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皂荚皂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果皂荚,皂苷,浸提,工艺条件
皂荚皂苷论文文献综述
余响华,戴永强,邵金华[1](2014)在《长果皂荚皂苷提取工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湖南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特有植物——长果皂荚的皂苷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采用水浸提方法,考查了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固液比对长果皂荚总皂苷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和L16(43)正交实验,得到了长果皂荚皂苷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在浸提温度70℃、时间8 h、首次浸提固液比为1:4,第2-n次为1:2,浸提4次的条件下,可获得最高总皂苷提取率29.67%,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长果皂荚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07期)
倪付花,桑青,陈敏,刘平,陈晓霞[2](2012)在《皂荚皂苷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水浸提皂荚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皂荚皂苷对5种细菌和4种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水浸提后异丙醇萃取纯化法提纯皂荚皂苷,利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双倍营养法研究皂荚皂苷的抑菌作用。结果水浸提皂荚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2 h,料水比1∶10,浸提次数3次,最大提取率31%;皂荚皂苷水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门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均有抑菌作用,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50 mg/ml的皂荚皂苷溶液能完全抑制5种细菌的生长,对4种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结论水提皂苷是一种方便经济的方法;皂荚皂苷可用于抑菌药物的开发。(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2年02期)
李莹桥[3](2011)在《山皂荚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皂荚(Gleditsia Japonica.Miq)是豆科苏木亚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山皂荚的资源丰富,其荚果中叁萜皂苷的含量达20%以上。叁萜皂苷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抗菌消炎抗癌等医学功效。皂荚的种子和棘刺也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本文运用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山皂荚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其中以香草醛-浓硫酸作为显色剂,以分离纯化的山皂荚皂苷作为标准品。实验中对影响山皂荚总皂苷得率的叁个因素(即甲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使用正交试验对其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如下:标准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19C-0.0020,R=0.9993。叁个因素对总皂苷提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提取次数>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山皂荚总皂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75%甲醇,提取60min,提取3次。本文还对山皂荚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山皂荚表面活性剂在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规律,之后又通过正交试验对山皂荚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结果显示,山皂荚提取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山皂荚含量10%,提取时间60min,浸泡时间60min,提取温度98℃,提取次数3次。经过对山皂荚表面活性剂各方面的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用山皂荚表面活性剂具有非常好的表面活性和洗涤效果。本文又对山皂荚种子和外皮中的化学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山皂荚种子和外皮中化学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均有差异,但从中也可看出,山皂荚种子和外皮中营养组分都很丰富,具有非常好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开发前景广泛。(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彭茜,徐荣,殷宁,蒋建新,朱莉伟[4](2009)在《皂荚皂苷与茶皂苷抗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测定了皂荚皂苷和茶皂苷的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皂荚皂苷在较低的质量浓度(16~64 g/L)下对细菌的生长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酵母菌抑制力相对较强,且抑菌活性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其最低抗菌浓度(M IC)值为32 g/L;对黑曲霉抑制作用则很弱,高浓度也很难起到杀灭效果。茶皂苷在质量浓度为16 g/L的时候对啤酒酵母菌有杀灭作用,而对其他细菌和霉菌的抗菌效果则与皂荚皂苷相近。本实验结果经过进一步安全性评价后有望将皂荚皂苷的抗菌性作为天然抗菌添加剂运用到食品等工业中。(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09年S1期)
