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缘政治论文-赵欣,姚兰

东北亚地缘政治论文-赵欣,姚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北亚地缘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缘政治,东北亚海岸线,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

东北亚地缘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欣,姚兰[1](2019)在《地缘政治视角下东北亚海岸线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鸦片战争以前,因俄国与西方的战略重点主要集中在近东地区,东北亚海岸线一直相对平静。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影响力不断上升,俄国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了黑海的驻兵权。为抗衡英国,打破既有的对华条约体系,实现其海洋扩张战略,俄国将目光转向东北亚海岸线及其外流河。俄国拉拢美国,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利时机,假扮调停人,实现了其对东北亚水域的地缘政治阴谋。(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10期)

李敦球[2](2019)在《韩日贸易战:东北亚地缘政治转型之阵痛》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日贸易冲突愈演愈烈。7月1日,日本在没有事先告知韩方的情况下突然宣布,从7月4日起限制对韩出口电视机、智能手机等所需的3种核心材料。日本还宣布,从8月1日起将把韩国在外汇管理法上的优惠制度“白色国家”名单中撤下来。这被视为日本向韩国正式发起了贸易战。目(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07-17)

薛琳[3](2019)在《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成因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作为第五维空间,已经成为继海洋、陆地、天空和外太空之后,大国博弈的新战场。相对于其他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具有更强的虚拟性和相容性。作为世界国际关系最纷繁复杂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任何一个领域的冲突与合作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网络空间治理同样如此。在东北亚地区,随着自身相对实力的下降,美国开始重新施行“收缩战略”,要求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随着网络空间与其它空间融合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替、传统地缘政治理论被传承和创新的新局面,衍生出“谁能主导制网权,谁就能主导世界”的新论断,网络安全目标也从网络反恐升级为多领域的网络安全,东北亚地区大国在网络空间博弈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东北亚地区国家,中国如何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在东北亚网络空间扮演起符合自身定位的角色,已成为开展特色大国外交,发挥对国际事务建议性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引入网络地缘政治的概念,提出网络地缘政治的核心议题是“网权论”,主要研究的是国际行为主体如何将网络资源转化为现实权力,以及行为体组成多元化、行为体能力非对称性变化和地缘环境的虚拟性变化等不同于传统地缘政治的新特征。通过对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的形成背景、现状以及成因分析,说明传统地缘政治因素、大国博弈、信任机制的缺失等因素在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形成中的影响。网络地缘政治作为传统地缘政治伴随时代发展的新成果,如何突破现实的困境,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之一。为此,本文以大国博弈为视角、以全球治理为指导、以地区安全为载体,对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发展趋势做出可行性分析,登出未来东北网络地缘政治将趋于显性化、互联网治理将趋于制度化、网络安全将趋于复杂化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冰[4](2018)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地缘政治新格局背景下的东北亚地区形势”学术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0日,我院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举办"地缘政治新格局背景下的东北亚地区形势"学术研讨会。张景诗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我院日本研究所程永明研究员和东北亚研究所马兰研究员主持。会议邀请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原所长李永全研究员,国(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沈文辉,王金阳[5](2017)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与韩国安全战略的错位——以“萨德”入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承袭了朝鲜半岛分裂和南北对峙的格局,并被处于"一超"地位的美国所主宰。由于失去大国保护,朝鲜开发核武器力图实现安全自救。作为应对,韩国引入"萨德"。然而,"萨德"不能有效应对朝鲜的军事威胁,其战略手段与目标严重错位。该现象主要源于美韩同盟中韩国的从属地位以及美俄和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如果韩国要维护国家安全,应当把维护半岛安全作为战略目标,为此,其应当构建真正的南北互信以减轻对域外大国的战略依赖。(本文来源于《东疆学刊》期刊2017年03期)

张东宁[6](2017)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演变的逻辑:从权力到国际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权力思维长期影响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发展,难以解决的朝核问题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这样的局势随着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以及国际社会对于权力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而有所改变,体现为一方面东北亚各国正在重新审视地缘政治现状,一方面地区博弈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中国崛起是此次地缘权力关系变革的主要动力,推动着区域问题产生全球性影响,为地区权力思维接轨世界潮流奠定了基础,也为通过地区治理转变地缘政治局势提供了机遇。(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ICASS 2017) V98》期刊2017-05-07)

单爽[7](2017)在《社科类论文《渤海国研究与东北亚地缘政治—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探讨》汉英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拟通过分析在《渤海国研究与东北亚地缘政治——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探讨》一文的英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相应的翻译方法。笔者以举例分析和对比总结的方式,从历史文化类词汇的英译方法和综述型论文中汉语复句的英译方法两个角度展开了探讨,提出了此类文本的翻译存在译文选词用字、读者文化缺失、复句结构复杂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翻译问题,笔者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分别是:依据背景信息选词、针对文化缺失加注、转换为英语主从复合句、分译或添加英语连接词,以期为今后此类文本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7-05-01)

