东部夏季雨带呈东北西南向向北推进。当雨带推进偏强时,雨带易偏北,夏季多出现Ⅰ型降水分布,雨带推进偏弱时,雨带易偏南,夏季多出现Ⅱ型、Ⅲ型降水分布。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强度在1966年和1979年发生明显突变,1957-1966年雨带推进偏强,而在1979-1989年雨带推进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6-10-01)
李爱华[3](2005)在《中国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相关海气背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中国东部地区355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提供月平均海温和高度场资料,采用扩展EOF、旋转EOF、墨西哥帽小波分析、合成分析、滑动-t检验、低通滤波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和各区域夏季降水季节演变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雨带推进强弱的海气背景特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空间均一化降水指数E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的多年平均状态,对应的时间系数表示雨带推进强度的变化。110°E线将整个东部的雨带分成了东、西侧两条雨带,此两条雨带推进进程不一致导致整个东部雨带呈东北西南方向向北推进。雨带的推移强度具有4~6年、10年、15年的周期,且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雨带的推进强度偏强,80年代最弱,表现了雨带推进强度的准15年周期变化。并且进一步得出当雨带推进强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南、长江流域及其华北、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Ⅰ类雨型,而黄淮地区降水偏少,雨带推进弱年相反,黄淮地区的降水偏多,夏季多出现Ⅱ、Ⅲ类雨型。 2、根据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的过程及其东部降水的季节演变特征,利用REOF方法分析空间均一化指数将中国东部的降水分成了四个区域:华南、长江流域、黄淮地区和华北东北地区。并进一步指出,夏季雨带推进强度与华南、长江流域和华北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呈正相关,而与黄淮地区的夏季降水呈负相关,并且其相关程度在年代际尺度上的相关性要比年际尺度上的相关性显着。在年际尺度上与华北东北地区降水的正相关非常显着,而在年代际尺度上与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正相关与黄淮地区夏季降水的显着负相关,其显着性程度均通过了99%信度检验,而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正相关性较差。 3、在年际尺度上,夏季雨带的推进强度与前一年的冬季和同年春季夏季的低纬度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前一年的夏季和秋季西太平洋的海温呈显着负相关,与前一年的夏季、秋季和冬季赤道东太洋海温呈正相关而到同年夏季转化为负相关关系。在年代际尺度上,雨带推进强度与前一年的秋、冬季和同年春季西太平洋的负相关最为显着,与前一年夏季和同年夏季的低纬度中太平洋和中纬度东北太平洋海温呈显着正相关;与140°W以西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呈正相关,而与前一年秋、冬季140°W以东的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为显着负相关。夏季、秋季西太平洋异常偏冷(暖),赤道东太平洋的东部地区异常偏暖(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5-05-01)
雨带推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中国东部355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定义空间均一化降水指数,通过联合经验正交展开(EEOF)等方法研究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以110oE为界分东西两个雨带中心向北推进,且由于此两雨带进程不一致,致使整个东部夏季雨带呈东北西南向向北推进。当雨带推进偏强时,雨带易偏北,夏季多出现Ⅰ型降水分布,雨带推进偏弱时,雨带易偏南,夏季多出现Ⅱ型、Ⅲ型降水分布。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强度在1966年和1979年发生明显突变,1957-1966年雨带推进偏强,而在1979-1989年雨带推进偏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雨带推进论文参考文献
[1].李爱华,江志红.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
[2].江志红,李爱华,陈威霖.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变化及其与雨型的关系[C].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2006
[3].李爱华.中国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相关海气背景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