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能基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布式系统,流处理,容错性能,基准测试
性能基准论文文献综述
蒋程,王晓桐,张蓉[1](2019)在《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容错性能基准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分布式流处理系统应运而生。但是在分布式的集群规模下,各种软硬件原因导致的故障很难避免的。现有的相关基准测试主要关注于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处理性能,很少对该类系统处理故障的容错性能进行评测,以至于关键应用在系统选型的时候特别艰难。针对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容错性能,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灵活的基准测试框架。最后,本文在开源数据流处理系统ApacheStorm和ApacheFlink进行了容错性能的基准测试,验证定义的测试基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也表明Flink的容错性能相对较好。(本文来源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翟晓杰[2](2019)在《渗锂及复相材料改善Ti基准晶储氢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i基正二十面体准晶的特殊结构使其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但在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中,以包含正二十面体准晶相Ti-V-Ni和Ti-Zr-Ni合金为主合金材料,通过准晶空隙中渗锂、添加过渡金属氢化物以及元素替代方式制备Ti基准晶复合材料并讨论其电化学储氢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电弧熔炼和急冷技术制备Ti_(55)V_(10)Ni_(35)和Ti_(1.4)V_(0.6)Ni准晶薄带,通过熔盐电渗方法将金属锂渗入到准晶空隙中,可逆的化学反应Li~++H~-←→LiH可使氢吸附解吸附(电荷转移)反应速率提高。渗锂电流密度分别为0.3 A/mg、0.6 A/mg、0.9 A/mg时制得Ti_(55)V_(10)Ni_(35)-Li复合材料合金电极在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时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257.7 mAh/g(0.3 A/mg)、301.8 mAh/g(0.6 A/mg)和238.7 mAh/g(0.9 A/mg)较无添加时Ti_(55)V_(10)Ni_(35)的219.8 mAh/g有大幅度提升,由此确定最佳渗锂电流密度为0.6 A/mg。同时研究发现Ti_(1.4)V_(0.6)Ni-Li(0.6 A/mg)复合材料合金电极在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时最大放电容量较无添加时Ti_(1.4)V_(0.6)Ni的276.8 mAh/g提升到307.1 mAh/g。2.熔盐电渗方法可提高准晶电极电化学性能但实验方法较复杂,过渡金属氢化物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起到催化和协同作用,因此考虑在Ti_(1.4)V_(0.6)Ni准晶合金中适量添加TiH和ZrH_2。研究表明TiH和ZrH_2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5 wt.%和10 wt.%时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能力。Ti_(1.4)V_(0.6)Ni和Ti_(1.4)V_(0.6)Ni+15 wt.%TiH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278.6 mAh/g和339.8 mAh/g,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5.6%和86.7%,高倍率放电能力由75.0%提升到85.6%;同样Ti_(1.4)V_(0.6)Ni+10wt.%ZrH_2复合材料合金电极较无添加时的Ti_(1.4)V_(0.6)Ni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3.LiH含有极高的氢重量密度,锂离子位于准晶晶格的空隙中可产生羟基离子并生成LiOH沉积在孔洞中以防止碱液腐蚀合金电极,准晶合金中添加LiH可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Ti_(55)V_(10)Ni_(35)和Ti_(55)V_(10)Ni_(35)+6 wt.%LiH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220.1mAh/g和292.3 mAh/g,复合材料循环容量保持率较无添加时相比由73.9%提高到87.1%,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78.1%增加到87.8%;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时Ti_(41.5)Zr_(41.5)Ni_(17)与Ti_(41.5)Zr_(41.5)Ni_(17)+10 wt.%LiH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96.5 mAh/g和146.6 mAh/g,添加LiH后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62.7%提升到76.3%。4.Pd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导电性,Pd和/或MWCNTs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准晶合金电极的储氢能力。采用机械合金化和退火工艺合成Ti_(49)Zr_(26)Ni_(25)准晶,采用机械球磨法将不同比例Pd和/或MWCNTs的混合物加入合金粉末中,Ti_(49)Zr_(26)Ni_(25)+a MWCNTs+b Pd(a+b=5%)复合电极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Ti-V-Ni合金中适当添加Fe可有效提高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降低成本,改善电化学性能。Fe和V的电化学协同作用比纯V效果好且Fe的氧化层会最大程度的保护合金电极不受腐蚀。(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12-01)
