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马鹤[1](2021)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证型分布及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血瘀证型分布特点,探讨不同血瘀证型患者一般资料、相关理化指标的差异情况,为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候的辨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内科245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住院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纳入病例老年患者的证候、体征,参照2011年活血化瘀委员会《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将纳入患者辨证分为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热结血瘀证及寒凝血瘀证5个亚组,对每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A)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表示为x±s。若变量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条件则采用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构成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元格数<5或样本<40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多因素分析:以不同血瘀证型为因变量,一般资料及理化检查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backward:LR逐步向后法,α=0.05。结果:1.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血瘀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痰瘀互结证(42.86%)、气虚血瘀证(29.39%)、气滞血瘀证(14.29%)、热结血瘀证(12.65%)、寒凝血瘀证(0.82%)。2.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为71.76±7.37岁,其中年龄在61~70岁之间患者占比最多(49.80%);吸烟患者占纳入总体的12.24%,饮酒者比例为7.76%;将既往患病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75.52%)、外周动脉粥样硬化(71.20%)、高脂血症(53.47%)、急性心脑血管事件(40.0%)、2型糖尿病(39.6%);冠心病病程在0~5年的老年患者最多(61.22%)。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高血压患病率、TC水平、CA50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在不同血瘀证型中的分布情况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以上因素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血瘀证的出现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为促使不同血瘀证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4.一般资料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痰瘀互结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男性患者(P<0.05),但二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5.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①气虚血瘀组HGB降低的患者比例高于痰瘀互结组,HDL-C降低比例低于痰瘀互结组(P<0.05);②热结血瘀组apoB降低、TT3降低的患者比例均高于痰瘀互结组,ACE降低患者比例低于痰瘀互结组(P<0.05);③热结血瘀组HDL-C降低、apoB降低、TT3降低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气虚血瘀组,而HGB降低、apoA1降低比例均低于气虚血瘀组患者(P<0.05);④气滞血瘀组apoB降低的患者比例高于热结血瘀组(P<0.05)。6.颈动脉超声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①气虚血瘀组老年患者在斑块性质低回声斑块比例高于热结血瘀证(P<0.05);②痰瘀互结组在斑块性质低-中回声比例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③痰瘀互结组低回声斑块、低-中回声斑块以及中等回声斑块比例高于热结血瘀(P<0.05)。结论:1.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临床主要证型为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热结血瘀证和寒凝血瘀证,其中以痰瘀互结证患者最为多见。2.男性、高血压患者与痰瘀互结证高度相关。3.与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患者相比,痰瘀互结证、热结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患者更易出现包括HDL-C降低、apoB降低在内的血脂异常,其中气滞血瘀证患者apoB降低出现频率高于热结血瘀证患者高于痰瘀互结证患者,此外痰瘀互结组相比热结血瘀、气滞血瘀证患者更易出现ACE的异常降低,热结血瘀组相比痰瘀互结、气滞血瘀证患者则更易出现TT3的异常降低;与其他血瘀证患者相比,气虚血瘀组更易出现HGB水平的降低,更不易出现血清脂类水平的异常。以上指标均可作为潜在临床辅助诊断指标。4.与其他血瘀证型相比,痰瘀互结证患者更易出现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张津[2](2021)在《大脑中动脉区域SSSI与血清MMP-9、Mac-2bp相关性探讨》文中认为背景单个皮质下小梗死(Single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ions SSSI)是一种病因异质性疾病,主要是由小血管病或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目前诊断SSSI,影像学MRI-DWI仍然是常用方法。血清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缺血性卒中重要标志物之一,其表达在脑局部急性缺血后迅速上调。Mac-2结合蛋白(Mac-2 binding protein,Mac-2bp)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中新兴的生物标志物。血清MMP-9及血清Mac-2bp作为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目前尚未有关其在SSSI中研究,尤其是不同分组的鉴别方面。目的通过神经影像学将单个皮质下小梗死分类,探讨在不同SSSI分组患者血清MMP-9及血清Mac-2bp变化,观察血清MMP-9及血清Mac-2bp水平与SSSI分组之间的潜在相关性,以及血清MMP-9与血清Mac-2bp联合检测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来判断SSSI分组的临床意义。旨在为SSSI患者临床分型提供新的依据及参考价值。方法连续选取及纳入2019年03月至2021年0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符合SSSI纳排标准的180例患者,基于神经影像学上是否伴有载体动脉病变以及梗死部位对SSSI患者分为三组,每组患者60例,三组分别为(1)伴有载体动脉病变的单个皮质下小梗死(SSSI associated with parent artery disease,SSSIPAD);(2)不伴有载体动脉病变的近端穿支病变(Proximal perforator disease without PAD,pSSSI-PAD);(3)不伴有载体动脉病变的远端穿支病变(Distal perforator disease without PAD,dSSSI-PAD)。三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72小时及14天采取清晨空腹外周血清。通过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MMP-9及Mac-2bp含量。同时,检测30例健康人外周血清中MMP-9及Mac-2bp含量,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MMP-9及血清Mac-2bp与SSSIPAD组、PSSSI-PAD组、DSSSI-PAD三组关系,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不同SSSI分型患者的相关性:SSSIPAD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性明显;dSSSI-PAD组患者脑小血管疾病特征性明显;而pSSSI-PAD兼具上述两组部分特征,但是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性较多。2.MMP-9与SSSI分型的关系:发病后24小时内,SSSIPAD、dSSSI-PAD、pSSSI-PAD组血清MMP-9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SSIPAD组较dSSSI-PAD组增高(P<0.05),较pSSSI-PAD组增高(P<0.05),pSSSI-PAD组较dSSSI-PAD组增高(P<0.05)。发病后72小时,dSSSI-PAD组血清MMP-9含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SSSIPAD组及pSSSI-PAD组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4天均降至正常水平。3.Mac-2bp与SSSI分型的关系:发病后24小时内,SSSIPAD、dSSSI-PAD、pSSSI-PAD组血清Mac-2bp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SSIPAD组较dSSSI-PAD组增高(P<0.05),较pSSSI-PAD组增高(P<0.05),pSSSI-PAD组较dSSSI-PAD组增高(P<0.05)。发病后72小时,dSSSI-PAD组Mac-2bp含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SSSIPAD组及pSSSI-PAD组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至第14天均降至正常水平。4.血清MMMP-9和血清Mac-2bp的关系:血清MMP-9水平与血清Mac-2bp水平在24小时内呈正相关,两者变化趋势相同。结论:SSSI为病因异质性病变,SSSIPAD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dSSSI-PAD组患者脑小血管疾病特征性明显;而pSSSI-PAD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性较多。SSSI患者血清MMP-9及血清Mac-2bp的含量升高,但升高幅度和变化规律在SSSI各亚型间表现不同;血清MMP-9及血清Mac-2bp在急性期SSSI患者中24h内呈正相关。
