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病理学论文-杨萌,苏娜,王亮,李文波,朱庆莉

量化病理学论文-杨萌,苏娜,王亮,李文波,朱庆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化病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抗原,CD34

量化病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萌,苏娜,王亮,李文波,朱庆莉[1](20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灌注模式的量化评估及其病理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微血管成像灌注差异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微血管灌注差异与CD34微血管密度分级(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甲状腺超声造影的手术患者39例,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39例病理诊断证实的散发型PTC患者行超声微血管成像,包括经典型PTC患者33例,滤泡型PTC患者6例。采用病灶与甲状腺实质感兴趣区域(ROI)时间-强度曲线峰值强度差△ROI,定量评估PTC微血管成像的灌注特点。术后石蜡标本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TC微血管灌注量化指标△ROI与CD34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病灶CD34染色的微血管计数结果,将PCT的CD34染色分为1~3级,其中1级12例,2级15例,3级12例。△ROI与CD34分级呈正相关(r=0.799,P<0.001),CD34不同分级组间的△ROI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且3组间△ROI均值的95%置信区间完全没有重迭;依据CD34分级组内的△ROI的阈值范围结合时间-强度曲线达峰时病灶与实质间的回声特点,将PTC的灌注模式定义为低增强17例(43.59%),局部增强10例(25.64%),高增强14例(35.9%),其样本分布特点与CD34一致性较好。结论甲状腺病灶与实质ROI的时间-强度曲线峰值强度差△ROI与病理学CD34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OI作为一种较客观的量化指标,可用于量化评价PTC的微血管灌注模式和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04期)

李学彪[2](2017)在《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量化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酒精性心肌病(ACM)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类似扩张性心肌病的一种心肌病。其临床表现和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非常相似。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织特点,临床上很难将酒精性心肌病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区分开来。本研究期望通过对透壁心肌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的分析,寻找两种疾病在病理改变程度上的差异,为临床病理诊断、鉴别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共有500例终末期心肌病患者在阜外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其中280例患者超声影像上表现为左心室扩张。我们对这部分病人进行了电话随访,确认其临床诊断前的饮酒情况。根据扩张性心肌病和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纳入病例。同时按照阜外医院心脏移植标准流程及病理科心脏解剖、取材操作规范,我们获取了这些受体心脏6个部位的透壁心肌组织(左心室前、侧、下壁;心室间隔;右心室前、下壁)。我们还获取了 24例正常供体心脏左、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这些获取的组织经过10%的中性福尔马林试剂固定,然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最后进行Masson染色。病理特征(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分析采用目前病理科常用的定量分析软件进行(Adobe Photoshop CS5、Image-Pro Plus 6.0,Media Cybernetics,MD,USA)。病理数据的分析比较采用 SPSS 20.0统计软件来完成。结果:经过年龄和性别匹配,我们获取了 34例酒精性心肌病及34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肌组织。我们分析了 ACM与IDCM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是否存在差异。在ACM心肌组织中,其心肌细胞面积比IDCM 明显减少(69.50±8.70%vs.71.94±7.39%,p<0.05);间质成分明显比 IDCM组高(10.76±4.78%vs.9.20±6.16%,p<0.05)。但纤维化及脂肪组织在两组间未观测到显着意义的差别。接下来我们分别在左、右心室水平对两组间的病理改变程度进行了比较。在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CM组心肌细胞面积明显小于IDCM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65.37±11.83%vs.70.03±9.02%,p<0.05);纤维化及间质成分未见明显差异。而在右心室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在两组间均未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按照取材位点进行点对点分析发现,在左心室前壁,ACM组心肌细胞面积比IDCM组明显减少,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65.51±14.00%vs.72.70±10.43%,p<0.05);但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在两组病人心肌组织其他5个部位间(左心室侧壁、下壁,心室间隔,右心室前壁、下壁)无统计学差异。