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基督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志贺直哉,《浑浊的头脑》,自我意识,反基督教意识
反基督教论文文献综述
陈秀敏[1](2019)在《志贺直哉《混浊的头脑》与反基督教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本近代文坛,白桦派主将志贺直哉以贯彻"绝对自我"而着称。志贺确立自我的标志之一,即对自由的肯定,包括对合理性欲自由的肯定。志贺于初期力作《混浊的头脑》中借主人公之口,表达性欲和道德的葛藤、性欲与宗教的相克;志贺通过主人公灵肉痛苦挣扎的经历,旨在点明基督教禁欲导致的弊端和性欲放恣的恐怖。志贺大胆地以《混浊的头脑》中的性欲来强烈反抗基督教冷酷的禁欲主义,以示作者对基督教的批判(本文来源于《日本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罗辛谷[2](2016)在《反基督教道德的“非道德主义”——论尼采“贵族激进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尼采的政治哲学通常可用勃兰兑斯等人的"贵族激进主义"一语加以概括。本文认为,"贵族激进主义"的基础、核心,是尼采"非道德主义"哲学主张对欧洲近世自由民主意识形态,特别是其道德谱系学上的母本基督教道德的拒斥。"非道德主义"在尼采这里由权力意志的"原初的善"、永恒轮回的"生成的世界",以及"重估一切价值"的"积极虚无主义"这叁重思考所支撑,并体现在他对历史上强悍、冷峻的政制与政治人物的颂扬上。(本文来源于《基督教学术》期刊2016年02期)
唐亚君[3](2015)在《论尼采反基督教思想的实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尼采着作中对基督教的批判是彻底而激烈的,他也有过批判基督教的专着,因而尼采被后世人当成是反基督教的狂热徒之一。尽管如此,尼采与基督教的关系却并非只是简单而完全的批判,两者之间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深入探讨尼采与基督教的关系对理解尼采及其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雪莲》期刊2015年33期)
张永广[4](2012)在《《教育敕语》、国家主义与近代日本的反基督教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治政府所颁布的《教育敕语》激起了日本的反基督教运动。在"国家主义"的强势话语下,日本的基督教运动陷入困境。深陷社会舆论批判之中的日本基督教会和学校一方面消除自身的"洋化"色彩以满足"本土"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则顺从政府的要求,维护国家的利益。日本的基督教会在祛除"外来"色彩,消解同"国家"冲突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性,并最终被卷入法西斯战争的漩涡。(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姚玉梅[5](2011)在《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反基督教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分析托马斯·哈代(1840-1928)诗歌中的反基督教思想。哈代复杂的宗教思想贯穿他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而反基督教思想是其宗教思想的核心部分。他的反基督教思想体现在他不同主题的诗歌中。本文由以下部分组成:引言、论文主体、结论。引言部分简单介绍哈代的八部诗集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主体部分包括叁章,分别通过哈代对基督教教义的批判来体现他的反基督思想。第一章分析哈代以上帝为主题的诗歌以及其对上帝的追寻。哈代一生创作了多首以上帝为主题的诗歌,这些诗歌塑造的上帝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基督教上帝的形象。他的上帝并不是无所不能,也没有超越人类与自然。在《上帝的葬礼》中,诗人笔下的上帝失去了神性。通过悼念者的悼词,诗人揭示了不是上帝造人而是人类创造了上帝的中心主题,认为当人类失去信仰时,这个上帝也会死亡。而在《自然的询问》和《致自然》中,拟人化的自然界质问造自主的存在,诗人受进化论影响,笔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别于创世纪中的神造万物。第二章分析哈代的死亡诗,讨论他对死亡的态度。诗人多次表示基督教宣称的死者复活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变形》中,他描写了死去的人没有复活进入天堂,以另一种形态继续活着,反对基督教的生死观。《对镜》反映了诗人并不追求永恒的灵魂,认为灵魂不死只是人类不可实现的希望;《死亡时》一诗指出死亡才是最终的归宿,一切归于虚无才是痛苦的终结。第叁章分析哈代的战争诗中哈代对基督教救赎思想的态度。他的战争诗描述战争的残酷以及人类的痛苦。诗人认为罪恶战争的频繁爆发揭示了基督教道德已经失去了对人类的作用。《圣诞节鬼魂故事》通过一名死去的士兵之口讽刺基督之死拯救世人,而《海峡炮火》则揭露上帝救赎人类的虚伪性。哈代的反基督教思想体现在他对基督教教义的反叛上,他的反基督教思想包含了他对失去信仰的人类生存困境的担忧,是哈代寻求人类摆脱生存痛苦的一种思想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11-01)