王小婕[3](2021)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351例,选择术后住院期内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7例。根据脑血管病的发生类型分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脑卒中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PCI史、高血压史、房颤史、糖尿病史、心脏瓣膜病史、吸烟、颈动脉狭窄情况),实验室检查资料(Plt、Hb、INR、APTT、D-dimer、CK-MB、c Tn T、TC、TG、LDL-C、HDL-C、FBG),手术资料(术前病房血压、术前手术室血压、术中血压、术后手术室血压、术后病房血压、卒中时血压、术中是否进行球囊扩张、术中冠脉造影病变血管、术中植入支架数、术中肝素用量、术中冠脉血栓抽吸情况、术中是否应用比伐芦定、手术时间),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时间、治疗情况、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手术资料、治疗方案等。结果1.PCI术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血管的发生率为0.22%(27/12351),死亡率为7.4%(2/27)。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1.5%,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占18.5%。在一年的随访期内,因再发急性脑血管病死亡5例,病死率为31.3%(5/16)。2.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时间最短为术中30min,最长为术后第5天。大部分发生在术后2h后(74.1%),多为平静状态下发病(48.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大部分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受限、麻木无力(50%),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大部分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60%)。3.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瓣膜病史、PCI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房颤史、颈动脉狭窄情况、吸烟情况没有差别(P>0.05);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UA患者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所占比例高(P<0.05)。4.两组患者的Plt、Hb、TC、TG、HDL-C、LDL-C、INR、CK-MB、c Tn T、FPG、Ddimer、APTT没有差别(P>0.05)。5.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中,与术中及术后2h内发病者相比,术后2h后发病者合并高血压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比例较高(P<0.05);其次,与术后2h后发病者相比,术中及术后2h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年龄≥75岁、合并颈动脉狭窄比例较高(P<0.05)。术中及术后2h内发病者与术后2h后发病者房颤、卒中史、糖尿病史、心脏瓣膜病史、PCI史、吸烟情况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植入支架数、冠脉病变血管、球囊扩张情况均无差异(P>0.05);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发生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术中肝素用量较大、术中使用比伐芦定比例较高(P<0.05)。7.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与术后2h后发病者相比,术中及术后2h内发病者冠脉血栓抽吸比例较高(P<0.05)。8.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术后病房舒张压、卒中舒张压较高(P<0.05)。两组间术前病房舒张压、术前手术室舒张压、术中舒张压、术后病房舒张压无显着差异(P>0.05)。9.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相比,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术后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比例大(P<0.05)。10.在一年随访期内,全因死亡7例,其中,因再发急性脑血管病死亡5例。大部分患者肢体活动逐渐恢复正常、言语清晰(60%)。结论1.PCI术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血管的发生率为0.22%,死亡率为7.4%,发生率低,死亡率较高。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受限、麻木无力及头痛。一年随访期内,病死率为31.3%。2.PCI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可能与抗栓药物的使用剂量、血压增高或大幅度降低有关。
臧琳[4](2021)在《颈内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观察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是引起前循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对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狭窄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入选患者分为梗死组和非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颈内动脉狭窄程度、颈内动脉串联狭窄情况、颈内动脉狭窄处斑块特征、是否伴发后循环狭窄和胚胎大脑后动脉、WMH评分和陈旧性腔隙性梗死数目。根据颈内动脉是否为串联狭窄,梗死组患者分为串联狭窄组和单发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结果:1.共入选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36例,年龄68.21±9.76岁,其中男性165例(69.92%),女性71例(30.08%)。颈内动脉狭窄供血区梗死组82例(34.75%),非梗死组154例(66.25%)。与非梗死组比较,梗死组患者入院收缩压较低(148 mm Hg vs 156mm Hg,p=0.011)、颈内动脉串联狭窄所占比例较高(37.8%vs 16.2%,p<0.001)、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较重(p=0.020)。梗死组与非梗死组患者大脑两侧脑白质高信号评分、陈旧性腔隙性梗死数目、狭窄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处斑块厚度、Willis环不完整、伴发胚胎大脑后动脉和伴有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组的入院收缩压低于非梗死组(OR=0.985,95%CI 0.972-0.997,p=0.019);颈内动脉串联狭窄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39,95%CI 1.173-8.396,p=0.023)。2.颈内动脉狭窄供血区梗死组82例中,串联狭窄组31例(37.80%),单发狭窄组51例(62.20%)。与单发狭窄组比较,串联狭窄组患者年龄较小(63 vs 70,p=0.001)、伴发胚胎大脑后动脉的比例较低(9.7 vs 33.3,p=0.016),伴有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35.5 vs 11.8,p=0.010),狭窄处斑块厚度较小(2.71 vs 3.74,p=0.003),狭窄程度较重(p<0.001)。串联狭窄组和单发狭窄组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处斑块形态不同(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单发狭窄组比较,串联狭窄组患者伴有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OR=7.849,95%CI 1.338-46.042,p=0.022)和颈内动脉闭塞的比例较高(OR=64.793,95%CI 2.459-11707.183,p=0.012)。结论:颈内动脉串联狭窄是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其合并较高比例的后循环血管狭窄和颈内动脉闭塞有关。
罗云[5](2020)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CA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血脂异常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当前CAS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有研究显示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因此,需要对CAS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CAS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在CAS的作用尚不太清楚。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CAS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CAS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CAS的治疗。方法:这部分研究是基于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100例年龄≥40岁的普通居民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累及不同,CAS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联合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计算,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最终纳入了3624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80(2.2%)例患有单纯ECAS,425(11.7%)例患有单纯ICAS和70(1.9%)例患有ECAS+ICAS。