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改性树脂制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树脂,功能基修饰,胺化,染料
改性树脂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银钗[1](2019)在《胺基改性树脂的设计制备及其对磺酸类染料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附树脂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性能、易再生等优点,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超高交联树脂的制备,目前主要以具有一定交联度的氯球(氯含量17%)作为原料,通过傅克反应进行后交联。然而普通的大孔和超高交联树脂对于极性较强的染料的吸附量一般较低,因而树脂的功能基化尤为必要。通过在树脂表面引入含有胺基、酚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可以明显改善树脂对这类吸附质的吸附行为。超高交联树脂对有机染料的处理较多,但是功能基修饰的树脂中对用于治理磺酸染料废水的报道还较少,本文筛选磺酸染料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类溴氨酸和橙黄G为吸附质,并研究功能基树脂吸附性能。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氯球为前体树脂,合成了叁类树脂包括超高交联树脂、完全胺化系列树脂及胺化后交联树脂,所有化合物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及N_2物理吸附与脱附进行表征。(2)将获得的系列树脂对溴氨酸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别筛选出了具有良好物理化学性质的树脂HC-6,A-DETA,AC-2-DETA。AC-2-DETA(325.63 mg/g)显示出最佳的吸附性能,与商业树脂H-103(168.72 mg/g)相比提高93.0%,是XAD-4的23.94倍。(3)对树脂进行热力学、动力学及动态吸附与脱附研究,Freundlich热力学方程及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数据拟合度更高,在高温高浓度下利于溴氨酸吸附。且AC-2-DETA对溴氨酸吸附量最高,吸附速率最快,有良好的脱附效果,属于熵增,吸热,自发进行的过程。(4)首次合成吲哚醌系列树脂,于有限活性位点引入含氮、氧等极性官能团,得到最佳吸附性能的复合功能基树脂135-I-EDA,对橙黄G吸附容量比H-103提高3.5倍。并研究了不同体系下树脂对橙黄G的吸附效果,发现在高温、酸性及盐度较高的体系下吸附效果较好,为磺酸染料的资源化处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4-15)
王晓芳,张超超,蹇欢[2](2018)在《丁腈橡胶改性树脂摩擦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干法工艺制备丁腈橡胶改性的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对摩擦材料样品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物理性能能和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配方中,适量引入丁腈橡胶可以有效改善摩擦材料的性能。当丁腈橡胶添加量为4%时,摩擦材料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分别为:摩擦系数μ=0.44,磨损率为0.33×10~(-7)cm~3/N·m,冲击强度为0.763k J/m~2,洛氏硬度为63HRM,密度为2.27g/cm~3。各项性能符合GB 5763-2008的第3类标准,表明该材料有工业应用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8年02期)
胡家朋,吴代赦,刘瑞来,饶瑞晔,赖文亮[3](2016)在《羟基镧改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复合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水溶液中氟离子(F~-)进行吸附研究,探讨了该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含氟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25℃、F~-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量为0.4 g/L、溶液pH=5时,F~-吸附量最大,为24.45 mg/g;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动力学数据遵循拟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整个吸附反应为多级控制过程;复合吸附剂对F~-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10℃、25℃和35℃下,吉布斯自由能(ΔGo)均小于0,焓变(ΔHo)大于0,熵变(ΔSo)大于0,表明该吸附反应为自发吸热熵增过程。采用羟基镧改性D101树脂复合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实际含氟废水中的氟化物,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张曼,王雷,李红跃,胡楠,刘丹[4](2016)在《新型改性树脂吸附剂制备及脱氮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活化树脂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过渡金属铁、镍、铜制备吸附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表征方法对吸附剂进行分析。在固-液全混流反应器内对煤焦油进行脱氮实验,考察不同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剂油质量比对吸附剂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负载Ni2+的改性树脂吸附剂吸附脱除煤焦油中氮化物的效果最好,在金属负载量为3.8%,吸附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90 min,剂油质量比为1∶10的条件下,氮化物脱除率可达61.74%,煤焦油收率为84.67%。(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6年04期)
