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替林论文-陈琳瑶,阮丹

去甲替林论文-陈琳瑶,阮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去甲替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米替林,去甲替林,血脑屏障,P-糖蛋白

去甲替林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瑶,阮丹[1](2016)在《维拉帕米对小鼠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脑内药动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P-gp和CYP3A4抑制剂维拉帕米对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脑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于对照组(生理盐水给药)和维拉帕米租(4 mg·kg?1),早晚各给药1次,给药3 d后小鼠腹腔注射阿米替林(15 mg·kg?1),并分别于0,5,15,30,60,90,120,180,270,360 min断头取血。采血完毕后将各组小鼠处死,快速取出大脑,置液氮中保存。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处理样品,采用HPLC-MS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阿米替林及其活性代谢物去甲替林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维拉帕米组的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血浆AUC分别升高1.9,2.0倍;脑内分别升高了3.3,3.5倍。维拉帕米组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脑/血AUC比值也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4,1.9倍。结论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可能均具有一定P-gp底物活性,且去甲替林与P-gp亲和力更强。维拉帕米能增加阿米替林血浆药物浓度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阿米替林脑/血比值,这可能与维拉帕米对P-gp及CYP的抑制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6年08期)

王海玲,孟黎明,丁阳[2](2016)在《HPLC法测定盐酸去甲替林的有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去甲替林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叁乙胺(p H 3.0)(34∶66);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各杂质峰与主峰分离度良好,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40 ng及1.35 n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去甲替林有关物质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6年02期)

蔡立婧,刘家稳,李兰林,杨少林,阳剑[3](2014)在《不同剂量的胡椒碱对去甲替林在小鼠脑血分布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为胡椒碱对P-糖蛋白(P-gp)调节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16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连续服用生理盐水、维拉帕米或不同剂量胡椒碱8 d,并于第8天给予以上药物1 h后腹腔注射去甲替林,于给药后5,15,30 min和1,2,4,6,8,12 h采集血及脑组织,并采用LC-MS/MS法测定去甲替林的浓度,计算血、脑中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脑血浓度比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胡椒碱组血和脑组织中去甲替林浓度变化很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胡椒碱能够使去甲替林的脑血浓度比值及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 h)减小,高浓度胡椒碱则无此影响。结论:低剂量胡椒碱可能可以诱导血脑屏障上P-gp的活性,而高剂量胡椒碱对血脑屏障上P-gp无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蔡立婧,刘家稳,李兰林,杨少林,阳剑[4](2012)在《胡椒碱对小鼠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血脑分布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为胡椒碱对P-gp的调节作用提供依据。小鼠连续服用不同剂量胡椒碱,生理盐水和维拉帕米8天,并于第八天给予以上药物1小时后腹腔注射去甲替林,于5,15,30min,1,2,4,6,8,12h时间点采集血及脑组织,并采用LC-MS/MS法测定去甲替林的浓度,并计算血、脑主要药动学参数和脑/血比值。和生理盐水组相比,血和脑组织中胡椒碱对去甲替林浓度变化很小,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低剂量胡椒碱能够使去甲替林的脑/血比值AUC0-12h减小,高浓度胡椒碱无此影响。低剂量胡椒碱可能能诱导血脑屏障上的P-gp。高剂量胡椒碱对血脑屏障上P-gp的无此作用。(本文来源于《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12-11-19)

丁连仁[5](2012)在《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68例神经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去甲替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7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减少更为明显;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显着,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去甲替林治疗,极少不良反应,能显着改善疼痛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2年14期)

