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宋学论文-张纹华

汉宋学论文-张纹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咸同年间,广东汉宋学调和,朱次琦,陈澧

汉宋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纹华[1](2019)在《朱次琦、陈澧汉宋学调和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治年间广东宋学的发展,为汉宋学对话提供了可能性,以朱次琦、陈澧为代表的广东学者使嘉道年间由阮元、林伯桐奠定的广东汉宋学调和显得脉络清晰。无论朱次琦、陈澧主张的汉宋学调和差异有多大,汉宋学调和都有益于广东近代儒学的健康发展,与广东近代传统儒学繁兴互为表里,但它无法改变儒学相对衰落的结局。(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循[2](2019)在《今典、古典与清学本相——评于梅舫《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a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力于这些文献、问题和解释的引导,同时也受到它们所构成的研究典范的强烈笼(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鲍有为[3](2017)在《清代公羊学与汉宋学的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羊学在清代的兴起与演变,许多学者已经有所论述,然而在清代被汉学、宋学观念所围绕的思想史中,公羊学与汉学、宋学之间的互动非常复杂,其中既有相融,亦有排斥,在公羊学的演变中,汉学与宋学的特色都在公羊学的诠释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并最终在经世致用的大潮中殊途同归。(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李敬峰[4](2016)在《阮元的心性论及其对汉、宋学的调和》一文中研究指出阮元乃乾嘉汉学的殿军,为其汉学之名所累,学界对他的心性之学历来关注不够。阮元以"崇宋学之性道,而以汉儒经义实之"为宗旨,建构出哲学史上颇具特色的心性论体系。在"性"论上,消弭"天命之性",主张"血气心知即性";在"心"论上,反对以往儒学对"心"的道德性、虚灵性的诠释,而以实体化的形式论述"心",特别是反对将"心"与"仁"混而不分;在"仁"论上,主张在"以身验之"处见仁,反对将"仁"一味向玄虚高妙诠释的倾向,提倡"仁"的实践意义;在心性工夫上,提倡"居敬",反对"静坐",主张以礼节欲。阮元反对宋学"理在解语内"的诠释方式,主张"理在经文内"的解经方法,调和汉、宋,将心性之学建立在训诂之上,纠正是时宋学、汉学各执一端的弊病,吹响了清代中后期学术转向"汉宋兼采"学风的前奏。(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6年09期)

郑伟[5](2014)在《“明体达用”的宋学精神——从思维逻辑层面兼论汉、宋学之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体达用"是宋学的思维逻辑,也是它区别于汉学的文化精髓。在体用论观念的支配下,"道"不再是客观认识的对象,宋儒改而追问它的存在方式或显现,并在"道"和人事之间建立了一种以体制用、以用观体的阐释关系。宋儒普遍慕求的"内圣外王"、"孔颜乐处"、"诗文道流"、"学贵自得"等人生境界,就是受到体用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4年09期)

张循[6](2010)在《不读汉宋书,也争汉宋学:清代汉宋之争“风气”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知识界大致可分为"读书人"和"学人"两类人。所谓的汉宋之争不仅是少数专业"学人"探讨的高深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大量一般"读书人"广泛参与的热门话题。大量"读书人"的不断卷入又使得汉宋的争辩成了一时流行的风气@些"读书人"往往是通过科举考试来接触与表现他们的"汉学"与"宋学"。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科举经历,渐致他们对"汉学"或"宋学"形成各种不同的态度,既而卷入汉宋的争论中,在不自觉间即成为这股争论风气的推动者@一层面的汉宋之争大体上是一个社会史的问题,同儒学内部的各种理论层次并无太大的关系,因而很少受到既有研究的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史论丛》期刊2010年04期)

王应宪[7](2008)在《江藩汉宋学论探颐》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藩是吴派汉学的学术殿军,他在治学上尊崇汉儒,谨守汉儒家法师法,在立身上则效法宋儒,崇尚宋学修身养性之功,"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可以说是他的汉宋学论的精神本质。考察其中的学术蕴义,有助于理解乾嘉汉学家的汉宋学论。(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张成权[8](2007)在《从清代前期学术流变看桐城派与“汉学”关系——“桐城派与汉宋学之争”札记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宋学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之一。最初,以姚鼐与戴震之间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汉宋学之争"也因此而成为桐城派研究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学术界多从"扬汉抑宋"角度评论这场争论,或用戴震拒绝姚鼐师从的请求来解释这场争论的发生。"汉宋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本质与功能之争,它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产物,即"汉学"家放弃了顾炎武所倡导的"通经致用"的"实学"思想,而将经学蜕变为考据训诂之学,并以考据训诂作为汉、宋学的分界线,从而引发了"汉宋学之争";其导火线则是戴震在谈到义理、考据、文章叁者关系时,以"考核"自诩而视文章为"等而末者",贬抑了义理、文章,从而引起与姚鼐的冲突。(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史革新[9](2007)在《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兼论晚清汉宋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学与宋学之争是清代特有的学术现象。在晚清,随着宋学的"复兴"改变了以前汉宋对峙的格局,出现了有利于宋学的变化。方东树等一派宋学家挺身而辟汉学,汉宋之争再起硝烟。然而,晚清的汉宋之争没有演化成旷日持久的对垒,最终被调和汉宋的潮流所取代。从"鼎峙"到"合流",是汉宋学之离合交融在晚清经历的轨迹。(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7年05期)

张循[10](2007)在《清代汉、宋学关系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宋学关系是清代学术思想史上至关紧要的问题。清末民初以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已经不少,从既有研究的情况看,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其一,汉、宋学关系不仅是精英阶层的“学术思想”的问题;其二,汉、宋学之间的区别未必是壁垒分明的;其叁,研究中必须摆脱先入之见,回归清人的语境;其四,应该重新由史料出发,完善与修正既有论述框架。(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汉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a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力于这些文献、问题和解释的引导,同时也受到它们所构成的研究典范的强烈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宋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纹华.朱次琦、陈澧汉宋学调和论[J].安康学院学报.2019

[2].张循.今典、古典与清学本相——评于梅舫《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J].清史研究.2019

[3].鲍有为.清代公羊学与汉宋学的互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李敬峰.阮元的心性论及其对汉、宋学的调和[J].哲学研究.2016

[5].郑伟.“明体达用”的宋学精神——从思维逻辑层面兼论汉、宋学之别[J].东岳论丛.2014

[6].张循.不读汉宋书,也争汉宋学:清代汉宋之争“风气”的形成[J].中华文史论丛.2010

[7].王应宪.江藩汉宋学论探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

[8].张成权.从清代前期学术流变看桐城派与“汉学”关系——“桐城派与汉宋学之争”札记之二[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史革新.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兼论晚清汉宋学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07

[10].张循.清代汉、宋学关系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  

汉宋学论文-张纹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