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床分离菌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菌,耐药性,多重耐药,药敏实验
临床分离菌株论文文献综述
夏静,余文静,王雪娇[1](2019)在《2017-2018年某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鉴定仪鉴定菌种,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进行药敏实验检测。结果判读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8年相关标准。结果 2017-2018年共检出临床分离细菌5 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612株(70.7%),革兰阳性菌1 496株(29.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达87.0%,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例分别为50.8%和22.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总体耐药率低于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2.1%和11.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到了45.0%和42.0%。结论该二级医院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需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感染控制工作。(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0期)
黄湘宁,喻华,郭燕,苏丹虹,魏莲花[2](2019)在《不同地区4家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4家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参照2016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相关要求,采用E试验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法筛选和酶抑制剂增强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ESBL)菌株。结果:共收集到临床分离菌株539株,其中大肠埃希杆菌120株,肺炎克雷伯菌117株,肺炎链球菌108株,流感嗜血杆菌111株,卡他莫拉菌83株。大肠埃希菌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7%、48.3%,其中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62.2%,非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1.5%、34.0%。肺炎克雷伯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6.8%、19.7%,其中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1.6%、39.5%,非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4.7%、12.1%。肺炎链球菌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8%、4.6%和2.8%;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_(90)范围为0.5~0.75μg/ml,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3.7%;吉米沙星对卡他莫拉菌的MIC_(50)、MIC_(90)分别为0.016、0.125μg/ml。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类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上述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9年05期)
李东迅,舒高林,王维钧,吴杨[3](2019)在《北京市昌平区临床分离沙门菌株分子分型与耐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沙门菌临床菌株血清型、分子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2017年昌平区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及药敏实验。结果 42株沙门菌主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PFGE分析得到31种PFGE带型,菌株相似系数为56.9%~100.0%。沙门菌对萘啶酸、链霉素、氨苄西林和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7.14%、42.86%、40.48%和40.48%;19株(45.24%)沙门菌同时耐受3种及以上抗生素。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引起腹泻的沙门菌主要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磺胺异恶唑、链霉素和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耐药率高,多重耐药严重,且PFGE带型呈高度多态性。(本文来源于《江苏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翠翠,胡同平,张文兰,张利霞[4](2019)在《2016年包头地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内蒙古包头地区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内蒙古包头市11所参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2016年的上报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年版标准进行结果判断。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包头11所医院从临床共检出7 851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122株(27.0%),革兰阴性菌5 729株(73.0%)。革兰阳性菌中分离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分离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0.1%和65.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9%、0.5%。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9.5%、20.2%、29.1%。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中,克雷伯菌属22株、大肠埃希菌11株、奇异变形杆菌8株、枸橼酸杆菌4株、沙雷菌属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5.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5.7%。结论包头地区的耐药形势较严峻,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5期)
马亚平,张琴[5](2019)在《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万荣县人民医院近3年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现状。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药敏试验结果解释标准。结果:根据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分离的1 396株病原菌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常见菌没有变化,仍然以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珠球菌为主;分析中发现2015年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分离率分别为20.1%、22.7%,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RSA)的分离率为42.3%,苯唑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珠球菌高达74.8%;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敏感,未发现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由于常见菌株对临床用药物的耐药率不断提高,应当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03期)
张金秀,叶秀珠,吴连根[6](2018)在《2014年-2016年基层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016年送检的31 198份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细菌4 6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544株,占75. 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1 148株,占24. 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药敏显示,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棒酸较敏感,对广谱青霉素、第二、叁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但有逐年降低趋势;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耐药率较高。结论基层医院,在参考全国性细菌耐药数据的同时,应着眼于本地区、本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数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李小妞,牛雨,师豪,李雪梅,徐海瑛[7](2018)在《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临床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机制,为临床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临床大肠杆菌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K-B法检测大肠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同时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灭活酶和美罗培南主动外排泵(effuxpump)进行鉴定。结果:所检测的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6株临床分离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4株,产高产C类头孢(Ampcβ-lactamases,Ampc-BLA)的3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共3株,产碳青霉烯酶的共2株,存在美罗培南主动外排泵机制的1株。结论:某医院临床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耐药情况较严重,且均为多重耐药菌株;不同菌株的耐药机制不尽相同,有的菌株存在多种耐药机制。(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14期)