对于单纯ECAS,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连续性变量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OR=1.256,95%CI:1.066-1.480)、TC/HDL-C(OR=1.260,95%CI:1.112-1.427)和TG/HDL-C(OR=1.106,95%CI:1.038-1.179)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OR=1.343,95%CI:0.973-1.852)与单纯ECAS的发生无关。而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621,95%CI:0.560-0.682)、TC/HDL-C(AUC=0.639,95%CI:0.573-0.704)、TG/HDL-C(AUC=0.622,95%CI:0.564-0.680)和LDL-C/HDL-C(AUC=0.577,95%CI:0.523-0.630)水平对单纯ECAS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47,95%CI:0.489-0.605)。对于单纯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不管是以连续性变量还是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LDL-C/HDL-C(AUC=0.541,95%CI:0.512-0.570)水平对单纯ICAS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AUC=0.524,95%CI:0.494-0.555)、TC/HDL-C(AUC=0.526,95%CI:0.496-0.556)和TG/HDL-C(AUC=0.487,95%CI:0.457-0.516)水平对单纯ICAS没有预测能力。然而,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对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与血清LDL-C水平(AUC=0.539,95%CI:0.511-0.568)无显着差异。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LDL-C水平是当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这部分研究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以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医疗文书或影像学资料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4025例研究对象,其中265(6.6%)例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553,95%CI:0.518-0.588)、TC/HDL-C(AUC=0.571,95%CI:0.537-0.605)和TG/HDL-C(AUC=0.558,95%CI:0.525-0.591)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能力,而血清LDL-C/HDL-C(AUC=0.533,95%CI:0.500-0.566)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没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15,95%CI:0.480-0.550)。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non-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4.12(OR=1.393,95%CI:1.059-1.833)、TC/HDL-C水平≥4.14(OR=1.451,95%CI:1.087-1.935)和TG/HDL-C水平≥1.13(OR=1.492,95%CI:1.095-2.03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1.46(OR=1.211,95%CI:0.908-1.61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三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这部分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是在入院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溶栓后出血转化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头部CT/MRI检查提示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用发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m RS评分≥3分定义为不良预后。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763例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其中有78(10.2%)例发生了溶栓后出血转化和281(36.8%)例发生了不良预后。对于溶栓后出血转化,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80,95%CI:0.513-0.646)、TG/HDL-C(AUC=0.599,95%CI:0.532-0.666)和LDL-C/HDL-C(AUC=0.581,95%CI:0.517-0.645)水平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7,95%CI:0.461-0.593)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水平<4.05(OR=1.727,95%CI:1.008-2.960)、TG/HDL-C水平<0.82(OR=2.064,95%CI:1.241-3.432)和LDL-C/HDL-C水平<2.67(OR=1.935,95%CI:1.070-3.50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2.99(OR=0.990,95%CI:0.583-1.680)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对于不良预后,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55,95%CI:0.513-0.597)、TG/HDL-C(AUC=0.567,95%CI:0.524-0.609)和LDL-C/HDL-C(AUC=0.553,95%CI:0.511-0.595)水平对不良预后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1,95%CI:0.479-0.564)对不良预后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2.01(OR=2.340,95%CI:1.150-4.764)、TC/HDL-C水平<3.66(OR=1.423,95%CI:1.025-1.977)、TG/HDL-C水平<1.02(OR=1.539,95%CI:1.102-2.151)和LDL-C/HDL-C水平<2.71(OR=1.608,95%CI:1.133-2.283)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血清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2)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呈负相关。
林骞[6](2020)在《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普及以及治疗效果持续改善,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日趋增多。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研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且建立了适合当地的预后评估模型。但是现阶段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ESCAD)患者预后方面的研究较少,中医因素对ESCAD患者预后影响的方面研究则更少。中医认为舌象在判断疾病预后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舌象与心系病症患者的预后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将舌象加入ESCAD预后评估模型中,建立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是否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ESCAD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一 冠心病预后研究的新兴趋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分析研究目的:对冠心病预后领域的有关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从而探索该领域下的研究前沿、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在WOS数据库检索有关冠心病预后方面的文献,时间跨度为1989年至2018年。应用R软件对纳入的施引文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被引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筛选出每两年中前100名最高被引频率的文献,采用谱聚类算法对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处理并绘制相关的知识图谱,应用寻径法对图谱进行修剪,利用聚类视图以及时间线视图展示各个聚类的关系以及时间跨度,应用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加权算法、对数似然率(LLR)算法、互信息(MI)算法分别计算每个聚类的聚类标签,使用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评价视图的结构和清晰度,利用被引频次、中介中心性、引用突现度、聚类平均年发现研究前沿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结果:1 施引文献的一般情况。有关冠心病预后领域的施引文献共有43264篇。该领域下共有107240名作者,发文量最高的前10位的作者中并无中国学者。该领域下的文献涉及95个国家及地区,无论是在单一国家发表还是在多国家合作发表方面,发文总量最高的是美国,为12175篇文献,第二位为日本(3453篇),第三位为意大利(3068篇),第四位为德国(2259篇),第五位为英国(2259篇)。中国发文总量位居第九,为1241篇,为美国发表总数的1/10,占前10位的国家总发文量的4%,占该领域总发文量的2.9%。