杨向颖[5](2009)在《皂荚皂苷的分离纯化及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为豆科落叶乔木,在我国分布广泛,其荚果、种子和棘刺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目前,对皂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皂苷的分离鉴定及粗提物的临床功效方面,而对其有效成分叁萜皂苷单体的活性少有报道,本文对皂荚果实中的皂苷进行分离纯化及毒性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皂荚中皂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采用70%乙醇渗漉提取,正丁醇萃取,常压硅胶柱反复层析结合薄层色谱法从皂荚果实中分离到一个含有7个糖基的叁萜皂苷,通过TLC、mp、IR、MS、1H-NMR和13C-NMR的分析方法确定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6S,2E)-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醇-(1→6)] -β-D-吡南葡萄糖酯,即皂荚皂苷A。2.皂荚皂苷A对小鼠的毒性试验:经口灌胃给药,测得皂荚皂苷A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08.31mg/kg,95%可信区间为449.40mg/kg~574.95mg/kg。经口灌胃给药进行为期30d的亚急性毒性试验,对试鼠进行日常观察、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及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综合分析,皂荚皂苷A对小鼠肝、肾、脾和肺脏有一定损害。3.皂荚中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采用香草醛-浓硫酸比色法,以分离纯化出的皂荚皂苷A为对照品,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荚总皂苷含量的方法;考察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皂荚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测定6~11月皂荚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164.64μg/mL的线性范围内,回归方程为A=0.0019C-0.0020,R=0.9993(n=7);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甲醇浓度>提取时间,皂荚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75%甲醇,提取60min,提取2次;6、7、8、9、10、11月份皂荚中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13.60%、14.67%、15.25%、22.96%、20.17%和15.82%,其中9月份皂荚中总皂苷含量最高,其次是10月份,6月份最低。(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张阳,孙鸿,潘澎湃[6](2009)在《山皂荚皂苷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皂荚为豆科苏木亚科多年生木本皂角属植物,又名山皂角。荚果内含有大量的皂苷即皂草苷,是皂荚属植物的主(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09年02期)
史劲松,朱昌玲,孙达峰[7](2008)在《絮凝-膜法制备皂荚皂苷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皂荚种皮皂苷进行水法提取,采用阳离子瓜尔胶对提取液进行絮凝,再通过超滤、纳滤进行分离,制备获得的皂苷纯度为87.3%。研究认为,提取液中的皂苷与多糖、蛋白等杂质结合紧密,而阳离子瓜儿胶对杂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因而絮凝处理是保证膜法分离过程的关键,其二者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08年03期)
张阳[8](2008)在《山皂荚皂苷提取纯化工艺及种子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山皂荚(Gleditsia Japonica.Miq)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荚果产量大。其荚果含有大量的叁萜皂苷,叁萜皂苷是一种非常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工业开发价值大,并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学上有抗炎抗菌抗癌等作用。荚果内含种子,量大,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为综合利用这一宝贵的植物资源,本论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山皂荚皂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分析了其种子主要营养物质的组成。本实验首先将山皂荚总浸膏分离为皂苷部份和非皂菅部分。对皂苷部份进行系统纯化,通过硅胶层析得到总皂苷的纯品,并建立了山皂荚皂苷含量测定的标准体系。以皂苷粗品得率为指标,充分考虑设备要求、环境保护、实验成本等因素,选择超声波法作为提取手段。摸索皂苷提取过程中的各个单因素并分析。经过单因素试验,我们基本得出超声波提取造价皂苷的最佳工艺:药材超声前浸泡处理时间为20-60分钟;超声提取时间为30-60分钟;超声功率为50%-80%总功;固液比为:1/10-1/15。为得出确切工艺,设计了正交实验,以影响皂苷得率较为明显的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固液比作叁因素叁水平的正交实验。经叁因素叁水平正交试验,确定粗皂苷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为:70%乙醇作为提取剂,仪器最大功率的80%超声提取40分钟,固液比1/12。皂苷品质稳定性实验表明,山皂荚总皂苷在防吸湿、室温条件下放置8个月左右,质量可以得到保障。以上实验工作为山皂荚皂苷产品化大生产提供了技术指标参考。采用系统溶剂萃取(乙醚—氯仿—水饱和正丁醇)加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粗皂苷部份,通过树脂型号筛选,确定吸附、洗脱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具体数据,分析得出最佳纯化工艺。