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捆矛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书写,话语体系,阐述方式
一捆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高一丹[1](2018)在《林语堂的“一捆矛盾”: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无疑是20世纪成功的中国文化书写者,甚至在美国赢得了"中国古代圣贤"的享誉。其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已不拘泥于原文,而运用独到的话语体系和阐述方式,大胆的选取历史中生动的人物和趣事,从"现代人"的角度进行再阐述。(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30期)
冯智强[2](2014)在《林语堂“另一捆矛盾”的多维解读——从支持“白话文”到反对“欧化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曾以"一捆矛盾"自喻,而对"白话文"的支持与对"欧化文"的反对似乎是其"又一捆矛盾",而实则不然。文章从语言发生学、语法学、翻译学、语言心理学等维度分析了林语堂"欧化文(翻译)"批判的深层原因,并从语言哲学的高度对林语堂反对"字译"、坚持"句译","清顺自然"的行文要求、文化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文白调和"的语录体的提倡等一系列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何祖健[3](2009)在《一捆矛盾 多重视野——张杨电影中的父子关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子冲突是社会矛盾的缩影。张杨是以家庭题材、父子关系读解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第六代青年导演的代表。对张杨电影研究,评论界普遍认为其通过父子关系从叛逆到认同的过程,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实则"认同"只是现象,其实质是张杨以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多重文化视野,在展示多元文化景观下父与子关系丰富性、生动性的同时,反映了艺术家的深刻矛盾与艺术理想。(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冯智强[4](2008)在《“一捆矛盾”的双重解读——林语堂的“变”与“不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的一生经历了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书写方式、研究领域等诸多方面的转变,而终生不变的是对自由主义的追求和启蒙精神的坚持、一脉相承的科学精神和矢志不移的审美情怀、人文主义的固守和中国智慧的传播以及殷殷的爱国之心和拳拳的报国之情。"变"与"不变"的交错与互动,正是导致林语堂"一捆矛盾"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杨林[5](2007)在《“一捆矛盾”,两种文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多元化、开放性的文化接受姿态,使他在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中,呈现出矛盾性、复杂性的特点。林语堂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时,自觉地偏爱于中国道家文化。但林语堂没有完全拘泥于道家思想,他有选择、有辨别、甚至有反叛、有背离。因此,林语堂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在渗透着浓厚的道家思想的同时,又有着异质的思想及文化。林语堂“一捆矛盾”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在他的道家思想意识中的呢?他又是怎样在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中体现道家思想的?是什么原因使林语堂一步步接受道家思想呢?在文学主张中,林语堂把道家思想贯穿于“幽默”、“闲适”、“性灵”的始终,成为他建构文学观念的核心。但在实际创作中却不时有违背自己文学观念的作品出现。他感愤于现实,不平则鸣,无法真正怡然出世。这与他倾心于道家思想,却又不拘泥于道家思想不无关系。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浓厚的道家哲学意味。林语堂虽然把儒家、佛家思想融于其中,但充溢于作品中的女性崇拜、宿命论思想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使道家思想自然而然地成为作品的主体思想。社会的动荡,童年生活环境及表现主义对他的影响,使林语堂最终走向道家思想的神殿。故乡灵秀美丽的山山水水,和乐美满的家庭氛围,培养了他洒脱灵动的性格气质。风云激荡的社会现实最终使他退隐于自我的园地,而此时表现主义注重表现、直觉的理论,最终促使林语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中,选择了道家思想作为他文学观念的核心。林语堂赋予了道家思想以新的理解,也为自己的文学主张及文学创作带来了独特的魅力。(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吴子林[6](2006)在《“一捆矛盾”的变脸》一文中研究指出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怀疑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国内文艺学界的反思可谓“热闹”非凡。然而,仔细考量之后,却不能不令人生疑:不少学者怎么现在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都不讲了呢?更奇妙的是,有的学者似乎一夜之间竟判若两人,莫非这就是“后现代转折”的必然结果?我们不(本文来源于《文学自由谈》期刊2006年04期)
李慧[7](2005)在《林语堂真的是“一捆矛盾”吗?——由《京华烟云》看林语堂中庸、和谐的人生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林语堂的代表作《京华烟云》入手解读林语堂的“一捆矛盾”,认为林的一生其实并不矛盾,他将道、儒、基督教等多种思想兼收并蓄,以“中庸”为主线将其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复杂而和谐的人生观。(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8期)
雷阿勇[8](2003)在《亦耶亦孔,半东半西——谈林语堂“一捆矛盾”的基督教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宗教学家F.X.斯特伦认为宗教生活所具有的个人特征至少在叁个方面表现出来:影响了信仰者的生活态度,这一点在其论述自己的态度感受和情感时表现出来;作用于信仰者对其他具有不同深度信仰的人的了解;在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信仰者又是旁观者)的学者指出自己的宗教研究课题,并下工夫解释它时起一定的作用。基于这点,通过对林语堂的生平与宗教的因缘,以及对其有关宗教文化论着的举隅,来诠释他的基督教的情结。(本文来源于《闽西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孙良好,巫小黎[9](2001)在《揭开“一捆矛盾”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的小说和他的人生哲学》, 谢友祥、汤奇云着, 作家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林语堂研究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专着。自1987年万平近先生推出《(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01-08-01)
孙良好[10](2001)在《揭开“一捆矛盾”之谜——评《林语堂的小说和他的人生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谢友祥、汤奇云合着的《林语堂的小说和他的人生哲学》一书于 1 998年 1 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为林语堂研究贡献了一部颇具特色的专着。自 1 987年万平近先生推出《林语堂论》以来 ,有关林语堂研究的着述陆陆续续地出了 1 0余部 ,但这些研究成果却(本文来源于《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一捆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林语堂曾以"一捆矛盾"自喻,而对"白话文"的支持与对"欧化文"的反对似乎是其"又一捆矛盾",而实则不然。文章从语言发生学、语法学、翻译学、语言心理学等维度分析了林语堂"欧化文(翻译)"批判的深层原因,并从语言哲学的高度对林语堂反对"字译"、坚持"句译","清顺自然"的行文要求、文化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文白调和"的语录体的提倡等一系列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捆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1].高一丹.林语堂的“一捆矛盾”: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书写[J].传播力研究.2018
[2].冯智强.林语堂“另一捆矛盾”的多维解读——从支持“白话文”到反对“欧化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何祖健.一捆矛盾多重视野——张杨电影中的父子关系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冯智强.“一捆矛盾”的双重解读——林语堂的“变”与“不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5].杨林.“一捆矛盾”,两种文思[D].曲阜师范大学.2007
[6].吴子林.“一捆矛盾”的变脸[J].文学自由谈.2006
[7].李慧.林语堂真的是“一捆矛盾”吗?——由《京华烟云》看林语堂中庸、和谐的人生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8].雷阿勇.亦耶亦孔,半东半西——谈林语堂“一捆矛盾”的基督教情结[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
[9].孙良好,巫小黎.揭开“一捆矛盾”之谜[N].中华读书报.2001
[10].孙良好.揭开“一捆矛盾”之谜——评《林语堂的小说和他的人生哲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