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163711
摘要:环境监测是对环境的分析,通过给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测定,来研究环境中质量的变化,并且对环境的状态和演化进行描述,从而科学的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环境监测质管工作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文章叙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引出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概念,提出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加大质控作力度等几方面加强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从而提升环境监测机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水平
对于城市的发展,环境的管理水平较高,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工作,提高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使其贯穿于整个监测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质量的检测,加强监测人才的培养,提升环境监测的意识,全面改善监测水平,提供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政府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初期,质量管理的方式仅限于对样品的最终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实验室内分析过程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手段,但对现场采样工作的质量和其它环节却无法进行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环境监测系统先后开展了创优质实验室和计量认证工作,从组织机构、仪器设备、检测工作、人员、环境制度等多个方面对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突破以往质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对环境监测行业的自身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监测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90年代末期,随着《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颁布,其中13款56项要素几乎覆盖了对实验室机构内部工作的所有质量要求,开始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引入到环境监测领域。2007年9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首次正式提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重申了环境监测站要按建设标准规定达到相应的监测能力,对环境监测人员培训、考核、上岗做出规定,要求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保证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前处理、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汇总、综合分析等全过程处于受控和可追溯。
二、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所谓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指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和有效性,所实施的活动,其中包括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的控制与质量改进监督等。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推进质量监测的水平,提升环境监测的水平,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推荐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一)树立“全员参与”理念
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涉及到监测机构的每个工作岗位,从采购到管理,从合同评审到现场采样,从实验室分析到数据综合评价。由于以往质量管理的局限性,往往只有实验室人员和质管人员的质量意识较强,其他岗位人员的意识则相对淡薄,这种局面如不改变,很难实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想做到“全员参与”,除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以外,关键是制定具体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运行程序,使每位员工清楚所在岗位的工作质量要求,做到“自我”实时质量控制。
(二)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质量的保证,需要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以技术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的形式,对各个监测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对实验的环境和条件,对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监测的质量管理,说到底就是监测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持续改进和严格施行。因此,环境监测机构要依据5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6建立符合本单位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包括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各个环节都要按技术文件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并实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结合工作实际和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质量体系文件及时进行修订,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三)实施全过程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对监测计划、布点方案、采样方法、样品处理和保存、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仪器的校准、试剂和标准物质的使用、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等每一步骤和每一环节进行质量管理。
1.优化布点质量保证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和具体条件,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进行,保证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采样过程质量保证
采样频次、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执行,保证监测信息能准确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况、波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3.数据处理质量保证
监测数据的计算、检验、异常值剔除等应按国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分析质量保证手册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原始记录、监测报告记录应规范完整。数据传输应保证所有信息的一致性和复现性。
(四)加大质控工作力度
为保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质量手册开展全方位质控工作。制定质控实施计划,采取平行样、空白样、质控样、加标回收等质控措施,对监测工作实施质量控制。同时通过组织参加能力验证、协作定值等外部质控活动,主动发现、解决监测分析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促进监测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所有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要建立动态跟踪机制以确保现行有效。定期进行仪器的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现场质量监督、新方法的开发、服务供应商的资质评定等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原始记录、监测报告记录内容完整性、数据有效性的检查,强化日常质量监督管理,通过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研究、监测资质认证、持证上岗考核、质量管理评比评审、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国家为了遏制环境的恶化步伐,也加强了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加大了投入,这是现阶段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治污减排、涉铅等重金属专项整治以及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等各项工作也在逐渐深入开展起来,环境监测作为环境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以及可比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晖.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33-34.
[2]胡冠九,袁力,李国刚,付强,夏新,张祥志,史啸勇,董圆媛.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04:59-62.
[3]马珩.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14.
[4]梁家智.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5:55.
[5]谢婧.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化工管理,2014,21:164.
[6]杨翠萍,王婷.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5,11:294.
[7]朱晓明.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2014,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