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论文-尹丹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论文-尹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记,插队落户,锦红,什么时候,指着,东北话,捂着,念上,燕子,一丝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论文文献综述

尹丹[1](2019)在《知青,永远抹不掉的印记》一文中研究指出1969年冬,280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背上行囊,远离家乡,一路向北,从优越的城市来到北红这个人迹罕至、发展落后的小山村,插队落户,与北红村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大美兴安沿边行采访团在抵达北红村前,就从北极镇党委书记曹国范的口中多次听到关于北(本文来源于《大兴安岭日报》期刊2019-07-29)

张晓云[2](2019)在《安置·再教育·返城:洛川县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下乡的对象主要是家住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国家鼓励他们回乡务农,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压缩初中,小学的招生人数,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农村的文盲多,农业合作化后,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和初级办事员。之后,学生下乡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方向,城市学生也逐渐自发的下乡务农。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根据这一最高指示,全国上下立刻沸腾起来,上至中央下到生产队,全国各级政府纷纷响应这一指示。洛川县地处延安地区南部,1968年底共有2395名北京知青来到这里,分别安置在全县16个公社中。本文拟在安置,再教育,返城叁个方面就洛川县北京知青进行探究。在安置初期,县革委会根据上级要求和各生产队实际情况,妥善解决住宿,安置经费的发放,口粮供应,布棉用度,医疗卫生,精神需求,劳动工分计算等安置工作。为了让安置政策落在实处,洛川县革委会不定期的在各公社,生产大队中展开调查,及时调整住宿,经费管理,工分计算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知青在生产队的基本生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洛川县各公社运用典型引路,组织学习班,大火炼真金等形式对知青进行再教育。从内容上看,主要有重构知青的阶级观念、劳动光荣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等。正如不可高估再教育的成效一样,同样也不可低估知青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受到的深刻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体验教育。通过再教育,北京知青与群众逐渐建立起了亲密的情感纽带。有的知青为村里建立了幼儿园,有的知青致力于改善生产队的教育卫生事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等。由于知青成分复杂,知青下乡没有统一的时间规划,再教育的成效在有些知青中,尤其是被划分为“黑五类”的知青中收效甚微。但是从长远来看,知青们通过再教育获得了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来看,这笔财富不仅是知青个人的,也是整个社会的,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随着“四人帮”被抓捕,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知青回城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从下乡运动一开始知青返城就从未停止。洛川县最早返城的北京知青是36名病残学生。之后,知青返城的途径多是招工,考大学,接班,参军,回原籍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到了1979年8月,实际留在洛川的北京知青只有11人。根据知青个人的实际情况,11人被安排在洛川县各级单位工作。这11人也是真正意义上扎根于洛川的北京知青。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有人说他们是“失落的一代”,认为他们的青春被耽搁了。但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来看,他们则是“昂扬的一代”,在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怕困难的吃苦精神,敢于向前闯的拼搏精神。(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9-06-01)

易海涛[3](2018)在《“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和潘鸣啸(Michel Bonnin)《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等叁本着作出版之后,有关中国知青史的研究既没有呈现出想象中的繁荣,也没有出现对已有研究模式的实质性突破,这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是明显不匹配的。之所以有此反差,与资料缺乏和理论视野狭窄(学科建设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刘玉太[4](2018)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回顾(下)》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成运动的高潮阶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正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调整日臻完善时"文革"爆发了。原计划1966年要动员67万人下乡,结果上半年只完成了36万。之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再一次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在五·一六通知的影响下,6月1日,清华大学附中贴出署名"红卫兵"的大字报,受到毛泽东肯定。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从6日起组织(本文来源于《党史文汇》期刊2018年11期)

刘玉太[5](2018)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回顾(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几乎贯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前30年历史的全过程,已成为党史、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全国累计约有1791.98万城镇初、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广大农村,国营农、林、牧、渔场和边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生产劳动。1978年12月,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一定历史(本文来源于《党史文汇》期刊2018年10期)

胡献忠[6](2018)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结构变迁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国家制度内的一场持续20多年的社会运动,其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动员体系在支撑。这其中既有战争年代动员经验的延续,又有新环境下动员方式的创制。随着动员目标越来越被扩大,动员结构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理论模型的变迁特征:动员基调由"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动员范围由局部发起到举国体制,动员主体由单体独进到人民战争,动员方式由舆论宣传到政策引导,动员典型由普通青年到领导子女。整个动员过程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高层鼓动号召与基层自发自愿相结合,改变农村面貌与青年成长路径相结合,城乡现实需要与革命理想主义相结合。当然,体制内难以彻底根绝的官僚作风所导致的哄诱与强制,成为政治动员中不和谐的音符,值得深入反思。(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沈东[7](2018)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研究:一个逆城市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吸引了文学、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的关注,成为多学科研究议题。从逆城市化视角,对这一"社会事实"展开分析,可以发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质上是"政治动员型逆城市化",在"国家中心"的支配格局下,受制于"国家-社会-个体"的结构关系,展现出复杂多样的实践图景。本文研究旨趣,不在于西方逆城市化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证实"或"证伪",最终目标在于立足本土事实,构建具有本土特质的"中国逆城市化理论",实现逆城市化的中西比较与理论对话。(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许颖献[8](2018)在《亲亲黑土地 浓浓故乡情——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正是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知识青年们自发组团,相约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回到他们曾经奉献过青春的第二故乡——黑龙江省建设农场(原一师六十八团,后改为一师四团),寻觅曾经逝去的青春,追忆那段难忘的岁月。在青石岭水库,建设农场为知识青年举行了"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欢迎仪式",场长万太文代表农场14000多(本文来源于《农场经济管理》期刊2018年08期)

