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限速论文-刘永波,周博,李亚琼,李守超,宋云奎

动态限速论文-刘永波,周博,李亚琼,李守超,宋云奎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限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限速,负载调度,云应用,性能保障

动态限速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波,周博,李亚琼,李守超,宋云奎[1](2019)在《基于动态限速的云计算应用负载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计算环境下,应用负载规模巨大,云服务提供商为多个客户提供共享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降低总体能耗,从而减少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同时需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性能保障。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限速的云应用负载调度方法。面向长时间运行的云应用,根据负载历史记录生成r-b曲线以描述存储和网络利用率,基于动态规划为每类负载自动生成限速参数。在保障处理负载的性能满足SLO的约束下,通过对自动化设置存储和网络限速参数,调度并整合负载以最小化处理负载的服务器数量,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能耗。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保障云应用性能,减少运行服务器数量,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9年03期)

胡立伟,陈政,张婷,胡澄宇[2](2018)在《高原特长隧道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与限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原特长隧道跟驰特性及驾驶人决策行为,优化隧道路段限速值,在云贵高原地区特长隧道进行了实车跟驰试验.基于采集跟驰数据,分析驾驶人在高原特长隧道的驾驶决策行为并得到加减速决策模型;提出隧道跟驰过程中驾驶人局部效用最优概念,通过安全跟驰距离模型、驾驶人感知速度模型及驾驶人决策模型,建立局部最优的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仿真驾驶人在隧道路段上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特长隧道进口段及出口段,驾驶人趋于选择更大的跟驰距离;基于局部最优的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能较好地仿真最优跟驰行为,得到隧道路段最优决策速度并作为最高限速值.本文结论为改善高原特长隧道路段行车安全状态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8年05期)

李凯伦,蒋震[3](2018)在《基于VISSIM的高速公路施工区动态限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高速公路施工区或事故区上游广泛存在合流冲突,且与距离施工区距离有关,因此可将施工区上游固定限速方案改为动态可变限速控制,并基于车流波理论确定检测器与限速标志之间合理间距。通过VISSIM仿真软件模拟不同限速方案下施工区上游交通运行状况,并选择合适的评价参数。(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28期)

张玖昌[4](2018)在《集群远程控制高速公路动态限速系统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雨、雪、雾、大风等不利通行天气呈现发生频次多、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常伴有风吹雪、道路结冰和沙尘暴的随机发生,对高速公路通行影响日趋突出。在不利通行天气环境下,车辆仍按现行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提供的限定值行车,极易产生驾驶操纵技术意义的超速而导致驾驶员难以自主驾驭安全车速,由此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已成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本文通过论证高速公路实施动态限速的原因并分析实现动态限速的方法,构建动态限速数学模型,以此为理论基础完成对系统框架的设计,确立系统的设计思想,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后台控制中心技术、远程无线通信技术和系统显示终端技术的研究。基于系统实现的功能首先设计集群远程控制动态限速系统硬件,分析显示终端的布设和设计软件控制程序;其次研编集群远程控制动态限速系统软件,完成串口通讯设计与远程测试后确定各布设位置点的技术限速信息,审核确认并完成集群发布。根据全疆特殊气象常发分布特征搭建系统显示终端,完成集群远程控制动态限速系统的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并分析系统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27)

黄星[5](2018)在《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里程逐年攀升,人们在享受高速公路快速、经济、高效的服务时,交通安全问题依然是交通行业从业人员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在雾天等异常天气条件下,交通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研究,从人、车、路和环境系统的角度入手,找出影响交通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使得改善交通安全问题的营运管理费用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论文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与雾天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以高速公路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运行车辆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从雾的形成过程及能见度大小的角度对能见度的范围进行了界定;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了雾天事故特征及雾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规律;对常用交通安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驾驶行为分析特点提出了新的指标(车辆横向偏移系数);为完成驾驶模拟实验,对常用模拟仿真软件做了对比,最后选用UC-win/Road从高速公路设计的角度,构建了高速公路雾天车辆运行环境;从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人员、实验数据采集的角度,设计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实验方案,最后利用驾驶模拟器完成了整个实验;从驾驶行为特性的角度,分析两种实验方案中能见度、圆曲线半径和行驶速度及其不同水平组合情况下对车辆横向偏移特性影响,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强弱排序;建立了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不同条件下基于多因素的动态限速模型,并给出了设计速度80km/h的高速公路的限速建议值,最后选用试验路段对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本文丰富了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理论与方法,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高速公路雾天条件下速度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及其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加快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建设,对高速公路车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6)