选用DM-130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液浓度控制在3-4rmg/ml,pH值调至6.0,洗脱溶媒流速为2-3ml/min,可以得到很好的吸附效果。依次用8个柱体积蒸馏水、2个柱体积20%乙醇,4个柱体积70%乙醇以2-3ml/min的流速洗脱,收集70%乙醇部分洗脱液,可以得到纯度在70%以上的总皂苷。整个纯化工艺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低,纯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醇-醚沉淀法。对山皂荚种子进行蛋白质组成的分析,证明其氨基酸组成稳定,谷氨酸含量达到了总组分的31%。对山皂荚种子油进行气谱分析,证明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经济价值较大。(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丁云录,陈声武,宋宇,张秀波,孙庆录[9](2007)在《皂荚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皂荚皂苷对缺氧/复氧(H/R)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9组:正常对照组,H/R组,H/R+皂荚皂苷(100,50,25,12.5,6.25,3.12,1.56μg·mL-1)剂量组。观察各组细胞经H/R损伤后,细胞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皂荚皂苷(50,25,12.5,6.25μg·mL-1)剂量组可显着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AST、CK、LDH释放量及MDA的生成,并能提高SOD活性。结论皂荚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07年06期)
赵声兰,陈朝银,董其江,王磊[10](2007)在《皂荚皂苷的提取及其抗HIV、抗解脲支原体和抗菌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皂荚皂苷的提取条件,得到皂荚皂苷水提工艺的数学模型和最佳工艺参数;测定皂荚皂苷抗几种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活性及对几种普通微生物的作用。方法:提取工艺条件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旋转实验设计,抗HIV作用采用抑制HIV-1诱导C8166细胞形成合胞体的方法,抗解尿支原体采用颜色单位改变法,抗白色念珠菌采用微量平板稀释培养法,抗菌实验采用纸片法。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水提时以液固比10:1、温度60℃、时间1 h、提取3次为宜;多因素旋转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X1、加水量X2对皂荚皂苷提取率影响的数学模型为Y=-45.6514+0.1636X1+10.2721X2-0.00125X12-0.4865X22-0.00153X1X2,水煮提条件下最佳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分别为59.32分钟和10.65:1,与单因素实验结果相近。所得皂荚皂苷粗提物对解脲支原体有较高的抑制活性(MIC500.008 g.L-1),对HIV-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0.0242 g.L-1)。结论:提取温度、时间和液固比对皂荚皂苷提取率影响较大,皂荚皂苷对解脲支原体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对HIV-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07年07期)
皂荚皂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优选水浸提皂荚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皂荚皂苷对5种细菌和4种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水浸提后异丙醇萃取纯化法提纯皂荚皂苷,利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双倍营养法研究皂荚皂苷的抑菌作用。结果水浸提皂荚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时间2 h,料水比1∶10,浸提次数3次,最大提取率31%;皂荚皂苷水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门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均有抑菌作用,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50 mg/ml的皂荚皂苷溶液能完全抑制5种细菌的生长,对4种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结论水提皂苷是一种方便经济的方法;皂荚皂苷可用于抑菌药物的开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皂荚皂苷论文参考文献
[1].余响华,戴永强,邵金华.长果皂荚皂苷提取工艺条件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
[2].倪付花,桑青,陈敏,刘平,陈晓霞.皂荚皂苷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
[3].李莹桥.山皂荚皂苷的提取工艺及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1
[4].彭茜,徐荣,殷宁,蒋建新,朱莉伟.皂荚皂苷与茶皂苷抗菌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
[5].杨向颖.皂荚皂苷的分离纯化及毒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张阳,孙鸿,潘澎湃.山皂荚皂苷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J].吉林农业.2009
[7].史劲松,朱昌玲,孙达峰.絮凝-膜法制备皂荚皂苷工艺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
[8].张阳.山皂荚皂苷提取纯化工艺及种子营养成分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08
[9].丁云录,陈声武,宋宇,张秀波,孙庆录.皂荚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
[10].赵声兰,陈朝银,董其江,王磊.皂荚皂苷的提取及其抗HIV、抗解脲支原体和抗菌作用的研究[J].陕西中医.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