陆上,毕颖敏,杨洋,胡付品,杨帆[8](2018)在《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mcr-1的筛查及其阳性菌株的药敏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mcr-1基因在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布及其阳性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PCR法对1 617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mcr-1基因的筛查,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cr-1基因阳性菌株对于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mcr-1基因阳性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 617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仅9株(0.6%)细菌mcr-1基因检测阳性,其中包括8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析显示8株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分属8个不同型别;9株mcr-1阳性菌株对多黏菌素E均耐药,MIC为4~8 mg/L;9株细菌对头孢美唑、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均敏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耐药,仅1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敏感;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结论 mcr-1基因在受试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率很低,mcr-1基因阳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多见,未发现克隆传播,其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水平也较低。mcr-1阳性菌株对第叁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喹诺酮类等药物耐率高,但对头霉素、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敏感,提示mcr-1阳性菌株感染仍有多种抗菌药物可供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姜照,宋燕,伍海燕,冷启艳,徐小雯[9](2018)在《2014-2015年烟台市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烟台市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性、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4-2015年的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菌株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tlh、trh、tdh、orf8 4种毒力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20株副溶血性弧菌仅对头孢唑啉耐药或处于耐受敏感之间,耐药率为5.0%,对其他13种抗生素100.0%敏感。(2)2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特异性基因tlh,其他3种毒力基因trh、tdh、orf8的阳性率分别为30.0%(6/20)、100.0%(20/20)、65.0%(13/20),毒力基因组成以orf8-tdh型为主,占60.0%(12/20)。(3)20株菌被限制性内切酶NotⅠ切出6个PFGE types(PT),带型相似度60.7%~100.0%,根据PT相似系数大于80.0%的菌株,可以分成A群和B群2个聚类群。结论烟台市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较轻,毒力基因tdh、orf8的携带率较高,PFGE带型聚类群内相似度较高且存在优势明显的分子型别。(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09期)
李喜红,魏丹丹,王莲慧,梅艳芳,刘盼盼[10](2018)在《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与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血清荚膜类型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类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 KP)的荚膜血清型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5年3月-10月保留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的7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HM)表型,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通过ERIC-PCR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从所有样本中分离到CRKP31株,non-CR KP 48株,改良Hodge阳性21株,HM表型阳性率为16.5%(13/79),其中5株为CRKP,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荚膜血清型中以K1、K2型为主,K5、K20、K54和K57阳性率较低,各只检测出一株;CRKP中检测到有一株携带KPC耐药基因的K1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rmpA,aerobactin和iroN叁者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CRKP和non-CR KP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毒力分数柱状图和ERIC-PCR图谱分别显示CRKP呈明显集中趋势,菌株间同源性高,而non-CR KP呈离散趋势,无明显同源性。结论 CRKP在携带毒力基因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阳性率上比non-CR KP低;CRKP间以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non-CR KP间以非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临床分离菌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4家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参照2016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相关要求,采用E试验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法筛选和酶抑制剂增强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ESBL)菌株。结果:共收集到临床分离菌株539株,其中大肠埃希杆菌120株,肺炎克雷伯菌117株,肺炎链球菌108株,流感嗜血杆菌111株,卡他莫拉菌83株。大肠埃希菌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7%、48.3%,其中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62.2%,非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1.5%、34.0%。肺炎克雷伯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6.8%、19.7%,其中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1.6%、39.5%,非产ESBL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4.7%、12.1%。肺炎链球菌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8%、4.6%和2.8%;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_(90)范围为0.5~0.75μg/ml,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3.7%;吉米沙星对卡他莫拉菌的MIC_(50)、MIC_(90)分别为0.016、0.125μg/ml。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类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上述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床分离菌株论文参考文献
[1].夏静,余文静,王雪娇.2017-2018年某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9
[2].黄湘宁,喻华,郭燕,苏丹虹,魏莲花.不同地区4家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
[3].李东迅,舒高林,王维钧,吴杨.北京市昌平区临床分离沙门菌株分子分型与耐药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9
[4].李翠翠,胡同平,张文兰,张利霞.2016年包头地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9
[5].马亚平,张琴.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监测[J].中国民间疗法.2019
[6].张金秀,叶秀珠,吴连根.2014年-2016年基层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
[7].李小妞,牛雨,师豪,李雪梅,徐海瑛.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检测[J].广东化工.2018
[8].陆上,毕颖敏,杨洋,胡付品,杨帆.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mcr-1的筛查及其阳性菌株的药敏结果[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
[9].姜照,宋燕,伍海燕,冷启艳,徐小雯.2014-2015年烟台市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
[10].李喜红,魏丹丹,王莲慧,梅艳芳,刘盼盼.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与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血清荚膜类型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