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baeSR,acrB,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论文文献综述
徐军,李锐,王瑞,高海霞,李琳[1](2019)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揭示baeSR和acrB参与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与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蛋白质磷酸化在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及毒力中的作用。(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体外诱导环丙沙星耐药株CR、baeSR基因缺失株CRbaeSR、acrB基因缺失株CRacrB及双基因缺失株CRbaeSRacrB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标记定量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四株菌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并进行修饰位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以FC≥1.5或≤0.67为判定标准。CRbaeSR与CR相比,共鉴定到8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下调34个,上调46个;涉及121个磷酸化修饰位点,其中30个修饰位点的水平发生下调,6个修饰位点上调。CRacrB与CR相比,共鉴定到12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下调103个,上调25个;涉及47个磷酸化修饰位点,其中17个修饰位点的水平发生下调,20个修饰位点上调。CRbaeSRacrB与CR相比,共鉴定到9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下调66个,上调30个;涉及84个磷酸化修饰位点,其中23个修饰位点的水平发生下调,26个修饰位点上调。这些磷酸化位点中,最多的是丝氨酸磷酸化,四个样本中均达到70%以上,其次是苏氨酸,最后是酪氨酸。在不同的磷酸化蛋白中,鉴定出多种与细菌耐药性和毒力相关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主要富集途径是抗生素的生物合成、β-内酰胺类抗性、阳离子抗菌肽抗性、群体感应系统及脂多糖生物合成等通路。在不同的磷酸化蛋白中,鉴定出多种与细菌耐药性和毒力相关的蛋白。其中,CRbaeSR/CR鉴定到9种(RpoB、OmpD、Pgm、RpoA、AdhE、SopB、Hfq、ProV、EptB),CRacrB/CR鉴定到14种(RpoB、OmpD、OmpX、OmpF、OmpW、Pgm、RpoA、AdhE、SopB、Hfq、RpoC、PutA),CRbaeSRacrB/CR鉴定到9种(ProV、OmpA、OmpF、Pgm、CydA、Hfq、SopB、MetL、RpoB)。[结论]鼠伤寒沙门菌的蛋白质磷酸化参与细菌对耐药性和毒力的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3)
余红,严建立,裘劼人,王淑珍,忻雅[2](2019)在《草莓响应炭疽菌侵染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炭疽病抗性的草莓品种‘红颊’和‘甜查理’的茎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非标记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其在炭疽菌侵染胁迫后磷酸化蛋白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颊’和‘甜查理’中分别有154个和173个磷酸化蛋白在病菌侵染后发生了1.5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功能注释归类分析发现,大部分差异磷酸化蛋白参与了大分子复合体形成及结构定位、刺激应答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表明,相对于易感品种‘红颊’,高抗品种‘甜查理’差异磷酸化蛋白特异性表现出S*Y和T*F 2种保守结构域类型,且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和碳固定途径都发生了更高程度的磷酸化。本研究结果揭示出,这些信号通路在防御病菌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深入揭示草莓-炭疽病菌互作分子机制及草莓抗病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宝贵的理论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冉冉,聂燕芳,张健,王振中,李云锋[3](2019)在《水杨酸诱导水稻叶片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能够诱导水稻的抗病性。蛋白质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植物抗性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SA诱导的水稻磷酸化蛋白质组变化,对于全面了解SA诱导水稻的抗病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水稻C039 (不含已知抗稻瘟病基因)及C101LAC (含Pi-1抗稻瘟病基因)为材料,用SA喷雾接种水稻,于接种后的12 h和24 h取样。经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磷酸化蛋白质的富集、双向电泳(2-DE)和凝胶染色,获得了不同时间段的磷酸化蛋白质ProQ Diamond特异性染色2-DE图谱和硝酸银染色2-DE图谱。用PDQuest 8.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共获得了47个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采用MALDI-TOF/TOF质谱技术对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进行了分析,成功鉴定了其中的40个磷酸化蛋白质点;主要参与光合作用、防卫反应、抗氧化作用、蛋白质合成与降解、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TONNY,MARAGA,NYONG'A[4](2019)在《两种非洲水稻响应盐胁迫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全球超过50%人口的主食(Samiullah Khan,2016),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小麦的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水稻具有很高的农业和经济价值,但同时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也面临着生物和非生物等不同类型的胁迫。