朱亚辉,柯可,纪亚琴[5](2013)在《BMI/DBA/PC改性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融预聚法制备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BA)/聚碳酸酯(PC)(BMI/DBA/PC)改性树脂体系,研究了含有不同含量PC的改性树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界面结构。结果表明,PC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树脂的韧性和强度;当PC含量为8%(质量分数,下同)时,相比BMI/DBA树脂浇铸体,BMI/DBA/PC树脂浇铸体的拉伸强度提高36.3%,冲击强度提高109.1%;改性树脂体系保持了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热变形温度;改性树脂体系的相界面结构为PC相以微球状分散于BMI/DBA中,相界面较厚,界面作用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3年12期)
彭永标[6](2013)在《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采用水溶性的硫杂杯芳烃超分子受体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将其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到D201阴离子树脂载体上,制备成一种新型的环境吸附材料——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通过红外谱图分析证明了硫杂杯芳烃已被加载到阴离子树脂上,由振荡实验可说明硫杂杯芳烃不会从树脂上脱落下来,吸附实验表明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空白树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的pH值、重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范围内的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重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为10mg/L、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的用量为4g/L以及25℃反应120min的条件下,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效果最好。根据软硬酸碱理论,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容易对Cu2+、Zn2+、Cd2+、Pb2+等软酸类重金属离子产生吸附作用,对K+、Na+、Ca2+、Mg2+等硬酸类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几乎没有结合作用。通过对复合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发现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优先吸附规律为Cu2+>Zn2+>Cd2+>Pb2+。吸附动力学的实验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化学吸附可能是反应过程的限速步骤;表观活化能的数据显示吸附过程是受扩散机理控制的;通过计算得知颗粒内扩散并不是唯一的控速步骤,整个反应过程是由多种吸附机理共同控制的。热力学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来解释,说明反应过程有化学吸附存在;热力学反应过程的焓变ΔH°>0证明升温对吸附有利,熵变ΔS°>0说明吸附是熵增的过程,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表明该反应可自发进行,|TΔS°|>|ΔH°|揭示了吸附过程是由熵驱动的。经过多次吸附实验,初步探讨了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回收再生的可行性,确定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可进行多次循环利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期刊2013-12-23)
李光珠,罗振华,韩伟健,徐彩虹,赵彤[7](2013)在《新型聚苯并恶嗪改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预聚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聚苯并恶嗪改性树脂。利用FTIR、GPC表征了改性树脂。利用旋转黏度计、DSC、DMA和TGA分别考察了树脂的流动性能、固化行为和改性树脂固化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苯并恶嗪改性树脂在60~100℃,黏度小于500 mPa.s,恒温6 h黏度不明显增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适用于RTM成型工艺。改性树脂聚合温度较低,具有良好的固化工艺性。改性树脂固化物在氮气气氛下Td5在430℃以上,在900℃的残重高达73.71%,Tg为353.4℃,具有良好热性能。(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13年04期)
胡睿,王汝敏,王道翠,袁利辉[8](2013)在《烯丙基酚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树脂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环氧树脂和二烯丙基双酚A(DP)合成了3种新型烯丙基酚氧树脂,测试了该树脂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及黏度特性,探讨了后处理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2韧性和耐热性,冲击强度达到了22.31kJ/m,HDT仍有224℃,后处理使得体系耐热性大大提高,韧性略有降低。(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3年08期)
