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癌变风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素细胞,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
癌变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痣会有癌变风险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通常所说的痣,医学上称作色素痣或者痣细胞痣,它是皮肤的一种良性肿瘤。据统计,大多数人身上都有10-40个痣。令爱美人士头痛不已的就是这些"小黑点"了。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黑素细胞是均匀地分布在皮肤内,如果黑素细胞受先天或后天影响聚(本文来源于《财富生活》期刊2019年15期)
杨萨仁高娃[2](2019)在《分析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萎缩性胃炎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和癌变风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以治未病指导萎缩性胃炎(AG)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及癌变风险影响。方法回顾80例AG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以"治未病"思想施护,对比两组依从性及癌变风险。结果研究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癌变风险明显更低(P<0.05)。结论经治未病思想指导护理,可显着提升AG患者依从性,并可有效降低其癌变风险。(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34期)
李飞鹏,胡彦辉[3](2019)在《OLGIM分级系统、内镜下形态学分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OLGIM分级系统、内镜下形态学分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变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86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内镜形态学资料、活检病理学报告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OLGIM分级,分析其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癌变的关系。结果:286例患者中,26例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15例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诊断为胃癌。在内镜下,286例患者中225例(78.7%)被明确诊断为CAG,38例误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3例误诊为黏膜隆起性病变、息肉样病变。OLGIM 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有19例、40例、86例、124例、17例。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发现,OLGIM分级与胃黏膜病变恶性程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342,P<0.001)。149例患者Hp检测阳性,137例阴性。Hp(+)组的肠上皮化生发生率显着高于Hp(-)组;但Hp感染对肠上皮化生程度、发生部位及是否发生上皮内瘤变/癌变无明显影响。相关性检验发现,Hp感染与OLGIM分级无明显相关性(r=0.279,P>0.05)。内镜下颗粒型、灰白型、浅凹陷型叁种形态分别有109例(38.11%)、94例(32.87%)、83例(29.02%)。叁种内镜表现患者的胃黏膜恶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颗粒型患者的Hp感染率及肠上皮化生发生率显着较高。结论:OLGIM分级系统对胃癌发生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内镜下不同表现的CAG恶变倾向无明显差异,但黏膜表面呈弥漫性颗粒样改变的患者Hp感染率、肠上皮化生发生率显着更高。(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晟广,张彬,王长利[4](2018)在《端粒长度在细胞癌变和预测肿瘤风险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端粒与人类的衰老和肿瘤密切相关。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的结构,能够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融合和重排,在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细胞的端粒长度是逐渐缩短的,但肿瘤细胞由于端粒酶的重新激活具有稳定的端粒长度和永生化的特征。端粒长度缩短往往增加衰老相关疾病的风险而端粒长度增长往往增加肿瘤的风险。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端粒长度的改变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而且端粒长度可以预测肿瘤风险,显示出端粒长度在精准诊疗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对端粒长度在细胞癌变和预测肿瘤风险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8年17期)
肖璇,施琳俊,沈雪敏,刘伟,周曾同[5](2018)在《DNA定量分析技术预测OSF癌变风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是口腔鳞癌重要的来源之一。DNA含量异常(异倍体)往往是组织细胞癌变的特异性指征,因此可作为癌变的一项标记物。DNA定量分析是否可应用于评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癌变风险?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方法:应用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OSF患者的DNA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细胞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OSF患者的DNA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细胞学改变之间关系的结果如下:关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损部位、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等因素都不是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DNA含量异常的风险因素,而细胞核DNA含量改变与病理细胞学改变呈正相关。应用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异常增生病损的敏感性为14.3%,特异性为90.5%,阳性预测值为33.3%,阴性预测值为76.0%,假阳性率为66.7%,假阴性率为24.0%。结论:与病理结果比较,DNA定量分析预测OSF癌变的敏感性较低(14.3%),但特异性较高(90.5%),因而可作为发现OSF患者癌变倾向的重要警示。(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大会暨第八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9)
王晓欢,黄勇刚,李鑫[6](2018)在《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萎缩性胃炎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和癌变风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萎缩性胃炎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和癌变风险的影响,分析治未病思想对萎缩性胃炎防治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未病科确诊的萎缩性胃炎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治未病组(以治未病思想指导患者护理方案)和常规组(基础护理方法)各79例,干预3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依从性行为、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评分)方面和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跟踪随访1年,比较两组远期预后效果和癌变率。结果:治未病指导组依从性评分(93.34±5.64)分、依从率(92.41%)、ESCA评分(136.46±7.01)分、总有效率(93.67%)显着优于常规组,复发率(8.86%)和癌变发生率(0)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萎缩性胃炎护理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具有既病防变、降低癌变风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8年08期)
