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化模式变化论文-刘昔辉,桂意云,张荣华,李海碧,韦金菊

甲基化模式变化论文-刘昔辉,桂意云,张荣华,李海碧,韦金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基化模式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蔗,河八王,DNA甲基化,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

甲基化模式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昔辉,桂意云,张荣华,李海碧,韦金菊[1](2019)在《河八王杂交种F_1、BC_1及其亲本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河八王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遗传模式变化,以河八王及其后代F_1和BC_1为材料,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分析亲本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遗传模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母本‘GT05-3256’的MSAP比率是59.6%,父本‘GXN1’则是60.5%,其杂交种F_1的MSAP比率是56.4%~59.0%,均低于双亲;BC_1的母本‘YC94-46’的MSAP比率是59.4%,父本‘T6-3’则是59.0%,BC_1MSAP比率是56.9%~69.8%,整体平均为62.8%,平均值高于双亲。BC_1世代总甲基化水平略高于F_1世代水平。F_1和BC_1基因组CCGG位点发生甲基化的方式整体上以内部胞嘧啶双链甲基化为主。在F_1和BC_1中均检测到70种甲基化类型,并进一步分为A、B、C、D和E等5大类,其中A类是亲本向杂交种的甲基化遗传类型;B类是去甲基化类型,表示杂交种相应于其亲本的甲基化减弱;C类是过或超甲基化类型,表示杂交种相应于其亲本的甲基化增强;D类是次甲基化类型,杂交后代甲基化水平比双亲均要低;E类为不定类型。结果显示,B、C、D、E是杂交种的甲基化变异类型;F_1的甲基化遗传类型(A类)比例明显低于BC_1,但变异类型B、C、D、E高于BC_1;杂交形成F_1和BC_1过程中,基因组DNA普遍发生了超甲基化修饰。(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苗徐静,文壮,文晓鹏[2](2018)在《冷驯化草莓组培苗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DNA甲基化是植物表观遗传的重要方式之一,非生物胁迫会引起植物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改变。为探讨草莓的低温响应与DNA甲基化的关系,本文以章姬组培苗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技术(MSAP)检测冷驯化(4℃)不同时间及恢复后的植株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化。结果表明,14对选择性引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共检测出2499个基因位点;冷驯化过程中,DNA总甲基化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0 d、1 d、3 d、5 d、7 d和10 d,基因组MSAP比率分别为27.17%、20.73%、25.77%、22.69%、22.69%和22.41%,恢复5 d后MSAP比率上升为26.05%;在DNA甲基化模式变化方面,有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发生,且以去甲基化现象为主。回收、克隆并测序某些草莓基因组的甲基化修饰位点,分离得到5条存在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组DNA序列。BLAST比对分析表明,在这些序列中都存在明显的"CCGG"二核苷酸成簇富集现象,与MSAP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丹[3](2017)在《拟南芥叶片衰老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变化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衰老是叶片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与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叶片衰老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调节,形成了复杂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网络。本研究运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技术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四个发育和衰老时期的叶片进行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分析,并结合相关转录组数据,筛选出DNA甲基化调控叶片衰老的候选基因。通过对拟南芥中的DN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在叶片衰老进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找到可能调控叶片衰老的酶,并观察其突变体的表型。阐明DNA甲基化在叶片衰老中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拟南芥叶片发育和衰老的四个时期YL(幼嫩的展开一半的叶片)、NS(完全伸展但未衰老的叶片)、ES(衰老早期的叶片)和LS(衰老后期的叶片)为材料,运用WGBS技术进行了全基因组甲基化研究。发现CG序列的甲基化水平远高于CHG和CHH序列,mCG的位点数也高于CHG和CHH序列,且在叶片衰老过程中高甲基化水平的CG位点数显着下降。此外,差异甲基化分析共检测出2714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这些DMRs涉及到1383个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其中CG序列变化的基因数远多于CHG和CHH序列变化的基因数,CG序列的DMGs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倾向于去甲基化,而CHG序列倾向于高甲基化。结果表明,发生在CG序列的去甲基化可能在叶片衰老中起主导作用。(2)通过对甲基化数据与相关转录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到116个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具相关性的基因,其中75(64.7%)个呈负相关,41(35.3%)个呈正相关。这些基因拥有的DMR在启动子区的有40(34.5%)个,在基因体区的有76(65.5%)个。说明叶片衰老过程中DNA甲基化可能负调控基因的表达,并且在基因体区具有更紧密的调控关系。此外,这些基因中多数(58)表现为甲基化水平下降且基因表达上调,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它们参与了多个生物学过程,其中WRKY26、SAG24、MKK4、RD20等候选基因可能在叶片衰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DNA甲基化的变化与叶片衰老的发生具有相关性。(3)对叶片衰老进程中的DN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甲基转移酶基因MET1和CMT3均下调表达,而去甲基化酶基因DML2和DML3上调表达,其中DML3在叶片衰老的ES时期显着上调,其突变体延缓了叶片衰老,表明去甲基化酶DML3可能通过对衰老相关基因的去甲基化来调控叶片的衰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圣洁,崔国鹏,覃瑞,刘虹,龚汉雨[4](2015)在《拟南芥根端干细胞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及其对γ-氨基丁酸响应的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对DNA胞嘧啶(C)甲基化(5m C)可能的调节机制,该研究以拟南芥的根和愈伤组织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经γ-氨基丁酸处理后,5m C的含量及其对GABA信号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GABA处理显着降低了拟南芥根中DNA 5m C的含量,增加了5-羟甲基胞嘧啶(5hm C)含量;但GABA处理增加了根愈伤组织中5m C含量,降低了5m C的去甲基化过程。