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戏曲人物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戏曲人物,民间艺术,中西调和
戏曲人物画论文文献综述
吴聪颖,于玲玲[1](2019)在《画上戏影——浅论林风眠戏曲人物画》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风眠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行者,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之后的现代绘画理念,与中国传统水墨相结合,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新的表现形式。该文论述了林风眠戏曲人物画的创作背景、题材来源以及绘画语言的艺术创新,分析林风眠以不同寻常的视点和表现形式,融入民间传统绘画的元素和西方现代表现艺术,创造出独特的戏曲人物画的绘画风格。(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李超[2](2019)在《中国向来的灵魂——20世纪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戏曲人物画发展历经百年沉浮,对其探索与解读的艺术家精英辈出,他们的创作经验成为中国美术民族风探索的重要篇章和学术焦点,构成了一种独具中国风范的历史记忆。本文重点所论,旨在通过经典定位,使得这富有生命力的艺术现象衍化为当前我们值得重视的文化艺术资源。希冀所有相关的历史之物和艺术之物获得生动的复合,预示着中国戏曲人物画历久弥新而充满生机。其意义在于思考其中所谓"中国向来的灵魂"的真谛。(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10期)
王平[3](2019)在《国风戏韵——马书林戏曲人物画新境界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书林1956年生,辽宁沈阳人。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原常务副馆长,二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马书林是一位纵横美术管理、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艺术家。他曾长期执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参与创办了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并任校长;调北京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后,工作也是风生水起;长期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使得他只能(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06期)
张馨文[4](2019)在《论关良戏曲人物画的“戏味”表现及其对我创作实践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关良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极具创新风格的艺术巨匠,他所独创的戏曲人物画艺术具有浓厚的戏曲意味或简称:“戏味”,此在中国现代人物画坛尤为引人注目,他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资源,又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形式与观念,将其完美融合,开创了中国现代戏曲水墨人物画风,其画面的独特性和划时代性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戏味”的概念,并从形神观、真实观、形式观叁个方面来探究关良戏画的“戏味”来源。第二章对关良戏曲人物画的成因进行概述。第叁章分别从关良作品的“武松”、“猴戏”、“叁国”进行分析,探究关良是如何通过画面表现“戏味”的。第四章附述这一研究对笔者创作产生的启示,以及在创作中解决的一些难题。这种创新的艺术思想将对笔者今后的创作起到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梦凡[5](2019)在《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造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造型就是塑造形体,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二维平面上或叁维空间里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视觉形象固定下来,再现可视的、感性的存在,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造型在绘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人物造型是人物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绘画中画家通过观察和思考把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视觉形象固定下来,有对所画对象的尽量模仿,也有画家把本人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和艺术理念等主观意识带入到自己所塑造的人物造型中。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画有着独特的造型,通过查阅和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和人生经历,对他的水墨戏曲人物画造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分析形成其独特的人物造型风格的原因。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关良在日本留学学习油画,归国后开始学习中国画,其水墨戏曲人物画造型一方面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造型和民间传统艺术造型的特点。