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霉属论文-户桂玲

耳霉属论文-户桂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耳霉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耳霉,形态学,系统发育分析,时空动态

耳霉属论文文献综述

户桂玲[1](2015)在《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耳霉属的物种多样性和时空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耳霉属在虫霉门乃至菌物的系统学中都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在生态环境中是重要的分解者,某些种类还可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马鬃岭自然保护区是大别山北坡保存较好的具有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特征的森林,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和真菌资源,本研究采用高效的耳霉分离方法,选择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样分离,并且对此保护区的耳霉种类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Drechsler和King的分离鉴定方法,从马鬃岭自然保护区采的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000株左右的耳霉。依据King和Ben-Ze'ev&Keneth的耳霉形态学分类系统,将这这些菌株鉴定为四个种,分别为冠耳霉(Conidiobolus coronatus),冠耳霉长柔毛变种(D. coronatus var.longvillosus),异形孢耳霉(Conidiobolus heterosporus)和有味耳霉(Conidiobulus osmodes)。其中冠耳霉数量最多,异形孢耳霉次之,有味耳霉最少,冠耳霉长柔毛变种在系统发育树中与冠耳霉的亲缘关系最近。由于聂勇博士在2010年安徽石台县白石岭分离到一株冠耳霉长柔毛变种,其显微下观察的柔毛比冠耳霉的柔毛长很多,其形态学所测结果与本实验结果相似,又因其基因测得序列与本实验所测序列相差7个碱基,相差结果不大。本实验在系统发育树上所测3株长柔毛变种的亲缘关系与冠耳霉最相近,但是另为一支,这就进一步论证了冠耳霉长柔毛变种可以作为冠耳霉的一个新变种来处理。另外还研究了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内耳霉属的时空动态变化。其中一年四季耳霉总数量都是不同的。夏季由于雨量最丰富,温度适宜,植被生长旺盛,耳霉的总数量相对比较多,冬季由于枯枝败叶里面的温度,湿度都比较合适,而且腐殖质营养比较丰富,所以耳霉的物种多样性相对比较好。春季和秋季的数量介于两者之间。海拔高度对耳霉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的微生态环境都不同,这就表现了耳霉数量与多样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其中900米以上耳霉数量骤减,耳霉种类单一,这是因为900米以上温度变低,降水不足,植被组成发生变化,不利于耳霉的生长。而800米左右植被种类丰富,湿度和温度适宜,土壤表层营养物质优良,特别利于耳霉的生长。通过此次对马鬃岭地区耳霉菌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分离耳霉菌种时可以选择在雨量丰富的季节和低海拔的地区进行取样,这样就可以提高取样的菌种数量和种类,增加了采样的效率和成功率。使本实验中耳霉属时空动态研究更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聂勇[2](2013)在《耳霉属分子系统学及其中国资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耳霉属真菌是虫霉门重要类群之一,在其系统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分解者,有些种还可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王承芳等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间,选择安徽和山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耳霉的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到耳霉菌株100余株,并发表了4株中国耳霉新记录种。本研究采用高效的耳霉分离方法,拟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选择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样分离,来丰富我国耳霉菌种资源并对耳霉属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菌种材料。由于耳霉菌株在形态学上的高度异质性,且形态结构较为简单,使得仅仅依据形态学特征难以准确将耳霉鉴定到种级水平;近年来,发现朝上耳霉(ConidiobolusadiaeretusDrechsler)既产生小分生孢子,又产生毛管孢子,这导致基于次生分生孢子产生的类型对耳霉属叁个亚属的划分产生了疑问,因此,需要开发一些新的分类特征和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解决耳霉属种的分类地位和确定耳霉属亚属的分类地位。本研究拟运用耳霉一些稳定的形态学分类特征、新开发的耳霉生理和细胞学特性(最高生长温度和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及多基因位点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准确鉴定中国耳霉分离菌株,澄清King耳霉分类系统中模式菌株的分类地位,并确定耳霉叁个亚属的分类地位。通过对耳霉同种不同菌株和不同种的最高生长温度的比较,发现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相同或相差不超过1℃的最高生长温度值,大部分不同种间具有相差超过2℃的最高生长温度值,也有少数不同种之间具有相同的最高生长温度值,揭示最高生长温度是一个稳定的特性,可以作为耳霉种级鉴定的分类学指标;通过对耳霉同种不同菌株和不同种之间的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的比较,发现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细胞核平均数,大部分不同种间细胞核平均数差别较大,证明了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与初生分生孢子大小相关性强,成正比关系,因而这种细胞学性状也是一个鉴定种的较为重要的分类特征。通过nuc-LSU、mt-SSU、EF-1α和RPB2这4个基因位点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耳霉在DNA水平上异质度高,形成了3个主要分支,且各分支类群之间遗传距离较远,再结合耳霉次生分生孢子类型和这叁个类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我们将耳霉属原有的3个亚属上升为属的分类地位:德拉霉属(DelacroixiaSacc.