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御宅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凶徒,袭警,御宅族,大阪,吹田市,手枪射击,监控录像,作案动机,高尔夫,夺枪
御宅族论文文献综述
蓝雅歌,邢晓婧[1](2019)在《大阪袭警凶徒又是“御宅族”》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在G20大阪峰会前夕,当地发生了一起警察遇袭配枪被抢的恶性事件。17日,33岁的犯罪嫌疑人饭森裕次郎被警方逮捕。据《日本经济新闻》17日报道,大阪府警察署16日公布了监控录像拍摄的犯罪嫌疑人的画像,向社会征集线索。随后,一名家住东京的男子给警(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06-18)
梁谨恋,唐佳[2](2018)在《青少年“御宅族”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多元亚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御宅族"的行列。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御宅族"青少年逐渐暴露出一些让人堪忧的问题。从"御宅族"青少年的表征着手,通过社会工作的常用视角——生态系统理论,分析青少年"御宅族"现象的微观、中间、外部以及宏观系统因素,并着重探讨社会工作的干预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28期)
李琦瑜[3](2018)在《“御宅族”文化对商业插画的影响和推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日本的"御宅族"文化正在慢慢传播并蔓延至全世界。这种文化现象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同时,对于插画这个艺术门类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漫画宅、动画宅还是游戏宅(总称ACG),其产生的连带作用及衍生效果都引起了插画界的共鸣。(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方亭,郭萌[4](2018)在《动漫IP消费时代的粉丝型御宅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的IP经济强势来袭,涵盖文学、影视、动漫、游戏及衍生品等诸多领域。粉丝型御宅族通过对动漫IP的追捧与消费实现迷群建构与身份认同,呈现出黏合度强、忠诚度高、超前消费、正版购买的特征。这一趣缘群体的出现推动了动漫IP的开发与增值,兴起以粉丝用户的UGC模式为特点的弹幕文化,促进动漫IP从小众传播到大众视野的跨界融合,共同为动漫IP全产业链的形成贡献力量。(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孙萍[5](2018)在《互联网环境下“御宅族”的身份建构与跨文化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跨文化语境下的亚文化传播成为可能,也使得亚文化族群的身份建构和文化认同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以"御宅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和网络志相结合的质化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探究互联网环境下"御宅族"对于身份认同的建构和跨文化认同的可能性。研究发现,青少年对于"御宅族"的身份认同会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叁个层面进行建构;同时,身份的认同会产生跨国界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主要表现为对服饰、食物、音乐、语言、声优、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等不同文化因素的不同程度的认同。而基于"文化冰山模型"的认同分析,可以进一步丰富并拓展身份认同和跨文化认同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新闻春秋》期刊2018年01期)
麦肯基·沃克,李博文[6](2017)在《御宅族哲学:论东浩纪》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圈以外,哲学家东浩纪是就村上隆的作品发表过最激进的言论的人物之一,他以关于御宅族的理论为人们所熟知。麦肯齐·沃克为我们介绍并点评了这位学者的着作。(本文来源于《艺术界》期刊2017年Z1期)
徐小[7](2017)在《“动物化”的两种路径——中日两国御宅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的社会权力结构中,相似的文化表征会具有不同的深层含义。尽管中日两国的御宅族现象同源,但是中国的御宅族现象难以用日本理论的平移来阐释。在日本御宅族理论家东浩纪的"动物化"理论中,"基要主义"与"资料库"本应是彼此矛盾的;而在中国社会语境中,御宅族的"动物化"则意味着"基要主义"与"资料库"互相融合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基要主义资料库"。两种形式的"动物化"都从各自的角度向本土的现代性理论提出了质疑,揭示了现代性在全球发展的内在不平衡性。(本文来源于《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任姗[8](2017)在《御宅族思维下的爱情意象-浅析新海诚《你的名字》》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新海诚推出了他的最新电影《你的名字》。新海诚作品个人风格鲜明,唯美细腻,然而在这样的风格之下蕴藏着微妙复杂的御宅式思维。本文从《你》一片的主要风格特征入手,通过爱情主题,视觉表现及人物塑造叁个角度解析新海诚风格的独特性,探究其创作的理念与深层心理。(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2nd BE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BEM-MESS 2017)》期刊2017-05-20)
蔡骐[9](2016)在《百度动漫吧中御宅族的文化传播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推进,御宅族已发展成为一股充满活力的亚文化力量。作为国内最大的御宅族聚集地,百度动漫吧可以说是御宅族的大本营。御宅族借助发帖、回帖、转载、评论等一系列方式,建立了特定和共享的阐释规则与象征符号体系,并凭借对动漫二次元世界的共同想象,将世间审美童稚化,将爱情纯粹化,不断实现自我认同。从社会发展来看,御宅族不仅是视觉时代的弄潮儿,更是动漫产业的推动者。但是当动漫文化与御宅族的风格被置于商业化的语境中,就会演变成一种新式的消费品,亚文化群体也会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阵地,成为消费社会中的一枚棋子。(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6年10期)
吴静[10](2016)在《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社区为御宅族提供了ACG文化传播的载体,尤其是哔哩哔哩弹幕网等御宅文化分享网站的出现,使御宅族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在虚拟社区的互动中得以充分显现。基于此,本文对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此项实证研究,找出御宅族在虚拟社区互动中产生身份认同感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以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为模型基础,以哔哩哔哩弹幕网正式会员为研究样本,在梳理有关互动仪式模型及身份认同影响因素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影响御宅族在虚拟社区产生身份认同感的因素,并根据现实情况和御宅族群体特征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同时对御宅文化虚拟社区运营方提出可参考意见。在对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本文根据互动仪式模型和实证研究结果,最终确定互动内容与情感交流、界限设定与互动环境、文化资本与互动信任、身份符号、互动参与程度、互动频率六个影响因素。在模型关系测定中,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相关性和回归等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御宅族在虚拟社区的互动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互动内容与情感交流等六大影响因素对身份认同感呈正相关关系,御宅族的身份认同感与探索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互动仪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模型,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01)
御宅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多元亚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御宅族"的行列。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御宅族"青少年逐渐暴露出一些让人堪忧的问题。从"御宅族"青少年的表征着手,通过社会工作的常用视角——生态系统理论,分析青少年"御宅族"现象的微观、中间、外部以及宏观系统因素,并着重探讨社会工作的干预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御宅族论文参考文献
[1].蓝雅歌,邢晓婧.大阪袭警凶徒又是“御宅族”[N].环球时报.2019
[2].梁谨恋,唐佳.青少年“御宅族”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
[3].李琦瑜.“御宅族”文化对商业插画的影响和推动[J].艺术科技.2018
[4].方亭,郭萌.动漫IP消费时代的粉丝型御宅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8
[5].孙萍.互联网环境下“御宅族”的身份建构与跨文化认同[J].新闻春秋.2018
[6].麦肯基·沃克,李博文.御宅族哲学:论东浩纪[J].艺术界.2017
[7].徐小.“动物化”的两种路径——中日两国御宅族比较[J].文化研究.2017
[8].任姗.御宅族思维下的爱情意象-浅析新海诚《你的名字》[C].Proceedingsof20172ndBE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odernEducationandSocialScience(BEM-MESS2017).2017
[9].蔡骐.百度动漫吧中御宅族的文化传播解析[J].求索.2016
[10].吴静.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