这一现象在愈伤组织来源的静止中心细胞(p WOX5-GFP特异性标记)及其周围的干细胞(surrounding stem cells)的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证实了外源性GABA信号触发的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在拟南芥的根及其愈伤组织的生长中对GABA的响应具有不同的调节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与GABA对干细胞的分裂和干细胞命运的维持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周艳华,曹红利,岳川,王璐,郝心愿[5](2015)在《冷驯化不同阶段茶树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胁迫是影响茶树产量、生长发育和地域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需要通过冷驯化的诱导来提高其抗寒性。DNA甲基化是植物表观遗传的重要方式,环境胁迫会引起植物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为研究DNA甲基化是否参与茶树的低温响应,本研究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不同冷驯化阶段茶树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状态变化。MSAP分析结果表明,50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在对照、驯化后和脱驯化样品中分别扩增出905、968和970个甲基化条带,总甲基化位点比例分别为50.6%、54.1%和54.2%。与未驯化的样品相比,冷驯化后和脱驯化的样品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HPLC的检测结果与MSAP结果类似。进一步分析甲基化模式发现,与对照相比,茶树冷驯化过程中同时发生了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但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甲基化水平的增加。表明茶树在抗寒响应中出现DNA甲基化现象。(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温秀芳,戴亮芳,赵俊,罗向东,邓晓娟[6](2015)在《东乡野生稻耐冷渐渗系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水稻全基因组和特定位点的CpG岛序列设计引物,采用McrBC酶酶切DNA,以东乡野生稻耐冷渐渗系(IL5335和IL5423)及其双亲为试材,研究其基因组和特定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特征,探讨甲基化变异对野生优异基因渐渗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覆盖全基因组的83个CpG岛中,IL5335和IL5423的基因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46.6%和53.8%,低于受体亲本协青早B的62.6%;大部分(75.9%~80.7%)受体亲本的甲基化模式在两耐冷渐渗中能稳定遗传,另外一些位点发生了甲基化模式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脱甲基化(13.3%~18.1%)和过甲基化(4.4%~6.0%)。(2)在耐冷QTLs区间,两耐冷渐渗系的甲基化水平为13.3%~26.7%,远低于受体亲本的61.4%;它们在该区域的甲基化模式变异主要为脱甲基化(33.3%~40.0%),高于全基因组的平均变异率。(3)分析逆转座子Houba和Osr14区域的51个CpG岛发现,耐冷渐渗系在该区域具有较高频率的甲基化修饰和较低的甲基化模式变异。研究表明,种间杂交渐渗诱发了受体亲本广泛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异,为野生优异基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郑小国,陈亮,楼巧君,夏辉,李明寿[7](2014)在《干旱驯化后节水抗旱稻苗期不同发育时间DNA甲基化模式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个节水抗旱稻沪旱3号为研究材料,经过连续6代干旱胁迫驯化后,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方法在苗期不同发育时间对原始代(G0)和第6代(G6)DNA甲基化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沪旱3号甲基化位点比例约为34%,其中,全甲基化位点约占84%,半甲基化位点约占16%。在苗期,随着沪旱3号生长发育,甲基化水平下降。不同世代或/和不同发育时间差异甲基化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4.0%,其中,大部分仅与发育相关(57.9%),而世代之间无差异。干旱驯化后,G6的DNA甲基化模式发生了改变。G6与G0相比,在3叶期,去甲基化事件占主要部分(59.1%);在4叶期,甲基化事件占主要部分(47.9%)。生长发育涉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变化位点主要分布在启动子区域和外显子区域。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涉及广泛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刘天骄[8](2013)在《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DNA胞嘧啶甲基化模式和水平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玉米生产主要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其产量。为了更好的利用杂种优势,应不断对杂种优势机理进行探索研究。在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中,DNA胞嘧啶甲基化现象影响着生物体表型的改变,是所有真核细胞基因组DNA修饰加工的方式之一。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存在于许多高等动植物体当中,并在调控基因表达、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本研究从玉米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的差异方面来研究玉米杂种优势,揭示DNA甲基化在玉米基因组中分布的规律性和遗传作用,研究甲基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DNA甲基化和杂种优势之间的可能关系,为培育强优势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MSAP方法对3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的幼胚、胚乳、叶片、根的甲基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为幼胚、胚乳、叶片、根的甲基化均为外侧胞嘧啶甲基化,玉米杂交种非甲基化位点高于相应中亲值,甲基化程度降低,导致某些基因表达,使优势性状得以表现。但吉大101的甲基化水平相对于其他品种要高,可能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的程度甲基化差异。玉米杂交种DNA甲基化水平低于其亲本自交系,表明在杂交种中优势性状与DNA甲基化的降低相关,正反交材料之间没有差异。通过Southern印记杂交方法验证了玉米亲本与杂交种之间DNA甲基化的遗传变异模式。回收测序了222条遗传变异条带,有功能位点24个,其中12个来自幼胚,5个来自胚乳,4个来自根,3个来自叶片。同源序列分析表明,24个片段与已知功能基因同源,包括:玉米转运酶基因、抗锈病基因、植物生长调节因子、反转座酶基因、质雄性不育恢复因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运输抑制响应蛋白、热击蛋白、ATP合成酶基因等。选取并克隆了与ATP合酶合成及生长因子相关的NM001154086、AY530951两个甲基化相关基因,侵染拟南芥对其进行功能验证,已获得T1代种子。分析DNA甲基化模式、水平的差异与供试玉米材料农艺性状相关性,表明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对杂种优势产生着明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6-01)