2冠心病预后领域研究前沿分析在领域下共有391568篇被引文献,生成的聚类视图以及时间线图中共有862个节点,1260条连线,模块值为0.87,平均轮廓值为0.40,共产生76个聚类,含10个节点以上的聚类有18个。最大的聚类是聚类0#,有72个节点;时间点最近的聚类为聚类17#,有11个节点。最高引的10篇文献中有3篇来源于聚类6#,1篇来源于聚类3#,聚类0#、聚类2#以及聚类8#各有2篇。高中介中心性的文献主要聚集在聚类13#、聚类3#、聚类7#,分别有3篇、3篇以及4篇。突现度较高的节点共有744个,占总节点数的86.3%。引用突显度最高的10篇文献中有3篇来源于聚类6#,聚类0#、聚类2#以及聚类8#各有2篇,1篇来源于聚类3#。由此推断,聚类0#、聚类6#、聚类8#可以表达冠心病预后领域的研究前沿,聚类17#可能是未来新的研究趋势。结论:1中国在冠心病预后领域的研究进展较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2以高敏C反应蛋白为代表的生物标记物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聚类0#)、冠心病患者药物支架术后发生血栓事件预后因素的探索(聚类8#)、出血事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聚类6#)是现在冠心病预后领域的前沿问题;3关注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聚类17#)可能是未来新的研究趋势。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一 舌象与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目的:利用既往研究数据,探索舌象与ESCAD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课题“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学的系统研究”资助的由5家医院收集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化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及北京市科委课题“冠心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的数据挖掘及验证研究”资助的由18家医院收集的真实世界数据,并从中筛选出年龄≥60岁的ESCAD患者。候选预后因素包括两部分,共计55个。一部分为常规预后因素38个;另一部分为舌象相关的预后因素17个。预测结局为心血管事件,包括非预期的血运重建术;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未行血运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心源性死亡。将常规预后因素纳入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利用交叉验证法计算出最小惩罚值(λmin)以及1倍标准误惩罚值(λ lse)筛选出相应的预后因素,并建立三个模型对混杂因素调整。在模型1中,将调整当λ取值为1倍标准误时筛选出的常规预后因素;在模型2中,将调整当λ取值为最小值时筛选出的常规预后因素;在模型3中,将在模型2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在单变量分析中p<0.05或者文献当中记载有潜在混杂作用的常规预后因素。将舌象相关预后因素逐一的代入到上述的三个模型中进行分析,并且考虑舌象与常规预后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利用logistic回归揭示各个舌象与ESCAD患者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分析舌象与各个常规预后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了亚组分析。研究结果:最终纳入了 3256例ESCAD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最大年龄为89岁,男性患者占52%,共有349例患者在随访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1 舌象与ESCAD患者预后的关系舌色淡白与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有显着相关性[未经模型调整OR值为 2.29,95%CI(1.36-3.69),p<0.01;经模型 1 调整后,OR 值为 1.95,95%CI(1.14-3.20),p=0.01;经模型 2 调整后 OR 值为 1.82,95%CI(1.06-3.01),p=0.02;经模型3调整后OR值为1.82,95%CI(1.06-3.02),p=0.02;经在模型3的基础上考虑交互作用调整后,OR值为12.69,95%CI(2.3-75.64),p<0.01]。舌色红与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有显着相关性[未经模型调整OR值为1.48,95%CI(1.00-2.14),p=0.04;经模型 1 调整后,OR 值为 1.67,95%CI(1.11-2.44),p=0.01;经模型2调整后OR值为1.66,95%CI(1.10-2.44),p=0.01;经模型3调整后OR值为1.67,95%CI(1.10-2.46),p=0.01;经在模型3的基础上考虑交互作用调整后,OR值为4.55,95%CI(1.16-17.44),p=0.03]。苔色白与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有显着相关性[未经模型调整OR值为0.62,95%CI(0.47-0.80),p<0.01;经模型1调整后,OR值为0.73,95%CI(0.55-0.97),p=0.03;经模型2调整后OR值为 0.72,95%CI(0.53-0.96),p=0.03;经模型 3 调整后 OR 值为 0.71,95%CI(0.53-0.95),p=0.03;经在模型3的基础上考虑交互作用调整后,OR值为0.12,95%CI(0.04-0.31),p<0.01]。2经模型调整后的交互作用与亚组分析经过模型3的调整,交互作用比较明显的有舌色淡暗与高血压病3级(p=0.03)、舌色暗红与房室传导阻滞(p=0.04)、舌有瘀斑与房室传导阻滞(p=0.03)、齿痕舌与氯吡格雷服用情况(p=0.01)、裂纹舌与氯吡格雷服用情况(p=0.04)、苔色黄与阿司匹林服用情况(p=0.04)、苔色黄与CCB服用情况(p=0.01)、苔质腻与阿司匹林服用情况(p=0.02)、苔质厚与阿司匹林服用情况(p=0.02)。在高血压病3级的ESCAD患者中,舌色淡暗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有显着相关性(OR:1.95,95%CI:1.21-3.06,p=0.005)。在有房室传导阻滞的 ESCAD 患者中,舌色暗红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有显着相关性(OR:229,95%CI:12-14536,p=0.002)。在服用氯吡格雷的ESCAD患者中,齿痕舌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有显着相关性(OR:2.76,95%CI:1.58-4.75,p<0.001)。在服用 CCB 的 ESCAD 患者中,苔色黄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有显着相关性(OR:0.44,95%CI:0.26-0.72,p=0.001)。结论:1与无舌色淡白、无舌色红的ESCAD患者相比,舌色淡白、舌色红的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与无苔色白的ESCAD患者相比,苔色白的ESCAD患者有更低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2舌色紫、舌有瘀斑、舌形胖大、裂纹舌、苔质厚、苔质腻、苔质滑、苔质燥、花剥苔以及无苔未发现与ESCA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升高或降低有显着关系。3舌色淡暗与高血压病3级、舌色暗红与房室传导阻滞、舌有瘀斑与房室传导阻滞、齿痕舌与氯吡格雷的服用情况、裂纹舌与氯吡格雷的服用情况、苔色黄与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苔色黄与CCB的服用情况、苔质腻与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苔质厚与阿司匹林服的用情况在ESCA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过程中有潜在的交互作用。4亚组分析:在高血压病3级的ESCAD患者中,舌色淡暗的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在有房室传导阻滞的ESCAD患者中,舌色暗红的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在服用氯吡格雷的ESCAD患者中,有齿痕舌的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在服用CCB制剂的ESCAD患者中,苔色黄的患者有较低的风险发生心血管事件。但因亚组分析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样本量偏小,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临床研究二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目的:利用既往研究数据,初步建立并验证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探索舌象对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开发ESCAD风险计算器。研究方法:将研究二中的数据集按照8:2拆分为训练集以及验证集。分别将训练集中常规预后因素、常规预后因素+舌象以及常规预后因素+舌象(考虑交互因素),纳入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筛选,利用交叉验证计算最佳惩罚值(λ)。最终由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拟合ESCAD患者常规预后评估模型(模型1)、常规+舌象预后评估模型(模型2)以及常规+舌象(考虑交互作用)预后评估模型(模型3)。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三个模型进行比较: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区分度、C统计量(C-statistic)、校准度、净重分类指数(NRI)以及为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决策曲线分析法(DCA)。研究结果:模型1在训练集中的C-statistic为0.68(0.65-0.72),在验证集中为0.67(0.60-0.73)。模型2在训练集中的C-statistic为0.69(0.66-0.73),在验证集中为0.67(0.61-0.73)。模型3在训练集中的C-statistic为0.70(0.67-0.74),在验证集中为0.67(0.61-0.74)。与模型1相比,模型2的NRI升高了 1.91%,IDI提高了 0.54%(p=0.04);与模型1相比,模型3的NRI升高了 3.58%,IDI提高了 1.28%(p<0.01);与模型2相比,模型 3 的 NRI 升高了 3.58%,IDI 提高了 0.74%(p = 0.02)。无论是在训练集中还是在验证集中模型1(p=0.683/p=0.276)、模型2(p=0.620/p=0.263)以及模型3(p=0.635/p=0.238)都有良好的校准度。