其中,土壤盐含量在影响全球农业生产的非生物胁迫类型中排名第二。盐胁迫通过干扰植物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导致抑制植物生长从而减少产量。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盐胁迫的机理,从而克服盐胁迫影响达到增产的目标是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于利用对盐胁迫敏感和盐胁迫耐受型水稻品种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从蛋白质及其翻译后修饰水平解析水稻抗盐胁迫的机理。同时也在形态以及生理生化水平上开展了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显示敏感和耐受品种在盐胁迫下的形态学、生理、生物化学、蛋白质组学和翻译后修饰(磷酸化)发生了显着变化。1)形态学研究揭示了在盐处理1天和3天后,根长、茎长、幼苗长度和侧根数量的统计学发生了显着性变化。2)对盐处理1天和3天的生理生化研究表明,与耐受品种相比,敏感品种的丙二醛(MDA)、电解质渗漏(EL)、钠离子和过氧化氢浓度更高。3)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代谢和调控途径下,其表达模式是相似的、动态的。即1天和3天盐胁迫下敏感和耐受品种的糖酵解、脂质代谢、蛋白质合成、蛋白质降解、氨基酸合成、未知蛋白质和应激蛋白质。在RNA调节、蛋白质活化、氧化还原、敏感品种的信号传导和转运、细胞发育和细胞囊泡以及耐受品种的氨基酸代谢降解中观察到不同的模式。在翻译后修饰方面,与耐受品种相比,磷酸化程度更高表现在对雄激素脱水酶和未表征的蛋白质的敏感性。本研究中提到的3种特定蛋白质,共鉴定出23个磷酸蛋白。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亚基的磷酸化水平在敏感和耐受品种中都显示出相似的模式。本研究获得的结果揭示了敏感和耐受水稻品种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发生差异。本研究对现有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从而有助于理解盐胁迫下的蛋白质变化。两个品种之间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结果也存在显着差异。这些发现对育种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指出了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怎样的变化和整个植株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期刊2019-06-01)
李素贞,徐锋,徐平[5](2019)在《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6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癌细胞系HCCLM6细胞的酪氨酸磷酸化(pTyr)肽段富集方法,建立快速、高效和高特异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方法通过基于SH2超亲体材料酪氨酸磷酸化肽段亲和纯化技术,并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实现HCCLM6细胞中酪氨酸磷酸化肽段的大规模富集;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HCCLM6细胞蛋白的提取质量;LC-MS/MS检测富集得到的酪氨酸磷酸化肽段;采用MaxQuant软件实现对质谱数据的分析。结果实现了对HCCLM6细胞酪氨酸磷酸化肽段的大规模富集,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共鉴定到1105个酪氨酸磷酸化蛋白,2666个酪氨酸磷酸化肽段,1884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酪氨酸磷酸化蛋白主要富集在黏附、细胞内吞、紧密连接等与转移相关的生物学进程;所鉴定的多种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有效补充了已报道的酪氨酸磷酸化数据库,可为肝癌转移机制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治疗靶点。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实现了对HCCLM6细胞酪氨酸磷酸化肽段的大规模富集。(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素贞[6](2019)在《肝癌转移机制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持续上升。肝癌的临床治疗手段有肝切除、肝移植、介入疗法等,尽管这些治疗手段为肝癌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肝癌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肝癌术后极易复发转移,且复发转移的机制未明,亟待研究。有多篇文献报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修饰的紊乱跟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而酪氨酸磷酸化修饰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翻译后修饰,被认为是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载体,其生理功能非常关键。由于技术的限制,无论是基于金属氧化物亲和色谱或者亲和抗体的富集策略,磷酸化蛋白质组数据中酪氨酸磷酸化肽段一般也只有数百个,规模依然较小,从而不利于解析细胞内紊乱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边阳阳博士等开发了基于SH2结构域突变体的可以与酪氨酸磷酸化肽段高亲和力结合的超亲体(superbinder),利用该SH2超亲体在9个细胞系中鉴定到了10030个高可信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本实验室使用该材料,在原有实验体系上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快速、高效和高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肽段富集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开展了肝癌转移机制的大规模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以遗传背景相仿的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MHCC97L和MHCC97H细胞作为研究肝癌转移的研究对象,使用弱转移潜能的Hep3B和HepG2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细胞,以2 mg蛋白作为起始量,通过Ti~(4+)-IMAC一步富集,再通过SH2 superbinder材料二次富集,在四个细胞系中分别鉴定到1140-4691个不等的酪氨酸磷酸化肽段。