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管理是中国企业管理新趋势

绿色管理是中国企业管理新趋势

(合肥东方精英培训学校,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环保呼声高涨,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识下,永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追求目标,环境保护正由国内事务扩大为国际议题,由局部性扩大为全球性且由公害防治提升为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世界企业的主要课题之一,藉此,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新时尚。绿色消费的大潮风起云涌,造就了一个全球性的庞大绿色市场,使以绿色标志、绿色包装、绿色产品、绿色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营销方兴未艾,并由此引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绿色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新趋势;绿色管理

1绿色管理的内涵

绿色管理是指以环境问题作为推进点而展开的管理实践。企业把环境保护纳入其经营理念之中,坚持环保方针,创立无污染、着重于避免废物的生产系统,对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流通和促销等过程全面“绿化”,使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朝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企业行为既满足消费者需要,又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在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员工中形成良好的整体形象和评价。

1.1全过程的绿色管理

企业改变过去在决策成为事实之后才考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把眼光越过直接产品放到整个生产循环中去,将用于生产产品的资源、用于消费的资源及消费者使用之后留在产品中的资源综合考虑,即开发清洁产品和清洁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的绿色生产力、开展绿色行销,以及促使消费者增加绿色消费。

1.2全员参与的绿色管理

企业员工是企业形象最直接的塑造者,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首先必须树立绿色员工形象——即企业内部员工环境意识的反映及其自身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先提升自身环保意识,与员工充分沟通,将清洁生产理念纳入企业经营文化,加强员工教育以形成内部共识,从而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就是品质的观念。

1.3全面的绿色管理

企业通过提供生产产品或服务,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从而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但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却有赖于员工的身心条件,藉此,企业需要实行全面的绿色管理,即不仅要使产品本身和员工内心“绿化”,而且要为员工创造“绿色”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区环境,使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内外部环境均处于一个“绿色大系统”之中。绿色管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绿色管理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宏观绿色管理,是指以中央政府为主体,通过对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社会公众行为三者进行协调和整合,以达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活动。宏观绿色管理往往是通过中央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杠杆及对国民的宣传和教育等方式实现的,管理的对象为全国、全社会范围,

本质上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二是中观绿色管理,是指以一个地区、行业或部门为范围,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三是微观绿色管理是指以组织(包括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为主体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活动,它以本组织内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切活动为对象。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管理是微观绿色管理的一部分,是狭义绿色管理。本文认为,微观绿色管理是宏观绿色管理与中观绿色管理的基础和实

现途径,微观绿色管理要以宏观或微观绿色管理为外在条件。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一般所说的绿色管理仅指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管理。本文主要论证的是企业绿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但也涉及作为企业绿色管理外部条件的宏观或中观绿色管理。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本文所指的绿色管理仅仅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管理。这样,本文将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绿色管理的概念界定为:绿色管理就是企业在公众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和环保舆论压力下,在政府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条件下,主动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纳入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决策之中,对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流通和促销等过程全面“绿化”,使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朝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通过生产和经营绿色产品,在市场上获得绿色竞争优势,在社会上获得政府的鼓励和保护,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兼顾,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

2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外贸额度的增长

当今世界,“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贸易领域,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由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新武器,环境贸易措施日趋成为当今一些国家为促进环保运动而采取的主要贸易限制措施,如进口国对进口产品课征环保进口附加税;限制或禁止某种产品的进出口;推行国内加工和生产方法及其标准;推行国际环保标准,对未达到标准的产品限制或拒绝进口,并从价格方面加以限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它们都是环保大国,又是利用环保以保护自身利益最频繁的国家,极易受到这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防污染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业安全标准等的制约,使出口贸易受到重大影响,但现阶段我国企业资源相对紧缺、环境基础薄弱、环保意识淡薄,只有推行绿色管理,生产绿色精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创造条件,积极申请并通过ISO14000论证,才能打破“绿色壁垒”,长驱直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如德国的高技术环保产品已成为在全世界广受欢迎的出口产品,占其外贸总额的18%以上。

2.2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绿色管理强调从清除废料到废物利用的观念转变,即循环经济模式,坚持对资源“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原则,对已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回收再利用方式达到资源化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2.3有利于强化公众绿色意识

开展绿色管理,员工成为“绿色员工”,顾客成为“绿色消费者”,从而能把绿色的觉醒化为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行动,将公众置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面。

①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90年代以来,消费者“购买绿色”已成为市场倾向,绿色产品自然也将成为市场主导产品,对我国企业而言,只有在企业管理中

纳入国际环保规范,主动朝环境、资源及产品全方位绿色管理模式发展,作好洁净技术、绿色产品规划,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买方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实行绿色管理,企业能自动地从事环境改善,减少传统上依赖政府以法规为基础的命令与控制管理方式,使企业在改善环境的做法上更具弹性,建立永续经营基础的正确观念,从而能主动将每日的经营与社会及环境事业联系在一起。

3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障碍

3.1自发性环保理念淡薄

大部分企业仍将环保视为单纯的污染防治及额外的成本负担,通常认为只要防止无谓浪费与降低污染物产量,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境品质标准,即满足了环保的要求,而没有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没有预防重于补救的经营理念,仍处于政府强制和法规导向型的环保意念中,认为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发展此消彼长。还没有转到企业本身自行实施和经济诱因导向方向上来,没有形成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的经营理念。

3.2投资成本高

企业推行绿色管理,初期的技术投资、运行费用及员工的培训费用总额很大,对于目前本已资金严重短缺、短期行为严重的企业而言,高额的投资成本无疑成了它们推行绿色管理的“门槛”。

3.3环保执法不力

虽然我国已有多部环保法律法规出台,但可操作性差,环保部门执法不力,对于企业污染事故的发生,一般均以小额罚款而告终,使企业缺乏将环境污染与自身经济行为联系起来的指导思想,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的“灰色管理”。

3.4推行绿色管理可能制约外资投入

因环保措施的加强,在引进外资方面,从法律和法规到项目的评估上,都强化了对外国被限制或淘汰的重污染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控制,如化工、炼油,从而对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5绿色技术开发能力不够

开展绿色管理,企业必须使用清洁生产工艺——绿色技术生产产品,但由于绿色技术开发的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市场需求不明显,使得技术开发方很难向市场提供实用系列的绿色技术,从而阻碍了企业绿色管理的推行。

结束语

企业要想在注重生态的社会经济市场中把经济与生态的发展结合起来,缓减并改善现有的环境破坏现象,把对人类、动植物、自然和环境的媒介物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促进人类福利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必须有赖于推行绿色管理。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下,需主动推行绿色管理。与此同时,尽管推行绿色管理初期成本较高,但其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得多。企业在自身利益机制驱动下,推行绿色管理具有内在动力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敏:谈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管理与效益》,1998,4。

[2]察宏明:国际环保趋势下的企业因应策略,《台、港、澳及海外管理学》,1998,4。

[3]毛玉麟、吴政恩:企业如何因应国际环保趋势,《台港、澳及海外管理学》,1998,6。

[4]雷良海:现代企业的新一轮竞争目标——社会责任,《工业企业管理》,1998,9

作者简介:陈永梅,身份证号码:3411251991****9209。

标签:;  ;  ;  

绿色管理是中国企业管理新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