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催化聚合论文-卓东贤

酸催化聚合论文-卓东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酸催化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漆,漆酚,酸催化聚合,复合涂料

酸催化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卓东贤[1](2008)在《漆酚的酸催化聚合及其复合涂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漆酚聚合物及其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聚合机理以及固化膜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采用FT-IR、UV-Vis、~1H-NMR、GPC和流变仪等手段探讨不同质子酸催化漆酚聚合的过程,并研究采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的漆酚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然后对以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的漆酚固化机理进行探讨,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最后采用TG和DMTA等手段比较其涂膜与天然生漆涂膜的性能。(2)研究漆酚聚合物/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FT-IR、TG、Raman、SEM、DMTA等手段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在复合膜的分散状态及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不同多壁碳纳米管含量复合膜的导电性能。(3)首先研究在二水合氯化铜钾作用下漆酚的固化行为;然后采用FT-IR、UV-Vis、~1H-NMR、ESR和CV等手段探讨其固化机理;最后对氯化铜钾在“死漆复活”的应用进行研究,并采用DMTA和TG等手段研究二水合氯化铜钾催化死漆聚合的固化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质子酸的作用下,漆酚不饱和侧链的共轭双键与质子酸的H~+发生亲电加成,并形成碳正离子,该碳正离子与漆酚苯环发生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从而生成漆酚聚合物;二水合氯化铜钾能够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其催化漆酚聚合的过程与漆酶、多酚氧化酶及模拟酶催化漆酚聚合的类似;两种酸催化所得的漆膜均具有比天然生漆膜优异的性能;漆酚聚合物与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制备所得的漆膜既保持了天然生漆膜原有的优良性能,又提高了其耐冲击强度,并使复合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本研究为解决天然生漆不易固化成膜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生漆开发成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赵永和,黄绍重,徐启杰,时文中[2](2007)在《纳米固体酸催化聚合松香酯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铈、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镧、氧化钆、氧化钐、氧化钕、SO42-/ZrO2、活性氧化锌、纳米氧化镁催化剂,催化聚合松香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氧化钕>纳米氧化锌>氧化钐>氧化钆>纳米氧化镧>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铈活性氧化锌SO42-/ZrO2.采用纳米氧化锌催化聚合松香与甘油反应的适宜条件为:纳米氧化锌用量为聚合松香质量的2%,甘油的用量为聚合松香质量的28%,酯化温度265℃,反应时间5 h.聚合松香的酯化率≥95.4%,产物的酸值≤7 mg/g(KOH),软化点≥99℃,加纳色阶为6~7.(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Walker.Frekerick,Herbert[3](2003)在《水性环氧树脂的酸催化聚合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不可逆或不平衡聚合法制备聚合物材料的水性乳液的方法包括:在表面活剂存在下,将疏水单体分散在水中形成疏水单体粒子的水包油乳液,在酸性物质存在下,(均)聚这些水性单体粒子。不可逆或不平衡聚合法的1个实例是疏水性环醚的酸化开环聚合。“疏水”物质是指与水结合时形成两相的有机材料,(本文来源于《涂料技术与文摘》期刊2003年01期)

酸催化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铈、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镧、氧化钆、氧化钐、氧化钕、SO42-/ZrO2、活性氧化锌、纳米氧化镁催化剂,催化聚合松香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氧化钕>纳米氧化锌>氧化钐>氧化钆>纳米氧化镧>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铈活性氧化锌SO42-/ZrO2.采用纳米氧化锌催化聚合松香与甘油反应的适宜条件为:纳米氧化锌用量为聚合松香质量的2%,甘油的用量为聚合松香质量的28%,酯化温度265℃,反应时间5 h.聚合松香的酯化率≥95.4%,产物的酸值≤7 mg/g(KOH),软化点≥99℃,加纳色阶为6~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催化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卓东贤.漆酚的酸催化聚合及其复合涂料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赵永和,黄绍重,徐启杰,时文中.纳米固体酸催化聚合松香酯化反应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Walker.Frekerick,Herbert.水性环氧树脂的酸催化聚合及其应用[J].涂料技术与文摘.2003

标签:;  ;  ;  ;  

酸催化聚合论文-卓东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