&P.Syd.)、毛管霉属(CapillidiobolusY.Nie&B.Huang)、耳霉属(ConidiobolusBrefeld);其中,在德拉霉属的基部产生3个独立的分支,形态学观察这3个分支所包含的种都未产生小分生孢子,由于这3个分支在系统发育树上的位置特殊,但没有明确的属的分类特征,因此,这3个分支的分类地位待定,暂时划为广义耳霉属(Conidiobolussensulato)处理。此外虽然朝上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adiaeretus)和班加罗尔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bangalorensis Srin.&Thirum.)在毛管霉属中形成独立的分支,但他们还是位于产生毛管孢子类群的基部,和毛管孢子类群关系较近,同时考虑在他们都产生毛管孢子,虽然朝上耳霉也可产生小分生孢子,我们仍将这两个种划为毛管霉属来处理。对基于数值分类法的King分类系统中的部分耳霉模式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修订,通过形态学特征、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最高生长温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恢复了8个耳霉的种的分类地位,并将其中4个种组合进不同的属中:Capillidiobolus rugosus(Drechsler)Y.Nie&B.Huang.Delacroixia lichenicola(Srin.&Thirum.)Y.Nie&B.Huang、D.megalotocus var.indicus(Srin.&Thirum.)Y.Nie&B. Huang、D.mycophagus(Srin.&Thirum.)Y.Nie&B.Huang;其余4个种作为广义耳霉属处理:Conidiobolus nodosus Srin.&Thirum.、C. terrestris Srin.&Thirum.、C. undulates Srin.&Thirum.、C. parvus Drechsler。对15个耳霉种进行了新组合:Delacroixia macrosporus(Srin.&Thirum.)Y.Nie&B.Huang、D. mycophilus(Srin.&Thirum.)Y.Nie&B.Huang、D.khandalensis(Srin.&Thirum.)Y.Nie&B.Huang、D. humicola(Srin.&Thirum.)Y.Nie&B.Huang、D.polytocus(Drechsler)Y.Nie&B. Huang、D.incongruus (Drechsler)Y.Nie&B.Huang、D.firmipilleus(Drechsler)Y.Nie&B.Huang、D.megalotocus(Drechsler)Y.Nie&B.Huang、D.brefeldianus(Couch)Y. Nie&B.Huang.Capillidiobolus heterosporus(Drechsler)Y.Nie&B.Huang、C.lobatus (Srin.&Thirum.)Y.Nie&B.Huang、C. rhysosporus(Drechsler) Y.Nie&B.Huang、C. pumilus(Drechsler)Y.Nie&B.Huang、C. adiaeretus(Drechsler) Y.Nie&B.Huang、C. bangalorensis(Srin.&Thirum.)Y.Nie&B.Huang.本研究共分离得到250余株中国广义耳霉菌株,对这些中国分离株运用形态学特征,新分类性状以及分子数据进行了分类地位的确认,共鉴定出24个种,1个待鉴定种,其中包括12个新种:霍山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huoshanensis Y.Nie&B. Huang)、黄孢毛管霉(C.flavosporus Y.Nie&B.Huang)、中国耳霉(C. sinensis Y. Nie&B.Huang)、牯牛降耳霉(Conidiobous guniujiangensis Y. Nie&B.Huang)、双孢耳霉(C. bisporus Y. Nie&B.Huang)、束梗耳霉(C. stilbella Y. Nie&B.Huang)、李氏德拉霉(Delacroixia lii Y. Nie&B.Huang)、石台德拉霉(C. shitaiensis Y. Nie&B.Huang).鼎湖山德拉霉(D. dinghushanensis Y. Nie&B.Huang)、琅琊山德拉霉(D. langyashanensis Y. Nie&B.Huang)、汉博德拉霉(D. humberii Y. Nie&B. Huang)和德雷克斯勒德拉霉(C. drechslerii Y. Nie&B.Huang);1个新变种:冠德拉霉长柔毛变种(D. coronatus var. longvillosus Y.Nie&B.Huang);3个新纪录种:皱孢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rhysosporus Drechsler)、褶孢毛管霉(C. rugosus Drechsler)和毛耳霉(Conidiobolus lachnodes Drechsler);8个已知种:有味耳霉(Conidiobolus osmodes Drechsler)、块状耳霉(C. thromboides Drechsler)、大乳突耳霉(C. macropapillatus C. F. Wang&B. Huang)、近隔接合孢耳霉(C. iuxtagenitus S. D. Waters&Callaghan)、异形孢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heterosporus Drechsler)、冠德拉霉(Delacroixia coronatus (Costantin) Sacc.&P. Syd.)、牢盖德拉霉(D. firmipilleus Drechsler)和布尔弗雷德德拉霉(D. brefeldianus Couch);和1株待鉴定种:RCEF5845。(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王承芳,李鲲鹏,刘玉军,李增智,黄勃[3](2010)在《耳霉属的叁个中国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耳霉属Conidiobolus Brefeld是自然界重要的分解者,同时也是部分兼性病原菌,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控制害虫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增智2000)。耳霉属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全世(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郑本暖,黄耀坚,郑作孟[4](1991)在《耳霉属二个新纪录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对耳霉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这类真菌腐生性很强,除了一些种类为昆虫病原外,大部分种类都在腐烂的植物碎片及土壤中腐生。1961年开始M.C.Srinivasan等人花了5年的时间,在印度分离了大量的腐生耳霉,其中有10个为新种,并发表了"耳霉属分类(本文来源于《《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期刊1991-06-01)