同时我们获取了 24例正常供体心脏左、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我们比较了 68例心肌病病人(包含34例酒精性心肌病和34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与正常供体心脏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间质成分面积的差异。与正常供体心脏心肌组织相比,68例心肌病病人的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面积减少(p<0.001),同时被纤维化和间质成分替代明显(p<0.001,p<0.01)。68例心肌病病人心肌组织中脂肪成分与正常供体心脏心肌组织相比不存在显着的差异。结论:和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相比,酒精性心肌病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面积减少。这一病理改变在左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前壁最为显着。目的:临床上区分酒精性心肌病(ACM)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对预测病人的疾病进程及制定治疗策略均有很大的裨益。既往研究表明酒精性心肌病病人戒酒后,其疾病进程比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慢;但也有研究显示两者疾病进程无差异。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分析中国人群中这部分患者的数据,比较两者临床疾病进程的差异;同时研究心衰患者术前不同的病因诊断对移植后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到2015年6月在阜外医院接受心脏移植的280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他们进行电话随访。按照国际标准分别纳入酒精性心肌病及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将临床疾病进程定义为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时间(诊断-移植间隔);将患者移植术后发生死亡作为随访的终点事件。我们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方法分析比较酒精性心肌病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的临床疾病进程及接受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0例心衰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引起心衰的临床病因我们将病人分为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肌病、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酒精性心肌病(ACM)、炎症性心肌病、小儿特发性扩心病等。280例心衰患者中有41例缺血性心肌病,占15%;25例高血压病性心肌病,占9%;19例炎症性心肌病,占7%;34例酒精性心肌病,占12%;5例瓣膜性心肌病,占2%;6例终末期肥厚性心肌病,占2%;3例左心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占1%;2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占1%;1例先天性心肌病。144例患者心脏扩张的原因未明,为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其中11例患者年龄小于18周岁。本研究重点分析比较了 133例年龄大于18周岁的IDCM患者与34例ACM患者临床疾病进程及接受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除年龄、性别、总胆红素水平、尿素氮在ACM与IDCM患者间有差异外,其他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水平、脑钠肽、血白蛋白浓度、尿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浓度等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在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我们的结果显示,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心衰,约50%的病人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时间不足5年。具体地,在133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组中,患者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时间平均为6.0±4.2年;在34例酒精性扩张性心肌病组中,患者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平均时间为7.3±4.0。K-M生存曲线法分析结果显示,酒精性心肌病病人的疾病进程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无差异(p>0.05)。接着,我们比较了两组病人接受心脏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接受移植后平均随访1444.08±927.77天,有9名病例死亡,占6.77%;酒精性心肌病病人接受移植后平均随访2450.24±800.54天,目前无死亡病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死亡病例的原因为:3例是移植物衰竭,1例为直肠癌,1例继发感染,1例肾衰,1例多器官衰竭,2例其他原因。虽然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移植后死亡发生率较酒精性心肌病高,但是K-M生存曲线法分析结果显示,酒精性心肌病病人接受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疾病进程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组病人接受心脏移植术后的远期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3-01)