夏银河[9](2018)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题材连环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一代人的时代印迹和集体记忆,许多艺术家及知青参与到这场运动中,造就了一批创作"上山下乡"题材连环画的知青画家。他们有些虽技法上尚欠成熟,但画面流露的真情实感常能打动读者,这使得"知青美术"没有像其他"文革美术"那样失去具象写实对于真实的再现。这些连环画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美学的艺术观完成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范式,创造了从符号到样式属于"知青"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毛泽东时代的美术提供了图像资料,也为理解这场政治运动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同时,知青群体形成的"知青文化"漫延至今产生的回响仍在继续,"知青美术"视觉符号于当代艺术创作中转向直面知青的精神和情感。(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美术》期刊2018年02期)

胡青[10](2018)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地方志数据整理、量化分析及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62年国家开始有计划的组织开展,至1968年演变成一场国家统一部署、地方贯彻落实、波及全国城乡的运动,在1980年基本结束。在1962到1979年间,约1700多万1城镇知识青年被下放到各地农村及山区。这场大规模的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徙,改变了一代知青的一生,冲击了知青的家庭及下放的农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是我国当代史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十多年来,虽然有一些知青史的研究作品问世,但总体来说研究进展较为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金光耀和金大陆,2015)。在这种背景下,由各级政府组织编纂且汇集了许多官方资料和数据的新编地方志对于知青史研究而言就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的首要工作是对内地29省2的省市(地)县叁级地方志(包括专业志)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资料记载进行数据整理3,地方志中上山下乡的资料选取时间跨度为1962-1980年。本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分别为绪论及文献综述,第叁章和第四章对通过地方志整理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量化分析,由于各地方志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记载并无统一的标准且内容详略不一,所以在量化分析过程中,本文也整理了部分相关文献资料,将其中的知青数据与地方志知青数据结合使用。知青数据涉及的方面主要包括省级和县级层面的知识青年动员与安置人数、知青的安置情况、政府对知青的财政拨款及经费支出情况、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生活状况以及知识青年的返城情况。这部分工作的贡献在于将上述方面的知青数据从以往的全国或省级层面细化到县级层面,从而更好地了解区域间共性及差异性。此外,在做好史料收集工作的同时,通过具体数据深化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为了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数据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更好地了解区域特点及差异性,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部分知青地方志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尝试。第五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规模与资源约束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社会总产值及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安置知青规模有显着正向影响,农业人口数对安置知青规模有显着负向影响;工业总产值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动员人数规模有显着正向影响,农业总产值对知青动员人数规模有显着负向影响,此外,知青动员人数的规模受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这表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规模在政治因素影响之外,有其背后的经济因素,受限于当地的资源约束。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主要内容为本文的结论,还包括写作过程中对运动的几点思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6-0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下乡的对象主要是家住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国家鼓励他们回乡务农,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压缩初中,小学的招生人数,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农村的文盲多,农业合作化后,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和初级办事员。之后,学生下乡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方向,城市学生也逐渐自发的下乡务农。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根据这一最高指示,全国上下立刻沸腾起来,上至中央下到生产队,全国各级政府纷纷响应这一指示。洛川县地处延安地区南部,1968年底共有2395名北京知青来到这里,分别安置在全县16个公社中。本文拟在安置,再教育,返城叁个方面就洛川县北京知青进行探究。在安置初期,县革委会根据上级要求和各生产队实际情况,妥善解决住宿,安置经费的发放,口粮供应,布棉用度,医疗卫生,精神需求,劳动工分计算等安置工作。为了让安置政策落在实处,洛川县革委会不定期的在各公社,生产大队中展开调查,及时调整住宿,经费管理,工分计算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知青在生产队的基本生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洛川县各公社运用典型引路,组织学习班,大火炼真金等形式对知青进行再教育。从内容上看,主要有重构知青的阶级观念、劳动光荣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等。正如不可高估再教育的成效一样,同样也不可低估知青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受到的深刻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体验教育。通过再教育,北京知青与群众逐渐建立起了亲密的情感纽带。有的知青为村里建立了幼儿园,有的知青致力于改善生产队的教育卫生事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等。由于知青成分复杂,知青下乡没有统一的时间规划,再教育的成效在有些知青中,尤其是被划分为“黑五类”的知青中收效甚微。但是从长远来看,知青们通过再教育获得了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来看,这笔财富不仅是知青个人的,也是整个社会的,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随着“四人帮”被抓捕,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知青回城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从下乡运动一开始知青返城就从未停止。洛川县最早返城的北京知青是36名病残学生。之后,知青返城的途径多是招工,考大学,接班,参军,回原籍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到了1979年8月,实际留在洛川的北京知青只有11人。根据知青个人的实际情况,11人被安排在洛川县各级单位工作。这11人也是真正意义上扎根于洛川的北京知青。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有人说他们是“失落的一代”,认为他们的青春被耽搁了。但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来看,他们则是“昂扬的一代”,在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怕困难的吃苦精神,敢于向前闯的拼搏精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论文参考文献

[1].尹丹.知青,永远抹不掉的印记[N].大兴安岭日报.2019

[2].张晓云.安置·再教育·返城:洛川县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延安大学.2019

[3].易海涛.“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18

[4].刘玉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回顾(下)[J].党史文汇.2018

[5].刘玉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回顾(上)[J].党史文汇.2018

[6].胡献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结构变迁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18

[7].沈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研究:一个逆城市化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8

[8].许颖献.亲亲黑土地浓浓故乡情——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J].农场经济管理.2018

[9].夏银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题材连环画研究[J].中国民族美术.2018

[10].胡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地方志数据整理、量化分析及可视化[D].山东大学.2018

标签:;  ;  ;  ;  ;  ;  ;  ;  ;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论文-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