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雷达近场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场高分辨成像,UWB,稀疏,MIMO阵列
雷达近场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虎,顾红,苏卫民[1](2019)在《UWB MIMO近场成像雷达稀疏阵列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方法设计近场高分辨成像雷达的阵列时,往往需要大量且分布密集的阵元,这样的设计会带来巨大的开销和制作工艺要求高等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论文将MIMO与UWB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相位中心原理设计UWB MIMO近场成像雷达稀疏阵列的方法,并对等效相位中心近似带来的误差做了补偿。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工具(FDTD)进行仿真,考察了设计的阵列的波束方向图,并分别对单个点目标和分布式目标进行成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阵列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于近场高分辨成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火控雷达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黄建,裴乃昌,王志辉,孙智敏[2](2019)在《0.33 THz雷达叁维近场成像系统设计及成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采用步进频率结合平面扫描的THz雷达近场成像系统设计方案,基于宽带全息成像原理,可以实现叁维高分辨率近场成像。采用多通道收发探头阵列缩短机械扫描行程,提高成像速度。给出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Stolt插值的叁维图像重建算法,成像理论分辨率与波长相当。利用THz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辅助设备,搭建了0.215~0.33 THz成像试验装置,完成了对多层金属-泡沫目标叁维成像,成像分辨率达到预期水平,验证了系统设计和叁维图像重建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陈小霞,李玉钊,安建波,朱建平,张伟[3](2019)在《太赫兹近场成像雷达系统误差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成像雷达具有合成孔径时间短、分辨力高的优点,适用于近场探测,但由于器件成熟度相对不高,雷达系统常存在较大的系统失真,会降低信号质量;同时,系统固有延时的存在会引起距离测量误差,二者均会恶化雷达成像的质量。针对系统失真和固有延时,提出了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幅相误差补偿方法和固有延时补偿方法,并给出了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系统进行补偿后能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改善图像质量。(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周钧,马超[4](2018)在《基于FDTD的MIMO雷达近场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讨论了MIMO雷达成像原理,结合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提出了基于FDTD的MIMO雷达近场成像仿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MIMO雷达与SIMO实孔径雷达成像进行了全电磁场模拟仿真比较,验证了在同等接收阵列配置的情形下,MIMO雷达比SIMO实孔径雷达具有更高的方位向分辨率,表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火控雷达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杨啸宇,高敬坤,邓彬,王宏强,秦玉亮[5](2018)在《基于GPU的毫米波雷达近场阵列成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距离徙动算法(RMA)可以对整个区域基于散射点模型而不加其余近似条件完成无几何形变的完全聚焦,在原理上是毫米波近场均匀阵列成像体制的最优成像算法。RMA在雷达近场阵列成像中应用广泛,但是计算量大,运用图形处理器(GPU)并行程序设计可提高计算速率。基于GPU在雷达近场阵列成像中用Python编译器Numba可加快RMA。NVIDIA GTX 850M和Intel(R)Core(TM)i5-4200H CPU上的实测数据表明,与传统RMA比,所提方法可以提高计算速度2.89倍。因此运用GPU来提高毫米波雷达近场阵列RMA成像速率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朱荣强,周剑雄,付强[6](2018)在《近场单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频域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频域算法。该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将回波数据变换至波数域进行扩维,建立了波数域的补偿关系,从而在波数域实现了对波前弯曲的精确补偿,因此具有较高的成像精度,并且可以用于近场叁维成像。另外,该方法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成像结构显着提高了成像效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后向投影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获得相同成像结果的同时大大降低运算量。(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朱荣强[7](2016)在《阵列雷达近场叁维成像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雷达近场成像以其在穿透性、分辨力、目标特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近场阵列雷达叁维成像算法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了适用于近场平面阵列、近场柱面阵列和近场多站阵列的成像算法,分析了阵列的成像性能。首先,建立了近场平面阵测量时波数谱与散射系数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平面阵列的成像性能和阵列参数设计应满足的约束条件,总结了阵列设计的一般步骤,并给出了设计实例。研究了时域相关法、后向投影算法、距离迁徙算法和距离堆积算法用于平面阵叁维成像的成像原理及成像步骤,从理论上分析并比较了四种算法的运算量和成像性能。利用频域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其次,建立了近场转台测量条件下波数谱与散射系数分布之间的关系。分别讨论了单频转台测量和宽带转台测量的成像性能以及阵列参数设计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分别研究了适用于单频转台测量和宽带转台测量的频域成像算法,并采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针对时域算法运算量较大的缺点,提出了适用于柱面阵成像的降维时域相关法,该方法保留了时域相关法免插值的优点并提高了成像效率。最后,分析了多站阵列测量的波数谱,研究了适用于多站阵列的成像算法。针对近场单发多收阵列提出了频域成像算法,该方法利用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基于子图像相干累加的成像方法,有效减少了运算量,避免了插值。针对近场多发多收阵列提出了免重排的频域成像算法,该方法与MIMO-RMA相比,避免了对收发阵长的约束,提高了成像效率。(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01)