邱盈盈[9](2013)在《改性树脂增强蛋白基胶黏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解决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问题,研究开发无醛/低醛胶黏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自制改性异氰酸酯、叁聚氰胺-多元醛和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并将其用于豆基蛋白胶黏剂的改性,制备出无醛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及胶合板。通过测试胶合板胶合强度,研究了反应pH值、反应时间、摩尔比等对叁聚氰胺。多元醛树脂和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及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叁聚氰胺。多元醛树脂和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制备的优化工艺、与豆基蛋白胶黏剂混合的优化比例以及胶合板制备的优化热压工艺。并将用于豆基蛋白胶黏剂的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应用于麻疯树种子蛋白的改性,对麻疯树种子蛋白基胶黏剂进行初步探索。得出结论如下:1.改性异氰酸酯可作为豆基蛋白胶黏剂的增强交联剂。改性异氰酸酯交联剂的优化用量为6%,乳化剂用量为1.5%,热压时间为60s/mm,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适用期超过60h,优化工艺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达1.21MPa。2.叁聚氰胺-多元醛树脂能够增强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耐水胶接强度。叁聚氰胺-多元醛树脂的优化合成工艺为叁聚氰胺与多元醛的摩尔比0.25:1、反应pH值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叁聚氰胺-多元醛树脂的优化添加量为30%:胶合板优化热压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70s/mm,热压压力1.0MPa,双面涂胶量为280g·m2;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0.95MPa,满足Ⅱ胶合板性能要求。3.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能够用于豆基蛋白胶黏剂的增强。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的优化工艺为加入尿素后反应时间2h,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的优化摩尔比为0.2:1:0.5;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优化添加量为10%;优化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90s/mm,热压压力1.0MPa,双面涂胶量280g.m-2,优化条件下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达1.05MPa。4.改性麻疯树种子蛋白基胶黏剂能够满足Ⅱ类胶合板要求。叁聚氰胺-多元醛-尿素树脂作为增强交联剂的优化添加量为30%,经改性的麻疯树种仁蛋白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1.18MPa。(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3-04-01)
孙晓文,刘福强,刘晶,李爱民[10](2012)在《新型深度除氟改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XAD-4为母体自合成了氨基改性和氨基改性后负载金属两种新型深度除氟树脂,并对其进行了理化结构的表征,研究了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静态实验中氨基改性的树脂吸附量大于氨基改性并负载金属的树脂。pH值对两种树脂吸附F-的影响均不大。氨基改性的树脂对F-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而氨基改性并负载金属的树脂对F-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两种树脂对F-的吸附均显示出对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相关性较好。动态实验中,以F-浓度达到1mg/L为穿透点时,氨基改性树脂和氨基改性并负载金属的树脂穿透时间分别为11h和24h。氨基改性树脂对F-的吸附主要通过静电作用进行,而氨基改性并负载金属的树脂对F-的吸附还包括金属与铁离子的络合作用。(本文来源于《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2012年06期)
改性树脂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干法工艺制备丁腈橡胶改性的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对摩擦材料样品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物理性能能和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配方中,适量引入丁腈橡胶可以有效改善摩擦材料的性能。当丁腈橡胶添加量为4%时,摩擦材料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佳,分别为:摩擦系数μ=0.44,磨损率为0.33×10~(-7)cm~3/N·m,冲击强度为0.763k J/m~2,洛氏硬度为63HRM,密度为2.27g/cm~3。各项性能符合GB 5763-2008的第3类标准,表明该材料有工业应用的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性树脂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1].银钗.胺基改性树脂的设计制备及其对磺酸类染料吸附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2].王晓芳,张超超,蹇欢.丁腈橡胶改性树脂摩擦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8
[3].胡家朋,吴代赦,刘瑞来,饶瑞晔,赖文亮.羟基镧改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
[4].张曼,王雷,李红跃,胡楠,刘丹.新型改性树脂吸附剂制备及脱氮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6
[5].朱亚辉,柯可,纪亚琴.BMI/DBA/PC改性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13
[6].彭永标.硫杂杯芳烃改性树脂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D].沈阳大学.2013
[7].李光珠,罗振华,韩伟健,徐彩虹,赵彤.新型聚苯并恶嗪改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J].宇航材料工艺.2013
[8].胡睿,王汝敏,王道翠,袁利辉.烯丙基酚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树脂的制备及表征[J].粘接.2013
[9].邱盈盈.改性树脂增强蛋白基胶黏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10].孙晓文,刘福强,刘晶,李爱民.新型深度除氟改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