张涛,桂文彬,刘金榕[6](2018)在《一种新型限速切断阀的静、动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洋工程装备的需要,提出一种新型限速切断阀。首先,对新型限速切断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建立限速切断阀内流道的流体计算模型,并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得到限速切断阀内流道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轴向液压力等数据,对限速切断阀的静态性能进行分析;最后,根据静态仿真分析所得数据,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以限速切断阀为主的阀控液压缸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前后阻尼孔直径对限速切断阀性能及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限速切断阀的静态性能优良,且前后阻尼孔直径对限速切断阀及系统响应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李树彬,傅白白,孙涛,党文修,高歌[7](2017)在《复杂网络中观交通流动态限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大数据时代下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利用当前新兴的复杂网络理论结合改进的交通流仿真模型,研究可变限速对动态交通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下最优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最优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可以优化网络的交通状态。结论有助于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以及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及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程泽阳[8](2017)在《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日益发展,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工程也逐渐增多。养护作业工程主要是在施工环境下进行的,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车道数量的变化不仅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构成了威胁。由于高速公路施工区的车道数被压缩,使得上游行驶的车辆在接近施工区上游过渡段的位置时频繁地发生变换车道和减速的行为,这导致了上游过渡区的局部拥挤。同时由于车辆从较高车速突然降低到较低车速,造成了上游车辆的速度分布不均衡,从而容易引发事故。在高速公路施工区附近,交通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车辆的减速不及时造成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限速控制方案,使得施工区路段的车流运行情况常常出现混乱的局面。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特性极为复杂,表现为车流分布不均衡、车辆速度差异过大、车辆突然合流、跟驰行驶等,这些行为都恶化了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使施工区域事故发生频繁。有关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施工区的交通事故率是平常路段的几倍。作为事故常发路段,施工区域的安全水平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因此对施工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基本路段进行合理疏导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动态限速控制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交通管理控制方法。本文以单向两车道外侧车道封闭的高速公路施工环境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动态限速控制方法进行了有效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叁大方面,即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环境分析、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控制方法和仿真评价。在施工环境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分析方面,本文结合施工区实际的交通汇聚特性,从驾驶行为特性、车流特性、道路特性和环境特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对施工区的行车风险进行了有效研究,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出发对造成施工区行车风险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车辆速度、速度差、交通量和大车混入率等。本文总结了已有高速公路事故率风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仿真数据的施工区事故率风险模型。模型主要基于交通量、速度、速度差、大车率等因素出发,通过仿真拟合出了各因素与事故率的关系曲线,从而建立了交通量—事故率模型、速度—事故率模型、速度差—事故率模型和大车率—事故率模型等子事故率模型。在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控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提出了基于综合事故率最小化和基于信息效益最大化的动态限速控制模型。首先对交通量—事故率模型、速度—事故率模型、速度差—事故率模型和大车率—事故率模型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构建了综合事故率最小化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了动态限速标志的设置数目及其对应的限速值,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区的事故率。其次,从驾驶员接受限速信息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建立了信息效益最大化模型,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动态限速标志的布设,这在某一程度上改善了施工作业区的交通状况。