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薜荔传粉小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效种群大小,基因流,斑块种群,种群结构
薜荔传粉小蜂论文文献综述
丁媛媛[1](2016)在《舟山群岛薜荔传粉小蜂隐存种3(Wiebesia sp.3)种群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种群结构对物种进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种群结构有助于理解种群进化历史。有效种群大小是影响遗传漂变的重要指标,基因流可以有效缓解遗传漂变对种群产生的不利影响,起到缓冲作用。不同程度的基因流可以形成经典集合种群、源-汇种群或斑块种群等多类种群结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探讨有效种群大小和基因流则有助于了解影响种群结构的历史和当代过程。薜荔传粉小蜂(Wiebesia spp.)与其宿主植物薜荔(Ficus pumlia)形成专一性较高的榕-榕小蜂共生体系。小蜂是薜荔唯一的传粉者,而小蜂只能在薜荔中产卵,两者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小蜂种群结构对小蜂和薜荔的维持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薜荔传粉小蜂含3个隐存种,其中隐存种3相对于其同域的隐存种1具有竞争劣势,故更可能面临灭绝风险。本文选择隐存种3位于舟山群岛的8个种群共321个个体,采用8个微卫星位点对其种群遗传结构、有效种群大小以及历史和当代基因流分别进行估算。东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且近交程度最大;六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除东极外,两两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这些种群也不存在距离隔离现象。所有种群聚为一支,没有明显的亚结构。历史有效种群大小大于当代有效种群大小,而历史基因流小于当代基因流大小。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各局域种群隐存种3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小,遗传分化也不显着,属于同一个遗传分支。但是东极种群与其他种群有相对较大的差异,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与其他种群的遗传分化相对较大,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形成独立的遗传分支。2)相比于历史时期,当代的有效种群大小明显减小,是由于发生在较为久远的历史事件而不是当代事件造成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局域种群的灭绝事件并不会在近期内随机发生,有利于局域种群的维持乃至整个区域种群的稳定。3)根据种群的遗传结构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流格局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舟山群岛的薜荔传粉小蜂隐存种3的种群空间结构呈现源汇种群结构,无论是在历史时期还是当代,只有东极种群作为一个源种群存在,因此可以认为东极种群是该区域种群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源种群。其中所有的汇种群大体上符合斑块种群模型。源汇种群系统中,源种群的存在为其他种群的维持提供保障,而斑块种群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所以这样的种群空间结构有利于种群的长期维持。(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严菊媛,郑翠芳,杨升,刘燕,陈友铃[2](2014)在《薜荔传粉小蜂对薜荔榕果挥发物和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了Wiebesia pumilae雌蜂对不同发育时期薜荔雌、雄榕果挥发物以及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W.pumilae雌蜂对薜荔雌花期雌、雄果挥发物具极显着的趋向行为,对成熟期雌果和雄花期雄果挥发物具极显着的驱避行为,而对其他发育期的雌、雄果挥发物表现为无选择偏向性行为反应,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薜荔榕果所释放的挥发物成分和配比存在差异.W.pumilae雌蜂对薜荔相同发育期雌、雄果挥发物表现为无选择偏向性行为反应,表明雌、雄果释放的挥发物组分存在相似性.