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保护论文-张仲伟

视功能保护论文-张仲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功能保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青光眼,眼压,视功能保护

视功能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张仲伟[1](2019)在《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对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和视功能保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对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和视功能保护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中选取80例,所有患者均已行抗青光眼术,以患者术后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均有所降低,视力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7.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泪腺分泌、破裂时间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有利于改善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提高视功能保护效果,可推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孟慧[2](2018)在《活血利水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术后视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活血利水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术后视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课题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眼科疗区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激光术后给予活血利水中药23例,对照组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23例,本临床研究共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后1周、1月、3月两组患者的BCVA,及黄斑水肿OCT数值,运用SPSS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之前的年龄、性别、症状及体征分别在组间进行对比,P>0.05,不具备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前两组是没有差异的,可进行下一步试验。2.两组术后1周BCVA的均数均较术前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BCVA均数较术前相比(P<0.05),有显着的差异。3.各观察时间点的视力改善情况两组比较(X~2=8.322,P=0.016<0.05),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除术后1周例外,比较无差异。4.黄斑水肿数值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术前有可比性,其中术后1周网膜厚度均值较术前提高,余均值较术前逐渐减轻。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改善程度与术前对比均有差异(P<0.05),给予活血利水中药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术后应用活血利水中药,在提高视力,促进ME吸收的效果较单纯激光治疗组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01)

张敏[3](2016)在《补肾活血中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中以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40例,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及西医方法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0%,对照组总有效率35%。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本文来源于《2016年浙江省眼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5-19)