R.Woitek,D.Prayer,M.Weber,G.Amann,R.Seidl[3](2016)在《胎儿Chiari Ⅱ型畸形脑干病理学改变的扩散张量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与轻度脑室扩大、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胎儿对比,评估胎儿ChiariⅡ型畸形中脑DTI参数的变化。方法分别测量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正常胎儿46例、ChiariⅡ型畸形15例、脑积水8例及12例轻度脑室扩大胎儿脑兴趣区(ROI)的FA值和ADC值。年龄匹配后进行组间(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薛薇,赵玉珍,何其佳,阳练,笪冀平[4](2015)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与肝癌病理学相关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评价肝癌组织硬度的理论基础和病理基础,以及超声造影技术评价肝癌组织血供的理论基础和病理基础,并指出这两种技术在肝癌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5年05期)

薛薇[5](2015)在《原发性肝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与病理学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与病理胶原蛋白评价原发性肝癌硬度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 VTQ)与病理胶原蛋白评价原发性肝癌硬度的相关性,为VTQ技术评价肿瘤硬度即良恶性提供病理依据。方法在2012年7月--2014年6月来中日友好医院行超声检查检出肝局灶性病变的187例患者中,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40例,包括肝细胞性肝癌36例,胆管细胞癌1例,混合型肝癌3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1-80岁,平均年龄56.05±16.16岁。术前行VTQ检测,获取肿瘤组织及癌周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值。病灶最大径≤3cm者,在其中心取一个点进行SWV值测定;病灶最大径>3cm者,避开病灶液化坏死部位,分别在病灶中心部位及周边取3-5点进行SWV值测定;测定癌周组织SWV值时,感兴趣区置于距病灶边缘1-5cm处。所有SWV值的测量均由同一名操作熟练的医生来完成。术后将肿瘤组织及癌周组织的病理标本切片,分别行天狼星红及Masson染色,染色步骤严格遵照试剂使用说明。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处理,计算胶原面积百分比,取其平均值代表其胶原含量。所有计测胶原蛋白含量的步骤均经过高年资病理医师审定。最后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以及SWV值与胶原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的SWV值明显大于癌周组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2± 0.68)m/s vs. (1.66±0.4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组织的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多于癌周组织[天狼星红染色组:(74.68±11.29)% vs.(41.59±1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组:(75.47±11.11)%vs.(40.41±1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原发性肝癌肿瘤内部SWV值与病理胶原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天狼星红染色组:r=0.70P<0.05,Masson染色组:r=0.73 P<0.05)。天狼星红染色组胶原蛋白含量对SWV值的回归方程:Y=39.56+12.47X; Masson染色组胶原蛋白含量对SWV值的回归方程:Y=41.78+11.96X。结论 原发性肝癌SWV值与病理胶原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此为SWV值定量评价肝癌硬度提供了病理依据,故SWV值可作为定量评价肝癌硬度、鉴别诊断其良恶性的一个重要参数,VTQ技术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原发性肝癌剪切波速度值、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对比研究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病灶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值、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的相关性。方法在2012年7月--2014年6月来中日友好医院行超声检查检出肝局灶性病变的187例患者中,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9例,包括肝细胞性肝癌3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混合型肝癌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26-80岁,平均年龄57.21±14.61岁。术前首先行VTQ检测,获取肿瘤组织及癌周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值。病灶最大径≤3cm者,在其中心取一个点进行SWV值测定;病灶最大径>3cm者,避开病灶液化坏死部位,分别在病灶中心部位及周边取3-5点进行SWV值测定;测定癌周组织SWV值时,感兴趣区置于距病灶边缘1-5cm处。然后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检查时启动仪器内置的计时器并将整个造影过程录制于仪器内,实时观察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消退模式,造影结束后将动态图像导出进行脱机分析,采用QLAB定量软件对病杜及周围肝实质分别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e curve, TIC),并分别获取病灶和背景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术后病理标本切片,使用CD34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步骤严格遵照试剂使用说明,在显微镜下计测MVD。最后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以及SWV值与MVD、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肝癌病灶平均SWV值为2.84±0.68m/s;病灶超声造影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和增强速率分别为:25.05±4.18s、14.91±4.59s和2.30±0.15dB/s;术后肿瘤病理MVD为:54.75±22.31;2.术前病灶超声造影增强速率与术后MVD呈正相关(r=0.696,P<0.05);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与术后MVD呈负相关(达峰时间与MVD:r=-0.632,P<0.05;峰值加速时间与MVD:r=-0.781,P<0.05);病灶SWV值与MVD之间无相关关系(r=0.143,P=0.385)。结论 以VTQ技术检测肝肿瘤硬度从而评价肿瘤血供仍有待于更为深入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病理MVD相关良好,是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肿瘤血供的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杜永丽[6](2010)在《职业教育中病理学传统与新教学模式量化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病理学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为达到教学目标,笔者在病理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PBL及互动式教学方法,并将部分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学分组实验及进行量化比较证明这种做法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0年16期)

