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善论文-王西强

真美善论文-王西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美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曾朴,曾虚白父子,“真美善”书店,真美善作家群,文化姿态

真美善论文文献综述

王西强[1](2019)在《论1930年代上海“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其文化姿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930年前后上海出版业兴盛、文化事业繁荣的历史背景下,曾朴、曾虚白父子以独特的文化姿态创办"真美善"书店、杂志,取得了丰硕的出版业绩。"真美善作家群"是在曾氏父子的努力号召下聚拢起来的,他们在竞争激烈的上海文化市场获得了自己的话语空间,形成了"法国式沙龙"文化生活方式和内部层级性文化交往模式。他们展现出这样的文化姿态:改革新文学,使之走向"伟大";放弃启蒙立场,转向培育"文化的班底";实行文学的普及,建设"群众的文学";也喊出了打倒、"超过任何派"等不切实际的"狂飙"式口号。"真美善作家群"在参与文学变革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历史的和美学的典型性特征,也显现在他们借鉴外来文化资源的过程及其选择的较为独特的路径之中:在译介外来文化资源方面,他们有意识地追求系统性和经典性,接受并使用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成果,以语体文、白话文忠实移译,力避欧化,反对全盘西化。对于如何"别求新声于异邦",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文化的、审美的和历史的美好愿景和技术路径设计。(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2019年05期)

陈祺,杨强旭,陈佳,韩兴梅[2](2018)在《真美善导向的终身学习规划梳理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学习贵在"练习应用",学习难在"改变自己",学习最怕"终身坚持"。阐述了真善美导向的学习方法,旨在个体生命觉醒,人与自然、社会和自己达成和谐,敢以牺牲精神实现人生的壮美,展现生命的尊严和本质力量。终身学习规划日渐引起人们重视,以哲学思维为前提,以数学方法为基础,以艺术审美为核心,以人性向善为关键,以求真乐趣为保障,进行"五位一体"综合梳理,树立事关个体学业、事业的成功,更是家风传承、国家和谐、民族兴盛的精神根源。(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陈祺,杨强旭,陈佳,韩兴梅[3](2017)在《真美善导向的教书育人创新实践探析——以高职园林《企业文化》课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教书依技能,育人凭真情。文化的本质是真美善,企业管理的本质是利益分配。企业文化课改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求真、探美和向善意识的高职学生。立足教书育人的融合高度,提出了家庭创办"五维幸福人生"公众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老师重在引导示范,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探索了高职园林专业导学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园林专业内涵建设创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13期)

郑嘉琪[4](2017)在《纪录片《苏州史纪》的真美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部地方文史纪录片,《苏州史纪》不是单纯地对历史文化进行原生态摹写。创作者以对苏州丰富的历史风貌和人文内涵的深切感受为开端,在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将机械的镜头赋予人性的目力,借由苏州朝代兴衰的历史更迭和人物起落的深情喟叹,渗入创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追求。它不仅作为一部地方历史文化的影像全览,拓展了观众对苏州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还构架起历史和现实的桥梁,打开古人和今人的对话,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承继,透过苏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传达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2017年07期)

陈祺,杨强旭,陈佳[5](2016)在《真美善导向的全身心学习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人类历史无不是以经验、美感和情感的形式负载传递,求真、探美和向善就成为人类永不衰竭的叁部曲。分别以观察为前提,以运动为基础,以自省为转折,探讨了人生追求的内涵及内在动力系统,提出了人类真美善的导向是"叁力"同心驱动,是人类走向梦幻般未来的最大动力。(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6年15期)

