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酶A2,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
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徐莉[1](2011)在《鞘磷脂酶A2及鞘磷脂合成酶双功能抑制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潜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靶标-磷脂酶A2及鞘磷脂合成酶,设计系列小分子双功能抑制剂,最终经合成得到3个目标化合物,本文旨在共同借鉴学习,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1年02期)
张亚[2](2009)在《鞘磷脂合成酶蛋白结构设计、小分子抑制剂发现及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鞘磷脂合成酶(SMS)是脂代谢通路中鞘磷脂生物合成最后一步关键酶。SMS以卵磷脂和神经酰胺为底物,催化反应生成鞘磷脂和甘油二酯。神经酰胺和二酰基甘油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它们在细胞内浓度的改变与细胞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最近大量的研究表明,鞘磷脂合成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密切相关,抑制鞘磷脂合成酶可以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因此鞘磷脂合成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靶点。目前尚无选择性的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发现第一代SMS酶抑制剂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这对于深入研究鞘磷脂合成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新一类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寻找第一代SMS小分子抑制剂,我们以人类SMS1为研究对象,以同源模建方法模拟hSMSl叁维结构,采用选择高度叁维空间拓扑结构相似性蛋白的策略,选取了Escherichia coli GlpG (PDB编号:2IC8)作为模板蛋白,运用Discovery Studio2.0的Modeller模块进行同源模建。对于胞外重要的Loop2,则选取了同源性高的蛋白1BW0作模板模建。分子动力学优化后的结构能够很好的解释天然底物卵磷脂和鞘磷脂与hSMSl的作用机制。随即用验证后的hSMSI叁维结构对SPECS库进行虚拟筛选,使用Gold初筛,然后Glide精细筛选,对200余个命中物根据结构多样性手动挑选出了93个分值高的化合物。在本实验室建立起来的SMS酶活性筛选平台上,我们检验了93个化合物的SMS酶抑制活性,成功的得到了两个先导化合物34和72。根据化合物34的结构,进行结构相似性搜索,成功的找到化合物104、105和107,对化合物104和105的合成证实了这个骨架是一类有效的SMS酶抑制剂结构。经对化合物72的合成和结构鉴定,证实SPECS库提供的是未知成分的混合物,已经成功分离出了两个活性成分。从化合物72结构中还找到了一个SMS激动剂。本课题还从鞘磷脂天然底物结构出发,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17个含苯环结构的底物类似物,从中发现了4个活性化合物,并考察了其初步的构效关系。我们还对文献中关于MS-209是潜在SMS抑制剂的报道进行了验证。经合成和活性测试,证实MS-209并不是SMS的抑制剂。(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15)
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鞘磷脂合成酶(SMS)是脂代谢通路中鞘磷脂生物合成最后一步关键酶。SMS以卵磷脂和神经酰胺为底物,催化反应生成鞘磷脂和甘油二酯。神经酰胺和二酰基甘油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它们在细胞内浓度的改变与细胞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最近大量的研究表明,鞘磷脂合成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密切相关,抑制鞘磷脂合成酶可以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因此鞘磷脂合成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靶点。目前尚无选择性的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发现第一代SMS酶抑制剂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这对于深入研究鞘磷脂合成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新一类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寻找第一代SMS小分子抑制剂,我们以人类SMS1为研究对象,以同源模建方法模拟hSMSl叁维结构,采用选择高度叁维空间拓扑结构相似性蛋白的策略,选取了Escherichia coli GlpG (PDB编号:2IC8)作为模板蛋白,运用Discovery Studio2.0的Modeller模块进行同源模建。对于胞外重要的Loop2,则选取了同源性高的蛋白1BW0作模板模建。分子动力学优化后的结构能够很好的解释天然底物卵磷脂和鞘磷脂与hSMSl的作用机制。随即用验证后的hSMSI叁维结构对SPECS库进行虚拟筛选,使用Gold初筛,然后Glide精细筛选,对200余个命中物根据结构多样性手动挑选出了93个分值高的化合物。在本实验室建立起来的SMS酶活性筛选平台上,我们检验了93个化合物的SMS酶抑制活性,成功的得到了两个先导化合物34和72。根据化合物34的结构,进行结构相似性搜索,成功的找到化合物104、105和107,对化合物104和105的合成证实了这个骨架是一类有效的SMS酶抑制剂结构。经对化合物72的合成和结构鉴定,证实SPECS库提供的是未知成分的混合物,已经成功分离出了两个活性成分。从化合物72结构中还找到了一个SMS激动剂。本课题还从鞘磷脂天然底物结构出发,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17个含苯环结构的底物类似物,从中发现了4个活性化合物,并考察了其初步的构效关系。我们还对文献中关于MS-209是潜在SMS抑制剂的报道进行了验证。经合成和活性测试,证实MS-209并不是SMS的抑制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鞘磷脂合成酶抑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1].徐莉.鞘磷脂酶A2及鞘磷脂合成酶双功能抑制剂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1
[2].张亚.鞘磷脂合成酶蛋白结构设计、小分子抑制剂发现及活性评价[D].复旦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