合成信息素芳樟醇、苯乙烯,以及二者的混合信息素对W.pumilae雌蜂的选择行为影响显着,表明芳樟醇、苯乙烯可能是榕果挥发物中的主成分;混合信息素A2B2C1和A2B2C2组合对W.pumilae雌蜂具极显着吸引作用,而A1B2C2组合对W.pumilae雌蜂具极显着驱避作用,表明混合信息素的交互作用明显,其交互作用既可能表现为增效作用,也可能表现为拮抗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张虔[3](2014)在《薜荔传粉小蜂分化及其胞内寄生菌Wolbachia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薜荔传粉小蜂分化成3个隐存种,成种原因很有可能是地质历史事件。随着对细胞内寄生菌Wolbachia研究的深入,人们认为其在宿主成种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已经发现不同的榕小蜂隐存种携带有不同的Wolbachia菌株的现象。分析采集自日本的薜荔传粉小蜂雌性个体样品,发现其与中国大陆3个隐存种在线粒体基因COI中具有明显分化,核EF1-i1基因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分化程度低于COI。邻接树、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中,都将中国大陆和分布于日本的薜荔传粉小蜂分为4个主要支系,且都以较高的自展支持率和后验概率支持日本薜荔传粉小蜂与隐存种3具有更近的系统发生关系。系统发生距离计算表明,支系间的距离达到了支系内距离的10倍,可以认为薜荔传粉小蜂总共存在4个隐存种。通过对41个种群432只薜荔传粉小蜂(Webesia spp.)进行Wolbachia感染检测,发现分布于中国大陆的薜荔传粉小蜂3个隐存种中只有隐存种1感染Wolbachia,且无论雌雄感染率均为100%。wsp、 ftsZ和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隐存种1取样的25个种群的全部个体均感染同一Wlbachia菌株。BLAST结果显示,具有相同wsp基因的Wolbachia菌株在非榕小蜂寄主中也有检出。薜荔传粉小蜂很可能通过水平传播的方式获得该Wolbachia菌株。隐存种1和2、隐存种3和分布于日本的小蜂分别聚为一支,分化时间都在约3百万年前。该分化时间与武夷山隆升及琉球群岛的形成时间相吻合,且薜荔传粉小蜂对温度、海拔等环境条件敏感、飞行能力较弱,考虑到只有隐存种1感染Wolbachia,地质历史事件在小蜂隐存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Wolbachia可能是隐存种1形成之后才感染的。薜荔非传粉小蜂雌性个体样品的分子鉴种(使用COI和EF1a基因)结果与其Philotrypesis属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Wolbachia感染检测表明,仅与薜荔传粉小蜂隐存种2共栖的薜荔佩妃延腹小蜂与薜荔传粉小蜂隐存种1感染同一WOlbachia菌株,且全部5个样品检测结果都为阳性。这一结果暗示隐存种1和2的共同祖先可能就已经感染了Wolbachia。另外,感染检测结果表明,隐存种2可能具有抗Wolbachia感染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吴文珊,陈友铃,孙伶俐,毛建萍,杨问新[4](2013)在《基于28S,COI和Cytb基因序列的薜荔和爱玉子传粉小蜂分子遗传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薜荔和爱玉子均属于桑科榕属植物,二者为同一物种的原变种与变种的关系,早期研究认为这两种榕树与同一种传粉榕小蜂(Wiebesia pumilae(Hill))建立了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但近期在形态学、生态学、传粉生物学等方面对二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薜荔传粉小蜂和爱玉子传粉小蜂之间可能发生了遗传分化。实验用核糖体28SrDNAD1-D3区、线粒体Cytb及COI基因部分序列,对采自福建3个不同样地的薜荔传粉小蜂和3个不同品系的栽培爱玉子的传粉小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薜荔传粉小蜂和爱玉子传粉小蜂的核糖体28S序列的碱基组成中A,T,G,C 4种含量较平均,C+G的平均含量(56%)稍高于A+T的含量(44%)。线粒体Cytb序列中A+T的含量(76.1%)明显高于C+G的含量(23.9%),COI序列中A+T的含量(71.9%)也明显高于G+C的含量(28.1%),这是膜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的普遍特征。