葛桐羽,经文,赵磊,蔡英武,周劼[8](2016)在《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稀疏阵列近场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设计作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成像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系统成像性能。通过分析MIMO雷达成像模型,探讨了基于等效阵列概念的MIMO阵列设计方法,并讨论了近场效应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基于所构建的MIMO雷达成像实验系统,进行了近场微小金属目标二维成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阵列设计方法在120~150GHz的适用性,验证了毫米波MIMO雷达近场成像能力。(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6年11期)
王武[9](2015)在《近场MIMO雷达叁维成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维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阵列可以获取目标高分辨率叁维图像,凭借其快速数据获取能力,二维MIMO阵列广泛应用于叁维穿墙探测、安检等场合。上述应用场合中,目标与天线阵列之间距离较小,成像相干积累角大,距离弯曲明显,属于典型的近场场景。近场场景下,常规的MIMO阵列处理方法如相位中心近似(Phase Center Approximation,PCA)等不再适用。另外,能够校正大孔径范围距离弯曲的距离迁移算法并不适合任意拓扑结构的MIMO阵列。本文从近场MIMO阵列信号模型出发,研究叁维成像技术。内容包括MIMO阵列近场叁维时域成像方法、旁瓣抑制、MIMO阵列近场叁维频域成像方法及MIMO阵列设计。首先,本文从步进频信号出发,利用球面波可以分解为无穷多个平面波原理推导了近场MIMO阵列信号模型,为后续时域和频域成像算法提供了支撑。并且分析了近场条件下PCA方法引入的误差影响,推导了幅度衰减因子,用来表征误差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幅度衰减因子可以有效表征近场条件下PCA方法误差影响。其次,从MIMO阵列近场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叁维成像表达式入手分析了几种典型阵列构型下的成像分辨率,将BP成像方法成功用于二维MIMO雷达实测数据的叁维成像处理。然后分析了自适应旁瓣抑制(Adaptive Sidelobe Reduction,ASR)算法中滤波器抽头数、插值因子、阈值等参数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更加合理的参数选取方法对ASR算法进行了改进。基于参数相互关系的改进ASR算法克服了抑制弱目标的缺点,提高了弱目标检测性能,且能达到全局最优。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推导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MIMO阵列叁维空间谱表达式,给出了统一的频域距离迁移成像算法流程。在深入分析距离迁移算法实现流程的基础上得到了距离迁移算法对MIMO阵列构型的四个采样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适用距离迁移算法的MIMO阵列优化设计方法,并利用所提方法设计了MIMO阵列,结合仿真实验,分析了所设计阵列的成像性能。(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1-01)
张华美,张业荣,王芳芳[10](2014)在《雷达近场成像中SVM的目标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近场成像中,在精确定位的基础上,为解决目标形状识别问题,提出了利用支持向量机(SVM)预测目标信息的方法。根据时域算法——后向投影(BP)算法和频域算法——频率波数域(F-K)偏移算法得到的场强值作为SVM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P算法的SVM识别方法具有特征数据提取时间长、SVM预测时间短、多目标时目标信息全和虚警较多等特征,基于F-K算法的SVM识别方法具有特征数据提取时间非常短、SVM预测时间非常短、多目标时目标漏检的特征;两者都能较好地识别目标的形状,且前者的识别能力高于后者,而后者更适合实时成像。(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雷达近场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采用步进频率结合平面扫描的THz雷达近场成像系统设计方案,基于宽带全息成像原理,可以实现叁维高分辨率近场成像。采用多通道收发探头阵列缩短机械扫描行程,提高成像速度。给出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Stolt插值的叁维图像重建算法,成像理论分辨率与波长相当。利用THz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辅助设备,搭建了0.215~0.33 THz成像试验装置,完成了对多层金属-泡沫目标叁维成像,成像分辨率达到预期水平,验证了系统设计和叁维图像重建算法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达近场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虎,顾红,苏卫民.UWBMIMO近场成像雷达稀疏阵列设计方法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19
[2].黄建,裴乃昌,王志辉,孙智敏.0.33THz雷达叁维近场成像系统设计及成像试验[J].电讯技术.2019
[3].陈小霞,李玉钊,安建波,朱建平,张伟.太赫兹近场成像雷达系统误差补偿方法[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4].周钧,马超.基于FDTD的MIMO雷达近场成像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18
[5].杨啸宇,高敬坤,邓彬,王宏强,秦玉亮.基于GPU的毫米波雷达近场阵列成像技术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8
[6].朱荣强,周剑雄,付强.近场单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频域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8
[7].朱荣强.阵列雷达近场叁维成像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8].葛桐羽,经文,赵磊,蔡英武,周劼.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稀疏阵列近场成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6
[9].王武.近场MIMO雷达叁维成像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10].张华美,张业荣,王芳芳.雷达近场成像中SVM的目标识别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