刘阳,王亚刚[3](2019)在《最小熵基准的并行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串级控制在工业过程中是经常被采用的控制策略,与单回路相比它能够减小最大偏差和积分误差。当前的最小方差性能评估方法都是基于高斯扰动,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扰动并不一定服从高斯分布。对于非高斯的扰动提出基于最小熵的性能评估基准。在随机过程中,信息熵相比均值或者方差对于任意的随机变量具有更为一般的意义。在非高斯噪声的并行串级控制系统中,辨识系统的ARMA模型根据最小熵而不是最小均方误差将更为合适。通过在仿真证明该指标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王兆军,朱珂,矫真,郭红霞,李骁[4](2019)在《多基准数据生成器的智能电表平台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智能电表相关算法运行性能分析和获取大规模仿真数据,提出一种多基准数据生成器,并分析智能电表不同平台的性能表现。所提数据分析基准包括电量消费的变化性、热敏性、习惯性和相似性4种常用任务;构建数据生成器,根据真实数据产生大规模仿真数据集,解决由于隐私问题无法获取大量数据的情况;基于上述基准对5种不同平台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资源足够的单服务器情况下,Visual Studio的性能最好,但编程量较大;R和PostgreSQL+Mahout易于实现,但速度较慢;在集群环境中,Storm比Hive的运行速度更快。(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7期)
[5](2019)在《基美电子T598钽聚合物电容器树立新的性能基准,推动汽车和超级计算中的大趋势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T598器件现在具有延长的寿命、个位数ESR、CV和容积效率性能,可为ADAS、自动驾驶和数字化提供元器件解决方案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基美电子(KEMET)(NYSE:KEM),今天扩大了首款上市的钽聚合物表面贴装电容器T598的温度性能。这类器件独特地满足了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和数字化应用(如超级计算、移动服务、连接和信息娱乐)中的大趋势应用所带来的严苛要求和新的挑战。T598汽(本文来源于《世界电子元器件》期刊2019年06期)
辛云龙[6](2019)在《SRM基准测试中工作负载定制与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多租用者应用程序所面临的经营规模和运行特性等最佳配置策略问题,创建了名为S-BM基准的模拟供应商关系管理应用程序。S-BM基准作为代表基准测量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评估多租用者应用程序和资源利用配置问题。通过两组设备对定制的负载生成器进行评测,包括在12个从小到大商业规模的代表负载中测量系统应用程序性能,以及在多样基础设施配置基础上对比其性能和不同负载成本等。实验研究负载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帮助找到用于多租用者应用程序的最优配置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在共享环境下重新配置大和小交易应用程序,负载性能在同样资源成本情况下增长了30%。(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9年06期)
马进全,赵利江,张生鹏[7](2019)在《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关键技术与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土壤盐碱化以及无人区网络、电力供应困难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尝试建设临时参考站以及企图依托通信铁塔建设参考站,最终通过结合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和通信铁塔的建设特点和要求,设计建设了全新的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其性能除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外,同时具备成本低、环保性好、可自主状态监测和实时侦测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地理信息世界》期刊2019年02期)