在薜荔和爱玉子传粉小蜂的线粒体Cytb及COI基因中,密码子第叁位点A+T的含量最高。(2)比较薜荔和爱玉子传粉小蜂的3种分子标记的变异范围显示,28S进化速度较Cytb及COI序列慢,比较保守,更适合科、亚科等较高分类单元的研究。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采用Cytb与COI序列进行分析更为精确。(3)用Cytb及COI序列对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显示,薜荔传粉榕小蜂个体间Cytb序列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4,爱玉子传粉小蜂个体间的Cytb遗传距离为0.0164;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群体之间的Cytb序列平均遗传距离为0.1385;COI序列的薜荔传粉榕小蜂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048,爱玉子传粉小蜂各样本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2;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群体间COI序列平均遗传距离为0.1896,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差异大于10%以上)明显大于群体内各样本之间的遗传距离,表明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之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遗传分化,其变异水平达到了种间分化水平,即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为两个不同的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19期)
刘敏[5](2013)在《薜荔(Ficus pumila)及其传粉小蜂(Wiebesia spp.)的分化与比较亲缘地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与昆虫间的协同进化被认为是植食性昆虫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往往导致昆虫与其宿主植物的协同成种;两者系统进化树的不一致又暗示着协同成种不是唯一的机制,宿主转移等其他因素在植食性昆虫的分化成种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与植物的相互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地质历史事件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山脉的隆起、沟壑的形成造成种群间隔离,于是缺乏交流的种群逐渐分化;气候波动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的收缩或扩张,对物种分布格局和遗传结构的塑造有重要作用。榕和榕小蜂是专一性最强的共生体系之一,早期研究认为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近年来通过分子标记揭示出越来越多“一对多”,甚至“多对一”的现象。尽管宿主转移是可能的解释,但协同成种是榕与传粉小蜂演化的重要模式,意味着更多的情况是同一宿主成种,地质历史事件在小蜂的分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薜荔为雌雄异株榕,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分布,依靠专一性的传粉小蜂为其授粉。本论文以薜荔和薜荔传粉小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标记对薜荔分布区范围内薜荔传粉小蜂的种类进行鉴定,确定薜荔小蜂隐存种的分布格局,并对它们遗传结构及扩散格局进行分析,推断地质历史事件在其分化中的作用。气候波动造成物种分布范围的改变,分化的隐存种再次接触,由于对相同资源的利用,它们必定存在分化,小蜂短暂的出飞期是关键,因此对舟山岛屿地区两个隐存种的物候分化做了研究。另外,对比研究薜荔和薜荔小蜂的遗传结构及种群动态,并结合薜荔的生态位模型分析,推测地质历史事件对它们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我国薜荔分布范围内存在3个薜荔传粉小蜂隐存种,分别为Wiebesiaspp.1,2和3。它们主要呈异域分布:南岭、武夷山脉以及延伸至浙江境内的仙霞岭和天台山脉是物种1和2的主要分界线,交界的一些种群中存在2个物种共存的现象;物种3主要分布在舟山群岛,大部分与物种1同域,另外在大陆宁德(ND)种群中也有分布,台湾地区的爱玉子传粉小蜂也为物种3。