当预测概率的截断值为10%时,在训练集中,模型1的净获益为2.7%,模型2的净获益为3.2%,模型3的净获益为3.3%;在验证集中,在模型1中的净获益3.6%,模型2的净获益为3.7%,模型3的净获益为4.0%。根据模型3制作了 ESCAD风险计算器(安卓版手机APP)。结论:1首次针对ESCAD患者建立了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并开发了 ESCAD风险计算器;2将舌象加到模型中,可以在保证区分度、校准度以及临床有效性不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精简模型,降低模型的过拟合现象,提高模型的正确分类以及综合判别的能力。第三部分云数据平台开发心血管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平台的初步建立研究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初步构建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数据平台。功能简介:平台初步面向的对象为有临床科研需求的临床医生,用户层有患者、临床医师、医师团队以及质控人员,终端系统有Web端和移动端,移动端包括IOS版本、Android版本以及微信公众号以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需求。此外,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患者端只有微信公众号,只保留交流和提交问卷功能。该平台为心血管专科平台,有病历信息收集系统以及医患交流系统,在结构化、便捷性、实用性以及质量监控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完善。平台前期以科研信息收集为主,后期将开设网络电话以及网络视频,完善网上支付流程,使医患随时随地有偿沟通,形成医生获利、患者获益长效机制。完善医生交流系统,增加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科研临床培训、技术推广模块,以期提高临床实用性及科研应用价值。
于海荣[7](2020)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新发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患者新发症状性脑梗死的TOAST病因学分型、危险因素、影像、严重程度等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合并SBI与非SBI的新发脑梗死之间的差异,探讨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及容易新发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探究能够预测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指标,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卒中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7月-2019年6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新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578例),再根据病史和颅脑磁共振等相关检查,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SBI组(214例)、非SBI组(364例)。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TOAST分型各亚型分布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差异(NIHSS评分≤5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6分为严重组)。比较SBI组患者新发脑梗死轻型组与严重组相关因素的差异,研究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相关因素;比较SBI组患者新发LAA型脑梗死与非LAA型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的差异。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发现陈旧性SBI病灶的对照者(106例),研究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在SBI组、非SBI组、对照组的差异。结果:1.SBI组与非SBI组比较:TOAST分型两组分布无明显差异,而且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占比例大;糖尿病、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在SBI组比例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I组比非SBI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重。2.SBI患者新发脑梗死严重组与轻型组比较:糖尿病、WML的患者在严重组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BI患者新发脑梗死LAA组与非LAA组比较:只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在LAA组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SBI组患者合并不同部位的脑白质病变,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有关,脑白质病变程度越重,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越重。5.炎性指标:SBI患者新发脑梗死较陈旧性SBI的CRP、PLR都升高,非SBI患者新发脑梗死较陈旧性SBI的CRP、PLR也升高,合并SBI比非SBI新发脑梗死组更高。结论:1.新发脑梗死无论是否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TOAST病因学分型各型比例无明显差异,且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比例大。伴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更重。合并糖尿病、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的脑梗死患者容易合并SBI。2.合并糖尿病、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的SBI患者新发脑梗死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的SBI患者再发脑梗死容易发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程度越重,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越重。3.炎症在SBI新发脑梗死发病上起了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升高可能预测SBI新发脑梗死。
周晓磊[8](2020)在《老年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候分型与血尿酸升高相关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60岁)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及血尿酸升高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BMI、合并疾病等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老年血尿酸升高(UA≥420 μmol/L)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明确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治老年血尿酸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疗效,达到及时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目的。方法: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部以及住院病人中收集326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的10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226例血尿酸水平<420μmol/L的老年患者纳入对照组,并根据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朱文峰主编《中医诊断学(第二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诊疗术语证候部(GB/T16751-1997)》及导师多年临床经验,依据主症和次症制定了 5种基本证型:痰浊阻遏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制定统一调查表,采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四诊信息、既往史、颈动脉超声结果、血尿酸水平等,整理数据。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中合并疾病最多的是高血压病,其次分别是糖尿病、冠心病、陈旧性脑梗。其中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81例,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156例,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血尿酸升高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较正常组高,血尿酸升高可增加高血压病发病率。2、观察组有吸烟史的患者有30例,不吸烟的患者有70例。对照组有明确吸烟史的有56例,不吸烟的患者有170例。经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吸烟史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吸烟与否对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3、观察组中,血尿酸水平在420~480μmol/L浓度的患者最多,占比65%,血尿酸水平>600 μmol/L浓度的患者最少,占比3%。结果显示在老年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当中,血尿酸主要以轻中度升高为主。4、观察组与对照组颈动脉最大斑块长度分布趋势:观察组>对照组。经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患者颈动脉最大斑块长度亦随之增加。5、在纳入326例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当中,血尿酸水平与年龄、BMI呈显着正相关关系。