于述伟[7](2008)在《大鼠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及脏器量化病理学时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早在叁百多年前被誉为欧洲法医学之父的意大利医生Paul明确指出: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是法医学鉴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准确的死亡时间的推断在很大程度上为侦察工作提供线索、划定侦察范围、确定嫌疑犯或凶犯有无作案时间、或者确定案件性质、阐明作案过程均有价值。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法医工作在死亡时间的推断方面使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取得可喜呈果。但鉴于死亡后尸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尤其是自溶和腐败的影响,迄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对完全推断PMI具有相同程度的敏感性。因此,准确的死亡时间的推断尚需综合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死后早期时间的推断,目前的推断方法较多;而死后较长时间尤其是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评估方法则相对较少,推断的误差也相对较大,且至今尚缺乏精确而简便的方法,因此死亡时间的评估尤其是死后较长时间的评估至今还是法医学的难题之一。为此,本实验将生物力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PMI的推断,探讨了尸体软组织的生物力学性状的时序性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进而将法医生物力学应用到死亡时间的推断,使法医生物力学(forensic biomechanism)的应用进一步得到扩展和延伸。同时,本实验运用用计算机图像数字分析(Computer digital image analysis)技术,对肝细胞HE染色下进行病理学图像的体视学分析与量化处理,并将其应用于法医病理学PMI的推断,为病理学的发展趋势——量化病理学在法医学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进一步结合尸体主要脏器的常规病理图片观察,探讨其与PMI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3~3.5月龄,体重250~300g,用脱颈法处死后,立即置于恒温箱内,分0、6、12、18、24、30、36、42、48、60、72、96、120、144、168、192h时间组,提取胸部皮肤、腹壁肌肉、胸主动脉、小肠和大肠进行生物力学指标检测,每组5只,检测极限载荷、应力、应变等软组织生物力学指标。同时,提取全脑、最大叶肝脏、全心、左肺最大叶、左肾进行HE切片染色和体视学观察,观察组织细胞的自溶和腐败的形态学变化;并对肝细胞进行病理图像分析和量化处理,检测肝细胞的核面积、核浆比、核浆光密度比和核异形指数,探讨其与PMI的关系。结果1大体及镜下改变:大体改变:死后尸体主要经历了尸僵、尸绿、毛发脱落、腹部膨胀至“巨人观”,软化塌陷的过程,腹腔内脏器逐步液化。镜下改变:脑、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组织形态随PMI呈一定规律性变化,脑自溶相对较快,48h即难以取出,心脏自溶速率较慢,96h仍可见心肌纤维。各组织细胞均经历嗜碱性逐渐减弱、嗜酸性逐渐增强的过程,细胞核染色质由逐渐聚集到最后突破核膜溶解。2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皮肤具有最大的极限载荷,平均为11.67N;小肠的极限载荷最小,平均仅为1.37N。皮肤、小肠死后18h内均呈较明显下降趋势(Y_(PMI)=-1.26X_(ML)+31.03,r=0.985和Y_(PMI)=-27.5X_(ML)+53.5,r=0.956)。皮肤18~36h转呈上升趋势,36h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但相邻各点差别无统计意义。小肠18h后无明显变化趋势。肌肉与大肠的规律较为相似,24h内均呈较明显下降趋势,相邻各点均有统计意义(Y_(PMI)=-5.18X_(ML)+42.639,r=0.992和Y_(PMI)=-7.83X_(ML)+58.1,r=0.988)。之后,变化趋势不明显,称之为“平台期”。其中,肌肉24~96h呈平台期,之后缓慢下降,但96~168h相邻各点差别具统计意义(Y_(PMI)=-23.812X_(ML)173.91,r=0.97);大肠24~72h呈平台期,之后缓慢下降(Y_(PMI)=-44.05X_(ML)+231.7,r=0.981)。血管死后变化趋势不明显。血管的应变最大,平均为4.12,但变化趋势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其他组织24h内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速率较快。24h后肌肉与小肠变化趋势不明显;皮肤24~72h呈平台期,72h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72~96h无统计意义,96小时后下降趋势具有统计意义;大肠与皮肤较为相似,24~72h呈现平台期,72~192h呈逐渐下降趋势(Y_(PMI)=-333X_(应变)+297.7,r=0.991),120h后各时间点的差别具有统计意义。各组织的最大应力改变趋势与极限载荷趋势较为一致,血管仍无明显规律,其他组织在24h内下降趋势较明显。24h后,除小肠未见明显趋势外,均有下降趋势,但较24h内缓慢。3肝细胞病理图像分析的量化指标肝细胞核面积变化不稳定,随PMI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核浆比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0h~36h显着(P<0.05)。36h~60h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二者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60h~72h下降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核浆光密度比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6h内呈逐渐上升趋势,36h达峰值,相邻点间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0.05):24h与36h差别明显(P<0.01)。36h~72h呈逐渐下降趋势,相邻点时间点差别均有统计意义。异形指数72小时内呈逐渐上升趋势(Y_(PMI)=512.09X_(ID)-699.5,r=0.982)。结论1、PMI与各器官组织形态学的时序性变化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各脏器的自溶和腐败速率不同,因此在各时段的PMI中各组织脏器存在不同的镜下特点,根据个组织脏器的镜下特点,可大约估算PMI,并为日常法医病理检案鉴别生前弥漫性病变与死后自溶腐败性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2死后尸体软组织皮肤、肌肉、大肠、小肠的极限载荷、应力、应变随PMI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织在死后不同时间的下降速率不同,使得各组织在推断PMI的“窗口期”不同,并且在一定程度存在互补性。提示软组织生物力学指标和方法可以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简便、客观、量化的检测手段。血管无明显规律,说明血管的极限载荷及应力、应变不适合推断PMI。3将病理学图像量化分析技术应用于PMI得推断,证实了在HE染色下肝细胞的核浆比、核浆光密度比、异形指数能较好的反映肝细胞的自溶程度,其中,核浆光密度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核浆比和异形指数呈现线性下降趋势,而核面积与其自溶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提示组织细胞自身比较的相对性指标,可以避免不同制片、染色效果的影响,更客观地反应病变情况和分级标准,为量化病理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期刊2008-05-01)