赵瑞兴,刘淼,武觐文[5](1989)在《耳霉属新记录——粉蚧耳霉》一文中研究指出1988年夏在哈尔滨观察到大量感染虫霉而死的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 viridis Linne,叶蝉多死于草的梢头或茎上。死虫喙插入草茎中,翅多展开,头尾翘起,腹部牢固粘连于植物上[图版Ⅰ-1]。虫尸体腔中空,易碎,翅和附肢易脱落。(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3期)

王德祥,黄少彬[6](1988)在《耳霉属的一个新记录及蝇虫生霉和暗孢耳霉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1987年春季,在北京地区的一种花毛蠓(Psychodidae)种群中,发生了流行病,病死成虫漂浮在水面上。经鉴定病原为大孢耳霉(Conidiobolvs majaor)。该种真菌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分生孢子非常大,球形,37—71×33—66μ。另外,在北京地区的家蝇(Musca domestica L.)和蚜虫(Aphis sp.)上分别发现了蝇虫生霉(Entomophthora muscac)和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1988年01期)

耳霉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耳霉属真菌是虫霉门重要类群之一,在其系统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分解者,有些种还可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王承芳等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间,选择安徽和山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耳霉的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到耳霉菌株100余株,并发表了4株中国耳霉新记录种。本研究采用高效的耳霉分离方法,拟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选择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样分离,来丰富我国耳霉菌种资源并对耳霉属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菌种材料。由于耳霉菌株在形态学上的高度异质性,且形态结构较为简单,使得仅仅依据形态学特征难以准确将耳霉鉴定到种级水平;近年来,发现朝上耳霉(ConidiobolusadiaeretusDrechsler)既产生小分生孢子,又产生毛管孢子,这导致基于次生分生孢子产生的类型对耳霉属叁个亚属的划分产生了疑问,因此,需要开发一些新的分类特征和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解决耳霉属种的分类地位和确定耳霉属亚属的分类地位。本研究拟运用耳霉一些稳定的形态学分类特征、新开发的耳霉生理和细胞学特性(最高生长温度和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及多基因位点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准确鉴定中国耳霉分离菌株,澄清King耳霉分类系统中模式菌株的分类地位,并确定耳霉叁个亚属的分类地位。通过对耳霉同种不同菌株和不同种的最高生长温度的比较,发现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相同或相差不超过1℃的最高生长温度值,大部分不同种间具有相差超过2℃的最高生长温度值,也有少数不同种之间具有相同的最高生长温度值,揭示最高生长温度是一个稳定的特性,可以作为耳霉种级鉴定的分类学指标;通过对耳霉同种不同菌株和不同种之间的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的比较,发现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细胞核平均数,大部分不同种间细胞核平均数差别较大,证明了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与初生分生孢子大小相关性强,成正比关系,因而这种细胞学性状也是一个鉴定种的较为重要的分类特征。通过nuc-LSU、mt-SSU、EF-1α和RPB2这4个基因位点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耳霉在DNA水平上异质度高,形成了3个主要分支,且各分支类群之间遗传距离较远,再结合耳霉次生分生孢子类型和这叁个类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我们将耳霉属原有的3个亚属上升为属的分类地位:德拉霉属(DelacroixiaSacc.&P.Syd.)、毛管霉属(CapillidiobolusY.Nie&B.Huang)、耳霉属(ConidiobolusBrefeld);其中,在德拉霉属的基部产生3个独立的分支,形态学观察这3个分支所包含的种都未产生小分生孢子,由于这3个分支在系统发育树上的位置特殊,但没有明确的属的分类特征,因此,这3个分支的分类地位待定,暂时划为广义耳霉属(Conidiobolussensulato)处理。此外虽然朝上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adiaeretus)和班加罗尔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bangalorensis Srin.&Thirum.)在毛管霉属中形成独立的分支,但他们还是位于产生毛管孢子类群的基部,和毛管孢子类群关系较近,同时考虑在他们都产生毛管孢子,虽然朝上耳霉也可产生小分生孢子,我们仍将这两个种划为毛管霉属来处理。