刘艺平[6](2012)在《P-gp介导的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中枢相互作用的体外与体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地塞米松与维拉帕米对P-糖蛋白(P-gp)功能及表达影响的时效与量效关系及其对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外排速率及中枢分布的影响;评估P-gp介导的体外相互作用与脑内相互作用的相关性,探讨利用P-gp介导的相互作用促进药物疗效与减少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1.采用HaloC18(2.1mm×100mm,2.7μm)色谱柱,纯净水-乙腈(v/v,60:40)为流动相,采用Waters Micromass Quattro PremierXE二极质谱仪为检测器,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含量的方法。2. Caco-2细胞采用MEM培养基进行常规培养,P-糖蛋白表达通过荧光免疫法验证;采用MTT法考察维拉帕米和地塞米松对Caco-2细胞活性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考察地塞米松、维拉帕米对罗丹明123摄取的影响。使用免疫荧光与流式细胞术研究地塞米松、维拉帕米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3.将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板进行培养,构建单层细胞模型,用细胞电位仪、萤光黄及普奈洛尔转运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建模成功后考察地塞米松、维拉帕米对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的双向跨膜转运的影响。4.396只昆明种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3组,经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研究地塞米松与维拉帕米对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中枢转运的影响。结果:1.在实验条件下,地塞米松、维拉帕米及内标物质分离良好,色谱峰尖锐且半峰宽小于0.25s。一次进样的运行时间小于4min。最低检测限为10ng·mL-1。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在10~2500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准确、灵敏、简单。2. Caco-2细胞经复苏后培养成功,荧光免疫法证实了Caco-2细胞中P-糖蛋白强表达。MTT法证实地塞米松、维拉帕米浓度小于100μmol·L-1时,对细胞活性无影响。Rh-123的摄取实验发现在0.01~25μmol·L-1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降低了细胞内荧光强度,降低的幅度为10~60%,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负相关;而维拉帕米增强了细胞内荧光强度(浓度>0.1μmol-L-1),荧光强度的增加与剂量正相关。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在1-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地塞米松组荧光强度显着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组在0.1-50μmol·L-1范围内荧光强度均显着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较低浓度(0.01-0.1μmol·L-1)时,地塞米松对P-gp的表达无影响;维拉帕米浓度为0.01μmol·L-1时,对P-gp表达无影响。3.显微镜下显示Caco-2单层细胞排列紧密且完整,荧光黄及普萘洛尔跨膜实验证实细胞旁路转运通透性低,而跨细胞转运通路通透性良好。跨膜转运实验证实了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是P-gp的弱型底物,地塞米松增加了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外排速率(增加幅度为10%-60%),而维拉帕米减少了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外排速率(减少幅度为10%~20%)。4.在体动物实验表明地塞米松能减少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脑组织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值,减少程度大约为40~50%,而维拉帕米能增加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AUC值,增加程度大约为10%~50%。结论:地塞米松能增强P-糖蛋白的功能,同时诱导其表达,增加了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的外排速率,减少中枢分布,而维拉帕米能抑制P-糖蛋白功能,诱导其表达,总体表现为抑制了P-gp的外排速率,增加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的中枢分布。体外与体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P-gp介导的中枢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体外研究实现,利用P-gp介导的相互作用能改变中枢的药动学,达到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目的,亦可用于中枢药物过量时的解毒。(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5-01)

孙晶[7](2012)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神经性疼痛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2组,均给去甲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不良反应少并且症状轻微,不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加巴喷丁和去甲替林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疗效显着优于单一药物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2年04期)