周思德[8](2019)在《BiFeO_3基准同型相界成分多铁陶瓷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铁性材料由于内部多种铁性序之间存在交叉耦合作用,在磁传感器、换能器及存储器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铁酸铋(BiFeO_3)是目前已知唯一在室温下同时表现出较强的铁电性和弱铁磁性的多铁材料,具有高的铁电居里温度(T_C~1103 K)和反铁磁奈尔温度(T_N~643 K),是目前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以几种BiFeO_3基多铁陶瓷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以BiFeO_3为基体,引入Sm和Mn元素制备出Bi_(1-x)Sm_xFe_(0.95)Mn_(0.05)O_3(x=0~0.2)陶瓷。5 mol%的Mn对Fe的取代可以显着细化陶瓷晶粒,其对Fe~(3+)价态波动的抑制可以增强陶瓷的绝缘性能。适量的Sm(x≤0.12)可以促进晶粒粗化,抑制孔洞的出现,提高陶瓷的致密度,从而显着优化陶瓷的绝缘性和铁电性。同时,还可以诱导陶瓷发生R3c相到Pnma相变的发生,抑制螺旋型自旋磁结构,增强陶瓷的磁性能。但过量的Sm(x≥0.16)不但严重破坏磁结构,还导致大量的极化R3c相转变为非(反)极化Pnma相,劣化陶瓷的铁电性和磁性。当x=0.12时,陶瓷成分处于准同相界区,陶瓷的剩余磁化强度、剩余极化强度分别为0.055 emu/g、9.52μC/cm~2,表现出最优异的多铁性能。当x=0.16时,对陶瓷施加电场可以诱导由Sm含量升高引起的R3c相→Pnma相结构转变逆向进行。在所研究的成分范围内,Bi_(1-x)Sm_xFe_(0.95)Mn_(0.05)O_3(x=0~0.2)陶瓷无法获得较好的磁电耦合性能。以BiFeO_3-BaTiO_3为基体,引入K_(0.5)Na_(0.5)NbO_3制备出(1-x)(0.8BiFeO_3-0.2BaTiO_3)-x K_(0.5)Na_(0.5)NbO_3(x=0~0.5)陶瓷。随着K_(0.5)Na_(0.5)NbO_3的增加,陶瓷的晶体结构由R3c相和P4mm相双相结构转变单一P4mm相结构,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陶瓷的绝缘性、铁电性和介电性能随着K_(0.5)Na_(0.5)NbO_3的增加不断增强,磁性则因螺旋磁结构的抑制和过度破坏而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x=0.3时,陶瓷成分处于准同型相界区,陶瓷具有低的漏电流密度J=2.19×10~-77 A/cm~2,良好的剩余极化强度P_r=8.6μC/cm~2和优异的磁性M_r=2.09 emu/g。同样,在所研究的成分范围内,(1-x)(0.8BiFeO_3-0.2BaTiO_3)-xK_(0.5)Na_(0.5)NbO_3(x=0~0.5)陶瓷无法获得较好的磁电耦合性能。最后,选择0.6BiFeO_3-0.4Bi_(0.5)K_(0.5)TiO_3准同相界成分陶瓷为研究对象,进行室温磁电耦合效应的研究。引入MnO_2以优化陶瓷的多铁性能,从而增强磁电耦合,制备出0.6BiFeO_3-0.4BaTiO_3+x mol%MnO_2(x=0~10)陶瓷。适量的MnO_2(x≤2.5)可以促进晶粒生长,抑制各种缺陷,从而降低陶瓷的漏电流密度,优化铁电性、介电性能和绝缘性能。过量的MnO_2(x≥5)阻碍晶粒生长,产生大量缺陷,从而增加陶瓷漏导,劣化铁电性、介电性能和绝缘性能。当x=2.5时,陶瓷具有最为优异的多铁性能,其漏电流J=1.83×10~-88 A/cm~2,剩余极化强度P_r=36.2μC/cm~2,剩余磁化强度M_r=0.0067 emu/g,最大磁电耦合系数α_(ME)=42.56 mV cm~-11 Oe~(-1)。(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波,吴亚波,黄喜鹏,潘文革,成来飞[9](2019)在《2D-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性能统计及强度B基准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D-C/SiC复合材料进行大子样面内剪切实验,研究材料面内剪切模量和强度的分布规律及强度B基准值。运用线性回归结合假设检验的方法,确定2D-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力学性能的分布规律及参数,对比两种不同经验失效概率得到统计结果;通过观察试样最窄净截面微CT照片及断口电镜扫描照片,解释材料面内剪切强度分散性微观机制,基于分布规律,最终计算得到2D-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强度威布尔B基准值。结果表明:强度和模量均同时服从威布尔、正态和对数正态分布,且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两种经验失效概率不影响力学性能分布规律;面内剪切强度分散性与最窄净截面致密度和界面脱粘长度有关;2D-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强度威布尔B基准值为80.41MPa。(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邢晓溪[10](2018)在《格式化文本水印系统性能评估分析基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恰当的评估水印算法是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格式化文本文件是常见的多媒体文件之一,鉴于目前没有统一的格式化文本水印性能评估基准,本文在给出数字水印技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格式化文本文件的特性,分析了性能评估基准的测试度量和参数,重点讨论了情景和控制参数、鲁棒性和透明性评估方法、误码率分析方法等。搭建了格式化文本水印性能评估基准的架构,对不同的文本水印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性能评估基准可以从多个方面评测水印算法鲁棒性及透明性,将其进行量化值显示,对水印算法的性能作出公正的评估。(本文来源于《数据通信》期刊2018年05期)
