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竞争性专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垄断,专利,和解协议,延迟支付
竞争性专利论文文献综述
赫伯特·霍温坎普,孙瑜晨[1](2019)在《反竞争性专利和解协议与最高法院对阿特维斯案的判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联邦贸易委员会诉阿特维斯案中,最高法院认为一个涉及品牌药的专利权人向仿制药侵权人支付以使其离开市场的专利侵权诉讼和解协议,根据反垄断法可能是违法的。布雷耶大法官的多数意见令人惊讶地宽泛,这表现在两个关键的意义上。首先,他谈到了一种远远超出仿制药争议范畴的普遍性,这些争议已经引发了大量的延迟支付和解协议。其次是法院选择的侵略性做法。一种显而易见的替代方案是大多数巡回法院普遍采用的规则,即任何和解协议如果它表面上在"专利范围内",则免受反垄断攻击。根据这种方法,法院可能不会通过调查专利的有效性来对和解协议进行二次推测;和解协议本身就可以屏蔽法院的这种质疑。第二种替代选择是,一个巨额的和解付款就表明专利存在问题,从而提请法院更密切地审视基础专利,以确定和解是否真的是一种管理诉讼和商业风险的善意尝试。第叁种方法是,根据反垄断合理原则,与诉讼风险不成比例的大额和解排除支付可能是违法的,而无需询问专利是否事实上无效,即使和解协议并未超出专利名义上覆盖的范围。最后,法院可能会应用"快速审查",或者缩短的反垄断分析,其中原告可以享有关于市场力量或反竞争效果的推定。最高法院选择了第叁种方法,即合理原则,但它明确指出原告不需要完成一个长形式的合理原则的证明,并提出重要的捷径。同样重要的是,双方无异议地一致认为消费者福利应当是反垄断法的目标。数额大小与风险相关的支付对于企业决策至关重要,但企业风险通常是私有的,因为企业拿自己股东的资源冒风险。然而,在药品延迟支付的环境中,被置于风险中的是原研药企的投资和消费者福利,这是两种相反方向上的利益。消费者代表了一种重要的外部性。他们不是这场纠纷的参与者,但他们将失去原本会发生的竞争的好处。传统的和解协议反映了他们所谓的专利无效的风险。例如,由于各方直观认为专利较弱,和解的许可费率将较低。哈奇—韦克斯曼法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激励,让各方去消除专利中的所有风险,因为在和解协议的有效期内,没有第叁方会对专利提出质疑。即使是一个非常弱的专利也能获得对第叁方的排他性以及与专利产品全部卡特尔价值相当的利润。虽然法院没有讨论私人消费者的挑战,但它对法律的实质性修改同样适用于私人诉讼,并且可以合理地预期会出现一些私人诉讼。尽管那些从反竞争的延迟支付和解协议中寻求反垄断超额赔偿的购买者将受到法院为联邦贸易委员会创建的相同的合理原则限制,但是他们应该能够在不用证明专利无效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诉讼。最后,阿特维斯案意见的宽泛使其与哈奇—韦克斯曼制度语境外的许多情况发生关联。例如,最高法院的判决严格限制了它在1926年通用电气案中允许专利及其被许可人之间进行价格固定的决定,并含蓄地否决了诸如比门特案的决定,这些决定允许一个专利池内的成员之间进行产品价格固定。一个核心问题是,专利法是否明确地或是通过合理的暗示,授权了被质疑的行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可以进行一般性的反垄断分析。(本文来源于《竞争政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青青[2](2017)在《基于TRIZ的竞争性专利群规避方法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知识产权竞争。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求得永续发展。然而越来越多的专利壁垒使得企业发展的技术空间越来越小。专利规避设计作为一项进攻性的专利策略,不仅能够全盘了解目前最新的技术内涵与发展动向,而且可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或新产品,避免掉入他人的专利陷阱造成侵权。现有的专利规避设计主要是面向单一专利和专利群来进行的,尽管能够得到设计要求预期的设计结构,但是当对单一专利进行规避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对其他相似的专利构成侵权的情况;而由单一专利衍生成专利群的过程中存在某些规律,不同衍生规律所产生的专利群的分析方法和规避方法也会不同。针对当前规避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本文从专利群分类的角度提出一种竞争性专利群的规避设计方法。论文主要内容为:1、通过对产品族演化规律以及企业专利布局策略的分析,发现专利的衍生规律,从而将检索得到的目标专利库中的专利分为叁类:竞争性专利群、互补性专利群以及延伸性专利群;2、确定了竞争性专利群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技术系统进行技术进化路线分析,总结技术发展现状,发掘创新机会,确定规避目标及规避方向,并利用专利价值计算模型,选取价值高的专利组成竞争性核心专利群。3、在竞争性核心专利群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确定专利群规避范围的方法,通过对专利文件的信息提取,建立元件关系矩阵并建立元件—功能—作用类型表,确定规避范围,利用TRIZ工具解决问题得到新方案,并通过侵权判定。4、应用上述研究的内容,识别清分扎把一体机的竞争性专利群,确定其规避目标及规避范围,并对该范围进行规避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罗猷韬,梁正,杜晓君,夏冬[3](2016)在《独立许可条款下竞争性专利联盟累积创新效应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技术标准间竞争加剧,在高新技术产业内形成了基于不同技术标准的多个竞争性专利联盟并存的格局。此外,随着对专利联盟垄断性审查的加强,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联盟内企业利益,鼓励其创新,很多联盟采用了独立许可条款。为此,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别构建无独立许可条款和有独立许可条款下竞争性专利联盟累积创新效应的分析模型,对阻碍性专利的创新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性专利联盟创新效应受独立许可条款、专利类型、专利联盟技术标准间差异化程度、联盟内企业所持有的必要专利数量等因素影响,具有复杂性。但总体上,竞争性专利联盟可降低专利许可费,促进专利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创新。(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6年01期)
