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乳腺外科一病区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众所周知,乳腺癌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在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规范了PICC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方法,促进了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乳腺癌;PICC;品管圈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322-02
引言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集团。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进行适时、正确的的康复训练对术后功能康复起着重要作用。乳腺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不仅可促进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引流液的流出,也可以明显降低积血、积液、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科行PICC置管患者84例(活动前),均为女性,年龄29~73(平均年龄51.06±11.22)岁。置管时间4~6(平均时间5.07±0.99)月。穿刺血管:肘正中静脉穿刺25例,头静脉穿刺14例,贵要静脉45例。置管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单腔PICC(型号为5F,导管长度65cm)45例,美国巴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PICC(型号为4F,导管长度65cm)39例。选择2018年4月—2018年8月本科PICC置管患者92例(活动后),均为女性,年龄31~82(平均年龄55.26±11.48)岁。置管时间4~8(平均时间5.41±0.58)月。穿刺血管:肘正中静脉穿刺27例,头静脉穿刺12例,贵要静脉53例。置管材料:采用用美国巴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单腔PICC(型号为5F,导管长度65cm)40例,美国巴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PICC(型号为4F,导管长度65cm)5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资料
调查乳腺外科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行PICC置管患者84例,出现接触性皮炎的有17人/次,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达20%。全体圈员针对改善前的工作流程,通过头脑风暴法查找引起PICC接触性皮炎的原因,自制查检表,内容包括消毒剂未待干、未按时换药、置管处潮湿、自行换药等,对一周的换药病人进行查检。按照品管圈80/20法则,确定本期改善的重点为操作不规范、置管处潮湿、未按时维护三方面。
1.3目标设定
通过查阅文献,以及与上级医院比较,针对PICC置管导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都没有找到一个权威的数据,因此我们采用了目标值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改善重点即为操作不规范(41.94%)、置管处潮湿(17.74%)、未按时换药(16.13%)三方的累计百分比(75.81%)。圈能力是全体圈员通过管能力评分表打分得出为75%。现况值即为目前科室的接触性皮炎发生率20%,目标值=20%-(20%×75.81%×75%)=8.63%。
1.4解析
明确目标后,圈员对改善重点进行解析。运用小骨集约法和大骨展开法进行特性要因分析,①维护标准不统一、培训方式单一、没有规范化的操作流程;②通过病员未认识到并发症的严重性、透明敷贴不透气;③对并发症的宣教力度不到位、病员未认识到并发症的严重性、区域PICC维护点少。
1.5对策拟定
(1)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利用PPT对低年资护士讲解接触性皮炎的相关知识;制作PICC维护操作视频让低年资护士学习,并对照练习;同时,让低年资护士分批次到PICC门诊进行专科操作培训。(2)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通过巡讲与当地医院的护理部共同建立PICC维护点;对于维护点无法解决的疑难病例,建立可视化机制,通过QQ、微信等工具直接给予线上指导。依托院PICC专科门诊对慢病带管患者进行集中维护服务。(3)多样化的健康宣教。将PICC置管患者划分到具体负责专科护士,由专科护士通过信息化回访(电话、短信、邮件)、家访等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全程追踪;编制图文并茂的乳腺外科健康宣教手册及PICC患者维护手册(包括PICC带管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出院患者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建立微信群定时推送PICC维护相关知识及解决患者共性问题。同时成立督导小组对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随机抽查。(4)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将每周固定2次换药,改为固定周一换药,有异常及时更换;同时,参照INS标准制定统一操作流程,绘制操作流程图,并对流程图各项进行注解,同时作为质控标准。
1.6效果评价
(1)开展品管圈前后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接触性皮炎的评价标准:皮肤或黏膜因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病程多为急性,表现为红斑、丘疹、水泡、大泡甚至坏死。(2)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1.7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比较。
2.2无形成果
品管圈实践前后由QCC成员对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责任心、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并计算平均分,结果所有指标均有所提高。
3.讨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接触性皮炎。发生率通过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入大量高浓度、强刺激性的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且具有穿刺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化疗间歇期患者常带管出院,由于导管自我护理能力欠缺、区域维护点少、维护操作不规范、透明敷贴透气性较差,加之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局部皮肤长期受消毒液、汗液刺激等因素,常引起PICC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的炎症反应或变态反应,出现皮肤潮红、瘙痒、皮疹、水疱、渗液、糜烂等不同程度的接触性皮炎症状。因此对导管护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找出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标准化的PICC维护流程、改变换药频次由以往常规换药2次改为每周换药一次,有异常及时更换,从而减少贴膜的反复撕脱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增加PICC维护网点,方便患者就近维护,减少患者因维护不方便而自行维护或不按时维护现象;同时PICC维护网点的建立推动了医疗卫生工作中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完善健康教育手册分为患者版、医务人员版;采取多形式培训方式等举措,使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从20%下降到7.5%。
【参考文献】
[1]罗利红.品管圈活动在乳腺癌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4,20(9):1006-1010.
[2]王蓓,吴蒙,潘俊,等.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编排及实施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