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交通信息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IS,水上交通,信息集成
动态交通信息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汪娟娟,王勇[1](2016)在《基于地理平台的水上交通动态信息集成显示及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地理信息平台,整合长江中下游水域电子海图数据和沿岸地理环境信息,利用矢量和航空影像数据底图迭加大数据量和高频率变化的水上交通目标实时动态数据。研究了动、静态信息集成显示优化方法,实现了水上交通监控信息的高效展示和综合化服务,对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综合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江苏优秀论文集》期刊2016-06-17)
宋莺[2](2013)在《动态导航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导航技术正逐步向动态网络导航演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动态导航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存几个主要薄弱的技术问题,提出层次化的动态导航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该框架由数据供应层、动态导航信息服务层、通信层和用户层组成.本文研究平台的总体框架、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布协议等主要关键技术.建立实现了B/S与C/S混合模式的交通信息服务技术平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3年12期)
徐峰[3](2011)在《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在智能交通领域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已经成为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最大特征。在现代社会交通行为中,无论是交通参与者还是交通管理者,都需要及时了解对应的交通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的实时与准确性也是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通过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与利用。本文作者参与了平台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阶段的工作,配合完成整合平台研发,参与后期系统部署及日常维护工作。本平台的设计分为整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在整体设计方面,本文分为系统业务模型设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数据交互设计和系统功能架构设计。在功能设计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四个重要功能模块,即规定类告知模块、个性化类告知模块、数据统计和查询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并且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在数据处理流程运用了数据修正、平滑和融合技术,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共享性并对部分模块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详细设计以及具体实现的方式、所用到的具体技术等等;通过对整体设计和功能设计的分析,得出了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总体框架。通过建设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让交通管理部门中目前所存在的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违法信息、事故信息等可以得到整合运用,充分发挥基础数据的作用,不仅方便交通参与者及时了解交通信息和车辆、驾照等信息,也方便了交通管理者的日常交通管理工作。系统在实施与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1-05-01)
王寿君[4](2010)在《节能减排 保障交通顺畅 建立全国动态导航与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的汽车保有量迅猛攀升,截至2009年末已达7619万辆,特别是在中心城市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更快。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期刊2010年11期)
郭沛亮[5](2010)在《基于多维数据源的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数据采集技术日益成熟,为评价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然而,不同的数据采集源特点不同,如何实现对交通流基础数据的高效处理,集成不同源数据的优势特点,并直观显示交通信息,是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无线微波、环形线圈和视频叁源检测数据,从基础数据处理、数据融合、数据展示叁个层面出发,开展基于多维数据源的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研究。首先,回顾了城市道路动态交通流数据源、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研究发展历程、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其次,提出了基于多维数据源的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功能结构和构建流程。根据其功能定位将之划分为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基础数据模块、多维动态交通流数据融合模块和交通流信息可视化展示模块叁部分,并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再次,建立了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基础数据模块。在对无线微波检测器、环形线圈检测器以及视频检测器叁源数据特点及适应范围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础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空间匹配和数据质量控制。然后,提出了基于多维数据源的动态交通流数据融合模型与算法。根据数据空间匹配结果,将数据源划分为叁个维度:单源、二源和叁源;并重点研究了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二源、叁源动态交通流数据融合技术。最后,基于北京市叁种数据源,构建了北京市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并以2009年4月6日、4月12日两天早高峰交通流数据为例,实现了动态交通流信息的可视化显示。(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0-06-01)
陆锋,段滢滢,臧志刚[6](2009)在《短时交通预测的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协同工作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城市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地图平台主要提供静态信息服务,城市交通动态特征难以得到真实反映,对以时间和费用为主要准则的公众出行缺乏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历史数据推理和微观交通仿真相结合,进行短时交通预测以服务公众出行的一种新方法;设计了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发布服务器、GIS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叁者协同工作的体系结构;实现了顾及短时预测交通状况的公众出行路径规划过程,并作了验证。因此,为公众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和动态网络电子地图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创文[7](2006)在《城市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日前研制开发成功,并将在不久以后广泛投入市场。这是南京摩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据了解,城市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和开发,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专家指出,在ITS应用领(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06-07-10)
赵永新[8](2005)在《智能化城市交通信息平台及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运输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拥挤。相对于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工具的数量和使用率的增长要快得多。现在,交通管理部门正致力于采用现有的和新的技术来保持交通的顺畅,提高行车安全,降低交通拥堵状况,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它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必将对交通运输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详细研究了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几个重要部分:基于数字地图的GIS系统,GPS原理及地图匹配,实时交通信息系统和动态路径诱导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具有预定义格式的数字地图信息,搭建了基于上海市地理信息的GIS系统。我们以此系统为平台,进行车辆的识别和定位,道路的分级,实时交通信息的发布,并可用于城市交通的调度。在建立了基于数字地图的GIS系统之后,本文讨论了GPS系统的原理,GPS的坐标到城市坐标的转换,及在实际应用中定位误差的来源。正是因为有误差的存在,我们采用受方向约束的点匹配算法(最近邻法)将车辆位置匹配到最合适的道路点上,为进一步进行车辆导航和路径规划提供了保障。论文通过分析上海市城市交通路口实时采集的SCATS数据,建立了基于交通流理论的路段行车速度估算模型。上海市的SCATS数据主要包括红绿灯相位周期,绿灯相位的车流量和绿灯相位的占空比等。通过这些实时信息,判断交通是否拥堵。在非拥堵状况下,采用建立的路段速度估算模型进行速度的计算;在拥堵状况下,我们采用TSIS软件仿真的方法,进行路段行车速度的估算。通过对SCATS数据分析得到的实时交通信息,既可用于交通信息的发布,又可用于车辆的实时导航,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应用研究方面,本文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详细的叙述了中央决定式动态路径导航系统和分布式动态路径导航系统的系统结构和性能优缺点,并对动态路径诱导系统采用的通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研。作为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块,最佳路径算法在整个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最佳路径算法的设计中,根据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论文提出了由改进的Dijkstra算法和启发式A*算法综合得到的最佳路径算法。采用实时获取的交通路段速度(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5-05-06)
动态交通信息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导航技术正逐步向动态网络导航演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动态导航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存几个主要薄弱的技术问题,提出层次化的动态导航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该框架由数据供应层、动态导航信息服务层、通信层和用户层组成.本文研究平台的总体框架、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布协议等主要关键技术.建立实现了B/S与C/S混合模式的交通信息服务技术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交通信息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汪娟娟,王勇.基于地理平台的水上交通动态信息集成显示及优化方法[C].第十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江苏优秀论文集.2016
[2].宋莺.动态导航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
[3].徐峰.基于动态融合的交通信息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11
[4].王寿君.节能减排保障交通顺畅建立全国动态导航与交通综合信息平台[J].中国航天.2010
[5].郭沛亮.基于多维数据源的动态交通流信息平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6].陆锋,段滢滢,臧志刚.短时交通预测的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协同工作平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
[7].创文.城市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成功[N].科技日报.2006
[8].赵永新.智能化城市交通信息平台及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