在仿真评价阶段,本文首先设计了叁种动态限速标志布设模型,并与研究中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解几种模型,得出了不同模型的布设方案,即为施工区的动态限速控制方案。接着又对不同方案下的施工区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以验证施工区存在的交通汇聚特性。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文中所提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合理的动态限速控制方案可降低施工区车流的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延误时间和总停车次数,大大的缓解了施工区所存在的交通问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杨久顶[9](2016)在《基于汽车动态安全边界的山区圆曲线路段可变限速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山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有力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然而,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叁维几何线形较为复杂的路段,如圆曲线路段,汽车在恶劣天气下容易出现侧滑、转向失稳等危险工况。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天气状况在山区圆曲线路段设置合适的可变限速,从而确保行车安全。本文首先采用能量法确定车辆横向失稳条件,依据AASHTO模型计算一定能见度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纵向安全边界,综合两者,提出圆曲线路段车辆安全边界的计算方法。其次,考虑汽车横向、横摆及侧倾运动,构建耦合Fiala-桥石非线性轮胎模型和预瞄最优曲率驾驶员模型的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借助数学工具MATLAB/Simulink进行车辆行驶动力学仿真。通过仿真,归纳出圆曲线路上超高、圆曲线半径、路面附着系数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不同天气、超高以及圆曲线半径下轿车、货车的限速值。最后,通过本文方法与运行速度法、侧滑极限速度法的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及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杨骥,许琛,龚志敏,胡成臣,管晓宏[10](2016)在《OpenFlow交换机动态共享限速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流限速一直以来都是互联网服务质量保障(QoS)的一大挑战,由于受到硬件资源的限制,很难找到一种快速高效的算法在数据包级对流量进行区分限速.OpenFlow1.3协议对每流限速(Meter)部分,给出了具体定义和描述,该文参照该协议标准,提出了具体的Meter实现方案,并在ONetSwitch硬件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本文通过对网络流量的统计分析,发现网络中共存的流数量往往只占总流量的万分之一,因此使多条流分时共享硬件资源,可以有效解决每流限速的难题.参考动态队列共享(DQS)的思想,该文提出动态共享限速(DMS)算法,在多条流之间进行调度,实现多条流分时共享限速通道,在硬件资源受限,限速通道数量一定,同时需要限速的流数量大于限速通道数量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各条流进行限速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Meter能够为每条流有效分配限速通道,从而在网络中对多条流以不同的速率区分限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动态限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高原特长隧道跟驰特性及驾驶人决策行为,优化隧道路段限速值,在云贵高原地区特长隧道进行了实车跟驰试验.基于采集跟驰数据,分析驾驶人在高原特长隧道的驾驶决策行为并得到加减速决策模型;提出隧道跟驰过程中驾驶人局部效用最优概念,通过安全跟驰距离模型、驾驶人感知速度模型及驾驶人决策模型,建立局部最优的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仿真驾驶人在隧道路段上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特长隧道进口段及出口段,驾驶人趋于选择更大的跟驰距离;基于局部最优的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能较好地仿真最优跟驰行为,得到隧道路段最优决策速度并作为最高限速值.本文结论为改善高原特长隧道路段行车安全状态提供了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限速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波,周博,李亚琼,李守超,宋云奎.基于动态限速的云计算应用负载调度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

[2].胡立伟,陈政,张婷,胡澄宇.高原特长隧道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与限速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8

[3].李凯伦,蒋震.基于VISSIM的高速公路施工区动态限速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

[4].张玖昌.集群远程控制高速公路动态限速系统研发[D].新疆大学.2018

[5].黄星.雾天不同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8

[6].张涛,桂文彬,刘金榕.一种新型限速切断阀的静、动态性能研究[J].船舶工程.2018

[7].李树彬,傅白白,孙涛,党文修,高歌.复杂网络中观交通流动态限速控制策略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7

[8].程泽阳.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7

[9].杨久顶.基于汽车动态安全边界的山区圆曲线路段可变限速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10].杨骥,许琛,龚志敏,胡成臣,管晓宏.OpenFlow交换机动态共享限速机制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6

标签:;  ;  ;  ;  

动态限速论文-刘永波,周博,李亚琼,李守超,宋云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