蔡立娜[6](2010)在《论中国古代的反基督教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叁个教派,是世界叁大宗教之一。在古代中国,基督教先后四次大规模传入中国,并引起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迄今为止,学术界主要关注近代中国(1840-1911)基督教与中国官绅士民之间的矛盾斗争(即反洋教斗争),而对中国古代(唐朝至清朝前期)的反基督教事件很少论及。通过对比问题以分析,有助于中国古代基督教会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欧阳谦[7](2006)在《“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的舞蹈”——尼采的“反基督教通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尼采的名字是与“权力意志”联系起来的。他讴歌的是非道德化的“生命”,因而与基督教结下了深仇大恨。尼采总是喜欢用一些特别猛烈的比喻,他这样说过:“我不是人,我是炸药”(1)。因为思想张狂的缘故,尼采绝不愿意做一个世人眼中的“常人”,而是决意要当一个冲(本文来源于《“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08-01)
王东敏[8](2006)在《从哈代的《苔丝》看他反基督教会的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哈代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强烈地抨击英国的教会。然而在很长时间内他被有意或无意地认为是一个宿命论的悲观主义不可知论者,以掩盖他对教会的批判态度。本文拟通过他自身的经历和所受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他主要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来论证哈代对基督教会的批判态度,以正视听。(本文来源于《当代经理人》期刊2006年06期)
刘丽敏[9](2005)在《明末清初士大夫与近代士大夫反基督教思想异同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在明末清初还是在教案风起云涌的近代 ,士大夫一直是倡导反基督教思想、制造反教言论的主力军。总体说来 ,明末清初士大夫与近代士大夫的反基督教思想 ,其深层内容并无二致 ,二者都以儒家的世界观表现出种族反教、邪说反教、纲伦反教和经验反教的特征。但在列强肆虐的近代中国 ,随着教会权威的形成和官、绅、民反教共识的达成 ,近代士大夫的反教思想又呈现出别异于明末清初士大夫的特质。(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05年01期)
葛欢欢[10](2005)在《论尼采哲学中反理性与反基督教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理性与反基督教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其哲学本身的发展线索、对传统辩证法和虚无主义的批判等方面。阐述对于尼采来说反基督教就是反理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05年01期)
反基督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尼采的政治哲学通常可用勃兰兑斯等人的"贵族激进主义"一语加以概括。本文认为,"贵族激进主义"的基础、核心,是尼采"非道德主义"哲学主张对欧洲近世自由民主意识形态,特别是其道德谱系学上的母本基督教道德的拒斥。"非道德主义"在尼采这里由权力意志的"原初的善"、永恒轮回的"生成的世界",以及"重估一切价值"的"积极虚无主义"这叁重思考所支撑,并体现在他对历史上强悍、冷峻的政制与政治人物的颂扬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基督教论文参考文献
[1].陈秀敏.志贺直哉《混浊的头脑》与反基督教意识[J].日本研究.2019
[2].罗辛谷.反基督教道德的“非道德主义”——论尼采“贵族激进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J].基督教学术.2016
[3].唐亚君.论尼采反基督教思想的实质[J].雪莲.2015
[4].张永广.《教育敕语》、国家主义与近代日本的反基督教运动[J].宗教学研究.2012
[5].姚玉梅.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反基督教思想[D].中南大学.2011
[6].蔡立娜.论中国古代的反基督教事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欧阳谦.“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的舞蹈”——尼采的“反基督教通告”[C].“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8].王东敏.从哈代的《苔丝》看他反基督教会的立场[J].当代经理人.2006
[9].刘丽敏.明末清初士大夫与近代士大夫反基督教思想异同辨析[J].唐都学刊.2005
[10].葛欢欢.论尼采哲学中反理性与反基督教的联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