6、在纳入326例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当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最大斑块长度、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均呈显着正相关,7、老年血尿酸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分布趋势是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8、观察组不同证候分型合并相关疾病中,合并高血压的证型以痰浊阻遏证多见,合并冠心病的证型以气虚血瘀证较为多见,合并糖尿病的证型以肝肾阴虚证较为多见,合并陈旧生脑梗的证型中痰浊阻遏证及气滞血瘀证较为多见。经检验各证型在合并糖尿病之间具有显着差异(P<0.01)。9、观察组中,发生单侧颈动脉斑块病变的患者有24例,发生双侧颈动脉斑块病变的患者58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有18例。在血尿酸升高的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各个证候分型除外痰浊阻遏证的患者,其发生双侧颈动脉斑块病变明显多于单侧病变,痰浊阻遏证中单侧颈动脉斑块病变较为多见。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各证候分型在颈动脉单侧及双侧斑块发生情况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10、在观察组痰浊阻遏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等五个证候分型中,痰浊阻遏证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最大斑块长度、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均呈显着正相关。结论:1、血尿酸升高可增加患者高血压病发病率。2、吸烟史对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3、老年血尿酸升高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以轻中度升高为主,范围在420~540 μmol/L之间。4、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最大斑块长度及最大斑块厚度均呈显着正相关。5、老年血尿酸升高的患者以痰浊阻遏证最多见,其次是肝肾阴虚证。6、老年颈动脉硬化各中医证型在颈动脉单双侧斑块发生分布方面存在显着差异。7、痰浊阻遏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最大斑块长度及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均呈显着正相关。
唐妍妍[9](2020)在《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颈动脉硬化与脑循环障碍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脂、颈动脉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对HbA1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研究目前不明确。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ASVD)关系密切,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ASVD的关系存在争议。前循环(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CI)、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ory infarction,PCI)影响因素存在分歧。本研究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探讨HbA1c、血脂、颈动脉硬化与前、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为脑卒中的一二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获得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血糖、HbA1c、血清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颈动脉斑块性质、脑梗死部位、NIHSS评分,MRS评分等资料,共纳入247例患者,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HbA1c值、前后循环梗死部位进行分组,进行ANOVE检验与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47例(男161例、女86例),稳定斑块组74例,不稳定斑块组173例,Log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OR=2.167,P=0.008)和年龄(OR=1.043,P=0.001)为危险因素,有显着性差异,HbA1c值每升高1%,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性升高2.6%,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1.026,P=0.771)。HbA1c≤6.0%组146例、6.0%<HbA1c<7.0%组50例、HbA1c≥7.0%组51例,TG(Z=8.750,P=0.000),HDL-C(F=6.664,P=0.002)有显着差异,多元回归分析中,血葡萄糖每升高1mmol/L,HbA1c升高0.545%(t=22.087,P<0.001);HDL-C每升高1mmol/L,HbA1c降低0.508%(t=-2.877,P=0.004)。前循环梗死组143例(男85例,女58例),后循环梗死组104例(男76例,女28例),Logstic回归分析示,男性在后循环梗死危险因素中具有显着差异(OR=1.852,P=0.027),HbA1c值每升高1%,糖尿病患者发生后循环梗死的危险性升高7.2%(OR=1.852,P=0.386)。结论:HbA1c增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随HbA1c增高,TG会增高,HDL-C会减低。HbA1c越高,发生急性后循环缺血性障碍的几率越大。
史博群[10](2020)在《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及CHADS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冠心病患者中房颤及CHADS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共纳入冠心病患者2335名,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无缺血性脑卒中组(n=1997)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n=388)。应用倾向评分匹配进行1∶4匹配,匹配后按照有无房颤分组,比较两组基线数据。在不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及冠心病亚组中,应用单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别评估房颤及CHADS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在不同模型中分别评估房颤及CHADS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匹配前,相比于无缺血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组CHADS2评分较高(3.00 vs 1.00,P<0.001),而房颤比例无明显差异。匹配后,相比于非房颤组,房颤组CHADS2评分较高(2.00 vs 1.00,P<0.001),而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比例无明显差异。亚组分析显示,相比于无房颤,阵发性房颤均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相比于无房颤,非阵发性房颤在男性、60-79岁、超重亚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P均<0.05),在无不稳定型心绞痛、无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无陈旧性心肌梗死亚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P均<0.05)。相比于无房颤,阵发性房颤及非阵发性房颤在CHADS2评分≥2分亚组均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在20-39岁及偏瘦亚组以外的所有亚组,CHADS2评分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相比于无房颤,阵发性房颤及非阵发性房颤均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在不同模型中,CHADS2评分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P均<0.05)。结论:调整混杂因素后,房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减弱,而CHADS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始终相关。
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证型分布及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现代研究进展 |
1.流行病学 |
2.临床特征 |
3.相关理化指标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从瘀论治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进展 |
1.血瘀理论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
2.常见兼证及对应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3.1 资料采集 |
3.2 数据管理 |
3.3 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基本情况分析 |
1.1 不同血瘀证型分布 |
1.2 性别分布 |
1.3 年龄分布 |
1.4 吸烟、饮酒情况分布 |
1.5 既往史分布 |
1.6 冠心病病程分布 |
2.不同血瘀证型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1 一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
2.2 实验室检查的单因素分析 |
2.3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单因素分析 |
2.4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单因素分析 |
2.5 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A)检查参数的单因素分析 |