薜荔小蜂3个物种的分化时间、种群遗传结构以及扩散格局揭示出地质历史事件是造成它们隔离分化的原因。第四纪冰期以及间冰期波动的气候导致3个物种分布范围的收缩与扩张,从而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2)薜荔与薜荔小蜂的物候高度匹配,薜荔雄株一年存在2-3次花期,以春季和夏季为主,相应的薜荔小蜂一年有2-3个世代。同域分布的薜荔小蜂物种1和物种3存在物候分化,表现在物种1早于物种3出飞。尽管它们可以同株共存,但在出飞时间上仍然表现出差异,同果共存的现象很少,仅发现一例。被一个物种占据的薜荔很难再被另一个物种所用,暗示着小蜂的物候会诱导薜荔物候发生变化,但具体机制尚待研究。3)薜荔和薜荔小蜂虽为强制性互利共生体系,经历共同的地质历史事件。小蜂的扩散影响薜荔的花粉流,但两者的遗传格局却非常不一致。尽管拥有相同的冰期避难所,但它们不同的生活史特征导致扩散能力的明显差异是造成这种不一致格局的主要原因。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动态分析揭示出薜荔和薜荔小蜂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且二者的冰期后扩散路线不一致。小蜂物种1的两个潜在避难所为南岭以北的湖南境内,以及武夷山南段西侧地区。冰期后南岭以北的种群受地形限制并未扩至湖南以外,而武夷山西侧的种群则往北以及沿着武夷山脉、浙江仙霞岭一带扩往浙江境内,并且扩散至舟山岛屿上。物种2在南部的沿海地区存在一个冰期避难所;西部种群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因此这一带也是潜在的冰期避难所;海南岛小蜂线粒体COI单倍型与大陆分化较大,隔离是分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推测冰期时这里也是潜在的避难所;另外台湾也是潜在的避难所。岛屿是物种3的潜在冰期避难所。台湾爱玉子的传粉小蜂为物种3,结合爱玉子与薜荔之间的分化,推测台湾是物种3的形成地,因此也是冰期避难所;另外,如果物种3在末次盛冰期以前就扩至舟山岛屿地区,那这一地区也是其潜在的冰期避难所。小蜂的避难所即是薜荔的避难所,只是冰期后薜荔呈现出与小蜂不同的扩散路线。(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魏玉梅,刘亮,吴文珊[6](2010)在《薜荔隐头果内非传粉小蜂的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薜荔非传粉小蜂——薜荔佩妃延腹小蜂的形态特征。(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0年02期)
陈艳[7](2009)在《薜荔之传粉小蜂》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生是最具影响力的种间相互作用之一,对生命各个层次都有深刻的且常常是决定性的影响;共生体系的长期维持引发了一系列的进化问题,也因此成为进化理论的一大挑战。榕和榕小蜂系统是目前所知的最严格的专性共生体系之一,两者异常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宿主生活型为共生机理研究提供了理想的体系。榕-榕小蜂的共生关系古老且多样,早期的形态学研究显示1种榕往往只有1种对应的传粉小蜂,分子系统学研究也证实在较高的分类等级上两者间具有高度的协同枝系发生和协同进化关系,这种协同关系被应用到物种水平,“一对一”原则被认为在该系统中具有普适性。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案例证实许多榕属物种拥有1种以上的传粉小蜂,也有同一传粉小蜂为不同榕授粉的实例。特别是分子标记的应用,揭示出大量传粉小蜂隐存种,比例甚至达到所涉及榕属物种的60%;加之宿主转移现象和榕天然杂交后代的发现,冲击着榕-榕小蜂在物种水平高度对应的观点,Machado等也因此提出一个更为松散的进化模式,认为榕与榕小蜂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两者群组之间,在榕群组内宿主转移现象可能经常发生。种间专一性屏障的松弛将极大地影响共生双方的动态,哪怕是低频率的例外事件也会导致严重的进化后果。Machado等的进化新模式主要依据巴拿马和墨西哥2个榕组及其对应的传粉小蜂,但有研究证实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榕属类群中,榕-榕小蜂在物种水平高度对应,协同成种在其进化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正确评价种间专一性在榕-榕小蜂共生体系中的真正地位,不同榕属类群和不同地区非一对一事件的发生频度及产生原因是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薜荔小蜂为薜荔及其变种爱玉子的专性传粉小蜂,至今形态学研究仍未发现它们在任何地区有差异,但薜荔和薜荔小蜂的分类地位飘浮不定,不同的研究者将它们归入不同的属,且在爱玉子人工栽培中薜荔小蜂能否为之有效传粉也有不同的结果。