李欣,尹连荣,高健生,张丽霞,刘健[4](2015)在《补肾疏肝中药对早期青光眼视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疏肝中药对早期青光眼肝郁气滞证患者视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筛选2010年—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眼压控制至靶眼压3个月后的早期青光眼患者80例(136只眼),辨证属肝郁气滞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补肾疏肝中药干预3个月,配合青光眼相关知识宣教,对照组予腺苷钴胺片口服3个月。观察2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野、视觉生活质量的变化,及2组干预前后、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有效率。结果药物干预后,补肾疏肝中药能有效改善早期青光眼患者的视野、视觉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且2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疏肝中药对早期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保护作用,及视觉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的改善作用优于腺苷钴胺对照,停药6个月后补肾疏肝中药对早期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保护作用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陈霄雅,赵跃华,崔建萍[5](2015)在《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评价不同药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不同药物对眼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联合视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检查方法,对临床上治疗青光眼的常用辅助药物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80只眼)POAG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无药物对照组、口服复方血栓通组、口服辛伐他汀组及口服甲钴胺组,每组各20例(20只眼)。对所有患者进行视力、眼压、CDFI、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等。自分组之日起,各组患者分别按其组别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辛伐他汀及甲钴胺片。分别在用药后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各组患者的上述检查结果。4组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体后短动脉(SPCA)的各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SNK的方法进行不同时间段的两两比较。结果无药物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O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分别为(30.45±7.76)cm/s、(29.78±5.67)cm/s及(30.61±8.98)cm/s;O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分别为(5.98±3.43)cm/s、(6.01±2.79)cm/s及(5.87±2.73)cm/s;OA的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为(0.81±0.07)、(0.80±0.05)及(0.82±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1.78,1.45;P>0.05)。无药物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CRA的PSV分别为(8.42±2.11)cm/s、(9.18±3.67)cm/s及(8.63±2.98)cm/s;CRA的EDV分别为(2.68±1.43)cm/s、(3.41±2.09)cm/s及(3.21±1.73)cm/s;CRA的RI分别为(0.84±0.05)、(0.85±0.07)及(0.8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7,1.96,1.23;P>0.05)。无药物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SPCA的PSV分别为(10.45±2.79)m/s、(78±3.61)m/s及(91±4.94)m/s;SPCA的EDV分别为(2.96±1.43)m/s、(3.31±1.79)m/s及(3.24±2.13)m/s;SPCA的RI分别为(0.69±0.05)、(0.72±0.07)及(0.70±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2,2.01,1.72;P>0.05)。复方血栓通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OA的PSV分别为(29.43±5.35)cm/s、(29.73±4.63)cm/s及(30.72±7.38)cm/s;OA的EDV分别为(5.28±3.57)cm/s、(5.57±3.05)cm/s及(6.24±2.86)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8,1.87;P>0.05);OA的RI分别为(0.82±0.05)、(0.79±0.04)及(0.75±0.05),与入院时相比患者在用药后6、12个月OA的R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2.60;P<0.05)。复方血栓通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CRA的PSV分别为(8.64±2.78)cm/s、(11.41±1.89)cm/s及(10.33±2.44)cm/s,与入院时相比患者在用药后6、12个月CRA的PSV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11;P<0.05);CRA的EDV分别为(2.45±1.35)cm/s、(2.49±2.05)cm/s及(3.03±1.53)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6,P>0.05);CRA的RI分别为(0.83±0.06)、(0.82±0.03)及(0.74±0.07),与入院时相比患者在用药后12个月CRA的R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复方血栓通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SPCA的PSV分别为(10.49±3.04)cm/s、(10.58±2.86)cm/s及(9.57±4.86)cm/s;SPCA的EDV分别为(3.45±1.69)cm/s、(2.91±2.34)cm/s及(3.14±2.13)cm/s;SPCA的RI分别为(0.71±0.06)、(0.73±0.11)及(0.69±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2,1.34,1.48;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OA的PSV分别为(30.17±6.86)cm/s、(30.63±5.31)cm/s及(29.49±8.93)cm/s;OA的EDV分别为(6.94±3.07)cm/s、(9.41±2.78)cm/s及(7.87±2.57)cm/s;OA的RI分别为(0.79±0.06)、(0.76±0.04)及(0.78±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5,1.94,1.23;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CRA的PSV分别为(8.74±1.69)cm/s、(8.56±2.57)cm/s及(8.98±2.96)cm/s;CRA的EDV分别为(2.84±1.39)cm/s、(3.18±2.25)cm/s及(2.29±2.22)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4,1.87;P>0.05);CRA的RI分别为(0.86±0.05)、(0.81±0.09)及(0.72±0.06),与入院时相比患者在用药后6、12个月CRA的R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06;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SPCA的PSV分别为(9.45±4.79)cm/s、(10.18±3.04)cm/s及(9.67±3.97)cm/s;SPCA的EDV分别为(3.05±1.08)cm/s、(2.86±1.47)cm/s及(3.44±2.45)cm/s;SPCA的RI分别为(0.73±0.08)、(0.69±0.07)及(0.71±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1.74,1.68;P>0.05)。甲钴胺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OA的PSV分别为(29.45±4.53)cm/s、(30.78±9.26)cm/s及(30.61±7.27)cm/s;OA的EDV分别为(7.38±3.48)cm/s、(7.01±2.52)cm/s及(7.64±2.37)cm/s;OA的RI分别为(0.78±0.07)、(0.79±0.07)及(0.77±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1.24,1.28;P>0.05)。甲钴胺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CRA的PSV分别为(9.74±2.25)cm/s、(8.78±1.53)cm/s及(8.64±2.07)cm/s;CRA的EDV分别为(3.37±1.48)cm/s、(3.41±2.25)cm/s及(3.21±1.53)cm/s;CRA的RI分别为(0.79±0.06)、(0.81±0.04)及(0.81±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1.77,1.87;P>0.05)。甲钴胺组患者在入院时及用药后6、12个月SPCA的PSV分别为(10.25±4.79)cm/s、(11.38±3.61)cm/s及(9.51±4.74)cm/s;SPCA的EDV分别为(3.45±1.43)cm/s、(3.01±1.79)cm/s及(3.14±2.13)cm/s;SPCA的RI分别为(0.71±0.05)、(0.70±0.06)及(0.73±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6,1.52,1.18;P>0.05)。结论在降低眼压的前提下,联合改善血管微循环的药物及降血脂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POAG患者OA及CRA的PSV,并降低OA的RI,增加视神经血供。利用CDFI对OA各参数的测量可以作为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相关因素的评估指标,具有无创、客观及可重复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5年01期)

