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成像论文-刘有云,王建辉

冠脉成像论文-刘有云,王建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冠脉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ensini评分,心脏容积,射血指数,舒张末期容量

冠脉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刘有云,王建辉[1](2019)在《冠心病患者CT血管造影成像特点与冠脉动脉狭窄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CT血管造影(CTA)成像特点与冠脉动脉狭窄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50例首次因胸痛、胸闷而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CTA检查,分析不同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结果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舒张末期容量(EDV)、心输出量(SV)、心脏射血指数(EF)、心排出量(CO)、心脏测值(MM)及心脏容体积(HV)差异,研究Gensini评分、HV与心脏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不同Gensini评分结果的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行对比观察,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的ESV、EDV、EF、MM和HV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6.281,F=5.691,F=3.251,F=3.998,F=13.069;P<0.05),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的SV、CO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ESV、EDV及MM呈现正相关(r=0.781,r=0.361,r=0.485;P<0.05),与EF呈现负相关(r=-0.358,P<0.05),与SV、CO无相关性。患者的HV与ESV、EDV及MM呈现正相关(r=0.239,r=0.282,r=0.291;P<0.05),与EF、SV、CO无相关性。结论:ESV、EDV、EF及MM均为Gem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患者的Gemini评分显着相关,可作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丁毅,宋彬,孙熙临,王浩,林继先[2](2019)在《第叁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冠脉成像在低心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第叁代双源CT大螺距螺旋扫描冠脉成像在低心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行冠脉CTA检查的64例心率≤60次/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3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采用"步进-点射"结合心电图触发技术,B组34例行大螺距螺旋扫描,螺距3.2。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段的强化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4分法对血管节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2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和对比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客观评价指标、ED和对比剂量差异,采用χ2检验评价2组间主观评分差异。结果:两组目标血管强化CT值、SNR和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诊断比率如下:A组和B组分别为91.7%和100%(基于血管层次),97.6%和100%(基于分段层次)(均P<0.001)。A、B组间ED和对比剂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平均ED((0.62±0.19) mSv)比A组((1.66±0.91) mSv)降低约62.65%,B组对比剂量((37.76±4.34) mL)比A组((50.90±9.51) mL)降低约25.82%。结论:在心率≤60次/分患者中,与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相比,第叁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冠脉成像能提供足够诊断信息的图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廖祥平[3](2019)在《研究分析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冠心病诊断过程中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一般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和CTA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82例,通过超声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59例,诊断符合率为71.95%;通过CTA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78例,诊断符合率为95.12%,CTA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诊断符合率,两种检查方法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A检查显示:78例CTA确诊患者中,冠脉轻度狭窄患者共19例,占比24.36%;冠脉中度狭窄患者共40例,占比51.28%;冠脉重度狭窄患者共19例,占比24.36%。结论: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采用CTA检查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对冠脉的严重程度进行确定,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1期)

邹建华,周一妍,赵雁奇[4](2019)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7—2019年8月在我院行64排小宝石CT冠脉检查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两次64排小宝石CT冠脉检查,初查采用常规剂量检查,检查结果为对照组,复查采用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检查,检查结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图像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图像噪声和图像信噪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时采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检查的方式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检查方式。(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杜辰,丁健[5](2019)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6例冠心病患者,用128层螺旋CT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显示良好,达到诊断分析要求。116例患者中均有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64例冠状动脉有钙化斑块;24例冠状动脉有软斑块;28例冠状动脉有混合斑块。其中1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结论:128层螺旋CT冠脉CTA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满足临床诊断需要,是冠心病大范围筛查的一种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毛茅[6](2019)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合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合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行冠脉CTA检查7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对照组(n=30),急性冠脉综合征纳入观察组(n=40),患者均检测cTnI并进行CTA成像检查,对比这两组患者cTnI水平与CTA成像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TnI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狭窄程度以正常和轻度狭窄为主、观察组患者狭窄程度主要为中、重度狭窄,两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斑块性质主要为混合性斑块与高危性斑块,对照组斑块性质主要为非钙化性斑块与钙化性斑块,两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 ACS中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cTnI检测诊断的效果明确,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8期)

