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碧鸡漫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碧鸡漫志》,词派,王灼
碧鸡漫志论文文献综述
仝乐,王建生[1](2018)在《王灼《碧鸡漫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抬高词体的地位,王灼《碧鸡漫志》强调词文本的重要性,并且宣扬苏轼"以诗为词"的词风,这也是王灼作为爱国志士唤醒士大夫的"崇雅"意识。王灼作为词评家,对"婉"词也有着自己的审美标准。其中,王灼认为"源流从柳氏来"的侧艳词人皆有佳句,也可以重新审视王灼对柳永的评价。此外,王灼对于俳谐词也极具兴趣。(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小茹[2](2018)在《关于《词论》未涉及周邦彦问题的再讨论——以《碧鸡漫志》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清照的《词论》在词学评论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对宋代词坛大家悉数点评,且多摘其短。后世对此多有非议,认为其"妄评诸公"、"托根浅也"、"不能容人"。在《词论》的一系列点评中,唯独不见"一代词宗"周邦彦的身影,后人对此说法不一。要探究其原因,年代相仿的《碧鸡漫志》或可为证。(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3期)
徐利华,马兴祥[3](2017)在《王灼《碧鸡漫志》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灼《碧鸡漫志》自南宋刊刻以来,后世书目多有着录,笔记、词话中屡见征引。建国以来,越来越多研究者致力于该书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的论文和专着大量涌现,涉及着者生平、版本系统、词学思想等诸多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7年04期)
王卫星[4](2017)在《集大成的弃“横”从“纵”类正变观——《碧鸡漫志》词体正变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体正变论包括通常以雅为正宗的纵向正变论与通常以柔为正宗的横向正变论。学界普遍认为以柔婉为正宗是早期词体正变论的主流觐念,其实不然。以柔为正宗,仅是早期横向正变论中的主流觐念,而在词体正变观发展史上,最早产生的是纵向正变论,最早流行的是弃"横"从"纵"类正变观,此类正变观的集大成者即是王灼的《碧鸡漫志》。此书以词体正变观为理论支柱,对历代歌词演变作了详细述评,涉及词乐、词情、词格、词律等多方面,不仅能集中体现出弃"横"从"纵"类正变观的特色和目的,而且也充分暴露并初步意识到此类正变理论的矛盾,促成了正变观的自我调整及演进。(本文来源于《词学》期刊2017年02期)
彭东焕,王映珏[5](2017)在《《碧鸡漫志》四札》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笔者致力于《碧鸡漫志》的笺证工作,其间针对相关的学术问题作详细考察,几年来得札记叁篇近叁十条,分别刊于《蜀学》第六、七辑,《国学》第一集。今又得"乐、音、声、律""声依永""中正之声"等若干条,谨为"四札"。(本文来源于《国学》期刊2017年01期)
张自横[6](2017)在《王灼《碧鸡漫志》音乐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灼是生活在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他创作的《碧鸡漫志》是宋代第一部涉及古代音乐史、音乐美学、词学等研究的着作。通过对《碧鸡漫志》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王灼的音乐历史观、音乐美学思想,以及汤显祖、叶堂和王灼音律观的会通之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论述《碧鸡漫志》展现了王灼的音乐历史观,其中王灼对于音乐起源的看法,以及音乐与文词结合时关系的颠倒所导致的词作风格的差异。第二章论述王灼的词学主张与音乐美学思想。从他儒家学者的角度,阐述《碧鸡漫志》所体现的“主情”、“中正”、“自然”思想。具体表现为音乐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词作须具备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论述在南宋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他推崇苏轼之词风,贬斥柳永、李清照词作的传统诗教观;以及音乐节拍的存在符合自然规律,古今节拍的概念有变迁。第叁章论述王灼的传统音律观和音乐美学思想与后世汤显祖和叶堂音律观的会通之处。其中论述“汤沈之争”的主要内涵以及叶堂对汤显祖剧作“改曲就词”的做法,并总结二人的音律观,由此论述二人与王灼音律观的会通之处。(本文来源于《中国戏曲学院》期刊2017-06-30)
朱艳波[7](2016)在《试论《碧鸡漫志》的批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碧鸡漫志》作为宋代第一部系统的词学着作,在探讨词的起源时独树一帜,意义深远。在文学批评方法上,继承借鉴古人知人论世和分派列品的做法。这种批评方法为继承者所效仿,给后人开拓了道路。(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瑞君[8](2016)在《《碧鸡漫志》的文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灼的《碧鸡漫志》有丰富的文学思想,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感情的真实体现,音乐应完美地服务于人的情感表达。作家的风格是作家个性的体现。而作家不同的个性和人生经历是形成风格的决定因素。他对词调的研究有开创之功。他的审美标准受儒家传统影响明显,以中和雅正为评价标准。(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朱艳波[9](2015)在《试论《碧鸡漫志》的批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碧鸡漫志》作为宋代第一部系统的词学着作,在探讨词的起源时独树一帜,意义深远。在文学批评方法上,继承借鉴古人知人论世和分派列品的做法。这种批评方法为继承者所效仿,给后人开拓了道路。(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5年11期)
朱艳波[10](2015)在《解析《碧鸡漫志》所体现的审美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碧鸡漫志》作为宋代第一部系统的词学着作,在探讨词的起源时独树一帜,意义深远。在品评作家作品时,他坚持重视声律,崇尚雅正,要求创新,追求韵,气,骨的审美标准;这种审美标准为后继者开拓了道路。(本文来源于《雪莲》期刊2015年08期)
碧鸡漫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李清照的《词论》在词学评论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对宋代词坛大家悉数点评,且多摘其短。后世对此多有非议,认为其"妄评诸公"、"托根浅也"、"不能容人"。在《词论》的一系列点评中,唯独不见"一代词宗"周邦彦的身影,后人对此说法不一。要探究其原因,年代相仿的《碧鸡漫志》或可为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碧鸡漫志论文参考文献
[1].仝乐,王建生.王灼《碧鸡漫志》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
[2].徐小茹.关于《词论》未涉及周邦彦问题的再讨论——以《碧鸡漫志》为证[J].长江丛刊.2018
[3].徐利华,马兴祥.王灼《碧鸡漫志》研究述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
[4].王卫星.集大成的弃“横”从“纵”类正变观——《碧鸡漫志》词体正变观研究[J].词学.2017
[5].彭东焕,王映珏.《碧鸡漫志》四札[J].国学.2017
[6].张自横.王灼《碧鸡漫志》音乐观研究[D].中国戏曲学院.2017
[7].朱艳波.试论《碧鸡漫志》的批评方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8].张瑞君.《碧鸡漫志》的文学思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9].朱艳波.试论《碧鸡漫志》的批评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
[10].朱艳波.解析《碧鸡漫志》所体现的审美标准[J].雪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