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型风力发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直流侧,电压特性,过电压
小型风力发电论文文献综述
岳鹏飞,郝嘉伟[1](2019)在《小型分布式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直流侧电压特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型分布式离网型风力发电在解决边远地区居住分散人口用电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小型分布式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性能虽有所提高,但在可靠性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其直流侧产生过电压是影响系统可靠性重要因素之一。文中介绍了现阶段小型分布式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基本构成和充电控制器工作原理,以及本试验的试验系统概况,对小型分布式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在几种工作情况及容易发生的故障情况下直流侧电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在系统装置设计时为消除系统直流侧过电压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村牧区机械化》期刊2019年02期)
于世奇[2](2019)在《兴安盟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若是仍沿用传统的能源消耗结构,则无法使人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所以,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迫在眉睫。风力发电具有很多优势,不仅资源丰富,再加上发电技术的深入改革,将会对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孤岛以及偏远地区等距离城市比较远,用电方面十分困难,因此本文设计了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本研究按照集成控制的理念,将系统分成了3个模块,以及不同的7种运行状态。前者可包含:发电模块、存电模块以及用电模块。对其采取集成控制,促使在不同的7种运行状态间,系统可以相互转换。各个模块均会具备相应的控制策略。在发电模块中,应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实现最大化的目标,可以采取变步长爬山法进行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信息的采集以及调节Buck电路占空比等操作。在存电模块中,可以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相应的决定。在此过程中,可包含检测蓄电池的剩余容量以及输出电压等。在进行负载跟踪控制时,则需要应用PID控制策略,生成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从而对Buck电路的占空比进行调整,促使系统可以跟踪负载的运行状态。本研究设计了系统的主电路,并估计了某户乡村家庭的用电量,计算出负载的日平均耗电量,结合数据结果与地区的风力资源状况,筛选出适合应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用于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电等领域,容量可达到1000W,额定风速则达到了8m.s~(-1)。本研究基于负载的用电状况考虑,采用了适当的蓄电池,容量可达到400Ah、输出电压则达到了48V。本文基于matlab构建了仿真模型,在对风速进行建模时,选用了四分量迭加的方法。通过采用此种方法后,不仅可以对形成与仿真产生积极作用,并且也可以对风速模型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在仿真系统的各个部分之后,证实了在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对整个系统产生集成控制,同时也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风力发电机在叁相交流负载直接供电时,由于会出现谐波干扰的现象,最后也对此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冷雪锋,吴正明[3](2019)在《基于STC12C5A60S2的100W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100 W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以STC系列单片机STC12C5A60S2作为核心处理器,结合多种传感器,实现了对风向、风速、工作环境温度、风轮转速进行实时监控,并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蓄电池的电压等参数,实现蓄电池的充放电管理。(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19年01期)
张麟[4](2018)在《小型风力发电模拟平台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作为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前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众多实验室都不具备真实风场条件,风力发电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以无刷直流电机为原动机的小型风力发电模拟平台,分别对风力机系统的物理建模、转矩闭环控制、上下位机串口通讯、桨距自动调节等方面进行了设计。研究了风力机机轴上输出转矩与风速、风机叶片半径、桨距角、以及风力机当前转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各个状态风力机的理论转矩,然后通过对无刷直流电机参数分析拟合出电流与转矩的线性关系,实现现有机组的转矩估算。采用霍尔传感器计算转速,并通过控制器的转速给定,控制现有机组使得其输出特性满足理论系统模型。为了克服传统PID控制器采样频率导致的整定问题,设计了闭环模糊控制器,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控制效果。风机模拟系统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者通过串口进行通讯。定义了串口收发的规则,使上下位机串口通讯以数据包形式发送接收,上位机监控与控制下位机运行。搭建了人机界面。通过调用ActiveX,实现了 Excel工作表的自动读取及工作数据的自动写入功能。对于风力机起动过程中的低扭问题,本设计通过对风机桨距角的自动调整达到了灵活改变风机转矩的目的。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搭建的小型风力发电模拟平台符合预期要求,对实验室风力发电模拟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12-01)
尹佳蓓,莫秋云,陈林[5](2018)在《基于PLECS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偏远山区极端温变环境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工作性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从功率损耗衡量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利用PLECS软件平台,以小型风电系统为对象,对开关管进行热分析,得到电路工作失效温度以及对应的阻值。