吕洁宇[6](2015)在《《真美善》的法国文学译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革新和发展中,翻译文学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法国文学作为翻译文学的先驱更是为新文学带来了观念和创作方法的更新。近代以来,大量的出版机构和文学家积极致力于法国文学译介,而《真美善》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刊物编者曾朴团结了一批译者和作家,意图通过对法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来营造一种“法国式沙龙的空气”。这些译者拥有趋同的审美趣味和文学追求,他们以曾朴为中心,表现出了相似的译介倾向和翻译思想。从1927年11月至1931年7月,《真美善》共出版48期,先后刊登了大量的法国作家作品及研究文章,并开设了“法国文学专号”,他们对法国文学尤其是法国唯美主义文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译介,取得了较大的实绩。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个刊物的关注比较有限,其翻译成绩也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企图回到历史语境中,通过对《真美善》法国文学译介情况的细致梳理和考察,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在考察过程中,笔者更多的借鉴译介学的方法,综合政治、文化、个人文学审美等多种跨文化因素来考察其对译介活动的影响,立足于对《真美善》史料的分析和整理,追求文学的资料的可靠性,尽全力去客观地对现象进行分析,并从资料中最大程度地进行切实准确的归纳,然后得出结论。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在绪论部分,笔者抱着还原《真美善》历史风貌的目的,描述了其长久以来被遮蔽的现状。通过对学界《真美善》研究情况的梳理,发掘其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从法国文学翻译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积极意义入手,肯定《真美善》研究的价值所在,指出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以及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第一章呈现了《真美善》进行法国文学译介活动的历史背景,从城市文化环境、社会文学思潮、曾朴个人的文学理想及编辑出版经验、文艺沙龙的氛围等几个方面展开,力图从宏观的文学思潮、文化环境入手,佐以曾朴的个人经历,寻找到《真美善》选择法国文学作为译介对象的原因,并确立了曾朴的个人文学趣味对刊物风格的影响。第二章对《真美善》的翻译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在这其中,曾氏父子的翻译观是考察的核心内容,可以从《真美善》期刊中得到最直观的总结,除此之外,本文试图借助其他资料中对其他作家的翻译论点进行补充发掘,从中获得一些共通的观念而这主要涉及到对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等方面的讨论。第叁章则主要侧重于对《真美善》翻译实践的考察,通过对刊物翻译文章风格、内容的分类和归纳,从译介对象的倾向性、译介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翻译的多样化叁方面来探讨其译介的特点,明确其对法国唯美主义文学的重视,它在译介过程中对作品选择的标准和审美倾向,以及具体的译介方法和手段。第四章以期刊作品为例,探讨法国文学尤其是法国唯美主义文学对创作的影响,很多青年作家通过《真美善》而走上文坛,他们的创作和翻译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为一体的,因此他们的创作深受译着的影响,引进和吸收了大量西方现代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鲜明的“唯美”倾向。但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这种“唯美”在经历了中国文化环境的洗礼之后,呈现出了某些本土性,在创作中展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与西方唯美主义文学观的矛盾和调和。《真美善》对唯美主义的借鉴更注重于形,而欠缺对反抗和自由精神的传达,因此影响了作品思想的深度。第五章则是对《真美善》法国文学译介的影响力研究,将其放置到同时代翻译潮流和历时性法国文学翻译历史中去探究《真美善》译介活动的特点及影响,突出其在法国文学译介方面所做的贡献,还原这个小刊物在文学史上的价值。《真美善》不仅充实和完善了法国文学翻译,同时也通过自己译和作的实践参与了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建构。结语部分对全文做出了总结,在肯定《真美善》的贡献之余,指出了刊物在翻译中的某些偏狭性和私人化色彩,这些都使刊物的影响力受到了局限。本文以《真美善》为切入点,从个案研究中窥探到整个叁十年代的文坛生态,虽然它只是叁十年代繁荣文坛里的一道风景,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叁十年代文学的丰富性,有利于增进对文学史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10)

王西强[7](2012)在《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27年,曾朴、曾虚白父子在上海创办“真美善”书店、杂志,坚持近四年,出版、发表了大量文艺作品,团结了一批有趋同的文艺倾向和文学理想的作家、翻译家和(留)学生。他们通过在法租界的“异质”文化氛围中搞文艺沙龙聚会、相互往还,通过运作文化商业资本、编辑出版图书杂志,得以跻身上海现代都市公共文化空间,获得了在文学艺术层面的公共话语权。他们通过创作、翻译和文艺批评等方式,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路径设计,形成了一个有趋同的审美气质和文学追求、有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和组织方式、有较强的向心力的“真美善作家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这个有着清醒的文学变革意识、有着文坛典型性和共性的作家群的文学活动和着译实绩,来反思他们参与文学变革的思路、方式、文化姿态以及他们在历史的“当时”和文学史的“当下”的遭际,并从文学变革的角度来审视1930年代的文学如何在政治与商业的张力中、试图整合本土与外来文学资源,以择取新路、谋求发展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本文的论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1章引言部分。本章从中国晚清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这一学术视角,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视野中,通过资料梳理和观点呈现来展现百余年来曾氏父子研究与“真美善作家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内容,说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章曾朴、曾虚白父子的文学理想与实践。本章通过梳理曾朴、曾虚白父子参与文学活动的相关文学史料,来勾勒他们在常熟地域文化及其家学体统的影响下,所展现出来的通过文学着译活动在文学上除旧布新、“匡时治国”的文化理想,以及他们开放包容、全面革新中国文学的文化姿态。第3章“真美善”书店、杂志的创办及其文学活动。本章通过简要描述1930年代上海文化生产场域的生存规则,呈现“真美善”书店、杂志创立的历史文化条件,状述曾氏父子创办“真美善”书店杂志以“进修文艺”、“广交文友”的文学活动,并通过数据统计呈现“真美善”书店、杂志的出版实绩和刊物形态。在《真美善》杂志上,曾氏父子系统阐释了其“真”、“美”、“善”的文学理想与艺术标准,确定了“文学的范围”,为其“真美善”事业做出了形式规范与审美导向。第4章“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其文化姿态。本章论述“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聚集,展现其独特的“法国式沙龙”的文学生活方式和他们从“客厅”到“书店”由内而外的文化交往活动,描述了他们的群体性文化姿态:追求文学的“伟大”与“普及”,放低启蒙姿态,推倒文学的“非文艺性”壁垒,通过报媒、杂志的引导,组建“文化的班底”,建设“群众的文学”。第5章凝聚交际:艺术的宣扬与商业化推销。本章论述“真美善作家群”通过一些常规和创新性栏目及策划某些文学活动,对外宣扬自己的文学理念,并进行颇具“文化表演”色彩的自我推销活动,这是曾氏父子针对1930年代文学的生存规则和激烈竞争所进行的商业化推销。第6章“注重翻译事业”: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本章通过介绍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翻译外文学的成绩,来展示他们“容纳异性”与“系统翻译”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以及他们的翻译观念与技术探索对于现代翻译的意义。第7章结语。从文艺主张、文学理想、组织方式、与主流文坛的关系和最终命运等方面来看,“真美善”书店、杂志在1930年代的现代文坛上都是积极参与文学变革的典型代表,他们主动与新文学接近却又与新文学的新方向——革命文学主潮自觉疏离,这体现出他们独特的审美诉求和文学理想与现实文学需求的深刻矛盾。“真美善作家群”的文学实绩和文学史命运,为我们考察1930年代的文学生态提供了一个颇为独特的典型性视角。(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10-01)