3.不同血瘀证型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1 一般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2 实验室检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颈动脉超声参数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4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A)检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血瘀证型分布特点 |
2.不同血瘀证型与既往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
3.不同血瘀证型及理化指标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
4.不同血瘀证型与实验室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不同血瘀证型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局限与展望 |
1.研究结论 |
2.局限性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SPSS变量赋值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大脑中动脉区域SSSI与血清MMP-9、Mac-2bp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单个皮质下小梗死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死亡率、病死率 |
2.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 |
3.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比较 |
4.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化检测指标比较 |
5.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6.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资料比较 |
7.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冠脉血栓抽吸比较.. |
8.两组不同时间舒张压比较 |
9.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术后抗栓治疗比较 |
10.治疗及随访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住院期内并发急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颈内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临床病例收集 |
3.影像学资料采集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
2.颈内动脉供血区梗死组颈内动脉串联狭窄和单发狭窄患者比较 |
讨论 |
1.入院收缩压与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关系 |
2.颈内动脉串联狭窄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影响 |
3.斑块形态与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关系 |
4.血管狭窄程度与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关系 |
5.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和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非传统血脂参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
1.2 血脂异常与ASCVD的形成 |
1.3 血脂异常的评价参数 |
1.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ASCVD的关系 |
1.4.1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
1.4.2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1.4.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
1.5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2.2.2 数据收集 |
2.2.3 数据的定义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2.3.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一般资料特点 |
2.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的关系 |
2.3.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ICAS的关系 |
2.3.5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3.2.2 数据收集和定义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3.3.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特点 |
3.3.3 非传统血脂参数的三分位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3.4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
3.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作为二分类变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
4.2.3 数据收集和评价 |
4.2.4 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定义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
4.3.4 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研究一 冠心病预后研究的新兴趋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分析 |
1 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CitSpace软件的参数设置 |
1.3 数据整理 |
1.4 方法学基础 |
2 结果 |
2.1 施引文献的一般情况 |
2.2 冠心病预后领域研究前沿分析 |
3 总结 |
3.1 冠心病预后领域文献研究前沿分析 |
3.2 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二 建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构想 |
1 心血管病临床预测模型国内外发展现状 |
2 建立ESCAD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必要性 |
2.1 建立ESCAD预后评估模型的必要性 |
2.2 将舌象加入ESCAD预后评估模型的必要性 |
3 建立ESCAD中西医结合临床预后评估模型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舌象与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来源 |
2.1 数据来源一 |
2.2 数据来源二 |
3 方法 |
3.1 诊断标准 |
3.2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3.3 观测指标及随访 |
3.4 临床结局指标定义 |
3.5 候选预后因素 |
3.6 样本量计算 |
3.7 统计方法 |
3.8 流程图 |
3.9 伦理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以及单因素分析 |
4.2 ESCAD患者舌象与常规预后因素的交互作用探索 |
4.3 常规预后因素筛选结果 |
4.4 舌象与ESCA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
4.5 调整后的交互作用与亚组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二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来源以及病例筛选方法 |
3 方法 |
3.1 候选预后评估指标 |
3.2 样本量计算 |
3.3 统计方法 |
3.4 数据分析流程图 |
4 结果 |
4.1 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比较 |
4.2 预后因素筛选结果 |
4.3 ESCAD预后评估模型系数 |
4.4 模型验证与评价 |
4.5 ESCAD风险计算器 |
5 讨论 |
5.1 一般情况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2 实验室检查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3 合并病对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4 用药史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5 舌象对ESCAD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影响 |
5.6 临床意义与不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云数据平台的建立心血管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平台的初步建立 |
1 功能介绍 |
1.1 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数据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
1.2 平台架构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无症状脑梗死患者新发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资料评估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特特征 |
2 SBI组和非SBI组的比较 |
2.1 SBI组和非SBI组 TOAST病因学分型 |
2.2 SBI组和非SBI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
2.3 SBI组和非SBI组危险因素的比较 |
2.4 SBI组和非SBI组影像学资料的比较 |
2.4.1 是否合并大血管狭窄比较 |
2.4.2 是否合并脑白质病变比较 |
2.4.3 是否合并基底神经节中重度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比较 |
2.4.4 是否合并深部微出血比较 |