吴斌,郑启新,郭晓东,杨述华,邵增务[9](2012)在《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总体调控模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脊髓损伤后脱髓鞘轴突的再髓鞘化对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后存在内源性髓鞘再生,但无法有效完成髓鞘修复,这一现象与动物成年后体内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因衰老而产生的分化障碍有关,有研究表明这一过程伴有OPCs表观遗传异常修饰。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调控方式之一,因此本研究拟原代培养不同年龄大鼠的脊髓组织来源的OPCs,并比较其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总体调控特征,为进(本文来源于《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叁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2-09-07)

陈欣洁,范勇,龙晓林,吴学诗,孙筱放[10](2012)在《人二倍体化合子的DNA甲基化变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类叁原核合子及二倍体化合子中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情况。方法:我们采用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叁原核合子中两个雄原核中的一个,观察恢复了二倍体状态的胚胎的发育情况,并检测了叁原核和二倍体化的合子及早期胚胎中DNA甲基化模式的动态变化。结果:二倍体化的合子的囊胚形成率与叁原核合子的囊胚形成率无显着性差异;在人叁原核合子中两个雄原核发生主动地DNA去甲基化而雌原核在受精后的20h后仍保持甲基化。叁原核与二倍体化合子中,DNA甲基化模式没有差别。结论:去除一个雄原核不会影响合子和胚胎的DNA甲基化模式。去除多余雄原核并不能改善胚胎的发育。(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2年15期)

甲基化模式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DNA甲基化是植物表观遗传的重要方式之一,非生物胁迫会引起植物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改变。为探讨草莓的低温响应与DNA甲基化的关系,本文以章姬组培苗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技术(MSAP)检测冷驯化(4℃)不同时间及恢复后的植株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化。结果表明,14对选择性引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共检测出2499个基因位点;冷驯化过程中,DNA总甲基化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0 d、1 d、3 d、5 d、7 d和10 d,基因组MSAP比率分别为27.17%、20.73%、25.77%、22.69%、22.69%和22.41%,恢复5 d后MSAP比率上升为26.05%;在DNA甲基化模式变化方面,有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发生,且以去甲基化现象为主。回收、克隆并测序某些草莓基因组的甲基化修饰位点,分离得到5条存在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组DNA序列。BLAST比对分析表明,在这些序列中都存在明显的"CCGG"二核苷酸成簇富集现象,与MSAP结果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基化模式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昔辉,桂意云,张荣华,李海碧,韦金菊.河八王杂交种F_1、BC_1及其亲本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2].苗徐静,文壮,文晓鹏.冷驯化草莓组培苗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8

[3].王丹.拟南芥叶片衰老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变化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D].浙江大学.2017

[4].王圣洁,崔国鹏,覃瑞,刘虹,龚汉雨.拟南芥根端干细胞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及其对γ-氨基丁酸响应的模式研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5

[5].周艳华,曹红利,岳川,王璐,郝心愿.冷驯化不同阶段茶树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J].作物学报.2015

[6].温秀芳,戴亮芳,赵俊,罗向东,邓晓娟.东乡野生稻耐冷渐渗系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5

[7].郑小国,陈亮,楼巧君,夏辉,李明寿.干旱驯化后节水抗旱稻苗期不同发育时间DNA甲基化模式变化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4

[8].刘天骄.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DNA胞嘧啶甲基化模式和水平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9].吴斌,郑启新,郭晓东,杨述华,邵增务.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总体调控模式的变化[C].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叁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论文汇编.2012

[10].陈欣洁,范勇,龙晓林,吴学诗,孙筱放.人二倍体化合子的DNA甲基化变化模式[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

标签:;  ;  ;  ;  

甲基化模式变化论文-刘昔辉,桂意云,张荣华,李海碧,韦金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