罗猷韬,杜晓君,夏冬[4](2013)在《竞争性专利联盟的形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对专利联盟形成问题的研究假设产业中仅能形成一个专利联盟,这样的联盟具有垄断性,但与现实产业中存在多个专利联盟的情况不符.此外,已有研究仅讨论了产业中大量互补性专利对联盟形成的影响,忽略了可替代性专利存在的事实.为此,在大量互补性和可替代性专利存的前提下,构建了单一联盟和双竞争性专利联盟形成的概率模型,对专利联盟形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内专利总量和专利研发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量是专利联盟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在组建专利联盟时,不仅要考虑专利类型,更应考虑到专利数量.(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杜晓君,王小干,夏冬[5](2012)在《基于不同标准的竞争性专利联盟的市场绩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基于不同标准的双竞争专利联盟市场绩效的动态博弈模型。考虑一个由上下游两部分构成的完全信息垂直结构市场,其上游是专利标准许可市场,下游是差异化产品市场,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竞争性专利联盟情况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与单一联盟情况下的市场绩效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竞争性专利联盟具有更高的市场绩效:(1)双竞争联盟降低了联盟设置的许可费,有利于新企业进入下游产品市场,促进下游厂商的竞争;(2)双竞争联盟降低了联盟收益,促进了上游企业的竞争,将利润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转移;(3)双竞争联盟降低了下游厂商的生产成本,降低最终产品的价格,增加了产品的社会总产量,提高了消费者剩余。(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2年07期)
夏冬[6](2010)在《基于不同标准的竞争性专利联盟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专利权关注程度的增加,上游专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专利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都有相当程度的增加,单一标准及专利联盟已经无法满足如此众多的专利持有者的利益,因此产生了同产业内的基于不同标准的竞争性专利联盟。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不同标准的2个专利联盟间的竞争关系分析模型,并对其市场特征、企业研发投入及对联盟组建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双竞争联盟情况下,较之单一联盟情况,除了上游原垄断专利联盟利润有所降低,拥有更低的产品价格、更大总产量和更高下游企业利润,社会福利也有增加。在专利创新研发投入方面,由于回授条款的存在,导致各个企业对自身联盟必要专利的创新动力下降,甚至小于双联盟外的企业,而对对手联盟内改进专利的创新动力则有所上升,对附加专利创新动力则较大,高于双联盟外部的企业。联盟内持有专利数量较多的企业的创新动力则更强。本文还分析了有双竞争联盟存在可能情况下,拥有众多专利的产业的专利联盟组建的事前视角,发现专利数量多的“大企业”同即将构建的专利联盟之间相互“吸引”,即大企业更希望加入联盟而不是处于联盟外追求“搭便车”,而联盟则更希望能够吸引大企业的加入,以防止双竞争联盟产生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竞争性专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知识产权竞争。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求得永续发展。然而越来越多的专利壁垒使得企业发展的技术空间越来越小。专利规避设计作为一项进攻性的专利策略,不仅能够全盘了解目前最新的技术内涵与发展动向,而且可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或新产品,避免掉入他人的专利陷阱造成侵权。现有的专利规避设计主要是面向单一专利和专利群来进行的,尽管能够得到设计要求预期的设计结构,但是当对单一专利进行规避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对其他相似的专利构成侵权的情况;而由单一专利衍生成专利群的过程中存在某些规律,不同衍生规律所产生的专利群的分析方法和规避方法也会不同。针对当前规避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本文从专利群分类的角度提出一种竞争性专利群的规避设计方法。论文主要内容为:1、通过对产品族演化规律以及企业专利布局策略的分析,发现专利的衍生规律,从而将检索得到的目标专利库中的专利分为叁类:竞争性专利群、互补性专利群以及延伸性专利群;2、确定了竞争性专利群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技术系统进行技术进化路线分析,总结技术发展现状,发掘创新机会,确定规避目标及规避方向,并利用专利价值计算模型,选取价值高的专利组成竞争性核心专利群。3、在竞争性核心专利群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确定专利群规避范围的方法,通过对专利文件的信息提取,建立元件关系矩阵并建立元件—功能—作用类型表,确定规避范围,利用TRIZ工具解决问题得到新方案,并通过侵权判定。4、应用上述研究的内容,识别清分扎把一体机的竞争性专利群,确定其规避目标及规避范围,并对该范围进行规避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可操作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竞争性专利论文参考文献
[1].赫伯特·霍温坎普,孙瑜晨.反竞争性专利和解协议与最高法院对阿特维斯案的判决[J].竞争政策研究.2019
[2].王青青.基于TRIZ的竞争性专利群规避方法研究及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7
[3].罗猷韬,梁正,杜晓君,夏冬.独立许可条款下竞争性专利联盟累积创新效应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
[4].罗猷韬,杜晓君,夏冬.竞争性专利联盟的形成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杜晓君,王小干,夏冬.基于不同标准的竞争性专利联盟的市场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2
[6].夏冬.基于不同标准的竞争性专利联盟的效应研究[D].东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