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给付论文-肖鸿民,杨晓丹,马志娥

年金给付论文-肖鸿民,杨晓丹,马志娥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金给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ee-Carter模型,协整理论,长寿风险,互助养老年金体系

年金给付论文文献综述

肖鸿民,杨晓丹,马志娥[1](2018)在《基于Lee-Carter模型的群体养老年金给付体系研究及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的人口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人口寿命的增长给养老金体系带来较大的支付压力和偿付风险.本文针对我国人口死亡率数据少、部分年份数据缺失等问题,首先采用经济学的协整理论,用台湾人口死亡率对中国大陆人口死亡率时间因子做回归,并利用Lee-Carter模型预测了中国大陆男性人口死亡率.然后借鉴十七世纪欧洲的"唐提(Tontine)"年金理念,依据自助养老年金思想(Group Self-Annuitisation简称GSA),提出两种可以增加收益比的方案,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助养老年金体系.最后将预测得到的男性人口死亡率代入自助养老年金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SA模型具有精算平衡、收益稳健、终身领取等特点.并且优化后的自助养老年金体系,可以让更多的个体参与到年金池中,从而使个体风险得到有效的抑制,提高个人养老保险的人群覆盖率.(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7-18)

张琳,杨起军[2](2017)在《群体自助年金化的给付模型及逆选择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改进年金精算现值的计算方式,推导出更为合理的群体自助年金化给付递推模型;随后,以成员的资金分配额度及其主观意愿的生存率的一阶偏导数来刻画逆选择风险,比较了群体自助年金化和普通养老年金的逆选择风险的大小。(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02期)

张琳,杨起军[3](2016)在《互助养老年金的给付模型及逆选择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导致经营或管理养老年金的政府机构、企业或保险公司财务负担不断加重的风险即为长寿风险。长寿风险为无法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分散的系统风险,只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寻找承担主体。关于长寿风险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长寿风险证券化方面,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完善,目前国内也尚无任何一款长寿风险证券化的产品。因而本文的创新之处为:提出了由消费者承担系统性长寿风险,而年金池来承担个体长寿风险的互助养老年金模式,目的在于为我国政府、企业或保险行业提供解决长寿风险的新思路。互助养老年金又叫群体自年金化,它可以为其参与者提供类似于普通养老年金的现金流用于养老储备,但是不同于普通养老年金,发起人无需承担系统性长寿风险,即一群有养老储备需求的消费者通过缴纳资金形成年金池并交由专业的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来运作,每年按照约定的方式和实时的死亡率和利率信息来调整给付额,当某个成员去世后,他将丧失其资金权益的一种养老金给付模式。我国学者目前尚无互助养老年金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给付递推模型上。但是关于互助养老年金的研究内容目前还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在推导给付递推模型时省略了寿命延长对于年金精算现值计算的影响,二是关于互助养老年金和普通养老年金的异同目前只有定性的分析尚无更为准确合理的对比,因此本文从两个角度来衡量互助养老年金的价值:首先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精算公平原则"的给付递推模型,并选取随机动态Compertz-Makeham死亡率趋势外推模型和中国部分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来观测互助养老年金每年领取的养老金金额的分布情况;随后,通过逆选择风险的大小来对比普通养老年金和互助养老年金的区别,即以确定等值法为原则,利用消费者投资于普通养老年金和互助养老年金的资金金额关于消费者基于主观意愿的生存率的偏导数来衡量逆选择风险的影响程度,并通过提出恰当的假设对比了普通养老年金和互助养老年金在一般情形下逆选择风险的大小。(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7-27)

张琳,杨起军[4](2016)在《互助养老年金的给付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随着生活环境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由此导致的政府、企业及保险公司等经营管理养老保险的机构或企业的财务负担不断加重的风险即为长寿风险。如果管理不当,长寿风险将会给这些机构带来沉重的打击。《华尔街日报》2015年10月27日的报道显示:自1990年到2013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了8年半,由此导致我国居民的养老成本不断增(本文来源于《上海保险》期刊2016年05期)