对基于数值分类法的King分类系统中的部分耳霉模式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修订,通过形态学特征、初生分生孢子细胞核平均数、最高生长温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恢复了8个耳霉的种的分类地位,并将其中4个种组合进不同的属中:Capillidiobolus rugosus(Drechsler)Y.Nie&B.Huang.Delacroixia lichenicola(Srin.&Thirum.)Y.Nie&B.Huang、D.megalotocus var.indicus(Srin.&Thirum.)Y.Nie&B. Huang、D.mycophagus(Srin.&Thirum.)Y.Nie&B.Huang;其余4个种作为广义耳霉属处理:Conidiobolus nodosus Srin.&Thirum.、C. terrestris Srin.&Thirum.、C. undulates Srin.&Thirum.、C. parvus Drechsler。对15个耳霉种进行了新组合:Delacroixia macrosporus(Srin.&Thirum.)Y.Nie&B.Huang、D. mycophilus(Srin.&Thirum.)Y.Nie&B.Huang、D.khandalensis(Srin.&Thirum.)Y.Nie&B.Huang、D. humicola(Srin.&Thirum.)Y.Nie&B.Huang、D.polytocus(Drechsler)Y.Nie&B. Huang、D.incongruus (Drechsler)Y.Nie&B.Huang、D.firmipilleus(Drechsler)Y.Nie&B.Huang、D.megalotocus(Drechsler)Y.Nie&B.Huang、D.brefeldianus(Couch)Y. Nie&B.Huang.Capillidiobolus heterosporus(Drechsler)Y.Nie&B.Huang、C.lobatus (Srin.&Thirum.)Y.Nie&B.Huang、C. rhysosporus(Drechsler) Y.Nie&B.Huang、C. pumilus(Drechsler)Y.Nie&B.Huang、C. adiaeretus(Drechsler) Y.Nie&B.Huang、C. bangalorensis(Srin.&Thirum.)Y.Nie&B.Huang.本研究共分离得到250余株中国广义耳霉菌株,对这些中国分离株运用形态学特征,新分类性状以及分子数据进行了分类地位的确认,共鉴定出24个种,1个待鉴定种,其中包括12个新种:霍山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huoshanensis Y.Nie&B. Huang)、黄孢毛管霉(C.flavosporus Y.Nie&B.Huang)、中国耳霉(C. sinensis Y. Nie&B.Huang)、牯牛降耳霉(Conidiobous guniujiangensis Y. Nie&B.Huang)、双孢耳霉(C. bisporus Y. Nie&B.Huang)、束梗耳霉(C. stilbella Y. Nie&B.Huang)、李氏德拉霉(Delacroixia lii Y. Nie&B.Huang)、石台德拉霉(C. shitaiensis Y. Nie&B.Huang).鼎湖山德拉霉(D. dinghushanensis Y. Nie&B.Huang)、琅琊山德拉霉(D. langyashanensis Y. Nie&B.Huang)、汉博德拉霉(D. humberii Y. Nie&B. Huang)和德雷克斯勒德拉霉(C. drechslerii Y. Nie&B.Huang);1个新变种:冠德拉霉长柔毛变种(D. coronatus var. longvillosus Y.Nie&B.Huang);3个新纪录种:皱孢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rhysosporus Drechsler)、褶孢毛管霉(C. rugosus Drechsler)和毛耳霉(Conidiobolus lachnodes Drechsler);8个已知种:有味耳霉(Conidiobolus osmodes Drechsler)、块状耳霉(C. thromboides Drechsler)、大乳突耳霉(C. macropapillatus C. F. Wang&B. Huang)、近隔接合孢耳霉(C. iuxtagenitus S. D. Waters&Callaghan)、异形孢毛管霉(Capillidiobolus heterosporus Drechsler)、冠德拉霉(Delacroixia coronatus (Costantin) Sacc.&P. Syd.)、牢盖德拉霉(D. firmipilleus Drechsler)和布尔弗雷德德拉霉(D. brefeldianus Couch);和1株待鉴定种:RCEF584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耳霉属论文参考文献

[1].户桂玲.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耳霉属的物种多样性和时空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2].聂勇.耳霉属分子系统学及其中国资源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3].王承芳,李鲲鹏,刘玉军,李增智,黄勃.耳霉属的叁个中国新记录种[J].菌物学报.2010

[4].郑本暖,黄耀坚,郑作孟.耳霉属二个新纪录的分离鉴定[C].《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1991

[5].赵瑞兴,刘淼,武觐文.耳霉属新记录——粉蚧耳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

[6].王德祥,黄少彬.耳霉属的一个新记录及蝇虫生霉和暗孢耳霉的鉴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

标签:;  ;  ;  ;  

耳霉属论文-户桂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