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速器论文-魏巍,孔令兴,李一非,闫清东

缓速器论文-魏巍,孔令兴,李一非,闫清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缓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力缓速器,流场仿真,动态制动,动轮变转速

缓速器论文文献综述

魏巍,孔令兴,李一非,闫清东[1](2019)在《液力缓速器动态制动过程特性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单纯设定已知缓速器动轮转速的仿真方法不能预测在瞬态制动过程中的转速变化及其相应流动特性问题,通过将整车惯量施加到动轮上,根据当前时刻流场压力分布积分所得的转矩计算角加速度,从而确定下一时刻的转速,将其作为流场仿真的转速输入.利用这种流场-转速耦合特性预测方法,对缓速器整个动态减速制动过程的内部流动行为进行动态仿真预测.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方法对于模拟转速被动变化的动态制动过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能够预测缓速器在自身流场和整车惯量的共同相互作用下,动轮的转速及制动转矩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刘义[2](2019)在《商用车液力缓速器安全性及经济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对长下坡工况下液力缓速器对整车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液力缓速器可以大幅提高重型商用车下坡安全性,降低车辆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保障重型商用车安全、经济、高效地运行,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6期)

魏巍,邝男男,孔令兴,张晓东,闫清东[3](2019)在《充液阀系对液力缓速器制动转矩起效的迟滞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迅速起效是重型车辆对液力缓速辅助制动系统的核心需求之一,但目前对液力缓速器工作腔内从气相到液相间瞬态制动起效过程的预测方法难以考虑充液阀系流动状态的影响,导致制动转矩起效时间的预测与测试存在较大偏差。为获取阀系对充液过程影响规律以准确预测制动起效时间,分别构建有无考虑充放液阀系流动的两种全流道液力缓速器计算模型,以全气相流场作为充液瞬态数值模拟初始条件,以流体进出充放液阀流速作为仿真边界条件,对比研究两种模型在制动过程中内流场参数分布特征,以及对应缓速制动转矩的瞬态变化趋势,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充液阀系对瞬态制动转矩起效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未考虑阀系模型的瞬态制动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存在明显偏差,尤其对起效时间的预测过于理想化,而实测给定工况下最大时间迟滞可达4 s;考虑充放液阀系流动的液力-液压集成流动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起效时间偏差不足0.8 s。利用所提出的预测方法能够为液力缓速器制动控制策略设计和整车制动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康丹[4](2019)在《陕西法士特智能制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咸阳落成典礼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康丹)9月28日上午,国内首家缓速器研发制造基地——陕西法士特智能制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咸阳落成典礼举行。市委书记岳亮出席并讲话。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严鉴铂致辞。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张义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印生参加。岳亮、严(本文来源于《咸阳日报》期刊2019-09-30)

李超,高凯,庞应周[5](2019)在《汽车液力缓速器持续制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液力缓速器在下长坡时的持续制动能力,介绍液力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上的安装与匹配;构建一种液力缓速器试验平台,进行缓速器制动特性试验和缓速器持续制动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整车匹配液力缓速器时,需适当加大整车散热能力,才能保证液力缓速器稳定的持续制动性能,对液力缓速器的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9年09期)

黄俊刚,安丰田,严朝勇[6](2019)在《大径尺寸因素对液力缓速器制动效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叶轮大径尺寸对液力缓速器制动效能的影响,采用制动扭矩与扭矩容积比双重性能评价指标,在其他关键尺寸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对大径常用设计尺寸区间[100mm,130mm]内进行11组对比因素的设定;采用全局式流场仿真方案,仿真得出设定的11组叶轮大径尺寸与多转速工况下制动效能的关系数据。使用函数关系对仿真数据拟合,分析大径尺寸与制动效能的关系,为定、转轮结构尺寸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肖殿东,李晓亮[7](2019)在《牵引车匹配液力缓速器散热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力缓速器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整车散热,文章分析了牵引车高速工况下液力缓速器对整车散热能力的需求,给出了经验匹配算法,对主机厂匹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李超[8](2019)在《液力缓速器恒速制动及其控制策略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液力缓速器恒速制动及其控制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整车下坡受力分析,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整车直线下坡制动仿真模型及其各子模型,制定控制策略,并对其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张晓翠,娄丽莎[9](2019)在《液力缓速器内部流场影响因素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距离下坡工况运行时,为了保持重载车辆能够稳定持续地制动,通常需要安装液力缓速器装置,以保证整车长时间制动而不至温度过高。缓速器内部流场的分布直接影响到机构的工作性能及可提供的制动力矩。基于其内部结构和工作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搭建其模型并对内、外全流场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制动力矩进行计算;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搭建机构的试验台,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仿真力矩分析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果可知:机构内部流场整体分布比较合理;运行速度、充液率是影响机构制动力矩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仿真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16期)

郑祥盘,王程[10](2019)在《基于磁流变和电涡流效应的汽车新型缓速器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向重大型化发展,制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加装辅助制动装置是实现重大型车辆安全制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磁流变制动器具有制动力矩稳定、噪声小和体积质量小等特点,能有效弥补传统辅助制动装置低速性能差等不足。本文中提出利用磁流变效应与电涡流效应进行联合缓速制动的新思路,分析新型磁流变缓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研制双盘式对称结构的新型缓速器,建立其制动力矩数学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不同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根据重大型汽车大功率制动的工作特点,搭建制动性能测试平台,进行制动力矩特性试验。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磁流变缓速器具有低速制动性能稳定、高速制动力矩大的特点,其制动力矩特性满足重大型汽车制动要求。(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缓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对长下坡工况下液力缓速器对整车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液力缓速器可以大幅提高重型商用车下坡安全性,降低车辆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保障重型商用车安全、经济、高效地运行,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缓速器论文参考文献

[1].魏巍,孔令兴,李一非,闫清东.液力缓速器动态制动过程特性预测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义.商用车液力缓速器安全性及经济性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3].魏巍,邝男男,孔令兴,张晓东,闫清东.充液阀系对液力缓速器制动转矩起效的迟滞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9

[4].康丹.陕西法士特智能制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咸阳落成典礼举行[N].咸阳日报.2019

[5].李超,高凯,庞应周.汽车液力缓速器持续制动性能研究[J].汽车零部件.2019

[6].黄俊刚,安丰田,严朝勇.大径尺寸因素对液力缓速器制动效能的影响分析[J].内江科技.2019

[7].肖殿东,李晓亮.牵引车匹配液力缓速器散热能力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9

[8].李超.液力缓速器恒速制动及其控制策略仿真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9

[9].张晓翠,娄丽莎.液力缓速器内部流场影响因素建模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9

[10].郑祥盘,王程.基于磁流变和电涡流效应的汽车新型缓速器的设计与试验[J].汽车工程.2019

标签:;  ;  ;  ;  

缓速器论文-魏巍,孔令兴,李一非,闫清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