同时分析了温度、负载阻值以及占空比对整体系统功率损耗的影响(低于5%),为提高温变环境下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工作性能以及相关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网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周嘉炜[6](2018)在《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抗干扰复合预测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资源,储量巨大且可再生,已成为了当前新能源发电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国国土广袤、幅员辽阔,蕴藏了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所需资金成本较小,易于安装,将其作为电网供电的补充以供日常生产生活所用是缓解部分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减轻燃煤电厂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运行可靠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并将其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家庭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风力发电系统作为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复杂系统,由于风能的随机性、时变性、不可控等特点,很难获得系统的准确模型。另外,由于系统运行环境往往较为恶劣,环境因素引起的各方面扰动也是风力发电系统难以控制的一个方面,为了解决风力发电系统存在的受扰问题,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本文以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为目标,研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与干扰观测技术(DOB)的复合抗干扰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主要研究内容有:1、作为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前期验证,研究并设计了 Buck型DC-DC变换器的复合抗干扰控制算法,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扰动,提高控制效果。2、分析了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矢量控制策略(FOC),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原理(SVPWM)。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永磁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3、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预测模型,设计了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4、针对风力发电系统干扰源众多的情况,将参数摄动,风速的变化视作集总扰动,通过干扰观测器(DO)对系统的总干扰进行估计,并通过前馈补偿的形式消除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干扰观测技术的有效性。5、在仿真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实验平台,并初步验证了该实验平台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玄兆燕,马振宇,景会成,赵欣[7](2018)在《小型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小型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在采用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时存在的稳态误差及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脉宽调制(SPWM)的准比例谐振(QPR)控制,并采用d,q锁相技术对并网电流进行相位锁定。在比例谐振(PR)控制原理基础上,从数学和物理模型两个角度对其稳态及抗扰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探讨了PR控制器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具体的参数整定方法;简单阐述了d,q闭环锁相控制的实施方法。通过在Matlab中搭建单相并网逆变器进行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基于SPWM的QPR电流瞬时值跟踪控制能实现电流的无静差跟踪,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并网电流质量。(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马振宇[8](2017)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并网逆变器是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电气设备,其控制策略与风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等各种性能密切相关,进而影响整个分布式发电系统及电网运行。因此,构建精准的风力发电系统构架,采用适合风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针对小型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在采用传统PI控制时存在的稳态误差、抗扰能力差、谐波含量高等缺点,提出一种优越的复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的数学模型,从数学和物理模型两个角度探讨基于SPWM的准比例谐振(QPR)控制在稳态精度和抵抗非周期扰动方面的优越性;运用控制变量法对QPR控制器中叁个参数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整定具体的参数设计方法。由于重复控制在抵抗周期性扰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引入改进重复控制与QPR控制相整合。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搭建并网逆变器电路及控制系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策略能够够抵抗周期和非周期两种扰动,并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降低了谐波含量。针对公共并网点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谐波和无功实时补偿功能的控制策略。首先搭建LCL型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以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通过abc-dq坐标转换,将有功分量与无功分量进行解耦分离,设计一种能够实时跟踪负载谐波和无功的控制方法;探讨在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中LCL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在Matlab中搭建LCL型并网逆变器的仿真实验,证明了实时补偿谐波和无功控制策略及LCL参数设计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2)