刘甘[6](2014)在《神经保护剂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效果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的评估神经保护剂在保护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效果。方法:以Cochrane系统的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药物治疗青光眼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且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353例患者,453只眼。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保护剂对于眼压已经控制的青光眼患者在保护视神经、维持最佳矫正视力方面较仅通过手术及药物降眼压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更佳(P<0.01)。但因纳入研究数量少,且方法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故其证据强度较低,需要通过更多的严格设计的大样本量及多中心的实验研究来进一步提高证据的可信度。结论:研究表明,相对于通过手术及药物降眼压治疗青光眼,神经营保护剂的运用在治疗青光眼方面能保护视功能、维持视力及总体疗效上起到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当前研究神经保护剂与保护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文献报道质量低、数目较少,依旧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量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应用神经保护剂在治疗青光眼方面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陈兹满,张梅芳,李志英,冀建平[7](2014)在《益气活血通络法对NAION视功能保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法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评价本综合疗法对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 NAION患者39例49眼为观察对象,其中20例(26眼)接受黄芪注射液20mL、川芎嗪注射液160mg、醒脑静注射液20mL及地塞米松10mg分别加入0.9%NS 250mL中静脉点滴治疗(观察组),每日1次,同时服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另外19例(23眼)接受地塞米松3~5d后逐渐减量。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在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野缺损对比,2组视野缺损度都有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野缺损对比,观察组好转明显,2组比较,P<0.05。②在本组病例中,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OCT检查分析,2组患者神经纤维层水肿治疗后都有所减轻,2组比较,P<0.05。结论本综合疗法能使急性期NAION的病情得到较快控制,对NAION有保护视神经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董志国,张殷建,刘新泉[8](2013)在《清肝利水明目法对肝郁气滞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肝利水明目法对肝郁气滞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功能保护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的POAG患者共60例(107只眼),应用Excel产生随机数字,并将随机数排序,分为治疗组30例(55只眼),对照组30例(52只眼)。对照组根据病情单纯滴眼液控制眼压,治疗组在滴眼液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视野平均敏感度(MS)、平均缺损度(MD)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9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眼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清肝利水明目中药能够提高患者视力、视敏度、改善POAG患者全身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李文娟,彭清华,谭涵宇[9](2013)在《中医药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药对保护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01/2011-03)、EMbase(1966/2010年)、Cochrane图书馆(2010年)、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7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青光眼在保护视神经、维持最佳矫正视力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的效果更佳(P<0.01)。但因纳入研究数量少,且方法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故其证据强度较低,需要更多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和多中心的研究以提高针刺疗效的证据强度。结论:研究显示,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青光眼,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青光眼方面能保护视功能、维持视力及总体疗效上起到明显的效果。但限于目前研究中医药保护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文献报道质量低、数目有限,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杨小梅,胡雪篱[10](2013)在《云南多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功能的干预和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特别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弱视、斜视等眼病,严重者导致终身残疾即低视力和盲。在该时期,只要治疗及时,绝大多数儿童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开展早期儿童眼保健的干预和保护,同时依靠行政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儿童家长的通力配合,可以大大降低儿童盲和视觉损害,对保障儿童视觉功能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从儿童眼的发育特点,学龄前儿童视力及视功能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的角度,总结分析我省儿童眼保健工作的发展与现状。(本文来源于《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视功能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活血利水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术后视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课题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眼科疗区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激光术后给予活血利水中药23例,对照组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23例,本临床研究共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后1周、1月、3月两组患者的BCVA,及黄斑水肿OCT数值,运用SPSS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之前的年龄、性别、症状及体征分别在组间进行对比,P>0.05,不具备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前两组是没有差异的,可进行下一步试验。2.两组术后1周BCVA的均数均较术前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BCVA均数较术前相比(P<0.05),有显着的差异。3.各观察时间点的视力改善情况两组比较(X~2=8.322,P=0.016<0.05),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除术后1周例外,比较无差异。4.黄斑水肿数值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术前有可比性,其中术后1周网膜厚度均值较术前提高,余均值较术前逐渐减轻。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改善程度与术前对比均有差异(P<0.05),给予活血利水中药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术后应用活血利水中药,在提高视力,促进ME吸收的效果较单纯激光治疗组疗效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功能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1].张仲伟.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对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和视功能保护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9

[2].孟慧.活血利水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术后视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3].张敏.补肾活血中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C].2016年浙江省眼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

[4].李欣,尹连荣,高健生,张丽霞,刘健.补肾疏肝中药对早期青光眼视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5].陈霄雅,赵跃华,崔建萍.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评价不同药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

[6].刘甘.神经保护剂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效果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4

[7].陈兹满,张梅芳,李志英,冀建平.益气活血通络法对NAION视功能保护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8].董志国,张殷建,刘新泉.清肝利水明目法对肝郁气滞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

[9].李文娟,彭清华,谭涵宇.中医药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

[10].杨小梅,胡雪篱.云南多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功能的干预和保护[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3

标签:;  ;  ;  ;  

视功能保护论文-张仲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