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贸易品部门论文-杨盼盼,李晓琴,徐奇渊

非贸易品部门论文-杨盼盼,李晓琴,徐奇渊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贸易品部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增加值有效汇率,人民币,可贸易品,不可贸易品

非贸易品部门论文文献综述

杨盼盼,李晓琴,徐奇渊[1](2019)在《人民币增加值有效汇率及其向不可贸易品部门的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测算了加总和全口径分行业人民币增加值有效汇率,共包含了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部门在内的33个行业,采用增加值有效汇率测算方法以更好地体现人民币的对外竞争力。研究发现,加总层面人民币汇率在经增加值贸易调整后的上升幅度高于传统有效汇率的上升幅度。分行业看,不同于传统理解,部分不可贸易品行业的增加值有效汇率上升幅度同样较高,其上升幅度甚至高于某些可贸易品行业,因此需要关注不可贸易品行业的对外竞争力变化及其理论和政策含义。在中国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基于增加值的有效汇率应当作为理解人民币对外竞争力和面临外部冲击时的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期刊2019年02期)

张先锋,李璠璠,陈钰,刘晴[2](2016)在《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与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鲜有文献关注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问题。笔者基于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分析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但竞争效应的效果并不显着。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的政策应该保障劳动力在各区域和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更加重视携带知识、技术、技能转移扩散的贸易,进一步放松政府对非贸易部门的管制,以扩大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胡佩[3](2016)在《国际贸易及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非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资差距问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选取1986—2010年面板数据,利用计量模型,对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非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造成我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非贸易部门经济增长,扩大了对非贸易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从而对工资差距产生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对外经贸》期刊2016年02期)

何建武,刘云中[4](2013)在《稳增长、防通胀的关键在于提高非贸易部门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外需失速将削弱经济中可贸易品的需求,减缓主要生产可贸易品的制造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生产率,这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的后发追赶经济体在追赶过程中都面临着本币实际汇率的大幅升值,与之伴随着的是外需增速的大幅下降;从国内来看,近年来要素成本一直在不断攀升。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外需和可贸易部门的较慢增长将成为常态。在我国投资率高企的情况下,寻求替代可贸易品生产部门需求的努力可能将导致较高的通胀压力,只有努力提高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效率才是保持适当经济增速、抵御通货膨胀压力的正确做法。(本文来源于《发展研究》期刊2013年07期)

何建武,刘云中[5](2013)在《稳增长、防通胀关键是提高非贸易部门效率(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接6月21日5版) 中国出口和可贸易部门的较慢增长将是未来常态 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出口将很难恢复以前的高速增长。 从全球环境来看,欧美债务危机仍然十分严峻,主要经济体接二连叁地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3-07-02)

何建武,刘云中[6](2013)在《稳增长、防通胀关键是提高非贸易部门效率(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外需失速将削弱经济中可贸易品的需求,减缓主要生产可贸易品的制造业部门的增长,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生产率,这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的后发追赶经济体在追赶过程中都面临着本币实际汇率的大幅升值,与之伴随着的是外需增速的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3-06-21)

何暑子,范从来[7](2012)在《汇率冲击与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均衡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非均衡发展的角度探讨汇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为广场协议后本币升值对日本经济冲击大于德国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解读。文章借助内生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发现,在存在低技术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将导致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用1981-2010年间日本、德国、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分析,结果表明,两部门发展较为均衡的德国经济不受汇率升值影响;而非均衡发展的日本和我国经济增长率均受到了升值的不利冲击。由此建议,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避免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国非贸易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含量,进一步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有助于缓解升值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2年12期)

何东,张文朗,韩高峰,胡东安[8](2012)在《中国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中国非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知之甚少。本文通过研究非贸易部门相对贸易部门的价格波动,也就是内部实际汇率的变动,来估计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我们发现非贸易部门的价格增长速度显着快于贸易部门,而中国内部实际汇率的升水要比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快。同时,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低于贸易部门,而这两部门生产率的差异在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时尤为明显。如果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一直保持低水平,那么未来,中国很可能在平衡中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缓和通胀压力时遇到困难。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来提高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2年10期)

高萌青[9](2012)在《实际有效汇率和就业——基于我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Frenkel的两部门模型出发,利用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和协整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检验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就业和工资的长短期影响。研究表明,当人民币升值时,在长期和短期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第二产业的就业都将减少,第叁产业的就业增加。而人民币升值会使各个部门的工资都有所提高。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市场论坛》期刊2012年01期)

刘惠好,苏振天[10](2011)在《我国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原因——基于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探讨经济结构性因素对中长期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我们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TN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在贸易品国际市场定价条件下叁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30多年来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的特征事实,实证分析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1年12期)

非贸易品部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与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鲜有文献关注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问题。笔者基于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分析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但竞争效应的效果并不显着。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的政策应该保障劳动力在各区域和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更加重视携带知识、技术、技能转移扩散的贸易,进一步放松政府对非贸易部门的管制,以扩大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贸易品部门论文参考文献

[1].杨盼盼,李晓琴,徐奇渊.人民币增加值有效汇率及其向不可贸易品部门的拓展[J].世界经济.2019

[2].张先锋,李璠璠,陈钰,刘晴.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

[3].胡佩.国际贸易及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非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2016

[4].何建武,刘云中.稳增长、防通胀的关键在于提高非贸易部门的效率[J].发展研究.2013

[5].何建武,刘云中.稳增长、防通胀关键是提高非贸易部门效率(下)[N].中国经济时报.2013

[6].何建武,刘云中.稳增长、防通胀关键是提高非贸易部门效率(上)[N].中国经济时报.2013

[7].何暑子,范从来.汇率冲击与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均衡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2012

[8].何东,张文朗,韩高峰,胡东安.中国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J].金融研究.2012

[9].高萌青.实际有效汇率和就业——基于我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实证研究[J].市场论坛.2012

[10].刘惠好,苏振天.我国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原因——基于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研究[J].投资研究.2011

标签:;  ;  ;  ;  

非贸易品部门论文-杨盼盼,李晓琴,徐奇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