李尔斯[5](2015)在《年金给付调整的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社会保障中养老制度改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根据银行利率、工资、物价水平、失业率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变化,调整各类年金的实际给付水平和方式,客观上要求在给付年金时建立一套正常的调整机制。本文对当前我国各类年金给付水平调整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2015-08-21)

何林[6](2015)在《DC型企业年金最优资产配置和给付方案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C型企业年金管理者如何选择最优的资产配置策略和给付方案,以实现参保者最大的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本文首次将生存者利益部分的精算规律考虑到个人年金账户余额变动满足的随机微分方程中,并将实际给付金额与预期给付中枢的二次偏差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通过HJB变分方法,得到了最优的资产配置比例和最优给付方案的解析形式,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了个人年金账户余额和预期给付中枢对最优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年金账户余额对实际给付金额和无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存在正向影响;预期给付中枢对无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存在负向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万晴瑶[7](2012)在《生命年金给付方式对实现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目标的影响研究——基于养老金制度设计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情况综述目前,理论界对商业保险或者社会保险的研究非常丰富。第一,现有关于养老金给付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的合理性和调整机制。第二,关于年金保险的研究切入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保险业应对长寿风险的研究探讨相对较多。二是集中于年金产品功能作用与定价的探讨。根据知网的文献统计,从1990~2011年,共有1252篇有关年金保险的研究文章。第叁,开始关注养老金年金化的政策视角。(本文来源于《上海保险》期刊2012年09期)

邹亚宝[8](2010)在《企业年金确定给付型计划与确定缴费型计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基本理论和缴费进行分析,比较确定给付型企业年金养老计划与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养老计划的各方面的差异。从养老金的给付情况来看,确定给付计划不但可以保证雇员退休后得到稳定,持久的退休金收入,还可以为其提供健康给付、伤残给付等辅助养老金,充分实现了社会保障的目的。从建立成本的情况来看,确定给付型计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刘万,庹国柱[9](2010)在《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给付年金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的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今后面临给付缺口问题在所难免,由此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围绕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合理给付以维护制度长期财务稳定进行了探索,部分观点也认为个人账户应强制年金化。本文分析认为,个人账户的保障属性决定政府不应回避对账户缺口的最后兜底责任,政府应是风险承担主体,个人账户给付缺口不应成为现阶段对其采用强制年金化的充分理由,年金化可能带来的收入"逆向再分配"应引起重视,个人账户基金强制商业年金化也值得商榷。而事实上现行的个人账户计发办法则有利于扩大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即使未来账户基金可能面临缺口,但通过更有效的投资管理和退休者预期余命的恰当选择,缺口问题会减少。(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10年04期)