蔡立婧[8](2011)在《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目的考察小鼠体内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胡椒碱及维拉帕米后,对去甲替林多剂量药动学和脑/血浓度比值的影响,探讨作为生物利用度增强剂的胡椒碱对进入血脑屏障药物的影响,是否会影响去甲替林的疗效或对治疗窗小的药物产生毒性作用。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方法1.实验动物及给药方法1.1实验动物分组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216只(25±3 g),按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四大组,每组54只(6/组×9个时间点):低剂量胡椒碱组(L),高剂量胡椒碱组(H),维拉帕米组(V),生理盐水组(B)。四组均于最后一天腹腔注射去甲替林。1.2给药剂量本试验维拉帕米剂量为5 mg/kg,去甲替林为15 mg/kg。黑胡椒中胡椒碱的含量大约为5%-9%,在人体中,大约每天食入胡椒碱的用量大约为60-110μmol。按照人体每日摄入胡椒碱的量换算至小鼠后,所得剂量为170μg/kg,此剂量即为本实验低剂量组所给予的胡椒碱的用量。根据文献报道,小鼠试验中,胡椒碱药物相互作用中所用到的剂量,且文献报道此剂量对小鼠不会产生毒性。且为了与维拉帕米对照组进行比较,我们选用5mg/kg的剂量为高剂量组用量。1.3样品采集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照分组,四大组分别连续7天灌胃给予低剂量胡椒碱(170μg/kg),高剂量胡椒碱(5 mg/kg),维拉帕米(5mg/kg)及生理盐水0.4 m1。第一8天,试验前一天禁食12 h后,继续灌胃给予以上药物,1h后,腹腔注射给予去甲替林(15 mg/kg)后,分别于5,15,30min,1,2,4,6,8,12 h摘除眼球采血。血液置于肝素抗凝EP管内,15000 rm/min离心制备血浆。小鼠处死后快速取出小鼠脑组织,脑组织用生理盐水洗净,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重。血浆及脑组织样品均于-70℃冰箱保存待测。2.生物样品测定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血浆和脑组织匀浆液中去甲替林浓度。3.数据处理以Excel及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小鼠血浆及脑组织AUC及脑血比值面积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t1/2使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叁、结果1.方法学1.1去甲替林的测定方法学血浆及脑组织中去甲替林与内标氯米帕明分离良好。血浆及脑组织内去甲替林和内标保留时间分别为1.42 min和1.93 min。在5.00~5000.00 ng-mL-1线性范围内各待测物在血浆及脑组织中的线性良好,最低定量限为5 ng-mL-1。若有超过线性范围的浓度,使用空白血浆稀释后,按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处理后进样,所得浓度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血浆药物浓度。血浆中萃取回收率各待测物>78.66%,脑匀浆中各待测物>78.34%,血浆和脑匀浆日内精密度RSD为2.94%-9.30%:日间精密度RSD为3.00%-7.85%。低,中,高叁种浓度的质控样品稳定性良好,浓度变异均小于9.27%。2.小鼠腹腔注射去甲替林后,测得去甲替林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脑/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B、L、H和V组中去甲替林在血中AUCO-12分别为3645.77+778.60,4527.37±938.29,3989.90±307.15,6338.88±974.8 ng-h-mL-1;AUCO-∞分别为3042.05±765.31,3825.07±1090.70,3185.37±922.61, 5155.18±1205.12 ng·h·mL-1;t1/2分别为2.62±1.36,2.75±1.22,3.37±1.62, 3.78±2.44 h;统计结果表明,V组的AUCO-12及AUCO-oo和B、L、H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四组t1/2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脑匀浆液中AUCO-12分别为19750.33±2281.08,22353.33±2751.84,20200.07±2838.54,41162.40±7836.38 ng-h-g-1; AUC0-∞分别为19219.22±2471.23,20919.67±3485.21, 19660.18±2843.12,37458.47±10339.38 ng-h-g-1;t1/2分别为1.82±0.37, 2.30±1.14,1.77±0.40,2.33±1.06 h;统计结果表明,V组的AUCO-12及AUCO-oo和B、L、H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四组t1/2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脑血比(AUC brain/AUC blood)为59.61±9.93,42.35±5.48, 59.03±6.99,67.47±10.10 ml-g-1;L和B、H、V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但L组比值小于其余叁组,而B、H和V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四.结论1.方法学本实验方法可准确、快速测定小鼠血浆及脑匀浆中去甲替林的浓度,用以考察胡椒碱对去甲替林透过血脑屏障的影响。2.动物实验长期给予胡椒碱后,胡椒碱使得小鼠体内去甲替林在血浆和脑中的药物浓度增加,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更具意义的脑血比值来说,低剂量胡椒碱组脑血比值低于其余叁组,且有统计学差异,低剂量的胡椒碱可能对P-gp在脑组织中存在诱导作用;高浓度的胡椒碱对血脑屏障上P-gp作用较小。P-gp的抑制剂维拉帕米能够抑制P-gp的功能,增加去甲替林血浆和脑组织中去甲替林的浓度,但其脑血比较生理盐水组没有显着性差异。由于低剂量胡椒碱组剂量是按照正常人每日使用的量换算而来,同时试验结果看出胡椒碱能显着降低去甲替林脑血比值,可能对血脑屏障上P-gp存在诱导作用。故在临床使用中枢药物时,可能会发上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应避免食入含胡椒碱的食物。(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张文华,徐淑军,江玉泉,李刚,李新钢[9](2011)在《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在皮质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对氧糖剥夺损伤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经不同浓度(1.0、2.5、5.0、10.0μmol/L)的去甲替林预处理后,建立氧糖剥夺模型。应用免疫细胞染色、MTT和台盼蓝染色检测去甲替林对神经元细胞状态、细胞活性、死亡率的影响。应用Western杂交测定去甲替林对线粒体细胞色素c、Smac/Diablo、AIF释放的影响。结果去甲替林能够明显改善氧糖剥夺损伤后神经元的生存状况,提高细胞存活率,并且明显抑制了损伤后神经元线粒体细胞色素c、Smac/Diablo、AIF的释放。结论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通过抑制细胞线粒体细胞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Smac/Diablo、AIF)释放来保护氧糖剥夺损伤的皮质神经元,为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神经保护作用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苏梅[10](2010)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神经性疼痛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均给予去甲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加巴喷丁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和去甲替林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疗效显着,优于单一药物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0年22期)

去甲替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去甲替林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叁乙胺(p H 3.0)(34∶66);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各杂质峰与主峰分离度良好,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40 ng及1.35 n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去甲替林有关物质的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去甲替林论文参考文献

[1].陈琳瑶,阮丹.维拉帕米对小鼠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脑内药动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

[2].王海玲,孟黎明,丁阳.HPLC法测定盐酸去甲替林的有关物质[J].中国药师.2016

[3].蔡立婧,刘家稳,李兰林,杨少林,阳剑.不同剂量的胡椒碱对去甲替林在小鼠脑血分布中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4].蔡立婧,刘家稳,李兰林,杨少林,阳剑.胡椒碱对小鼠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血脑分布的影响研究[C].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2

[5].丁连仁.去甲替林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

[6].刘艺平.P-gp介导的阿米替林与去甲替林中枢相互作用的体外与体内研究[D].中南大学.2012

[7].孙晶.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

[8].蔡立婧.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

[9].张文华,徐淑军,江玉泉,李刚,李新钢.抗抑郁药物去甲替林在皮质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10].苏梅.去甲替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

标签:;  ;  ;  ;  

去甲替林论文-陈琳瑶,阮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