为探究薜荔传粉小蜂的物种组成、地域分布和系统发生关系,我们应用线粒体COI和Cytb、核核糖体ITS2基因对我国东南沿海岛屿及邻近大陆31个种群,331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组分、遗传多样性和种群扩张动态分析,并在GenBank中检索相关序列联合构建系统树,以期揭示薜荔传粉小蜂在该地区的物种组成、形成原因和可能的扩散路线;评价薜荔与其传粉小蜂间的物种专一性;评判岛屿和大陆生境对小蜂种群动态的影响;为印度-澳洲区系榕-榕小蜂专性对应程度提供案例;为协同进化模式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薜荔传粉小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遗传组成并不均一,可以划分为3个独立的枝系。3个枝系无论是线粒体基因还是核基因都超出了种内差异的范畴,达到物种分异水平;3个枝系没有明显的形态差异,为3个隐存种,分别为Sp.A、Sp.B、Sp.C。不同基因和不同方法均将31个种群的331个个体区分为3个枝系,枝系间的遗传分异明确。STUCTRUE软件模拟100万次将个体分配到各枝系的概率都在95%以上;系统树中3个单系的支持率都达99%;在巢式枝系结构中,3个枝系在95%的置信区间内完全分离。不同基因和不同方法区分得到的3个枝系在单倍型和个体水平都完全对应。比较3个枝系COI序列分化显示,平均枝系内K2P距离为0.57%,而枝系间分别达6.63%,10.94%和10.69%,任2个枝系间的序列分异都达到平均枝系内遗传差异的10倍以上。这不仅超过了区分动物物种的COI barcode标准距离域,也高于类似研究中榕小蜂隐存种对间的遗传距离,其线粒体基因达到物种分化水平。3个枝系的ITS2序列显示出致同进化的特征,枝系内部基本共享相同的ITS2单倍型,而不同枝系对应的单倍型间相差7-13个核苷酸。尽管枝系叁有2个对应的ITS2单倍型,但它们仅相差1个碱基,且其中1个单倍型仅局限在1个南方种群。ITS2的单倍型格局从核基因水平证实3个枝系的物种性质。3个枝系达到物种分化水平的核基因证据还来源于Cytb的NUMTs序列,在Cytb单倍型和NUMTs的联合系统树中近期的NUMTs序列没有枝系的交叉,证实枝系间已完全隔离。2)薜荔传粉小蜂3个物种互为姊妹种。在薜荔小蜂COI和Cytb单倍型与其他小蜂相应序列联合构建的系统树中,薜荔小蜂序列聚为1个大单系的支持率为99%;2个物种中同时存在Cytb基因的NUMTs序列也说明它们为近缘种。联合Cytb单倍型和NUMTs序列进行系统重建,NUMTs古老单倍型聚在外类群位置,以之为根的系统树进一步证实了3个物种近缘的系统发生关系;而来源于不同物种的NUMTs序列在外类群中聚为单系更进一步确认它们互为姊妹种的性质。3)薜荔传粉小蜂3个物种在我们东南沿海地区有一定的地域分布和物候差异,生境偏好、地理和时间隔离可能是其物种分化的原因。薜荔传粉小蜂Sp.A完全分布于北部种群,Sp.B主要分布于南部种群,而Sp.C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岛屿种群。地域分布差异反映了3个物种的生境偏好,纬度、地形地貌和岛屿大陆环境等差异导致的不同选择压力,山系和海洋导致的隔离都在薜荔小蜂祖先种群的分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小蜂先于薜荔的成种事件最终导致3种传粉小蜂在不同地域的共存。3个物种的物候有一定差异,Sp.C的出飞期较Sp.A晚10天左右,这种差异甚至逆纬度梯度存在,尽管这个差异在目前条件下尚不足以隔离物种,但在成种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4)Sp.A非随机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大陆-岛屿格局,岛屿群来源于大陆群的向外辐射。Sp.A广泛分布于北部的27个种群,STUCTURE和NCPA软件将之区分为大陆和岛屿2个下级组,X~2置换检验表明2组非随机分布,AMOVA分析揭示大陆群与岛屿群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它们在单倍型组成、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动态上都有不同。与大陆群相比较,岛屿群表现出更明显的种群扩张表征,在巢式枝系图中呈现出更典型的星状结构、更多的单倍型末枝。失配分布分析和统计扩张检验都显示岛屿群经历过或正经历着扩张和瓶颈效应,而大陆群的Tajima’s D和Fs统计量都没有显着偏离0。比较遗传多样性可以看到,尽管岛屿群的样本量为大陆群的3倍,但其遗传多样性无论在整体水平还是种群平均水平均低于大陆群,特别是平均序列差异。