祁怀高,李开盛,潘亚玲,吴其胜[8](2016)在《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可从权力结构、制度进程、战略观念的叁元变化进行分析。1990年至2015年,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在权力、制度、观念上呈现叁元变化特征,即权力结构单极弱化、区域制度缓慢构建、战略观念互疑上升。2025年东北亚地缘政治基本结构不太可能陷入壁垒分明的两极对抗格局,而很可能呈现出两超(中美)竞合、多强(中美日俄韩)博弈、弱国(朝鲜)逞强的复杂态势。2025年东北亚地区制度的建构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安全制度的构建方面急需包容性的解决方案。东北亚各国的历史记忆纷争和意识形态干扰仍将持续存在。如果无法降低这两个因素的负面影响,东北亚各国不易形成统一的集体身份,更难建立彼此亲近与战略互信的关系。在东北亚地区权力结构的线性发展趋势很难改变的背景下,区域制度缺失和战略观念互疑将成为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改善的"短板"。因此,相关国家必须重视地区制度的构建和战略互信的塑造,从而为2025年的东北亚构筑稳定与和平的地缘政治环境。(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16年08期)

符倩云[9](2016)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地区一体化的推进,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因素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但地缘政治因素却仍然是并始终是影响国际事务的重要且不可回避的因素。地缘政治伴随着国际政治发展进程的始终,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无论是战争与和平,还是冲突与合作,国家之间的政治必然发生在特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之中;同时,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一国的对外政策、国际战略的制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叁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崛起态势凸显,这也成为目前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甚至是世界格局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无论在东北亚地区还是国际社会,中国都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入2016年,我国开始“十叁五”规划,经济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特别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做支撑,而在这其中,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稳定与动荡无疑对中国的崛起有着或促进或阻碍的重大影响。因此,准确而及时的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走向进行把握与预测,有着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随着中国的崛起,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种种的新变化:美国开始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新阶段”,较之上一阶段有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准备;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后,迈向政治、军事化大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未来日本一定会加快其迈向政治、军事化大国的步伐;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欧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与战略围堵,俄罗斯转变其“双头鹰战略”将战略重心向东移,可以预见这无论对中国还是俄罗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1月份,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引起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动荡不安,引起各方强烈的谴责,为此,美国积极联合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这无疑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这些种种变化无疑都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就以上这些问题共分为五章,分别就上述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种种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动态的跟踪与把握,试图明晰未来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走向、为我国的东北亚地缘战略选择提供依据,从而为我国崛起营造一个和平与稳定、合作与繁荣的外部环境。(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6-01)

钟卫[10](2016)在《试析能源合作模式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亚地区在过去二十年的高速的经济增长,给予了这个地区其依赖于从外部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巨大的压力。由于东北亚地区固有的能源需求和供给方式,已经成为了影响该地区安全首当其冲的因素。作者通过分析了影响东北亚的能源冲突和合作的因素,得出能源能够创造共同利益,并使得叁国之间合作的几率远远大于竞争的结论。中、日、韩叁国能够建立起一个多边的能源安全机构,从而促进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稳定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赤子(下旬)》期刊2016年05期)

东北亚地缘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韩日贸易冲突愈演愈烈。7月1日,日本在没有事先告知韩方的情况下突然宣布,从7月4日起限制对韩出口电视机、智能手机等所需的3种核心材料。日本还宣布,从8月1日起将把韩国在外汇管理法上的优惠制度“白色国家”名单中撤下来。这被视为日本向韩国正式发起了贸易战。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北亚地缘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赵欣,姚兰.地缘政治视角下东北亚海岸线与第二次鸦片战争[J].社会科学战线.2019

[2].李敦球.韩日贸易战:东北亚地缘政治转型之阵痛[N].中国青年报.2019

[3].薛琳.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成因及展望[D].辽宁大学.2019

[4].李冰.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地缘政治新格局背景下的东北亚地区形势”学术研讨会[J].东北亚学刊.2018

[5].沈文辉,王金阳.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与韩国安全战略的错位——以“萨德”入韩为例[J].东疆学刊.2017

[6].张东宁.东北亚地缘政治演变的逻辑:从权力到国际治理[C].Proceedingsof2017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edSocialScience(ICASS2017)V98.2017

[7].单爽.社科类论文《渤海国研究与东北亚地缘政治—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探讨》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7

[8].祁怀高,李开盛,潘亚玲,吴其胜.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

[9].符倩云.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

[10].钟卫.试析能源合作模式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J].赤子(下旬).2016

标签:;  ;  ;  ;  

东北亚地缘政治论文-赵欣,姚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