性能基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Ti基正二十面体准晶的特殊结构使其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但在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中,以包含正二十面体准晶相Ti-V-Ni和Ti-Zr-Ni合金为主合金材料,通过准晶空隙中渗锂、添加过渡金属氢化物以及元素替代方式制备Ti基准晶复合材料并讨论其电化学储氢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电弧熔炼和急冷技术制备Ti_(55)V_(10)Ni_(35)和Ti_(1.4)V_(0.6)Ni准晶薄带,通过熔盐电渗方法将金属锂渗入到准晶空隙中,可逆的化学反应Li~++H~-←→LiH可使氢吸附解吸附(电荷转移)反应速率提高。渗锂电流密度分别为0.3 A/mg、0.6 A/mg、0.9 A/mg时制得Ti_(55)V_(10)Ni_(35)-Li复合材料合金电极在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时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257.7 mAh/g(0.3 A/mg)、301.8 mAh/g(0.6 A/mg)和238.7 mAh/g(0.9 A/mg)较无添加时Ti_(55)V_(10)Ni_(35)的219.8 mAh/g有大幅度提升,由此确定最佳渗锂电流密度为0.6 A/mg。同时研究发现Ti_(1.4)V_(0.6)Ni-Li(0.6 A/mg)复合材料合金电极在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时最大放电容量较无添加时Ti_(1.4)V_(0.6)Ni的276.8 mAh/g提升到307.1 mAh/g。2.熔盐电渗方法可提高准晶电极电化学性能但实验方法较复杂,过渡金属氢化物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起到催化和协同作用,因此考虑在Ti_(1.4)V_(0.6)Ni准晶合金中适量添加TiH和ZrH_2。研究表明TiH和ZrH_2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5 wt.%和10 wt.%时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能力。Ti_(1.4)V_(0.6)Ni和Ti_(1.4)V_(0.6)Ni+15 wt.%TiH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278.6 mAh/g和339.8 mAh/g,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5.6%和86.7%,高倍率放电能力由75.0%提升到85.6%;同样Ti_(1.4)V_(0.6)Ni+10wt.%ZrH_2复合材料合金电极较无添加时的Ti_(1.4)V_(0.6)Ni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3.LiH含有极高的氢重量密度,锂离子位于准晶晶格的空隙中可产生羟基离子并生成LiOH沉积在孔洞中以防止碱液腐蚀合金电极,准晶合金中添加LiH可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Ti_(55)V_(10)Ni_(35)和Ti_(55)V_(10)Ni_(35)+6 wt.%LiH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220.1mAh/g和292.3 mAh/g,复合材料循环容量保持率较无添加时相比由73.9%提高到87.1%,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78.1%增加到87.8%;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时Ti_(41.5)Zr_(41.5)Ni_(17)与Ti_(41.5)Zr_(41.5)Ni_(17)+10 wt.%LiH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96.5 mAh/g和146.6 mAh/g,添加LiH后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62.7%提升到76.3%。4.Pd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导电性,Pd和/或MWCNTs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准晶合金电极的储氢能力。采用机械合金化和退火工艺合成Ti_(49)Zr_(26)Ni_(25)准晶,采用机械球磨法将不同比例Pd和/或MWCNTs的混合物加入合金粉末中,Ti_(49)Zr_(26)Ni_(25)+a MWCNTs+b Pd(a+b=5%)复合电极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Ti-V-Ni合金中适当添加Fe可有效提高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降低成本,改善电化学性能。Fe和V的电化学协同作用比纯V效果好且Fe的氧化层会最大程度的保护合金电极不受腐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能基准论文参考文献
[1].蒋程,王晓桐,张蓉.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容错性能基准测试[J].软件工程.2019
[2].翟晓杰.渗锂及复相材料改善Ti基准晶储氢性能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3].刘阳,王亚刚.最小熵基准的并行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J].控制工程.2019
[4].王兆军,朱珂,矫真,郭红霞,李骁.多基准数据生成器的智能电表平台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5]..基美电子T598钽聚合物电容器树立新的性能基准,推动汽车和超级计算中的大趋势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9
[6].辛云龙.SRM基准测试中工作负载定制与性能评估[J].软件导刊.2019
[7].马进全,赵利江,张生鹏.青海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关键技术与性能测试[J].地理信息世界.2019
[8].周思德.BiFeO_3基准同型相界成分多铁陶瓷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9].王波,吴亚波,黄喜鹏,潘文革,成来飞.2D-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性能统计及强度B基准值[J].材料工程.2019
[10].邢晓溪.格式化文本水印系统性能评估分析基准设计[J].数据通信.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