通过分析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数据,发现酪氨酸磷酸化肽段的鉴定量有随着细胞系转移潜能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验证了高转移潜能细胞系整体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更高。通过对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高转移潜能细胞系(MHCC97L和MHCC97H)中显着上调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主要与细胞内吞、细胞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而这些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发生是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分析发现β-catenin Y48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中显着上调,推测β-catenin蛋白Y489位点磷酸化与肝癌细胞的转移有关。随后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证实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的β-catenin Y48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着高于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随后通过位点突变实验,分别构建β-catenin Y489E和β-catenin Y489F来模拟磷酸化修饰激活和失活的状态,开展细胞划痕、transwell等生物学实验,证实β-catenin Y489位点磷酸化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石文昊,童梦莎,李恺,王钰珅,丁琛[7](2018)在《基于质谱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富集、检测、鉴定和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磷酸化是一种调控生命活动的重要翻译后修饰,调控生物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质谱应用于蛋白质磷酸化的检测中,极大地推动了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质谱检测拥有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具有位点分辨率,因此基于质谱的磷酸化蛋白质组检测方法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推广.常见的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首先对磷酸化肽段进行富集,然后进行串联质谱分析,最后通过搜索引擎对修饰位点进行鉴定和定量.本文从这个叁个基本方面,对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期刊2018年12期)
邳植,彭献军,沈世华[8](2018)在《杂交构树低温应答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交构树属于桑科构属,多年生小乔木,具有速生、丰产、优质等特点,在饲料、造纸、生态绿化、食用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杂交构树的大量种植,可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叁大效益的统一。由于杂交构树仅能在极端气温-20℃以内安全越冬,研究杂交构树低温应答模式,对进一步提高杂交构树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NanoLC-ESI-LTQ-Orbitrap质谱对低温应答过程中磷酸化蛋白质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生理生化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探索杂交构树在磷酸化水平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1.杂交构树幼苗4°C处理6小时后,叶绿体开始积累大量淀粉粒;2天后,叶绿体基粒数量明显减少,叶绿体和细胞核双层膜结构也出现损伤。2.随着低温处理持续各种指标均出现显着变化,暗示着低温对叶片损伤逐渐加剧。处理6天后,Fv/Fm值达到最低并且相对电导率上升速率剧增,说明此时光合系统和膜系统受到严重损伤,耐冷能力优于玉米、水稻等冷敏感作物,接近于杨树。3.通过比较处理6小时和48小时杂交构树磷酸化蛋白质组,总共发现933个磷酸化位点发生显着变化,属于719个磷酸化蛋白。低温转录组比较发现,719个差异磷酸化蛋白中有551个磷酸化蛋白的m RNA在响应低温过程中没有发生显着变化。这说明,磷酸化修饰在杂交构树低温应答过程中不可替代。4.共富集到9个基序。推测MAPKs、CDKs、CDPKs、CKIIs可能是引起磷酸化水平变化的主要激酶。5.对差异磷酸化蛋白质进行GO注释结果显示差异磷酸化蛋白主要参与蛋白修饰、信号转导、翻译过程。另外,物质运输和细胞组分组织分别还在低温处理6小时和48小时后被显着富集。在蛋白修饰方面,超过70%的差异磷酸化蛋白具有蛋白激酶或磷酸酶活性,暗示磷酸化级联反应在低温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6.基于STRING数据库预测构建低温响应蛋白激酶和磷酸酶互作网络。结果显示蛋白互作网络涉及MAPK级联反应,以及光、ABA、cyclin、乙烯、BR和Ca2+调控的信号通路。网络互作分析发现,一个同时具有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结构域的蛋白(编号P1959)位于网络中心。P1959可能与52个参与低温应答的蛋白互作,这些蛋白广泛参与MAPK级联反应和ABA、乙烯、BR、Ca2+调控的信号通路。基于以上分析,推测BpSTN8、BpPHOT1、BpSIZ1、BpICE1和BpPLC2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在调控光合系统稳定、CBF/DREB途径和磷酸肌醇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聂燕芳,张健,王振中,李云锋[9](2018)在《茉莉酸甲酯诱导水稻叶片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可诱导水稻的抗病性。