曾美珠[8](2010)在《论析牟宗叁的真美善“分别说”、“合一说”及其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论述有叁个重点:第一,先清楚阐明牟宗叁真美善"分别说"、"合一说"及其关系的意涵。第二,说明牟先生提出这些说法,主要是针对康德企图以《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沟通"自然"与"自由"两界,并使其哲学能成为一个整一而完整的哲学体系。牟先生认为康德的说法不但不能沟通两界使其成为整一而和谐的整体,且会使美的领域被收摄到善的领域中,而造成彼此的冲突。第叁,反对只将"真美善合一说"单独抽出来论述,必须要将此叁者关联起来说明,不然将抹煞牟先生当初提出此一说法的哲学深意。(本文来源于《齐鲁文化研究》期刊2010年00期)

杏红[9](2007)在《浅谈《艾那尼》中浪漫主义的“真美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戏剧最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真、美、善叁种主要倾向。其中,他的名剧《艾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不朽之作,真的是如《(克伦威尔)序言》中要求的那样"将艺术从古典主义中解放出来"。在剧中,他坚决反对新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教条,强烈要求戏剧的创作自由,并且鲜明的表现出了反封建的立场。本文分析了《艾那尼》怎样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真美善",及其与古典主义的激烈对决。(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07年08期)

叶嘉新[10](2006)在《“真美善”与“真善美”》一文中研究指出误将江苏常熟曾孟朴、曾虚白父子创办于1927年的"真美善"书店认作"真善美"书店,早有严谨的学者如上海藏书家李福眠、《天津日报》罗文华先后撰文指出过,可惜没有引起新文学界和出版界的足够重视,以讹传讹的现象仍在继续。最近读到唐文一、沐定胜合着的《消逝的风景:新文学版本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一书,唐文一在《"诗孩"孙席珍和他的短篇小说(本文来源于《山西文学》期刊2006年09期)

真美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学习贵在"练习应用",学习难在"改变自己",学习最怕"终身坚持"。阐述了真善美导向的学习方法,旨在个体生命觉醒,人与自然、社会和自己达成和谐,敢以牺牲精神实现人生的壮美,展现生命的尊严和本质力量。终身学习规划日渐引起人们重视,以哲学思维为前提,以数学方法为基础,以艺术审美为核心,以人性向善为关键,以求真乐趣为保障,进行"五位一体"综合梳理,树立事关个体学业、事业的成功,更是家风传承、国家和谐、民族兴盛的精神根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美善论文参考文献

[1].王西强.论1930年代上海“真美善作家群”的形成及其文化姿态[J].文史哲.2019

[2].陈祺,杨强旭,陈佳,韩兴梅.真美善导向的终身学习规划梳理实践[J].绿色科技.2018

[3].陈祺,杨强旭,陈佳,韩兴梅.真美善导向的教书育人创新实践探析——以高职园林《企业文化》课改为例[J].绿色科技.2017

[4].郑嘉琪.纪录片《苏州史纪》的真美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

[5].陈祺,杨强旭,陈佳.真美善导向的全身心学习实践与思考[J].绿色科技.2016

[6].吕洁宇.《真美善》的法国文学译介研究[D].西南大学.2015

[7].王西强.曾朴、曾虚白父子及“真美善作家群”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8].曾美珠.论析牟宗叁的真美善“分别说”、“合一说”及其关系[J].齐鲁文化研究.2010

[9].杏红.浅谈《艾那尼》中浪漫主义的“真美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

[10].叶嘉新.“真美善”与“真善美”[J].山西文学.2006

标签:;  ;  ;  ;  ;  

真美善论文-王西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