他平时喜欢听戏看戏,对戏曲也很有研究,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形象造型是根据舞台上戏曲人物角色的特点进行了简化处理与夸张变形得来的,这样的造型表现方式突出了人物角色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精神气质,也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通过研究关良戏曲人物画的人物造型可以让我了解到他造型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并对我今后的人物画创作有所启发,同时给现代的人物画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关良的人生经历和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从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写意造型特点及西方绘画的影响,从叁方面对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造型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第叁章根据对比关良创作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分析了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造型风格的发展过程;第四章通过举例分析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作品来归纳其造型特点;第五章通过研究总结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造型形成原因和造型特点分析它的艺术价值和对个人创作的启发,一方面加深了对戏曲水墨人物画造型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个人以后进行创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茹[6](2019)在《关良戏曲人物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的中国可谓是诸多文化和艺术激荡的时代,关良作为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将中国的戏曲艺术与造型艺术观念相结合,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又极富现代感的人物画题材——戏曲人物画,不仅在试听艺术文化中寻求了一个平衡点,更是将法古和创新完美融合,在两种不同的艺术范畴中使得人物画走上新境界,促成了艺术观念和艺术技法的革新,给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注入新的血液,将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关良的戏曲人物画中传达出来的“轻快”“天真”“朴素”“稚拙”,既似小品,又似元曲,一改前人的大尺幅大局面,在尺寸之间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天地,在幽默中彰显真情,在轻快里蕴藏妙趣,散发着独特魅力。首先他在人物造型和笔墨上的独具匠心,造型不拘规整,人物的面部和形体塑造在似与不似之间,经营位置上也有深入思索,打破固有程式,大胆取舍和创新;其次他注重线条笔墨的节奏感,体现出了文人画独有的雅致,笔墨和细节之处笔笔紧扣人物性格,最大程度保留了戏曲中人物的本来性情和戏曲的故事性。再次,他在人物造型等方面借鉴其他艺术品类,如皮影戏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造型,推陈出新,将诸多艺术元素为我所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关良的艺术在文化层面是返璞归真,这种艺术程式为我们撑起了一处博大丰厚的文化高地,在他之后,美术界掀起了小品画的热潮,文人画具备了新的生气和活力,戏曲的梨园味韵在水墨盈尺之间大展魅力。本论文从多种艺术视角解读关良,运用作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并实地走访了淄博京剧院和淄博戏剧家协会,实地观看戏曲演员排练和演唱,观看他们在舞台上的容貌和神态,然后再结合关良的生平和画作,从戏曲人物画与京剧艺术的交汇之处、敦煌壁画造像和皮影戏等多方面综合解读关良的笔墨语言、艺术风格,总结关良的绘画语言程式,从而进一步阐述本人在实践创作中所受到的启迪。(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海清[7](2018)在《“得意忘形”高妙传神——论关良戏曲人物画的艺术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关良是中国现代戏曲人物画大师,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青年时期东渡日本,学习西方艺术,具有深厚的东西方艺术修养。其戏曲人物画的创作,融合了中西艺术思想精粹,以神写形,"得意忘形",高妙传神。他独特而富有开创性的艺术实践及思想,开山立派,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物画内容及形式语言的精神疆域。(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静[8](2018)在《梅兰芳对戏曲人物画的搜集、保存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梅兰芳搜集、保存的戏曲人物画数量较多,其中不乏名贵而罕见者。梅兰芳的戏曲人物画收藏,一方面来自家传,反映了他继承和坚守遗产的毅力;一方面来自他长期的主动搜求,反映了他对戏曲人物画价值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梅兰芳搜集、保存戏曲人物画,实际上也经历了一个自觉意识越来越凸显的过程,这不能单纯看作个人嗜好或是为了自身技艺精进而不得不如此。可以说,梅兰芳搜集、保存戏曲人物画,是他搜集、保存戏曲史料和梨园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戏曲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裔萼[9](2018)在《为人有至性 作画无绳检——略论马书林水墨戏曲人物画》一文中研究指出熟悉马书林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侠肝义胆、爽直豪放之人,为人之赤诚,画坛罕有甚匹;任性放达之举,颇具魏晋风流。这位真性情的艺术家,犹如一匹野马驰骋在无界的笔墨之中,肆意纵横,自在逍遥。马书林有几枚闲章:"野马行"、"任意涂抹"、"无拘无束"、"无章无法"等,这些闲章经常出现在他的水墨大写意戏曲人物画中,与他那狂野的笔墨、夸张的造型、浓烈的色彩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因为倾慕历史上的那些英雄豪杰,马书林的(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8年04期)
