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师生亲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言语行为,初级汉语课堂,汉语教师,留学生
师生亲疏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叶晓敏[1](2018)在《初级汉语课堂非言语行为及其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非言语行为,有关其在汉语课堂的应用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本文以国内两所高校的汉语课堂为调查地点,对课堂非言语行为与师生情感的亲疏关系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此次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思路,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概括介绍了非言语行为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汉语课堂中的意义,包括辅助言语教学、调控课堂教学和表达情感态度叁个方面。第叁章为课堂观察记录,笔者采用录制教学视频的方式,对汉语教师和留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的非言语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中比例最大的为象征性动作。第四章为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问卷收集了汉语教师和留学生对于彼此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态度,统计结果显示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确会对师生亲疏关系产生影响,且学生较之教师更容易受情感关系影响,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态度。访谈结果显示,阻碍师生情感发展的因素既有个人的也有文化的。第五章将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讨论:目光及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时空行为、类语言行为以及外表行为。最后,本文对汉语教师和留学生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3-01)
郑燕红[2](2015)在《空间语言中师生亲疏关系与距离在教学上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的变化可以传达出各种信息,特别是和人际关系的远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认真了解并利用空间语言,使其与自身的有声语言及体态语言相协调,相配合,这是取得良好交际的极大需要,尤其是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空间语言学中师生亲疏与距离的关系来讨论空间语言对教学的启发。(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徐文闻[3](2007)在《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非言语交流占很大比例,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于构建融洽的、理解的与可交流的师生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连市(包括普兰店市)两所小学现场教学的观察与对两位班主任教师、大量学生的深入访谈结果显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之间亲疏关系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之间融洽的、理解的、可交流的、误解的与对抗的关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1.教师使用非言语行为的意图是否善意;2.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是否具有恰当的自我意识与高度的自我控制;3.师生之间的非言语交流是否顺畅;4.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是否与课堂氛围相一致;5.非言语行为使用的程度是否恰当,能否自然运用。在师生亲疏关系中,融洽、理解的师生关系是我们鼓励并积极构建的。通过对所观察班级中师生课堂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使用具有对象性与选择性,这种对象性与选择性会使教师与大约23.81%的学生之间比较容易产生误解的或对抗的师生关系。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五个方面的努力来改善师生之间误解、对抗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理解与可交流的师生关系,即:1.让“爱的非言语”贯穿课堂始终;2.加强教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3.提高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进行师生沟通的技巧;4.增强教师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氛围的契合度;5.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度”。(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7-05-20)
师生亲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间的变化可以传达出各种信息,特别是和人际关系的远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认真了解并利用空间语言,使其与自身的有声语言及体态语言相协调,相配合,这是取得良好交际的极大需要,尤其是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空间语言学中师生亲疏与距离的关系来讨论空间语言对教学的启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师生亲疏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叶晓敏.初级汉语课堂非言语行为及其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8
[2].郑燕红.空间语言中师生亲疏关系与距离在教学上的体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3].徐文闻.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