郑亚民,姚贵宾,王悦华,李非[7](2018)在《胆囊息肉癌变风险分析和临床处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囊息肉即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胆囊壁内病变的一类疾病。超声检查在体检中的广泛开展有利于PLG的筛查,PLG检出率0.3%~12.3%~([1])。胆囊息肉往往最后需要外科治疗,胆囊切除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时机和随访标准是当前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其核心在于评估PLG良恶性。术前如何区分恶(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8](2018)在《吸烟增加巴雷特食管症癌变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对于已经患有巴雷特食管症的人来说,吸烟会大幅增加其最终患食管癌的风险,且该风险的上升与吸烟多少的关系不大,不论一天是吸几盒烟还是只吸几支烟,患食管癌的风险都会大幅度上升,研究人员因此呼吁这类"风险人群"戒烟。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在新一期美国学术刊物《胃肠病学》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3000多名巴雷特食管症患者,结果发现那些吸烟的病人最终出现(本文来源于《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期刊2018年08期)
赵长普,尹金磊,党中勤,李波,王红霞[9](2018)在《中医微观辨证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发生癌变的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中医微观辨证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发生癌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中医微观辨证证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肠上皮化生率、上皮瘤变率和Ki67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肝郁气滞型占14.0%、肝胃郁热型占13.0%、脾胃湿热型占9.0%、胃络瘀阻型占15.0%、脾胃虚寒型占17.0%、胃阴不足型占32.0%;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肠上皮化生率最高者为脾胃湿热型(88.9%)、其次为肝郁气滞型(85.7%),最低为胃阴不足型(40.6%),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与胃阴不足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上皮瘤变率最高为肝郁气滞型(71.4%)、其次为脾胃湿热型(66.7%),最低为胃阴不足型(25.0%),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与胃阴不足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萎缩性胃炎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最高者为肝郁气滞型(78.6%)、其次为脾胃湿热型(77.8%),最低者为胃阴不足型,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与胃阴不足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率和上皮瘤变率均高于其他证型,可作为临床指导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朱良亮,单永琪,闫飞虎,王振,于恩达[10](2018)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相关风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索与其癌变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符合LST诊断标准的患者及同期隆起型腺瘤(protruded-type adenoma,P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LST及其亚型与PA对照分析其临床特点与癌变风险因素。结果 LST组患者共422名,病变439处;PA组患者共432名,病变465处。LST-G、LST-NG和PA的癌变率分别为7.72%、11.69%和2.58%。经回归分析研究LST和PA癌变的风险相关关系,发现形态学分型、发病部位和息肉直径3个因素是LST癌变的相关风险因素,形态学分型为LST-NG、病变位于左半肠及病变直径越大癌变风险越高;患者年龄、发病部位、息肉直径3个因素是PA癌变的相关风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病变位于右半肠及息肉直径越大则癌变风险越高。结论 LST与PA相比存在更高的恶性潜能,尤其是LST-NG;LST与PA的癌变风险因素存在明显的不同,提示LST与PA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癌变机制。(本文来源于《海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癌变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以治未病指导萎缩性胃炎(AG)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及癌变风险影响。方法回顾80例AG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以"治未病"思想施护,对比两组依从性及癌变风险。结果研究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癌变风险明显更低(P<0.05)。结论经治未病思想指导护理,可显着提升AG患者依从性,并可有效降低其癌变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癌变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1]..痣会有癌变风险吗?[J].财富生活.2019
[2].杨萨仁高娃.分析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萎缩性胃炎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和癌变风险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李飞鹏,胡彦辉.OLGIM分级系统、内镜下形态学分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的评估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9
[4].王晟广,张彬,王长利.端粒长度在细胞癌变和预测肿瘤风险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2018
[5].肖璇,施琳俊,沈雪敏,刘伟,周曾同.DNA定量分析技术预测OSF癌变风险的研究[C].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大会暨第八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论文集.2018
[6].王晓欢,黄勇刚,李鑫.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萎缩性胃炎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和癌变风险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
[7].郑亚民,姚贵宾,王悦华,李非.胆囊息肉癌变风险分析和临床处理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8
[8]..吸烟增加巴雷特食管症癌变风险[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
[9].赵长普,尹金磊,党中勤,李波,王红霞.中医微观辨证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发生癌变的风险[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10].朱良亮,单永琪,闫飞虎,王振,于恩达.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相关风险因素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