周伶伶,吴志清,曾小旭[7](2019)在《256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老年人冠脉狭窄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观察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1)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阳性91例、阴性4例;MSCT诊断结果阳性89例、阴性6例,两组诊断结果比较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89,P=0.001),提示MSCT能够达到CAG的诊断效果;(2)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4.51%、25.00%、96.63%、16.67%、91.58%,提示MSCT诊断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3)MSCT和CAG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结论:256层MSCT对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度高,与金标准CAG的诊断效果基本一致,且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唯特异度较差,要适当注意。(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帅桃,游永春,李万江,廖凯,李真林[8](2019)在《宽体探测器CT冠脉联合头颈部及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一站式”扫描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宽体探测器CT冠脉联合头颈部及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一站式"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0例患者CTA资料,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CTA成像,疑心脑血管累及后再次行心脑血管联合成像,B组行冠脉CTA联合头颈部及主动脉CTA"一站式"检查,对2组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及检查耗时。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M1段、颈总动脉、椎动脉V4段、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旋支、主动脉根部、降主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的CT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sie ratio,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比剂使用量较A组减少约45%,检查耗时较A组减少约5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一站式"联合扫描,可同时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冠脉、头颈及主动脉血管图像,操作简便,耗时短,对比剂用量少,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申国强,张新,张冬梅,李丽艳[9](2019)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选择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冠脉造影,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以DSA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技术在病支检出率及动脉分级结果一致性,通过统计学处理,判断CT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两种方法的病支检出率与动脉分级结果均未有明显差别(P>0.05);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具有较高敏感度与特异度。结论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高敏感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率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邵磊,赵春燕,王强,赵志强,薛芳[10](2019)在《低剂量冠脉成像诊疗在高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剂量冠脉成像技术(CARE技术)在高体质指数(BMI)冠心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常规采集及CARE技术,对86例需行PCI诊疗的高BMI(24~28 kg/m~2)冠心病患者,统计照射剂量,由经验丰富的介入手术医生2~3名及技师1~2名,对所有图像进行评分与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ARE技术相比采用常规采集技术的空气比释动能(air kerma,AK)和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显着减少,图像质量与采用常规组没有显着改变。结论采用CARE技术在高BMI患者中显着减少照射剂量,并保证良好影像质量。(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冠脉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第叁代双源CT大螺距螺旋扫描冠脉成像在低心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行冠脉CTA检查的64例心率≤60次/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3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采用"步进-点射"结合心电图触发技术,B组34例行大螺距螺旋扫描,螺距3.2。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段的强化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4分法对血管节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2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和对比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客观评价指标、ED和对比剂量差异,采用χ2检验评价2组间主观评分差异。结果:两组目标血管强化CT值、SNR和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诊断比率如下:A组和B组分别为91.7%和100%(基于血管层次),97.6%和100%(基于分段层次)(均P<0.001)。A、B组间ED和对比剂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平均ED((0.62±0.19) mSv)比A组((1.66±0.91) mSv)降低约62.65%,B组对比剂量((37.76±4.34) mL)比A组((50.90±9.51) mL)降低约25.82%。结论:在心率≤60次/分患者中,与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相比,第叁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冠脉成像能提供足够诊断信息的图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脉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刘有云,王建辉.冠心病患者CT血管造影成像特点与冠脉动脉狭窄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

[2].丁毅,宋彬,孙熙临,王浩,林继先.第叁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冠脉成像在低心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

[3].廖祥平.研究分析在冠心病诊断过程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4].邹建华,周一妍,赵雁奇.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5].杜辰,丁健.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毛茅.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合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周伶伶,吴志清,曾小旭.256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老年人冠脉狭窄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

[8].帅桃,游永春,李万江,廖凯,李真林.宽体探测器CT冠脉联合头颈部及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一站式”扫描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

[9].申国强,张新,张冬梅,李丽艳.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10].邵磊,赵春燕,王强,赵志强,薛芳.低剂量冠脉成像诊疗在高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

标签:;  ;  ;  ;  

冠脉成像论文-刘有云,王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