2.5 SBI组和非SBI组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SBI患者新发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组与轻型组比较 |
3.1 一般资料特征 |
3.2 严重组与轻型组危险因素比较 |
3.3 严重组与轻型组影像学资料比较 |
3.3.1 陈旧性无症状梗死病灶比较 |
3.3.2 是否合并大血管狭窄比较 |
3.3.3 是否合并脑白质病变比较 |
3.3.4 是否合并基底神经节中重度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比较 |
3.3.5 是否合并深部微出血比较 |
3.3.6 合并高低脑小血管病总体评分比较 |
3.4 严重组与轻型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SBI患者新发LAA型脑梗死与非LAA型脑梗死比较 |
4.1 一般资料特征 |
4.2 LAA组与非LAA组危险因素的比较 |
4.3 新发LAA型脑梗死与非LAA型脑梗死影像学资料比较 |
4.3.1 陈旧性梗死病灶比较 |
4.3.2 是否合并脑白质病变比较 |
4.3.3 是否合并基底神经节中重度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比较 |
4.3.4 是否合并深部微出血比较 |
4.3.5 合并高低脑小血管病总体评分比较 |
4.4 LAA组与非LAA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5 SBI组患者合并不同血管源性脑白质病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研究… |
6 SBI组、非SBI组、对照组三组炎性指标比较 |
讨论 |
1 TOAST病因学分型 |
2 临床特点 |
3 危险因素 |
4 影像学特点 |
5 炎性指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8)老年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候分型与血尿酸升高相关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综述一 老年高尿酸血症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研究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辨证论治 |
4. 中医辨证治疗 |
4.1 清热泄浊化瘀法 |
4.2 健脾利湿化浊法 |
4.3 补肾健脾泄浊法 |
4.4 温经散寒除湿法 |
5. 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5.1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 |
5.2 中成药 |
5.3 外治 |
5.4 用药规律 |
6. 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老年血尿酸代谢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现代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流行病学调查 |
3. 尿酸生成与代谢 |
4. 影响血尿酸升高的因素 |
4.1 年龄和性别 |
4.2. 肥胖 |
4.3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
4.4 高血压 |
4.5 糖脂代谢紊乱 |
4.6 基因遗传 |
5. 尿酸的作用机制 |
6. 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 |
6.1 颈动脉硬化概述 |
6.2 颈动脉硬化发病情况 |
6.3 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 |
6.4 动脉硬化治疗 |
7.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
7.1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
7.2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
7.3 促进尿酸溶解的药物 |
7.3.1 尿酸氧化酶 |
7.3.2 碳酸氢钠 |
7.4 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整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老年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候分型与血尿酸升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研究标准 |
3. 诊断标准 |
4. 分组方法 |
5.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6. 资料收集 |
7.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临床基本资料分布研究 |
2. 中医证候分布 |
3. 老年血尿酸分布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 |
讨论 |
1. 临床基本资料分布 |
2. 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
3. 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 |
4. 展望与存在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老年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候分型与血尿酸升高相关性分析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颈动脉硬化与脑循环障碍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 |
3.3 前循环急性梗死与后循环急性梗死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分析 |
4.3 前循环急性梗死与后循环急性梗死组比较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及CHADS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样本量计算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亚组分组 |
6. 研究变量定义及诊断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无缺血性脑卒中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组基线数据比较 |
2. 倾向得分匹配后非心房颤动组与心房颤动组的基线数据比较 |
3. 倾向得分匹配后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亚组分析 |
4. 倾向得分匹配后CHADS_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亚组分析 |
5. 倾向得分匹配后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6. 倾向得分匹配后CHADS_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1.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 |
2. CHADS_2及CHA_2DS_2-VASc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及其不足 |
3. 房颤负荷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 |
4. 房颤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 |
5. 心房心肌病与缺血性脑卒中 |
6. 缺血性脑卒中与房颤的新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新观点 |
1. 房颤负荷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 |
2. 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房颤的原因之一 |
3. 现有风险评分的不足 |
4. 房颤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多种病因 |
4.1 房颤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卒中 |
4.2 大动脉粥样硬化和房颤 |
4.3 小血管疾病和房颤 |
4.4 房颤患者其他心源性栓塞的来源 |
4.5 房颤和病因不明的栓塞性脑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 |
4.6 区分心源性栓塞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 |
5. 心房心肌病与缺血性脑卒中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 一般情况 |
二、 个人经历 |
三、 发表论文 |
四、 获奖情况 |
四、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证型分布及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 马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大脑中动脉区域SSSI与血清MMP-9、Mac-2bp相关性探讨[D]. 张津.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D]. 王小婕.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颈内动脉狭窄引起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观察与分析[D]. 臧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6]老年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 林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7]无症状脑梗死患者新发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 于海荣. 青岛大学, 2020(01)
- [8]老年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候分型与血尿酸升高相关性初探[D]. 周晓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颈动脉硬化与脑循环障碍相关性分析[D]. 唐妍妍. 南华大学, 2020(01)
- [10]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及CHADS2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D]. 史博群.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