应妮[10](2018)在《中国戏曲人物画中“手”的表现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戏曲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貌。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歌舞,早在春秋时期就诞生了古歌舞剧。以此为基础,吸收说唱等多种表演艺术,历经历史的变迁,慢慢演变成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戏曲,包括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唱腔,不同的演绎方式等。在戏曲表演中的特色之一便是手势的表演,通过手的表情来展现所表演的情景,丰富人物的感情,同时塑造出人物的性格形象。在戏曲绘画史上,戏曲画在元、明、清叁代得到了繁荣发展,这门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精湛。所以中国戏曲画是作为一种记载方式记录了中国戏曲在每一时期的发展动态,也记载着每一次文化的交替与革新。当然,在戏曲绘画中关于手势的研究尚少,在绘画艺术中,有很多作品是通过人物手部特征或各种姿态的表现来表达艺术家思想的。在中西方人物画的范围里,手部的表现常常因其生动的描绘、戏剧性的表现、精准的表达、与观众产生共鸣等特征成为绘画史上的经典范例。但是,如何从戏曲人物画的题材入手,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符号学的角度对戏曲人物画中手部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是一个涉及较少的问题。而在中国戏曲人物画中,与手部结构的比起来,手的表现更具有研究的意义。在中国戏曲表演中,手势是演员表演的一部分,这其中蕴含的不仅有语言还有情感和思想。通过怎样的方式利用戏曲表演中的手势去表达戏曲人物画中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感情或希望传达的艺术理念等,用什么样的手势和手上动作来更好的表达画家内心的想法,这也是我们在中国戏曲人物画创作中需要结决和思考的问题。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广泛程度决定了画作所蕴含的内涵,能为观者提供多大的观赏空间。在现当代的戏曲人物画中,有一些手势可以作为一种符号出现在作品里,这种思考方式、创作理念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实践。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希望对中国戏曲人物画艺术的承接与发展有所帮助,同时,文章从“手”的文化、历史、功能等方面入手,再对中西方绘画造型中手部的文化差异、造型理念差异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这个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对隐藏在作品内部的精神与含义进行解读,对形成这种表现艺术手法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为后面对戏曲人物画中人物手部的表现艺术研究做文化铺垫。与此同时,寻找戏曲表演与戏曲人物绘画之间的关系,运用新的表现艺术造型符号,为艺术家以后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其中将造型艺术符号化,应该会成为今后绘画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传承、创新、发展这是中国画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画戏曲人物画这一画种,使之在中国画历史发展长河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如何用符号学的理论来阐述手势在中国戏曲人物画中的造型意义,是我们需要探讨的。(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戏曲人物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以来中国戏曲人物画发展历经百年沉浮,对其探索与解读的艺术家精英辈出,他们的创作经验成为中国美术民族风探索的重要篇章和学术焦点,构成了一种独具中国风范的历史记忆。本文重点所论,旨在通过经典定位,使得这富有生命力的艺术现象衍化为当前我们值得重视的文化艺术资源。希冀所有相关的历史之物和艺术之物获得生动的复合,预示着中国戏曲人物画历久弥新而充满生机。其意义在于思考其中所谓"中国向来的灵魂"的真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戏曲人物画论文参考文献
[1].吴聪颖,于玲玲.画上戏影——浅论林风眠戏曲人物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9
[2].李超.中国向来的灵魂——20世纪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J].美术观察.2019
[3].王平.国风戏韵——马书林戏曲人物画新境界探析[J].美术观察.2019
[4].张馨文.论关良戏曲人物画的“戏味”表现及其对我创作实践的启示[D].杭州师范大学.2019
[5].张梦凡.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造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6].王茹.关良戏曲人物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7].李海清.“得意忘形”高妙传神——论关良戏曲人物画的艺术特色[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8].张静.梅兰芳对戏曲人物画的搜集、保存及其意义[J].戏曲研究.2018
[9].裔萼.为人有至性作画无绳检——略论马书林水墨戏曲人物画[J].美术观察.2018
[10].应妮.中国戏曲人物画中“手”的表现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