COI岛屿特有单倍型间最多相差3个点突变,而大陆特有单倍型间可达12个。系统重建也显示大陆单倍型更为古老,它们在有根树中都深埋于内部节点。从COI单倍型格局看,所有岛屿特有单倍型都以1个点突变围绕着2个频率最高的大陆岛屿共享单倍型,且都分布在相应大陆种群的东北方向,这不仅符合小蜂的生活史特性,也与杭州湾风力场特征一致。岛屿生境剧烈波动和小种群效应导致的更频繁的岛屿种群灭绝事件、大陆种群的远距离救援、以及其后的定居、种群扩张和相对独立条件下的进化,构成了Sp.A典型的大陆-岛屿格局。5)宁德及其以南地区为Sp.B和Sp.C的潜在冰期避难所。Sp.B和Sp.C在南方和北方种群都有分布,但南方种群表现出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拥有更多的古老特有单倍型。就物种C而言,宁德具有最多的特有单倍型,3个特有单倍型间相差8-11个点突变;而在其他11个种群中,仅桃花岛有1个特有单倍型,后者的特有单倍型与分布最广泛的共享单倍型间只相差1个点突变。从种群动态看,宁德为长期存在种群,失配分析和中性检验的各统计量都显着拒绝其经历过近期统计扩张的假设。宁德及其以南区域很可能为物种B、C潜在的冰期避难所,该地区的武夷山系为薜荔小蜂冰期种群提供了保护地,冰期后,小蜂沿山系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扩散,直至薜荔分布区北缘。(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陈勇,李宏庆,马炜梁[8](2003)在《薜荔榕小蜂产卵和传粉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薜荔榕小蜂Blastophagapumilae是薜荔的传粉昆虫 ,栖息于薜荔隐头花序中 ,在其生物学行为中以钻入花序产卵或传粉最为关键。研究表明 :薜荔榕小蜂钻入花序平均费时 6 9 48min ,标准差 13 2 6min ;伤残程度很高并能在伤残的情况下完成产卵或传粉 ;卵的尾丝能起标识作用避免重复产卵 ;进入雌花序的小蜂具逃离花序的行为但不能实现 ;1只小蜂平均产5 2 8个卵或为 10 72 4朵雌花授粉。(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薜荔传粉小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了Wiebesia pumilae雌蜂对不同发育时期薜荔雌、雄榕果挥发物以及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W.pumilae雌蜂对薜荔雌花期雌、雄果挥发物具极显着的趋向行为,对成熟期雌果和雄花期雄果挥发物具极显着的驱避行为,而对其他发育期的雌、雄果挥发物表现为无选择偏向性行为反应,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薜荔榕果所释放的挥发物成分和配比存在差异.W.pumilae雌蜂对薜荔相同发育期雌、雄果挥发物表现为无选择偏向性行为反应,表明雌、雄果释放的挥发物组分存在相似性.合成信息素芳樟醇、苯乙烯,以及二者的混合信息素对W.pumilae雌蜂的选择行为影响显着,表明芳樟醇、苯乙烯可能是榕果挥发物中的主成分;混合信息素A2B2C1和A2B2C2组合对W.pumilae雌蜂具极显着吸引作用,而A1B2C2组合对W.pumilae雌蜂具极显着驱避作用,表明混合信息素的交互作用明显,其交互作用既可能表现为增效作用,也可能表现为拮抗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薜荔传粉小蜂论文参考文献
[1].丁媛媛.舟山群岛薜荔传粉小蜂隐存种3(Wiebesiasp.3)种群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严菊媛,郑翠芳,杨升,刘燕,陈友铃.薜荔传粉小蜂对薜荔榕果挥发物和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张虔.薜荔传粉小蜂分化及其胞内寄生菌Wolbachia感染[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吴文珊,陈友铃,孙伶俐,毛建萍,杨问新.基于28S,COI和Cytb基因序列的薜荔和爱玉子传粉小蜂分子遗传关系研究[J].生态学报.2013
[5].刘敏.薜荔(Ficuspumila)及其传粉小蜂(Wiebesiaspp.)的分化与比较亲缘地理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3
[6].魏玉梅,刘亮,吴文珊.薜荔隐头果内非传粉小蜂的发现[J].生物学教学.2010
[7].陈艳.薜荔之传粉小蜂[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陈勇,李宏庆,马炜梁.薜荔榕小蜂产卵和传粉行为[J].昆虫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