傅媺真[10](2009)在《台湾劳保基金之最适资产配置及国民年金给付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的人口结构逐渐迈入老人化社会,人们对于年老后的生活保障需求显的更为殷切,国民年金将于20008年10月1日施行,及2009年1月1日施行攸关830万劳工的劳保老年年金制,这二大年金将是社会型态的重要趋势。影响国民年金制度是否能永续经营的关键,首重财务的稳健性,其中包含了财务制度的规划与设计以及财务处理方式。本研究针对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所规划之国民年金保险制度草案,根据其确定给付制的财务制度以及部分提存准备制的财务处理方式,建构国民年金保险财务分析模型,针对年金财务作一模拟分析,以探讨其未来可能的财务状况。本研究国民年金之实证结果显示,台湾国民年金制度于2009年实施,在高、中、低人口推估之下,年度保险费收入皆将在2027年低于当年度总年金给付支出,当保险基金之收益率高于年金给付调整率7%以上时,始能持续维持保险基金余额之稳定,足以提供未来之年金给付,否则保险基金累积余额将逐年递减;另外受人口老化以及低生育率影响,于人口低推估情况下,2053年时之保险费率已高达全额年金之25%,若再行启动另一费率调整机制,调涨后之费率水平是否为人民所能接受亦为一值得重视之问题,若受其它因素之介入影响则情况想必将更加复杂,因此年金财务使否能够维持独立稳定,不至发生破产情形,将有待时间之验证。国民年金在财政的相关负担中,于本研究各项假设下所分析之结果呈现,财政保费负担部分占每年总保费收入约为一固定比例,随每年总保费收入之增加而增加。财政津贴负担部分,于开办后五年达到最高峰,其后随所需补助人数减少,其金额亦逐渐下降,至2053年时已无人请领此项给付,因此此项目仅为开办初期之过度成本。台湾劳保退休老年给付即将改为年金的实行,对于劳保基金的负债面及现金流出的型态将和一次给付的一次型态有相当大的不同,本研究运用的投资组合理论与免疫理论建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希望在免除利率风险下,能够极大化劳保基金的投资报酬率。本研究劳保基金在资产负债管理下最适资产配置;以台湾劳保局编印之「劳工保险统计年报」中劳保基金1997年到2007年实际投资的资料及劳保局委托研究之精算报告对于老年给付年金制实施后劳保基金的给付预测值,在不同年金选择率以及不同的费率与控管年限下,根据劳保基金资产与负债的存续期间,建议劳保基金最适的投资组合,并计算资产负债管理成本,研究结果发现:1.年金选择率为100%及80%时,劳保费率提高至8.3%仅能确保未来30年与40年劳保基金不会因为利率变动而导致基金破产甚至无力清偿,但考虑年限为50年时,台湾市场无法找到存续期间可以配合的投资工具,无法规避利率风险。年金选择率为50%时,由于未来各年之劳保的给付获得舒缓,使得资产配置所需的存续期间也降低,故当劳保费率提高至8%即可确保劳保基金未来50年可以规避利率风险的危机,且台湾市场可以找到投资工具配合。2.要使劳保基金免于利率风险的考虑年限越长,其投资组合的重心应该从现行的银行存款移转到债券及股票与受益凭证。3.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是需要成本的,若以资产负债管理前后效率前缘下的投资报酬率的差异为资产负债管理成本,在年金选择率100%时资产负债管理平均成本为0.369%;选择率80%时平均成本为0.434%;年金选择率为50%时资产负债管理平均成本为0.384%,研究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管理平均成本都低于0.5%以下,故建议劳保基金应尽早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以因应老年给付年金化后利率风险对于劳保基金财务上的冲击。(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3-01)

年金给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改进年金精算现值的计算方式,推导出更为合理的群体自助年金化给付递推模型;随后,以成员的资金分配额度及其主观意愿的生存率的一阶偏导数来刻画逆选择风险,比较了群体自助年金化和普通养老年金的逆选择风险的大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金给付论文参考文献

[1].肖鸿民,杨晓丹,马志娥.基于Lee-Carter模型的群体养老年金给付体系研究及其优化[C].2018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2018

[2].张琳,杨起军.群体自助年金化的给付模型及逆选择风险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

[3].张琳,杨起军.互助养老年金的给付模型及逆选择风险研究[C].2016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2016

[4].张琳,杨起军.互助养老年金的给付模型研究[J].上海保险.2016

[5].李尔斯.年金给付调整的问题分析[C].“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

[6].何林.DC型企业年金最优资产配置和给付方案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

[7].万晴瑶.生命年金给付方式对实现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目标的影响研究——基于养老金制度设计视角[J].上海保险.2012

[8].邹亚宝.企业年金确定给付型计划与确定缴费型计划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

[9].刘万,庹国柱.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给付年金化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10

[10].傅媺真.台湾劳保基金之最适资产配置及国民年金给付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9

标签:;  ;  ;  ;  

年金给付论文-肖鸿民,杨晓丹,马志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