孙甜甜[9](2017)在《分布式发电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力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中,风轮是主要的部件,并分为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垂直轴风力机具有启动转速低,不受风向限制,运行范围宽等优点,因此受到各国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叁个部分:垂直轴风力机、两自由度永磁同步发电机和控制部分。风能经风轮转换为机械能,进而传送给发电机,最后通过与控制部分相结合进行风力发电。具体工作内容归纳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系统结构,采用ANSYS WORKBENCH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建立风力机的叁维模型,计算风力机在不同转速下产生的机械转矩。通过改变参数,包括风轮的结构,两侧风轮互错的角度和风速方向,重新仿真计算出转矩系数和风能利用系数等结果,与本文模型结果相比较,体现了新型垂直轴风力机的结构优势,最后建立风轮数学模型;2)发电机使用专门设计的偏转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可以通过控制使其进入电动状态运行,实现两自由度旋转。发电机具有分布式绕组和集中式绕组,分别用于实现发电和电动状态。采用ANSOFT MAXWELL电磁场分析软件建立两自由度发电机的叁维模型,并对发电机在发电状态下的电流、电压等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3)分析风机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几种方法,结合本文风力机的特点,最终采用最佳尖速比控制法与矢量控制相结合,建立风机控制系统模型;4)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下,搭建了风速模型、风轮模型和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使用上述模型,建立风力发电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风机系统进行发电特性仿真分析。(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岳云凯[10](2017)在《离网式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再生能源不断被发现,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化解传统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风能作为清洁能源备受关注,风力发电技术日渐成熟;为解决我国偏远山区、重要通信站和缓解城市供电的压力等,小型独立的风力发电系统因其清洁、可持续、便于安装维修成为发展的方向;本文就是在独立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逆变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文中首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各个部分的作用简单介绍,并重点分析逆变技术及其常用控制策略;确定本文研究对象单相/叁相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建立数学模型,详细介绍逆变器的调制方式和设计LC滤波器;然后针对单相逆变器简化的数学模型,对逆变器采用重复+PI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并设计重复、PI控制器;叁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在dq坐标系下存在耦合项,且会增加输出波形谐波含量,在αβ坐标系不存在耦合项,且减少了Park变换,故针对叁相逆变器提出了αβ坐标系下的重复+PI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来控制逆变系统,对于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稳态性能都有改善;最后设计相应的控制器。通过对单相逆变器在重复控制、PI控制、重复+PI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下进行仿真,对其输出的波形进行对比,得出对单相逆变器采用的重复+PI控制复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能够改善逆变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针对叁相逆变器提出的在αβ坐标系下采用重复控制、重复+PI控制复合控制策略建立仿真模型,比较控制系统输出的波形,可知复合控制策略对逆变输出波形的改善效果明显,能提升逆变器控制系统整体特性,并分析复合控制策略下输出波形的谐波含量,畸变率较小不到2%,逆变控制系统能为负载提供可靠高效的电能。(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5-27)
小型风力发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若是仍沿用传统的能源消耗结构,则无法使人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所以,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迫在眉睫。风力发电具有很多优势,不仅资源丰富,再加上发电技术的深入改革,将会对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孤岛以及偏远地区等距离城市比较远,用电方面十分困难,因此本文设计了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本研究按照集成控制的理念,将系统分成了3个模块,以及不同的7种运行状态。前者可包含:发电模块、存电模块以及用电模块。对其采取集成控制,促使在不同的7种运行状态间,系统可以相互转换。各个模块均会具备相应的控制策略。在发电模块中,应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实现最大化的目标,可以采取变步长爬山法进行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信息的采集以及调节Buck电路占空比等操作。在存电模块中,可以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相应的决定。在此过程中,可包含检测蓄电池的剩余容量以及输出电压等。在进行负载跟踪控制时,则需要应用PID控制策略,生成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从而对Buck电路的占空比进行调整,促使系统可以跟踪负载的运行状态。本研究设计了系统的主电路,并估计了某户乡村家庭的用电量,计算出负载的日平均耗电量,结合数据结果与地区的风力资源状况,筛选出适合应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用于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电等领域,容量可达到1000W,额定风速则达到了8m.s~(-1)。本研究基于负载的用电状况考虑,采用了适当的蓄电池,容量可达到400Ah、输出电压则达到了48V。本文基于matlab构建了仿真模型,在对风速进行建模时,选用了四分量迭加的方法。通过采用此种方法后,不仅可以对形成与仿真产生积极作用,并且也可以对风速模型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在仿真系统的各个部分之后,证实了在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作用下,可以对整个系统产生集成控制,同时也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风力发电机在叁相交流负载直接供电时,由于会出现谐波干扰的现象,最后也对此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型风力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1].岳鹏飞,郝嘉伟.小型分布式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直流侧电压特性的试验研究[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9
[2].于世奇.兴安盟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3].冷雪锋,吴正明.基于STC12C5A60S2的100W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9
[4].张麟.小型风力发电模拟平台研制[D].扬州大学.2018
[5].尹佳蓓,莫秋云,陈林.基于PLECS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热分析[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
[6].周嘉炜.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抗干扰复合预测控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8
[7].玄兆燕,马振宇,景会成,赵欣.小型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8
[8].马振宇.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9].孙甜甜.分布式发电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7
[10].岳云凯.离网式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