范伯曾,饶科峰[8](2008)在《浅谈量化设计病理学实验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侧重于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l]。病理学实验课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与形态学描述。观察大体标本后,要对所观察的病变组织进行描述;观察病理切片后,要对所观察的病变组织进行绘图并加以描述,这就形成了病理学实验报告。(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08年06期)

祝迎锋[9](2005)在《从病理学的“量化”浅谈病理学科的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处处洋溢着革新的内容,医学界更体现得尤为突出,涌入了许多生物学新兴技术诸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比较基因组杂交(CGH),高通量DNA测序以及各种生物芯片等。这开创了人类从认识生物、了解生物进入到改造生物、创造生物的新时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基因重组技术已被我们病理学界所认识,某些发达国家及地区已将其作为常(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5-04-01)

刘应时[10](1998)在《病理学实验报告量化评价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教育评价理论发展趋势来看,量化评价实验报告效传统的等级化和甄选为主的评价更精确、更客观。该文总结作者多年探讨病理学实验报告量化评价的做法,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量化评价的关键是制定简明的量化评价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1998年09期)

量化病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酒精性心肌病(ACM)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类似扩张性心肌病的一种心肌病。其临床表现和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非常相似。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织特点,临床上很难将酒精性心肌病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区分开来。本研究期望通过对透壁心肌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的分析,寻找两种疾病在病理改变程度上的差异,为临床病理诊断、鉴别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共有500例终末期心肌病患者在阜外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其中280例患者超声影像上表现为左心室扩张。我们对这部分病人进行了电话随访,确认其临床诊断前的饮酒情况。根据扩张性心肌病和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纳入病例。同时按照阜外医院心脏移植标准流程及病理科心脏解剖、取材操作规范,我们获取了这些受体心脏6个部位的透壁心肌组织(左心室前、侧、下壁;心室间隔;右心室前、下壁)。我们还获取了 24例正常供体心脏左、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这些获取的组织经过10%的中性福尔马林试剂固定,然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最后进行Masson染色。病理特征(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分析采用目前病理科常用的定量分析软件进行(Adobe Photoshop CS5、Image-Pro Plus 6.0,Media Cybernetics,MD,USA)。病理数据的分析比较采用 SPSS 20.0统计软件来完成。结果:经过年龄和性别匹配,我们获取了 34例酒精性心肌病及34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肌组织。我们分析了 ACM与IDCM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是否存在差异。在ACM心肌组织中,其心肌细胞面积比IDCM 明显减少(69.50±8.70%vs.71.94±7.39%,p<0.05);间质成分明显比 IDCM组高(10.76±4.78%vs.9.20±6.16%,p<0.05)。但纤维化及脂肪组织在两组间未观测到显着意义的差别。接下来我们分别在左、右心室水平对两组间的病理改变程度进行了比较。在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CM组心肌细胞面积明显小于IDCM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65.37±11.83%vs.70.03±9.02%,p<0.05);纤维化及间质成分未见明显差异。而在右心室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在两组间均未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按照取材位点进行点对点分析发现,在左心室前壁,ACM组心肌细胞面积比IDCM组明显减少,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65.51±14.00%vs.72.70±10.43%,p<0.05);但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及间质成分面积在两组病人心肌组织其他5个部位间(左心室侧壁、下壁,心室间隔,右心室前壁、下壁)无统计学差异。同时我们获取了 24例正常供体心脏左、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我们比较了 68例心肌病病人(包含34例酒精性心肌病和34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与正常供体心脏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肪组织、间质成分面积的差异。与正常供体心脏心肌组织相比,68例心肌病病人的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面积减少(p<0.001),同时被纤维化和间质成分替代明显(p<0.001,p<0.01)。68例心肌病病人心肌组织中脂肪成分与正常供体心脏心肌组织相比不存在显着的差异。结论:和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相比,酒精性心肌病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面积减少。这一病理改变在左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前壁最为显着。目的:临床上区分酒精性心肌病(ACM)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对预测病人的疾病进程及制定治疗策略均有很大的裨益。既往研究表明酒精性心肌病病人戒酒后,其疾病进程比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慢;但也有研究显示两者疾病进程无差异。