蛋白质磷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过程,尤其在植物抗性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MeJA诱导水稻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MeJA诱导的水稻抗性分子机理。以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水稻CO39(不含已知抗稻瘟病基因)及C101LAC(含Pi-1抗稻瘟病基因)为材料,用MeJA喷雾接种水稻,于接种后的12h和24h取样。经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磷酸化蛋白质的富集、双向电泳(2-DE)和凝胶染色,获得了不同时间段的磷酸化蛋白质Pro-Q Diamond特异性染色2-DE图谱和硝酸银染色2-DE图谱。用PDQuest 8.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共获得了44个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采用MALDI-TOF/TOF质谱技术,对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进行了分析,成功鉴定了其中的38个磷酸化蛋白质点;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合成与降解、防卫反应、抗氧化作用、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聂燕芳,邹小桃,王振中,李云锋[10](2018)在《稻瘟菌与水稻互作的质膜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细胞质膜上存在识别病原菌和参与信号转导等功能相关的受体和早期反应蛋白,质膜蛋白质的磷酸化也被证实参与了病原菌的信号识别等反应。开展病原菌侵染后植物细胞质膜蛋白质磷酸化变化的研究,对于了解植物和病原菌的相互识别和信号跨膜转导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水稻CO39(不含已知抗稻瘟病基因)及C10lLAC(含Pi-l抗稻瘟病基因)为材料,用广东省稻瘟菌优势小种ZC_(13)接种水稻,于接种后12 h和24 h取样。经水稻叶片质膜的提取与纯化、质膜磷酸化蛋白质的富集、双向电泳(2-DE)和凝胶染色,获得了不同时间段的磷酸化蛋白质Pro-Q Diamond特异性染色2-DE图谱和硝酸银染色2-DE图谱。用PDQuest 8.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共获得了38个差异表达的质膜磷酸化蛋白质。采用MALDI-TOF-TOF和Q exactive质谱技术,成功对其中的28个差异表达质膜磷酸化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按照蛋白质的功能可将这些质膜磷酸化蛋白质分为4类:膜转运相关蛋白质、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质和功能未知蛋白质。在不同抗性水稻品系中,信号识别和信号跨膜转导相关蛋白等存在显着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水稻品系的早期防卫反应机制等存在差异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不同炭疽病抗性的草莓品种‘红颊’和‘甜查理’的茎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非标记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其在炭疽菌侵染胁迫后磷酸化蛋白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颊’和‘甜查理’中分别有154个和173个磷酸化蛋白在病菌侵染后发生了1.5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功能注释归类分析发现,大部分差异磷酸化蛋白参与了大分子复合体形成及结构定位、刺激应答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表明,相对于易感品种‘红颊’,高抗品种‘甜查理’差异磷酸化蛋白特异性表现出S*Y和T*F 2种保守结构域类型,且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和碳固定途径都发生了更高程度的磷酸化。本研究结果揭示出,这些信号通路在防御病菌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深入揭示草莓-炭疽病菌互作分子机制及草莓抗病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宝贵的理论研究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论文参考文献
[1].徐军,李锐,王瑞,高海霞,李琳.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揭示baeSR和acrB参与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与毒力[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2].余红,严建立,裘劼人,王淑珍,忻雅.草莓响应炭疽菌侵染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3].孙冉冉,聂燕芳,张健,王振中,李云锋.水杨酸诱导水稻叶片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TONNY,MARAGA,NYONG'A.两种非洲水稻响应盐胁迫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9
[5].李素贞,徐锋,徐平.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6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J].军事医学.2019
[6].李素贞.肝癌转移机制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7].石文昊,童梦莎,李恺,王钰珅,丁琛.基于质谱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富集、检测、鉴定和定量[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8
[8].邳植,彭献军,沈世华.杂交构树低温应答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9].聂燕芳,张健,王振中,李云锋.茉莉酸甲酯诱导水稻叶片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10].聂燕芳,邹小桃,王振中,李云锋.稻瘟菌与水稻互作的质膜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