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分析中国人群中这部分患者的数据,比较两者临床疾病进程的差异;同时研究心衰患者术前不同的病因诊断对移植后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到2015年6月在阜外医院接受心脏移植的280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他们进行电话随访。按照国际标准分别纳入酒精性心肌病及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将临床疾病进程定义为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时间(诊断-移植间隔);将患者移植术后发生死亡作为随访的终点事件。我们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方法分析比较酒精性心肌病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的临床疾病进程及接受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0例心衰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引起心衰的临床病因我们将病人分为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肌病、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酒精性心肌病(ACM)、炎症性心肌病、小儿特发性扩心病等。280例心衰患者中有41例缺血性心肌病,占15%;25例高血压病性心肌病,占9%;19例炎症性心肌病,占7%;34例酒精性心肌病,占12%;5例瓣膜性心肌病,占2%;6例终末期肥厚性心肌病,占2%;3例左心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占1%;2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占1%;1例先天性心肌病。144例患者心脏扩张的原因未明,为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其中11例患者年龄小于18周岁。本研究重点分析比较了 133例年龄大于18周岁的IDCM患者与34例ACM患者临床疾病进程及接受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除年龄、性别、总胆红素水平、尿素氮在ACM与IDCM患者间有差异外,其他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水平、脑钠肽、血白蛋白浓度、尿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浓度等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在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我们的结果显示,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终末期心衰,约50%的病人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时间不足5年。具体地,在133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组中,患者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时间平均为6.0±4.2年;在34例酒精性扩张性心肌病组中,患者从临床诊断到接受心脏移植的平均时间为7.3±4.0。K-M生存曲线法分析结果显示,酒精性心肌病病人的疾病进程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无差异(p>0.05)。接着,我们比较了两组病人接受心脏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接受移植后平均随访1444.08±927.77天,有9名病例死亡,占6.77%;酒精性心肌病病人接受移植后平均随访2450.24±800.54天,目前无死亡病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死亡病例的原因为:3例是移植物衰竭,1例为直肠癌,1例继发感染,1例肾衰,1例多器官衰竭,2例其他原因。虽然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移植后死亡发生率较酒精性心肌病高,但是K-M生存曲线法分析结果显示,酒精性心肌病病人接受移植后的远期生存情况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疾病进程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组病人接受心脏移植术后的远期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化病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萌,苏娜,王亮,李文波,朱庆莉.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灌注模式的量化评估及其病理学基础[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

[2].李学彪.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量化分析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3].R.Woitek,D.Prayer,M.Weber,G.Amann,R.Seidl.胎儿ChiariⅡ型畸形脑干病理学改变的扩散张量量化[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

[4].薛薇,赵玉珍,何其佳,阳练,笪冀平.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与肝癌病理学相关研究综述[J].中国医疗设备.2015

[5].薛薇.原发性肝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与病理学相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6].杜永丽.职业教育中病理学传统与新教学模式量化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2010

[7].于述伟.大鼠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及脏器量化病理学时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8

[8].范伯曾,饶科峰.浅谈量化设计病理学实验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08

[9].祝迎锋.从病理学的“量化”浅谈病理学科的建设[C].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5

[10].刘应时.病理学实验报告量化评价初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

标签:;  ;  ;  ;  

量化病理学论文-杨萌,苏娜,王亮,李文波,朱庆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